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农业背景下宁德市气象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1
作者 周文静 蔡凯捷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97-99,共3页
为进一步推动宁德市农业气象服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该地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宁德市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气宝APP和社会化服务模式等现有气象服务体系,深入探讨了当前服务模式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服务覆... 为进一步推动宁德市农业气象服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该地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了宁德市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气宝APP和社会化服务模式等现有气象服务体系,深入探讨了当前服务模式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服务覆盖面局限、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多方协作机制不完善、经济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及人才供给短缺是当前宁德市气象服务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全覆盖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网络、提升气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构建多方协同的气象服务生态系统、创新气象服务商业模式及构建智慧农业气象人才培养体系5个方面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气象服务模式 农业发展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茶叶生产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骥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茶叶喜温湿、耐阴且怕干旱和渍涝,温度、水分、光照及土壤条件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宁德市气候温润,光热丰富,丘陵茶园多云雾缭绕天气,都是有利于茶叶生长的气象条件,但早春低温霜冻、干旱及春季大风冰雹等灾害天气也极大危害... 茶叶喜温湿、耐阴且怕干旱和渍涝,温度、水分、光照及土壤条件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宁德市气候温润,光热丰富,丘陵茶园多云雾缭绕天气,都是有利于茶叶生长的气象条件,但早春低温霜冻、干旱及春季大风冰雹等灾害天气也极大危害茶叶生长。应加强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作业,帮助茶农积极应对灾害天气影响,为宁德市茶产业发展做好气象服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气温 降水 日照 土壤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思娜 陈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144-145,共2页
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对气象服务依赖度高,准确的农业气象信息能够使农业发展趋利避害,促进传统农业向可持续现代绿色农业转型。文章立足宁德地域实际,介绍了农业气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开展方式,紧密结合农业未来发展前景对气象服务展开研究... 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对气象服务依赖度高,准确的农业气象信息能够使农业发展趋利避害,促进传统农业向可持续现代绿色农业转型。文章立足宁德地域实际,介绍了农业气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开展方式,紧密结合农业未来发展前景对气象服务展开研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市 气象服务 农业生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雾多源观测与降尺度格点实况搭载应用——以宁德市为例
4
作者 刘翔宇 陈志昭 孙巍巍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基于宁德市自动站资料,结合基于远距物联网通信技术(Long Range Radio,以下简称LoRa)海雾监测系统资料、能见度仪、卫星反演产品等多源观测资料,对闽东沿海海雾监测进行实况检验,并对海雾天气过程各个监测手段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宁德市自动站资料,结合基于远距物联网通信技术(Long Range Radio,以下简称LoRa)海雾监测系统资料、能见度仪、卫星反演产品等多源观测资料,对闽东沿海海雾监测进行实况检验,并对海雾天气过程各个监测手段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1)将LoRa、能见度仪、卫星海雾反演产品作为加强海雾协同观测能力的有效技术解决方案,对提升海雾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2)提取多模式能见度要素预报产品,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融入本地客观预报算法,结果表明客观算法预报效果优于各家预报,预报与实况平均误差为2.8 km,而各家模式平均误差为16.2 km;(3)将降尺度格点实况融合产品与本地客观算法产品加入宁德交通气象小程序,帮助用户和相关决策部门了解海雾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助力守护海上交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多源观测 格点实况 海上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职能发挥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凯捷 郑宗贤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2期88-90,共3页
宁德市属于沿海城市,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多变的天气,使得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其中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自20世纪中期全球气候趋于明显变暖以来,宁德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增加、危害叠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更... 宁德市属于沿海城市,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多变的天气,使得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其中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自20世纪中期全球气候趋于明显变暖以来,宁德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增加、危害叠加,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更加复杂、艰巨,面临的挑战更大。基于此,探讨了宁德市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思考了防灾减灾服务职能发挥,提出了促进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职能发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服务 工作现状 思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胜军 陈颖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本文立足宁德市的气象灾害实际,对农业气象灾害防范技术措施探讨,将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推广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 宁德市 气象灾害 防御技术 应用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气象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骥 董彭赓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6期46-47,共2页
