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江北区森林植被景观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铨 许波锋 +1 位作者 李杨松 洪小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7-613,共7页
多年剧烈的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的干扰破坏,导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现有森林总体质量下降严重。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林相进行有效改造,是提高该区森林植被综合效益的唯一手段。从对江北区森林资源调查着手,首先分析了研... 多年剧烈的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的干扰破坏,导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现有森林总体质量下降严重。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林相进行有效改造,是提高该区森林植被综合效益的唯一手段。从对江北区森林资源调查着手,首先分析了研究地森林植被的特点及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江北区森林植被景观改造的参照模型,并提出了植被景观改造的技术措施。通过以上对森林植被景观的改造,试图对亚热带森林多效益经营以及区域性大范围森林植被的改造提供参考,同时期望对类似区域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林相改造 生态恢复 植被 演替 宁波市江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江北区发展城市化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庞林海 吴永兵 顾祥国 《浙江畜牧兽医》 2012年第1期18-19,共2页
宁波市江北区是宁波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总面积208km2,农村面积178km2,全区现有耕地10万亩(1亩=667m2,山林5.9万亩,农业人口8.7万人。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区 畜牧业 城市化 中心城区 农业人口 面积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江北区设施农业及其配套机械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3
作者 赵海军 罗建国 《现代农机》 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
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为准确掌握当前宁波市江北区设施农业及其配套机械发展的基本... 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为准确掌握当前宁波市江北区设施农业及其配套机械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促进设施农业及其配套机械发展的经济和技术政策,对全区设施农业作了全面的调研,并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江北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配套机械 江北区 宁波市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结构 环境约束 有效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江北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
作者 崔丽利 应晓平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90-93,共4页
概述了宁波市江北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在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江北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人才、土地、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在总结江北区现有发展策略措施的基础上,着重对现代农业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三品一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应用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江裕吉 连瑛 +5 位作者 吴愉萍 胡远党 唐文华 沈群超 金彬 陶忠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5期97-100,共4页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作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宁波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的稳步提高。该文介绍了宁波市"三品一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功能等...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作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宁波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数量的稳步提高。该文介绍了宁波市"三品一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功能等,该系统在市县两级应用情况良好,作为认证监管的数字化信息平台系统,改变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品一标” 信息管理 设计思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樱花嫁接苗分级标准初探
6
作者 林于倢 许波峰 +2 位作者 陈奇迹 胡绪海 罗建丰 《湖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73-75,共3页
以樱花嫁接苗地径、苗高2个性状作为分级指标,对宁波市四明山区域1年生和2年生的樱花嫁接苗进行机械随机抽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樱花嫁接苗进行分类,同时结合宁波市四明山区域的生产实践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调整,从而... 以樱花嫁接苗地径、苗高2个性状作为分级指标,对宁波市四明山区域1年生和2年生的樱花嫁接苗进行机械随机抽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樱花嫁接苗进行分类,同时结合宁波市四明山区域的生产实践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调整,从而得出宁波市樱花嫁接苗的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嫁接苗 聚类分析 分级标准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天菜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冬青 李良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天菜 芥菜 栽培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黑花生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曹甲 古斌权 《中国果菜》 2013年第4期22-22,共1页
黑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种,富含钙、钾、铜、锌、铁、硒、锰等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及黑色素。黑花生与普通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1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 黑花生是彩色花生的一种,富含钙、钾、铜、锌、铁、硒、锰等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及黑色素。黑花生与普通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1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由于黑花生富含硒和其他多种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 高效栽培 技术 宁波 粗蛋白质含量 微量元素 硒含量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一号”青花菜在宁波地区试种成功
9
