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氢对糖尿病大鼠ED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毛玉山 叶小磊 +7 位作者 麦一峰 王少敏 洪中立 王黎明 赵廷启 王铁樵 吕迪 何文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糖尿病(DM)大鼠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组,6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10只注射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阿朴吗啡诱导勃起后检测DM造模成功大鼠的勃起功能情况,将存在E...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糖尿病(DM)大鼠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组,6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10只注射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阿朴吗啡诱导勃起后检测DM造模成功大鼠的勃起功能情况,将存在ED的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硫氢化钠组(DM+NaHS组)和糖尿病+西地那非组(DM+sildenafil组)。DM+NaHS组每天腹腔注射NaHS(50μmol/kg),DM+sildenafil组每天给予西地那非(5 mg/kg)灌胃,DM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体积为0.25 mL。持续饲养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勃起功能情况,采集各组大鼠动脉血,测定血液中H2S含量及各组阴茎海绵体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活性及CSE表达水平。结果:STZ诱发的DM造模成功率为81.7%(49/60),DM大鼠发生ED的比例为73.5%(36/49),与DM组比,DM+NaHS组和DM+sidenafil组大鼠勃起功能良好,3个实验组大鼠勃起率分别为(33.3±5.5)%、(54.5±5.3)%和(63.6±9.1)%。与正常大鼠组比,各组DM大鼠阴茎海绵体中CSE活性与表达水平均有下降,其中DM+NaHS组大鼠的CSE活性及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5)和DM+sildenafil组(P<0.05)。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中ED发生率较高,H2S对糖尿病合并ED大鼠勃起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源性给予H2S可以反馈性抑制大鼠阴茎组织中CSE的活性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胱硫醚γ-裂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治疗非单胺作用靶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车晓航 叶小磊 陈春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943-949,共7页
过去的几十年来,针对抑郁症治疗的药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临床应用仍以单胺能靶标的药物为主。基于近年来对抑郁症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所涉及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单胺能递质的失调,这使人... 过去的几十年来,针对抑郁症治疗的药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临床应用仍以单胺能靶标的药物为主。基于近年来对抑郁症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作为一种复杂的疾病,所涉及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单胺能递质的失调,这使人们得以突破单胺能递质的局限从而探求新的抗抑郁策略。本文将围绕这些新靶标以及相应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分析相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非单胺作用靶标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半岛及海岛居民近亲婚配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永明 章冬琴 +9 位作者 孙经荣 徐根富 许祖黄 毛道明 胡良舫 王士飞 童慎境 毛昭娣 张继秀 秦文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1-32,共2页
本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象山半岛,海岛居民进行近亲婚配的遗传学调查,共一镇三乡30村30960人。查有15种近亲类型,近婚率2.03%,F为11.25×10^-4,其中三级亲族近婚率占近亲中82.9%。近亲,非近亲子女20岁前死亡率分别为7.82%和5.50... 本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象山半岛,海岛居民进行近亲婚配的遗传学调查,共一镇三乡30村30960人。查有15种近亲类型,近婚率2.03%,F为11.25×10^-4,其中三级亲族近婚率占近亲中82.9%。近亲,非近亲子女20岁前死亡率分别为7.82%和5.50%;自然流产率为2%和0.66%;遗传、先天畸形患病率为7.31%和1.41%,共有64个病种398名患者。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据此认为:近亲结婚后代的有害遗传效应同F值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亲婚配 平均近交系数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迟 李梅 赵基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由疾病、外部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大骨骼缺损的治疗需要通过骨移植手术,寻找安全易得的替代骨已经成为临床上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组织工程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的核心要素,其表面性状、结构,... 由疾病、外部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大骨骼缺损的治疗需要通过骨移植手术,寻找安全易得的替代骨已经成为临床上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组织工程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支架材料作为组织工程的核心要素,其表面性状、结构,机械性能和生物学性能均能调控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和体内组织的修复再生。细胞外基质由于其天然性、低免疫排斥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作再生医学的支架材料。通过回顾近些年来细胞外基质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阐述多种细胞外基质材料的构建修饰方法及其体外、体内的生物学效应,并对其在骨再生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材料 细胞外基质材料 胶原 生物相容性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疼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林海 陈轶尘 +1 位作者 魏鹏 杨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是由100 ku的重链和50 ku的轻链通过二硫键相连形成的双链多肽式结构,其中轻链是一种蛋白酶可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融合蛋白结合,防止突触小泡锚定在细胞膜上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干扰神经冲动传递,因...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是由100 ku的重链和50 ku的轻链通过二硫键相连形成的双链多肽式结构,其中轻链是一种蛋白酶可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融合蛋白结合,防止突触小泡锚定在细胞膜上释放乙酰胆碱,从而干扰神经冲动传递,因此在临床中作用效果广泛。近年来针对BTX-A临床应用范围的讨论也一直是热点,研究显示,A型肉毒毒素(BTX-A)能有效治疗疼痛,具有可持续性发挥疗效和无成瘾性等特点,但对于BTX-A作用机制仍旧存有争议。本篇文章将分别对BTX-A在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疼痛 外周神经 中枢神经 神经冲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老防衰口服液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佘敏 吴兰如 陈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3-25,共3页
