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德国之路”——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定位的重构及其影响》
1
作者 陈洪捷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作为一个研究议题,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国内颇受关注,有大量的研究,但在现实中却似乎不被重视。有不少中国的高校曾经明确以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为办学目标,或去德国现场考察,或请德国专家来中国交流指导,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用... 作为一个研究议题,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国内颇受关注,有大量的研究,但在现实中却似乎不被重视。有不少中国的高校曾经明确以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为办学目标,或去德国现场考察,或请德国专家来中国交流指导,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用科学大学中的“应用”二字让不少人感到不够档次。国内的高校,但凡有点实力,总会把目标定位为“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高校,因此对应用型、教学型的应用科学大学的研究有渐行渐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 应用型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城市教育学的可能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康永久 何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6,共11页
很早,就有一种把小孩集中起来送到乡下的想法。在卢梭的《爱弥儿》那里,城市则被直接斥为“坑陷人类的深渊”。与卢梭思想一脉相承的裴斯泰洛齐,他所倡导的要素教学法本身也是一套穷人教育学,或伯恩斯坦所说的作为再生产系统的可见的教... 很早,就有一种把小孩集中起来送到乡下的想法。在卢梭的《爱弥儿》那里,城市则被直接斥为“坑陷人类的深渊”。与卢梭思想一脉相承的裴斯泰洛齐,他所倡导的要素教学法本身也是一套穷人教育学,或伯恩斯坦所说的作为再生产系统的可见的教育学。现实中,经常可以见到那种对于乡土文化与劳动教育的强调,对城市的教育学意蕴也未真正认可。尽管要素教学法最终指向城市,反映的却是乡土中追求实用性或功能满足的那一面。当今那样一种“‘关于’乡土的文化”,也只是城市社会的一种文化乡愁。甚至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本身也是城市取向的。城市有闲者那种总是试图突破边界、呈现自我、追求技艺的本能、做力量的炫耀性展示、触摸另一个世界的教育学,正是帮助我们跳出农村那种狭隘的共同体的教育依仗。看不到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贯通,我们就会从根本上误解乡土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取向 城市教育学 穷人教育学 劳动教育 有闲者的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教育资源全球治理之道:版权冲突与开放获取
3
作者 方洁 阚阅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6,共8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球浪潮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需求,使教育资源的开放获取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由于版权法律框架的碎片化、国家版权法规的滞后以及教育工作者版权意识的薄弱,在全球教育中...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球浪潮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需求,使教育资源的开放获取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由于版权法律框架的碎片化、国家版权法规的滞后以及教育工作者版权意识的薄弱,在全球教育中面临开放式教育资源获取上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通过协商制定国际版权条约、调整和普及国家版权法规,以及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为全球教育中教育资源的公平、开放、包容获取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国际倡议与全球实践背景下,政府、高校和社会可以通过改善教育资源开放的内外部环境、加强推进教育资源开放的能力建设、形成推进教育资源开放的社会共识,来实现更加包容、公平、可持续的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 开放教育资源 版权 教育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教育限度:有限理性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段俊吉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0,共6页
教育限度,是自由与责任双重要求的理性表征,为教育行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提供了限度指引,在展现应然教育效果的同时确保了教育主体的实然权利。数字时代的教育限度蕴含多重技术语义,映射出有限理性的价值取向。从个体成长与理性限度的关... 教育限度,是自由与责任双重要求的理性表征,为教育行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提供了限度指引,在展现应然教育效果的同时确保了教育主体的实然权利。数字时代的教育限度蕴含多重技术语义,映射出有限理性的价值取向。从个体成长与理性限度的关系来看,有限理性流动于教育主体的日常话语结构和交往活动方式,影响着主体的思维逻辑和选择机制。数字变革的技术理性模糊了教育实践的限度边界,加剧了教育场域内外时空的紧张关系。而有限理性则是调和与抵抗技术宰制的积极探索,彰显着对主体价值理性的深层关怀。因此,不同教育主体需要在有限理性的指引下,坚守教育底线、尊重行动自主和警惕认知陷阱,应对教育个体在数字化成长语境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技术理性 教育限度 有限理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40:日本大学循环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与路径构绘
5
作者 张萌 孙烨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8,共14页
面向2040年,日本社会面临高等教育规模萎缩、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地方振兴需求凸显的挑战。经AI测算,推动大学循环教育改革是破解日本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日本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构绘了地方循环教育平台、数字信... 面向2040年,日本社会面临高等教育规模萎缩、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地方振兴需求凸显的挑战。经AI测算,推动大学循环教育改革是破解日本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日本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构绘了地方循环教育平台、数字信息共享平台、重点循环教育项目和产教融合的循环教育课程,以这些作为大学循环教育改革的支点。日本坚持以系统思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基于循证研究布局高等教育资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和数字化转型思维整合终身教育资源,着重培育终身教育据点和人才,从而推动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大学 循环教育 高等教育 终身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型的老年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6
