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纳米杆/PMMA基底SERS特性的高灵敏肿瘤标志物无标记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佟丽莹 洑颢 +3 位作者 彭乐 李庆宁 石清华 周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4-790,共7页
高品质贵金属纳米结构基底的制备是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进行高灵敏生物检测的关键。采用改进的Langmuir-Blodgett方法,通过在金纳米杆(Au NRs)溶胶注入乙醇,使得Au NRs迁移至溶胶与甲苯的交界面,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高品质贵金属纳米结构基底的制备是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进行高灵敏生物检测的关键。采用改进的Langmuir-Blodgett方法,通过在金纳米杆(Au NRs)溶胶注入乙醇,使得Au NRs迁移至溶胶与甲苯的交界面,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固定交界面处的Au NRs,形成大面积分布、均匀致密排列的二维畴状Au NRs/PMMA纳米结构薄膜基底。然后,采用等离子体清洗技术处理制备的基底,使得金纳米杆(Au NRs)的表面裸露,以增强基底的SERS特性。实验表明, Au NRs/PMMA基底具有优良的SERS特性,在785 nm波长的激光照射下,增强因子可以达到5.49×10~6。此外,利用制备的Au NRs/PMMA基底,开展前列腺癌症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高灵敏无标记定量检测研究。在PSA的无标记检测过程中,首先对PSA标准溶液和新生牛血清进行SERS光谱的直接检测,得到PSA分别位于823, 1 080, 1 385, 1 586和1 640 cm^(-1)处的主要的拉曼特征峰;其次,通过对PSA标准溶液、临床男性血清样本及女性血清样本的SERS光谱进行测量和分析,筛选出在PSA的SERS光谱中与血清中PSA含量相关的拉曼特征峰,它们是分别位于649, 680以及1 640 cm^(-1)处的拉曼特征峰。进一步,通过对与PSA同属糖蛋白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以及与PSA同源的人腺体激肽释放酶2(hK2)进行SERS光谱检测和分析,发现位于1 640 cm^(-1)处的拉曼特征峰对于PSA具有高的特异性,将其作为临床血清样本中PSA无标记定量检测的具有特异性的拉曼特征峰,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同PSA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检测,得到位于1 640 cm^(-1)处的拉曼特征峰强度与PSA样本溶液中PSA的浓度相关的剂量-响应曲线。最后,开展临床血清样本的应用检测。结果表明,基于Au NRs/PMMA基底的SERS检测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且具有比CLIA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最低检测极限为0.06 ng·mL^(-1),且无标记检测范围为0.1 mg·mL^(-1)~0.1 ng·mL^(-1)。因此,基于Au NRs/PMMA SERS基底的高灵敏肿瘤标志物无标记检测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金纳米杆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无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接头蛋白Keap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倪晓琦 陈锡威 金晓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8-348,共21页
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是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识别亚单位,在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中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且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自噬和蛋白酶体系统中作为降解信号... 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是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识别亚单位,在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中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且复杂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自噬和蛋白酶体系统中作为降解信号而被利用。野生型Keap1能够识别、结合多种底物蛋白质并通过Keap1-Cul3-Rbx1复合物泛素化。此外,Keap1还作为一种抑癌蛋白而被广泛研究,已发现诸多Keap1的体细胞突变或等位基因的异常缺失诱发人类多种疾病。当前的研究主要围绕在Keap1-Nrf2系统而很少涉及到其他下游底物。鉴于Keap1在细胞中的重要功能及广大的发展空间,这篇综述将对Keap1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包括: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Keap1的结构、功能、突变,Keap1的泛素化底物及Keap1的相关疾病,探讨Keap1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降解 KEAP1 NRF2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接头蛋白SPOP抑制子宫内膜癌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庄慧 林子涵 +2 位作者 林婷 曹心怡 金晓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探索与研究新靶点成为实现子宫内膜癌精准治疗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探索与研究新靶点成为实现子宫内膜癌精准治疗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锌指结构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抑制作用.本文将介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SPOP的结构、功能,探讨调控和影响SPOP的因素以及SPOP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情况和相关底物.重点围绕SPOP的下游三条信号通路: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介导的信号通路、溴结构域和端外蛋白(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 protein,BET)通路及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3(zinc finger and BTB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ZBTB3)通路,对它们抑制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SPOP作为新的子宫内膜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泛素化修饰 SPOP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型痘病毒蛋白对前列腺癌分层治疗的探讨
4
作者 曹心怡 夏婧怡 金晓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0-781,共12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已经成为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也较为复杂。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不仅促进去势抵抗...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已经成为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也较为复杂。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不仅促进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ce PCa,CRPC)的发生,还对耐药性的产生起了关键作用。目前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且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随着精准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来提高疗效。已有大量研究证明,E3泛素连接酶斑点型痘病毒蛋白(speckle-type POZ protein,SPOP)与AR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对PCa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结合近年的研究论文,阐述SPOP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总结SPOP突变对PCa的影响,并从SPOP出发探讨对PCa进行分层治疗的可能性。SPOP发生突变后,可显著影响AR信号相关的通路、DNA损伤应答、免疫应答等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的病理状况;而在SPOP野生型的状况下,也会发生其他基因融合事件,致应激反应蛋白失衡等病理状况,进而诱导PCa的发生发展。因此,在治疗早期对PCa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根据分子分型确定不同的个性化分层治疗方案,这可能对改善PCa的预后状况产生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型痘病毒蛋白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癌 突变 分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