应用血液流变学、对动物记忆力的影响、免疫功能、SOD、Lpo、LF、MAO-B及果蝇寿命试验等指标,观察我国名医施今墨的抗老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老防衰口服液能降低全血粘度和加速红细胞电泳,使血液聚集力下降,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应用血液流变学、对动物记忆力的影响、免疫功能、SOD、Lpo、LF、MAO-B及果蝇寿命试验等指标,观察我国名医施今墨的抗老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老防衰口服液能降低全血粘度和加速红细胞电泳,使血液聚集力下降,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并能增强SOD活力,促进自由基的消除,对Lpo、LF、MAO-B具有抑制作用,说明本品具有延缓衰老及延年益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抗老防衰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蜂王精抗衰老药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佘敏 吴兰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29,共2页
由鲜皇浆、党参、枸杞子、五味子、多种维生素B及蜂蜜组成的北京蜂王精,通过果蝇寿命试验,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过氧化脂质、脂褐质的含量检测表明,能使动物体内过氧化脂质和脂褐质明显下降,具有抗氧化剂的作用,延缓自由基的形成。实验... 由鲜皇浆、党参、枸杞子、五味子、多种维生素B及蜂蜜组成的北京蜂王精,通过果蝇寿命试验,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过氧化脂质、脂褐质的含量检测表明,能使动物体内过氧化脂质和脂褐质明显下降,具有抗氧化剂的作用,延缓自由基的形成。实验结果还表明,本品能加强实验动物的应激能力,在恶劣环境下,具有耐缺氧、抗高温、耐寒、抗幅射和保护肝脏等作用。在果蝇寿命试验中,本品能延长果蝇的寿命,说明具有抗衰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蜂王精 抗衰老 药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609抗老壮阳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佘敏 吴兰如 陈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9-30,共2页
通过血液流变学,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睾酮含量和动物交配试验等指标,观察男性609的抗老壮阳作用。结果除抗高温、SOD测试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均有一定作用,说明男性609能提高动物的性活性和抗衰老效应。
关键词 男性609 抗老壮阳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免疫与老年医学 被引量:2
9
作者 佘敏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2期27-29,共3页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作为滋补珍品,已有几干年的药用历史。它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等作用。为了研究人参的化学成分,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从人参根中分离得到13种皂甙、人参多糖等,并测定其化学结构。...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作为滋补珍品,已有几干年的药用历史。它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等作用。为了研究人参的化学成分,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从人参根中分离得到13种皂甙、人参多糖等,并测定其化学结构。现代药理研究初步显示了人参强壮和抗衰老的作用原理。文献报道,人参对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心血管、造血、消化、免疫、内分泌、物质代谢、泌尿生殖等系统具有广泛作用。并能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近年来,临床应用人参对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肿瘤等老年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1967年人们发现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可降低血氧亲和力,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氧的释放起调节作用。向组织释放更多的氧,满足受损组织对氧的需要,这可能是人参补气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老年人 补气药 肾上腺皮质 动物 老年医学 老年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黑鳃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晋镛 李波峰 +3 位作者 叶军 胡士元 何其茂 姜雪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24,共5页
1988年宁波市各地发生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Kishinouye)黑鳃病,经过水质铜的测定及病原菌分离和感染试验,排除了水质铜及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性弧菌的致病因素,证实了镰刀霉菌是本次黑鳃病(Fungal blackgill disease)流行的病... 1988年宁波市各地发生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Kishinouye)黑鳃病,经过水质铜的测定及病原菌分离和感染试验,排除了水质铜及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性弧菌的致病因素,证实了镰刀霉菌是本次黑鳃病(Fungal blackgill disease)流行的病原菌。继而又研究了杀灭霉菌的药物.获得了在实验水体中制霉菌素1.6万单位/升为最低有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黑锶病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3基因沉默对BCL-3高表达的人大肠癌RKO细胞增殖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少敏 叶小磊 +2 位作者 倪曙民 赵廷启 叶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构建针对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株中BCL-3基因的沉默效应,以及基因沉默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5株大肠癌细胞株中BC... 目的:构建针对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株中BCL-3基因的沉默效应,以及基因沉默对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5株大肠癌细胞株中BCL-3的表达状况;构建人BCL-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BCL-3高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其对BCL-3基因的沉默效果;BCL-3基因沉默后运用细胞增殖实验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运用MTT方法检测大肠癌细胞株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BCL-3高表达于大肠癌细胞株RKO中;成功构建了BCL-3 RNAi慢病毒载体,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其可抑制RKO细胞中BCL-3蛋白的表达;抑制BCL-3的表达后,增殖实验表明RKO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RKO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下降;MTT实验表明BCL-3表达抑制后奥沙利铂对RKO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显著降低。结论:BCL-3表达抑制后,BCL-3高表达的大肠癌细胞株RKO的增殖能力下降,并且其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BCL-3蛋白 RNA干扰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3基因通过cyclin D1及Bax蛋白影响人结肠癌RKO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少敏 叶孟 +1 位作者 倪曙民 叶小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43,共5页