作者 曾瑞让 孙立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课程评价是衡量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改良性与老年教育课程的发展取向相适切、灵活性与老年课程教育的复杂性相适切、系统性与老年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相适切,提出了采用CIPP评价模型构建老年教育课程评... 课程评价是衡量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改良性与老年教育课程的发展取向相适切、灵活性与老年课程教育的复杂性相适切、系统性与老年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相适切,提出了采用CIPP评价模型构建老年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IPP评价模型构建了包含课程背景、课程投入、课程实施、课程结果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老年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评价结果表明:老年教育课程的投入和实施对于其评价非常重要。高质量的课程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满足老年学习者的需求;满足教育教学实际效果和有效资源供给能够为课程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各项保障,为促进老年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加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要完善课程方案设计,优化课程资源配置;优化课程实施规划,增强课程活动实践;重视老年教育课程实效,提升各方参与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评价模型 老年教育 课程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教育治理的数字包容:理论基础、价值导向与实现路径
7
作者 段俊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5,共7页
在数字时代,教育治理的本质逻辑经历着从整体性建构向个体化关注的趋势转变,数字技术以深度嵌入的方式参与到治理实践的多维侧面。然而,数字嵌入在解决教育治理难题的过程中愈发遭遇复杂性困境,对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多重... 在数字时代,教育治理的本质逻辑经历着从整体性建构向个体化关注的趋势转变,数字技术以深度嵌入的方式参与到治理实践的多维侧面。然而,数字嵌入在解决教育治理难题的过程中愈发遭遇复杂性困境,对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多重挑战。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作为调适性概念和超越性策略的“数字包容”应运而生,展现出应然价值和实然效果。数字包容将数字鸿沟、社会包容、数字排斥和文化认知等理论线索融入教育数字治理的实践框架,蕴含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内核。因此,多元主体不仅需要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理解数字包容的现实内涵、生成机理和实践效果,更要探寻提升数字包容水平的治理路径,在应对教育数字治理的非均衡困境的同时使治理成果更加开放、多元和普惠,真正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嵌入 数字包容 教育强国 教育治理数字化 数字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到认同:高校学院学术治理的制度建构
8
作者 余利川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高校学院学术治理内嵌效率导向的行政规制和以合法性认同为基础的价值规范,行政规制与价值认同共同揭示学院学术治理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在价值导向、作用逻辑、组织形态三个层面,存在讲效率与合法性、重理性与求适合、合法而未必有效的... 高校学院学术治理内嵌效率导向的行政规制和以合法性认同为基础的价值规范,行政规制与价值认同共同揭示学院学术治理制度建设的复杂性。在价值导向、作用逻辑、组织形态三个层面,存在讲效率与合法性、重理性与求适合、合法而未必有效的价值张力。行政规制注重行政调控与科层强化、集权与放权博弈和组织职位与身份要求,而价值认同聚焦学术归属与关系系统、价值作用与意义建构、多重标准与复杂期待。为此,实现学院学术治理的规制到认同转向,应寻求工具与价值理性统一,优化权责与维护适当逻辑,助推规制与认同有效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学术治理 行政规制 价值认同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地区、大学世界竞争力协同提升:韩国“全球本土化大学30计划”探索
9
作者 凌磊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9,共13页
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科技引领作用不突出,高等教育尖端人才培养的功能不明显,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能不显著。2023年4月,韩国政府出台了《先行者:韩国大学大胆革新“全球本土化大学30计划”促进方案》... 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科技引领作用不突出,高等教育尖端人才培养的功能不明显,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能不显著。2023年4月,韩国政府出台了《先行者:韩国大学大胆革新“全球本土化大学30计划”促进方案》,在未来10年内大胆创新,遴选30所与科技产业联系紧密、引领行业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大学。以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纽带,协同提升韩国国家、地区与大学的全球竞争力水平。从打破学科“协作壁垒”,构建部门“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大学间“共同成长体系”三维目标出发,突破全球化一体化、加速信息化背景下韩国大学发展的瓶颈与困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全球本土化大学30计划 大学改革 世界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浏览中文教育网页的相关视觉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世清 李潇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64,共4页
本研究利用眼动实验方法,通过三个实验参数——注视点、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实验统计来推断浏览者浏览网页界面时的注视热区、首次注视点和浏览视线规律等视觉特征,旨在为网页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文教育网页 眼动实验 浏览 视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其问题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国宾 李梦 陆开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2,共3页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且很多综合性大学都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选取了四所开展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了解其开展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为推进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一... 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且很多综合性大学都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本文选取了四所开展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了解其开展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为推进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通识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产权的产生、运行与大学组织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邬大光 胡赤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任何人类活动都是以特定的资源为基础,产权就是人们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责、权、利关系,因此凡是涉及资源使用的地方都存在产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活动是在特定资源配置条件下,以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等为主要目的的... 