作者 江冬青 《上海农业科技》 1991年第3期8-8,7,共2页
为适应宁波地区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从1986年起我们进行了青花菜引种试种试验。找到了适合我区栽培的丰产优质的青花菜品种“上海一号”,摸索出最佳播种期,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为建立青花菜出口... 为适应宁波地区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从1986年起我们进行了青花菜引种试种试验。找到了适合我区栽培的丰产优质的青花菜品种“上海一号”,摸索出最佳播种期,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为建立青花菜出口创汇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6年我们进行品种比较和播种期试验。品种有上海农科院园艺所提供的“上海一号”青花菜、宁波市种子公司提供的美国品种“Vigorpak”以及辽宁锦州太和区蔬菜种子公司提供的“东京绿”品种(我国南方地区主栽品种之一)。各分4期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上海一号 栽培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60
10
作者 何容 汪家社 +5 位作者 施政 方燕鸿 徐自坤 权伟 张增信 阮宏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38-5144,共7页
土壤微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EBF)、针叶林(CF)、亚高山矮林(DF)和高山草甸(AM)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土壤微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EBF)、针叶林(CF)、亚高山矮林(DF)和高山草甸(AM)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0~10cm土壤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增大,AM的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为4.07g·kg-1,分别为DF、CF和EBF的2.06、3.21倍和3.91倍;AM的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大于DF、CF和AM(p<0.01),DF的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大于EBF、CF(p<0.05),EBF和CF的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10~25cm土壤层的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与上层基本一致;在0~10cm土壤层,不同海拔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硫含量以及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10~25cm土壤层,不同海拔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武夷山亚热带森林年平均土壤微生物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硫和土壤湿度可能是调控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武夷山 海拔梯度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氮水平对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Planch)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忠强 吴良欢 +2 位作者 刘婷婷 褚有为 邵雪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435-3441,共7页
爬山虎是典型的亚热带木本攀援植物,在垂直绿化、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普遍,而营养元素对爬山虎生长的影响还缺乏研究,这不利于爬山虎的生长调控与合理应用。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氮素水平(0、0.15、0.3、0.45、0.6、0.75g... 爬山虎是典型的亚热带木本攀援植物,在垂直绿化、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普遍,而营养元素对爬山虎生长的影响还缺乏研究,这不利于爬山虎的生长调控与合理应用。通过水培试验,对不同氮素水平(0、0.15、0.3、0.45、0.6、0.75g.L-1)条件下爬山虎幼苗生长、氮磷钾营养分配和利用状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的提高能显著促进植株的生物量增加,并影响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供氮处理的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50%以上;供氮水平的提高能增加植株根、茎、叶的氮含量,对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对茎叶中的钾含量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叶片是主要的氮养分贮存器官,叶片氮累积量达到整个植株总氮累积量的60%以上;供氮水平的增加,降低了爬山虎的氮利用率,提高了磷钾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山虎 氮素营养 生物量 养分分配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多糖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传普 丁升艳 陈安国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3期55-57,共3页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稻米资源。米糠是稻谷脱壳后精碾糙米时的副产品,除用作饲料原料外,还可作一系列多层次的开发和利用,如米糠纤维饮料的研制;植酸和肌醇的制备:谷维素、肌醇、B族维生索及米糠油的提取等,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很少... 我国有非常丰富的稻米资源。米糠是稻谷脱壳后精碾糙米时的副产品,除用作饲料原料外,还可作一系列多层次的开发和利用,如米糠纤维饮料的研制;植酸和肌醇的制备:谷维素、肌醇、B族维生索及米糠油的提取等,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很少受到关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发现米糠中含有抗肿瘤成分.其化学成分是一种活性多糖,自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多糖 开发 应用 米糠纤维饮料 化学成分 碳水化合物 稻米资源 饲料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种杨梅变异新株系甬选56号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及其AFLP鉴别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金土 张望舒 +5 位作者 鲍露 王霄霄 褚有为 傅起升 徐昌杰 陈昆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7-400,共4页
我国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的品种退化严重。作者在宁波市江北区南联村荸荠种杨梅园选出了一株大果、优良的甬选56号单株。其单果重和果径分别达(14.25±1.56)g和(3.00±0.11)cm,均显著大于普通荸荠种[单果重和果径分别为(9.05... 我国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的品种退化严重。作者在宁波市江北区南联村荸荠种杨梅园选出了一株大果、优良的甬选56号单株。其单果重和果径分别达(14.25±1.56)g和(3.00±0.11)cm,均显著大于普通荸荠种[单果重和果径分别为(9.05±1.39)g和(2.55±0.09)cm];甬选56号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有机酸总量分别为(125.97±4.25)和(10.04±0.32)mg/mL,普通荸荠种分别是(106.90±3.29)和(8.44±0.19)mg/mL。经过4年对甬选56号和普通荸荠种杨梅主要生物学和果实品质特征的调查,结果表明甬选56号的大果型和果实品质等优良性状具有稳定性,结合AFLP分子鉴别结果,认为甬选56号是一个变异新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型 AFLP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嫁接技艺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于倢 郑甬龙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2-346,共5页