目的:研究bcl-3基因对人结肠癌RKO细胞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沉默人结肠癌RKO细胞bcl-3基因的表达后,划痕实验观察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bcl-3... 目的:研究bcl-3基因对人结肠癌RKO细胞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沉默人结肠癌RKO细胞bcl-3基因的表达后,划痕实验观察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3基因沉默前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变化。结果:划痕实验显示,划痕后36 h,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4.00%及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bcl-3基因沉默前后的RKO细胞均经5μmol/L顺铂处理24 h后,沉默前后的RK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89%及5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bcl-3基因沉默后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但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沉默bcl-3基因后,RK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并伴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的变化。bcl-3基因可能通过改变cyclin D1及Bax蛋白的表达而影响RKO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3基因 结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结直肠癌裸鼠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喆 叶小磊 +4 位作者 杨生生 殷佩浩 胡送娇 陈磊 房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可视化显像且稳定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方法:对不同的人结直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及HCT116细胞)用缺氧诱导剂Co Cl2处理,根据HIF-1α被诱...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可视化显像且稳定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方法:对不同的人结直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及HCT116细胞)用缺氧诱导剂Co Cl2处理,根据HIF-1α被诱导表达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靶细胞;将HIF-1α的c DNA序列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质粒p LV-TRC-EGFP,构建p LVHIF1α-EGFP慢病毒表达质粒,并包装过表达HIF-1α的慢病毒颗粒Lenti-HIF1α-EGFP。将Lenti-HIF1α-EGFP感染SW480细胞,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过表达HIF-1α的细胞株SW480HIF-1α,Western blotting检测SW480HIF-1α细胞内HIF-1α及其下游蛋白VEGF、M1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expression M1,PKM1)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裸鼠腹腔注射SW480HIF-1α建立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裸鼠腹腔移植瘤结节。结果:常氧条件下4种结直肠癌细胞均不表达HIF-1α,经Co Cl2诱导后,除SW480细胞系以外的细胞均可被诱导表达HIF-1α,故选择SW480细胞作为研究靶细胞。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HIF-1α的细胞株SW480HIF-1α,SW480HIF-1α细胞内HIF-1α、VEGF和PK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野生型SW480细胞,其迁移能力较野生型SW480细胞显著增强[观察视野内迁移细胞数:(250±11)vs(50±5)个,P<0.01]。SW480HIF-1α组裸鼠肠壁形成肿瘤结节数量显著多于SW480组[(15±4)vs(4±1)个,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高表达HIF-1α的荧光可视化裸鼠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的相关功能学研究以及药物筛选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移植瘤模型 稳定转染 慢病毒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改善3T3-L1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6
14
作者 毛玉山 陈轶尘 +3 位作者 赵亚荣 车晓航 陶金 叶小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33-2238,共6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改善3T3-L1脂肪前体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地塞米松等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使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情况;用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以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改善3T3-L1脂肪前体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地塞米松等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使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情况;用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以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并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以评价模型建立情况。将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μmol/L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25 g/L参麦组和50g/L参麦组。MTT检测各组药物作用8、16、24和36 h后的细胞活力。药物作用8、16和24 h后测定细胞上清液葡萄糖浓度。免疫印迹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在各组中的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浓度数据显示参麦注射液(25、50 g/L)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以明显增加3T3-L1细胞GLUT4、PI3K及p-AKT的蛋白水平。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3T3-L1胰岛素抵抗细胞的葡萄糖利用,并且与增加GLUT4、PI3K及p-AKT的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参麦注射液 3T3-L1前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姚市农村儿童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祖明 陈可权 +5 位作者 毛昭娣 童慎境 许德义 张继秀 秦文清 孙代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25,共3页