任何人类活动都是以特定的资源为基础,产权就是人们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责、权、利关系,因此凡是涉及资源使用的地方都存在产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活动是在特定资源配置条件下,以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等为主要目的的人类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资源使用的特点,从而对教育资源主体的产权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重点研究了教育产权如何产生,如何运行,以及对大学组织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产权 大学组织 运行 人类社会活动 资源使用 高等教育 形成与发展 人类活动 产权问题 资源配置 教育活动 知识传授 知识创新 特殊属性 教育资源 特定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组织学习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成长——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西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8-22,共5页
起点相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的职业技术院校,为什么过若干年后有的发展得好、有的没有发展、甚至岌岌可危呢?这一直是我苦苦思索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成长历程为观察对象,提出了"行动——组织学习——职业技术... 起点相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的职业技术院校,为什么过若干年后有的发展得好、有的没有发展、甚至岌岌可危呢?这一直是我苦苦思索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成长历程为观察对象,提出了"行动——组织学习——职业技术院校的成长"的分析框架。试图通过组织行动以及对组织行动得失的反思、组织对知识的接触、吸收、使用等来解释组织的成长。结论就是,组织学习是组织保持基业长青的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 组织学习 职业技术院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课程的结构设计
14
作者 韩晋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6-79,共4页
本文认为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合格中学教师 ,“3+ 1”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为此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文中提出了教师职业课程开设的门类及顺序 ,并认为在开设中必须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程与实... 本文认为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合格中学教师 ,“3+ 1”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为此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文中提出了教师职业课程开设的门类及顺序 ,并认为在开设中必须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理论与实践、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课堂讲授与自学和技能训练、长课程与短课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课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德与大学
15
作者 贺国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耶拿大学是18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学术中心,是德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哲学的源头之一,其代表人物的大学观成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滥觞。而令人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切和当时担任魏玛公国首席国务大臣和枢密顾问的歌德分不开,他对耶拿大学大... 耶拿大学是18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学术中心,是德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哲学的源头之一,其代表人物的大学观成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滥觞。而令人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切和当时担任魏玛公国首席国务大臣和枢密顾问的歌德分不开,他对耶拿大学大力支持,致力于耶拿大学的建设和复兴,促成了耶拿大学的快速崛起。耶拿大学一时名家荟萃,学派林立,研究之风盛行,成为19世纪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的先声。歌德对大学的贡献更多是在实践上而不是在理论上,他重视大学对国家文化发展的作用,相信教师是大学的核心,为耶拿大学招募了大批优秀人才。其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普通教化”,认为单一的知识教育时代已经过去了。但被誉为“文坛泰斗”的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的崇高地位,使人们忽略了他对现代大学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耶拿大学 德国现代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结构”互构视角下新时代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的结构模型探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夏敏 时晓玮 孙立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数字素养是未来老年教育教师胜任数字化教学所必备的关键素养。基于“行动者—结构”互构理论,对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进行内涵解读,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结构的研究成果,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伦理与道德三个层面... 数字素养是未来老年教育教师胜任数字化教学所必备的关键素养。基于“行动者—结构”互构理论,对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进行内涵解读,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结构的研究成果,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伦理与道德三个层面对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结构模型进行构建,该结构模型包含数字意识、数字认同、数字教育、数字技术、数字社会、数字伦理和数字规范七个模块。新时代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为老年教育教师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制定、数字化教师培养体系的更新、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师管理模式的完善,以及教师自身数字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教师 数字素养 “行动者——结构”互构理论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戏剧融入科学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池夏冰 董蓓菲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在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战略位置。