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核糖核酸(tRNA)衍生的小分子RNA(transfer-RNA derived small RNA,ts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由成熟tRNA或其前体通过特殊的内切酶介导产生的非编码RNA。已有的研究揭示,tsRNA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能以表观遗传...转运核糖核酸(tRNA)衍生的小分子RNA(transfer-RNA derived small RNA,ts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由成熟tRNA或其前体通过特殊的内切酶介导产生的非编码RNA。已有的研究揭示,tsRNA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能以表观遗传调控因子方式,在多种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其逐渐成为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而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tsRNA通过对应激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与免疫调节、表观遗传、RNA加工和蛋白质翻译调控等参与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该文主要就tsRNA的生成和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阐述tsRNA在神经发育和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tsRNA作为神经精神疾病可靠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展开更多
文摘转运核糖核酸(tRNA)衍生的小分子RNA(transfer-RNA derived small RNA,ts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由成熟tRNA或其前体通过特殊的内切酶介导产生的非编码RNA。已有的研究揭示,tsRNA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能以表观遗传调控因子方式,在多种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其逐渐成为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而引起广泛关注。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tsRNA通过对应激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神经炎症与免疫调节、表观遗传、RNA加工和蛋白质翻译调控等参与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该文主要就tsRNA的生成和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阐述tsRNA在神经发育和神经精神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tsRNA作为神经精神疾病可靠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
文摘目的·探讨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确诊的247例未用药OCD患者,分为OCD组(n=202)和OCD+OCPD组(n=45);招募10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通过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on Scale,YBOCS)、BIS/BAS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心理病理学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3组的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人口学信息、心理病理学特征及BIS/BAS的差异;采用LSD检验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采用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病理学特征与BIS/BAS的关系。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均无显著差异。OCD+OCPD组的YBOCS得分(t=2.925,P=0.004)、HAMD得分(t=2.130,P=0.034)、HAMA得分(t=2.568,P=0.011)均显著高于OCD组。3组被试BIS总分和BA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S:F=39.573,P<0.001;BAS:F=3.915,P=0.021)。事后比较结果发现:对于BIS,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CD+OCPD vs OCD:P=0.002;OCD+OCPD vs HC:P<0.001;OCD vs HC:P<0.001),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OCD+OCPD<OCD<HC。对于BAS,OCD组得分显著高于OCD+OCPD组和HC组(OCD+OCPD vs OCD:P=0.018;OCD vs HC:P=0.043),但OCD+OCPD组和H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构建OCD患者BIS和BAS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对于BI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显著(F=2.599,P=0.013),且只有OCPD严重程度可以显著预测BIS得分(t=−2.282,P=0.023);对于BA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不显著(F=1.438,P=0.191)。结论·共病OCPD可能是OCD患者BIS异常的不利因素,是BAS异常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