1990年,对9129名0-14岁儿童遗传病值况做了调查.发现遗传病及先天畸形共22种81例,患病率为8.87‰,山区及平原患病率分别为8.66‰和8.98‰。,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近亲组及非近亲组儿童道传病患病率分别为102.85‰和7... 1990年,对9129名0-14岁儿童遗传病值况做了调查.发现遗传病及先天畸形共22种81例,患病率为8.87‰,山区及平原患病率分别为8.66‰和8.98‰。,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近亲组及非近亲组儿童道传病患病率分别为102.85‰和7.04‰,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年龄越大者发病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近亲 遗传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红景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8
16
作者 官喜龙 徐静 +1 位作者 陈轶尘 杨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64-177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红景天苷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特定且有意义的遗传靶标。方法本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得了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2001,通过R语言...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红景天苷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特定且有意义的遗传靶标。方法本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得了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2001,通过R语言筛选出经红景天苷预处理和未处理的缺血脑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分析了其富集途径。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子复合物检测(Molecular Complex Detection,MCODE)分析筛选得分最高的模块,最后构建了TF-DEGs-microRNA调控网络,并在Cytoscape软件中将其可视化。结果研究总共筛选了250个DEGs,下调了82个基因,上调了168个基因。筛选出的DEGs主要富集在类固醇代谢、激素代谢和炎症反应的生物学过程。通过MCODE分析筛选PPI网络得分最高的模块。最后构建了TF-DEGs-microRNA调控网络,预测出红景天苷参与脑保护相关的非编码小分子RNA mir-19a-3p和转录因子TAL1。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红景天苷可能通过TAL1/Nr4a1/mir-19a-3p轴在缺血性/再灌注模型中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脑卒中 生物信息分析 差异基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TAL1 Nr4a1 mir-19a-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精煎治疗精液不液化致不育症8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云 洪善贻 +1 位作者 张永兴 何耕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98-500,共3页
观察因精液不液化致不育患者共82例,提出本症多与瘀湿有关,临床上其不仅多有瘀湿证,且血液流变学观察表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液比粘度、红细胞电脉时间、红细胞压积普遍高于正常;血液流变性与精液液化有相关性。以活血祛瘀、... 观察因精液不液化致不育患者共82例,提出本症多与瘀湿有关,临床上其不仅多有瘀湿证,且血液流变学观察表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液比粘度、红细胞电脉时间、红细胞压积普遍高于正常;血液流变性与精液液化有相关性。以活血祛瘀、清利湿热为治法研制的液精煎治疗本病82例,并随机设30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50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5.2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体征、精波液化时间显著好转,同时血液流变学及精液粘稠度指标亦获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不液化 不育症 中医药疗法 液精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快速检测鲜奶中掺杂尿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清华 吴棋云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15-216,共2页
目前,鲜牛奶中掺杂各种物质,已对鲜奶质量的控制形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常见的一种掺杂物质是尿素。奶户在鲜奶中掺入尿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比重,进而达到掺水的目的。掺杂尿素不仅严重影响牛奶的质量,给乳品加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 目前,鲜牛奶中掺杂各种物质,已对鲜奶质量的控制形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常见的一种掺杂物质是尿素。奶户在鲜奶中掺入尿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比重,进而达到掺水的目的。掺杂尿素不仅严重影响牛奶的质量,给乳品加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但以前由于缺乏尿素的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无法在收奶现场对奶样检测,以控制尿素的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奶 掺杂尿素 酶法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葡萄糖酸氧化杆菌的压电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奎 吕国芳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4年第3期40-42,共3页
报导一种用于检测葡萄糖酸氧化杆菌的压电免疫传感器,并介绍其原理、结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葡萄糖酸 氧化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酵母中制备辅酶Ⅰ的简易方法
20
作者 李清华 李慧萍 黄金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02-403,共2页
辅酶Ⅰ(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常从面包酵母中提取。前人报道的提取方法,或是银盐沉淀方法,或是层析方法,由于成本昂贵,操作繁复耗时,反应体积大等缺陷,不甚理想。本文报告一种以小体积汞盐试剂分离纯化NA... 辅酶Ⅰ(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常从面包酵母中提取。前人报道的提取方法,或是银盐沉淀方法,或是层析方法,由于成本昂贵,操作繁复耗时,反应体积大等缺陷,不甚理想。本文报告一种以小体积汞盐试剂分离纯化NAD^+的简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I 制备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