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创造性教学方式,在科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研究认为:在戏剧创设的真实情境里,学生参与肢体运动、情景对话等包含角色扮演的戏...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在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战略位置。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创造性教学方式,在科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研究认为:在戏剧创设的真实情境里,学生参与肢体运动、情景对话等包含角色扮演的戏剧活动,在个体的具身体验与群体的多元对话中开展科学探究过程、增进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核心素养。将教育戏剧融入科学教育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运用肢体戏剧将科学知识具象化、借助专家外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通过教育剧场演绎科学故事以及在过程戏剧中探究社会性科学议题等。展望未来,教育戏剧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可以形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科学创新、科学审美、科学史以及科学道德教育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戏剧 科学教育 戏剧教学法 创造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大中小衔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及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振宇 凌磊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1-76,共6页
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小学至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各学段普遍开设适合当前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出版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开展不同职业类型的职业体验活动等,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韩国国民正确、健康、科学的职业... 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小学至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各学段普遍开设适合当前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出版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开展不同职业类型的职业体验活动等,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韩国国民正确、健康、科学的职业意识,构建出一条职业发展规划的“立交桥”。通过梳理韩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历史发展、法规政策、内容方法等,总结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和实施效果,为我国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教育 职业规划 终身教育 韩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理论阐释与行动策略(笔谈)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婷婷 李均 +3 位作者 何伟光 姜华 刘绪 伍宸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70,共19页
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主创新作为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跨界融通为实践取向。高等教育是科技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关键驱动力,没有一流的高等... 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主创新作为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跨界融通为实践取向。高等教育是科技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关键驱动力,没有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强国就无从谈起。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才赋能、技术赋能及文化赋能三个方面,呈现基础性、关键性和引领性等主要特征。在实践中,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应明确自己的定位与行动方向,即发展战略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共生;人才培养采取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研究战略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支撑;科研模式协调好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阐释了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的理论逻辑,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基础研究和推动成果转化提供了实践指导。赋能科技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学术评价模式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如破除过度量化的学术评价模式,建立基于激发学者学术生命自觉的学术评价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健康学术生态体系,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推进学术评价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强国 教育强国 科技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与战略推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训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7,共12页
中国海洋教育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海洋教育学的提出是海洋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海洋教育学是以海洋素养为基础的、面向全体民众的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和海洋安全教育等知识体系的总和,是一门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和海洋事... 中国海洋教育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海洋教育学的提出是海洋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海洋教育学是以海洋素养为基础的、面向全体民众的学校海洋教育、社会海洋教育和海洋安全教育等知识体系的总和,是一门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和海洋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科属性是其第一属性。在学科体系上形成十大领域,形成国家海洋战略教育理论体系,以及中国海洋素养、路口理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U形曲线、中国海洋教育机构索引(CMEII)等话语建构。海洋教育学具有“软学科”特性,需要深度开展交叉研究,从实践形态和学科形态两大层面,着力在“政府—学校—社会”的实践层面,基于咨政性智库功能、知识增新、话语权策源、人才与课程资源、素养模式创新等学科层面,形成海洋教育学战略推进的综合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教育学 战略 学校 社会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