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势必要求气象服务工作的多元化、高效化和精准化。本文结合宁德市气候特点近些年农业发展实际,探索该市气象服务工作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指导作用,完善观测站网,提升气象预报精细化水平,构建灾害防御体系及服务工... 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势必要求气象服务工作的多元化、高效化和精准化。本文结合宁德市气候特点近些年农业发展实际,探索该市气象服务工作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指导作用,完善观测站网,提升气象预报精细化水平,构建灾害防御体系及服务工程,强化人影工作等,更好的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生产 气象服务 “互联网+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茶树种植的气象指标和种植区划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舒婷 姚俊萌 王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495-499,共5页
利用福建省宁德市近40 a的气象资料,根据不同品种茶树生长所需的气象条件,筛选出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10℃积温和多年极端最低气温4个关键气象因子作为宁德茶树种植的气象指标,并基于GIS平台应用加权求和法对宁德茶树种植进行... 利用福建省宁德市近40 a的气象资料,根据不同品种茶树生长所需的气象条件,筛选出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10℃积温和多年极端最低气温4个关键气象因子作为宁德茶树种植的气象指标,并基于GIS平台应用加权求和法对宁德茶树种植进行气候区划。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叶种茶树来说,东部沿海一带为最适宜茶树种植区;中部以及南部山谷为适宜种植区;西部山区为次适宜区。对于大叶种茶树,仅东南沿海一小部分区域为最适宜区;中部沿海及河谷一带为适宜区;其余地区均为次适宜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市 茶树 气象指标 种植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蕉城区草莓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妙花 阮玲云 杜锦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6期245-245,253,共2页
通过对蕉城区气候特点和地理优势进行分析,结合近几年蕉城区草莓种植和产业发展情况,对种植草莓的气候资源进行研究,以期为制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和种植区域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草莓种植 气候条件 福建蕉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小英 余会康 +1 位作者 黄文霖 阮翠冰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84-292,共9页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4种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宁德市≥10℃积温和初终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茶叶积温隶属度的计算,分析其对茶叶生长适应性的影...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4种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宁德市≥10℃积温和初终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茶叶积温隶属度的计算,分析其对茶叶生长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9—2019年宁德市热量资源呈普遍增加趋势,90年代中期起升速加快,主要突变点在1997年前后;热量资源的增加与日平均气温升高、≥10℃初终日数增多关系密切。2)空间分布上,沿海县市的热量资源好于山区,但近51 a山区的热量资源增幅略大于沿海;突变年前沿海积温和日数的变化大于山区,突变年后则山区大于沿海;山区和沿海在积温与初终日数的时间变化总趋势上虽然表现一致,但地域差异较为显著,部分年份呈现反相位变化特点。3)宁德市≥10℃积温、初终间日数及山区茶叶积温隶属度共同存在25、10~15、5~10、<5 a等多个时间尺度的变化周期。在较短尺度的周期变化上,初终日数的变化强度大于积温,山区强于沿海。4)山区县茶叶种植受积温条件制约的情况随着热量资源增加得以改善,但极端天气气候影响带来的灾害风险仍较大。5)根据小波周期演变规律,可推测未来6~8 a宁德市沿海与山区≥10℃积温及其初终间日数、茶叶积温隶属度增多或上升的态势将减缓,将由相对高值区向低值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资源 积温 初终日数 茶叶 小波分析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局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瀛 胡伟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1期73-75,共3页
基于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结合气象安全网络的实际应用,设计了气象信息的网络安全工作流程,有效保障了气象业务系统的稳定发展。以气象安全工作的稳定设施功能为基础,高度重视气象信息网络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亟须解决的气象信息安全管... 基于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结合气象安全网络的实际应用,设计了气象信息的网络安全工作流程,有效保障了气象业务系统的稳定发展。以气象安全工作的稳定设施功能为基础,高度重视气象信息网络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亟须解决的气象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制定了相关措施,合理处理气象数据管理相关工作,以保障气象局规划网络控制用户终端管理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 网络安全 策略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地温特征及与早稻产量的关系
12
作者 林兆华 余会康 陈小英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年第4期264-267,共4页
利用1980-2014年宁德市9个观测站地温等观测资料, 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气候倾向估计等统计诊断方法, 研究近 35 a宁德市地温、气温变化特征及与早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月平均地温比月平均气温基本上要高1-4℃ , 其中上半 年 1-6 月随... 利用1980-2014年宁德市9个观测站地温等观测资料, 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气候倾向估计等统计诊断方法, 研究近 35 a宁德市地温、气温变化特征及与早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月平均地温比月平均气温基本上要高1-4℃ , 其中上半 年 1-6 月随着月份增大, 月平均地温与月平均气温之差呈增大趋势;下半年7-12月随着月份增大, 其温差则呈减小趋 势.年和季平均地温的年际变化几乎都呈上升趋势.宁德早稻产量增减率与6月孕穗抽穗期的平均地温呈正相关, 即孕 穗抽穗期平均地温呈升温趋势, 早稻产量有增产趋势, 反之, 有减产趋势.孕穗抽穗期平均地温变化对早稻产量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变化趋势 相关分析 早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高山云海变化特征及预报分析
13