通过对中国古籍的考察,发现中国古代嫁接技法的产生可能是受到自然界中“连理枝”现象的启发。嫁接技法应用到生产中的年代不晚于西汉(前206-公元25);古人主要将嫁接技法应用在缩短生产周期,保持物种特异性状和扩大繁殖系数上;古人在生... 通过对中国古籍的考察,发现中国古代嫁接技法的产生可能是受到自然界中“连理枝”现象的启发。嫁接技法应用到生产中的年代不晚于西汉(前206-公元25);古人主要将嫁接技法应用在缩短生产周期,保持物种特异性状和扩大繁殖系数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嫁接“四法”和“六法”,发现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时间和嫁接技巧等因素影响着嫁接成活率,提出“气”和“液”的概念来解释嫁接成活机理,并在总结大量远缘嫁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嫁接容易成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嫁接 园艺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概况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容 杜佳佳 +3 位作者 许波峰 汪科继 傅起升 林于倢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途径及其危害性,并且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最后对土壤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棘胸蛙(Paa spinosa)蝌蚪行为及尾部皮肤和肝脏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卫东 任夙艺 +2 位作者 申屠琰 邹李昶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5-252,共8页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重(0.548±0.062)g]为实验对象,在观察水温对蝌蚪行为和尾部皮肤表观色泽Hunter L、A、B值影响的基础上,设置19°C(对照组)、21.5°C、23°C、24.5°C、26°C五...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重(0.548±0.062)g]为实验对象,在观察水温对蝌蚪行为和尾部皮肤表观色泽Hunter L、A、B值影响的基础上,设置19°C(对照组)、21.5°C、23°C、24.5°C、26°C五个水温梯度,并以96h为水温胁迫时长,12d为水温恢复时长,研究了水温胁迫及恢复条件下棘胸蛙蝌蚪尾部皮肤ATP酶和抗氧化酶(SOD和CAT),以及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SH)活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棘胸蛙蝌蚪分布水层、集群状况、个体移动率均与其培育水温关系密切,14°C和26°C分别为可显著改变蝌蚪分布水层和个体移动率的水温临界;(2)L值可作为表征蝌蚪尾部皮肤感应培育水温的指示色差,水温26°C为致其发生显著改变的高温临界;(3)蝌蚪尾部皮肤ATP酶耐受水温的最适高限为24.5°C,适宜范围为21.5—24.5°C;(4)蝌蚪尾部皮肤和肝脏表露SOD酶活力的最适水温均为23°C,而表露CAT酶活力的最适水温则分别为23°C和24.5°C,水温26°C时肝脏SOD酶已表露受损;(5)蝌蚪肝脏表露GSH酶活力的最适水温为24.5°C,水温26°C为该酶表露受损的高温临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棘胸蛙蝌蚪 行为 色差 尾部 肝脏 ATP酶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对水产经济动物棘胸蛙(Paa spinosa)蝌蚪耗氧率、窒息点和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程 刘哲宇 +2 位作者 朱卫东 邹李昶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3-1240,共8页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质量0.548±0.062g)为研究对象,在静水停饲条件下,设置19℃、21.5℃、23℃、24.5℃和26℃等5个实验水温梯度,较系统开展了水温对其呼吸与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3℃为棘胸蛙蝌... 以1月龄棘胸蛙蝌蚪(体长1.694±0.121cm,体质量0.548±0.062g)为研究对象,在静水停饲条件下,设置19℃、21.5℃、23℃、24.5℃和26℃等5个实验水温梯度,较系统开展了水温对其呼吸与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3℃为棘胸蛙蝌蚪表露正常耗氧的最适高温,24.5℃为其耗氧昼夜节律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的高温临界;(2)棘胸蛙蝌蚪的日均Q10值对其响应水温变动具指示作用。其中,Q10值呈夜均>昼均(P<0.05),且昼均、夜均和日均Q10值均为峰值的水温范围仅为21.5—23℃;(3)所涉各实验组的排氨昼夜节律均呈夜均>昼均(P<0.05),且日均排氨率均与其夜均、昼均排氨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致其时段排氨率表露异常的实验水温仅为24.5℃;(4)O︰N值大小及其昼夜变动特征均与其所处水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中夜均、昼均和日均O︰N值均以24.5℃实验组为最大,夜均、日均O︰N值均以26℃实验组为最小,而O︰N值呈夜均>日均>昼均(P<0.05)的实验水温则仅为23℃;(5)窒息点含氧量大体上有随水温升高呈显著增大的趋势,其中21.5—23℃为其窒息点含氧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棘胸蛙蝌蚪 耗氧率 热能效系数(Q10) 排氨率 氧氮比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晓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针对传统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理论和方法难以全面考虑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多种因素及不能准确评价土石坝安全状态的问题,构建了更完善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从同、异、反三个方面考虑各种不... 针对传统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理论和方法难以全面考虑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多种因素及不能准确评价土石坝安全状态的问题,构建了更完善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从同、异、反三个方面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得到系统整体的安全状况和发展趋势。工程应用表明,该模型使用方便、快捷,分析结果合理,为综合评价土石坝安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安全评估 指标体系 不确定性 集对分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土壤肥力及增产效益的研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秀娥 陈蛟龙 《土壤肥料》 CSCD 1994年第1期20-22,共3页
四年稻田土壤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比化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及增产效益,长期单施纯化肥导致土壤养分下降、肥力衰退,增产效益降低。
关键词 施肥 土壤肥力 增产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果型番茄新品种设施栽培比较试验 被引量:11
20
作者 许林英 王旭强 +2 位作者 金珠群 甘永刚 王显栋 《长江蔬菜》 2014年第2期19-21,共3页
在慈溪市大棚蔬菜的主产区坎墩街道,以百利和博纳番茄为对照,对新引进的3个硬果型番茄品种的抗逆性、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科迈单果质量大、果实圆整、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慈溪市... 在慈溪市大棚蔬菜的主产区坎墩街道,以百利和博纳番茄为对照,对新引进的3个硬果型番茄品种的抗逆性、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科迈单果质量大、果实圆整、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慈溪市进行大面积的示范;而格利和百灵产量较高,货架期长,综合性状较优,也可适当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硬果型番茄 新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