作者 陈骥 周文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2期48-50,共3页
对宁德市多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宁德市雾天气发生特征,从而认识到高山云海最佳观察季节、月份和时段,并通过分析得出雾天气形成的主要气候因素降水、相对湿度和风,气温、气压、湿度与风速等气候要素是开展高山云海预报的主要指... 对宁德市多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宁德市雾天气发生特征,从而认识到高山云海最佳观察季节、月份和时段,并通过分析得出雾天气形成的主要气候因素降水、相对湿度和风,气温、气压、湿度与风速等气候要素是开展高山云海预报的主要指标,低层低温低、水汽饱和,且850 hPa的风速较小,形成稳定的大气层结,有利于云海景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云海 雾特征 气候因素 预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对农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14
作者 董彭赓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281-283,共3页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极端天气现象,对农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生产中,自动气象站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监测和记录天气数据,帮助农民做出决策。然而,雷电对自动气象站可能造成损坏,因此...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极端天气现象,对农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生产中,自动气象站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监测和记录天气数据,帮助农民做出决策。然而,雷电对自动气象站可能造成损坏,因此,需要研究防雷技术,以减轻这种影响。基于此,探讨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对农业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防雷技术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分析
15
作者 谢晨昕 赵锋 +7 位作者 蔡亚威 陈苑旻 林喜盈 林笑茹 蔡良绥 林进玉 苏英斌 郭丽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68-72,79,共6页
分别采用有机种植模式和常规种植模式下的福鼎大毫茶鲜叶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对同等级白茶产品感官品质及主要滋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明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款有机白茶产品的感官品质均优于同等级常... 分别采用有机种植模式和常规种植模式下的福鼎大毫茶鲜叶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对同等级白茶产品感官品质及主要滋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明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款有机白茶产品的感官品质均优于同等级常规白茶,鲜甜感较佳;其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儿茶素等主要滋味成分含量较高,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滋味属性分析表明,对白茶的喜好度与白茶的鲜度、甜度呈正相关,与苦度、涩度呈负相关,有机白茶的喜好度高于同等级常规白茶,更受市场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白茶 常规白茶 感官品质 滋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 被引量:7
16
作者 阮玲云 郑莉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31-31,40,共2页
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的学习要点,包括总则学习、气象要素观测学习、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学习等内容,以为地面气象观测把握理解新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新规范 学习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 被引量:16
17
作者 林江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1期124-125,共2页
福建省宁德市种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发展茶叶生产是当地的传统项目。本文对宁德市茶叶生产与气象要素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茶叶气象灾害进行描述。
关键词 茶叶生产 气象要素 气象灾害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瀛 胡伟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天气预报预警需要大量详实有效的气象数据作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分析雷达回波产品来识别灾害性天气并预判其演变趋势,结合预报员的工作经验最终... 天气预报预警需要大量详实有效的气象数据作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分析雷达回波产品来识别灾害性天气并预判其演变趋势,结合预报员的工作经验最终得出预报结论,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重要监测指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文静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6期189-189,共1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气象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种植的效率,有利于推动我国种植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农业气象水平,以此来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气象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种植的效率,有利于推动我国种植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农业气象水平,以此来提高气象在农业防灾减灾的效率,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农业 防灾减灾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小燕 刘洋 王金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9期88-89,共2页
随着现代化气象的发展,气象网络是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非常重要。针对气象信息网络传输存在的网络失泄密、安全意识弱、公开分享、移动设备存在漏洞、私建Wi-Fi、资料脱敏、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安... 随着现代化气象的发展,气象网络是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技术支撑,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非常重要。针对气象信息网络传输存在的网络失泄密、安全意识弱、公开分享、移动设备存在漏洞、私建Wi-Fi、资料脱敏、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网闸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御等安全防范技术手段,以此实现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保证气象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网络 网络安全 防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