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设施园艺学课程教改探讨——以温室高品质番茄智慧种植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1
作者 吴龙国 曹云娥 张瑶 《现代园艺》 2025年第9期179-182,共4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宁夏大学着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培养园艺复合型人才。以番茄温室栽培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现了教学类...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宁夏大学着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培养园艺复合型人才。以番茄温室栽培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现了教学类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态、教学空间的形态转换,以及在线教育与实体课堂、实际生产的有机统一,课程学习与产品生产的有机统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方法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温室 高品质 智慧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设施栽培模式下葡萄需冷量及营养物质变化研究
2
作者 杨丽 罗小明 +2 位作者 李琴 张宁 冯美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5期20-25,共6页
通过研究宁夏地区日光温室延迟栽培模式和玻璃温室自然休眠模式下“红地球”葡萄植株的需冷量、温室温度变化及温室温度与需冷量的相关性,休眠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分析温度、营养物质与葡萄休眠解除的关系。结果表明:日... 通过研究宁夏地区日光温室延迟栽培模式和玻璃温室自然休眠模式下“红地球”葡萄植株的需冷量、温室温度变化及温室温度与需冷量的相关性,休眠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分析温度、营养物质与葡萄休眠解除的关系。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在采用≤7.2℃模型、0~7.2℃模型、犹他模型估算的需冷量分别为0h、0 h、79 CU,玻璃温室采用3种模型的需冷量分别为212 h、582 h、238 CU。两种设施管理模式下葡萄植株均于12月上旬前后解除休眠。日光温室中,日需冷量与最高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而玻璃温室中日需冷量与最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休眠解除后,两种模式下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相反变化趋势。综上所述,在日光温室延迟栽培模式中,大于7.2℃的一定高温积累是打破休眠主要因素;在玻璃温室自然休眠模式中,低于7.2℃的低温积累是打破休眠主要因素。两种栽培模式下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可以作为休眠进程后期判断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设施栽培 解除休眠 葡萄需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番茄叶片含水量检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玲 李亚娇 +4 位作者 张祎洋 王静 马燕 马思艳 吴龙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1229,共9页
[目的]为快速检测叶片含水量,本研究探索及时监测番茄植株生长状况的在线监测模型。[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提取195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异常值剔除、样本集划分、5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和优化,采用连续投... [目的]为快速检测叶片含水量,本研究探索及时监测番茄植株生长状况的在线监测模型。[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提取195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异常值剔除、样本集划分、5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和优化,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无信息变量消除变换法(uninformation variable elimination,UVE)、迭代保留信息变量法(iterative retained information variable,IRIV)和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genetic partial-least-squares algorithm,GAPLS)提取特征波长,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PLSR、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以及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结果]优选基线校准-正交信号校正法(baseline-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Baseline-OSC)对叶片含水量进行预处理;IRIV法提取的特征波长建立的叶片含水量定量预测模型效果最优,R_(c)^(2)为0.489,R_(p)^(2)为0.466;基于IRIV-CNN建立的叶片含水量模型效果好(R^(2)c=0.668,RMSEC=0.019;R_(p)^(2)=0.424,RMSEP=0.033)。[结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Baseline-OSC-IRIV-CNN模型预测番茄叶片含水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片 含水量 高光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包衣甘蓝种子色度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龙国 马玲 +3 位作者 张瑶 田雨 朱彦哲 张祎洋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包衣过程中4个不同品种的包衣甘蓝种子,3个不同浓度包衣剂处理的包衣甘蓝种子的包衣颜色均匀性以及包衣颜色深浅进行分析。提取出240个种子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4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和优化,然... 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包衣过程中4个不同品种的包衣甘蓝种子,3个不同浓度包衣剂处理的包衣甘蓝种子的包衣颜色均匀性以及包衣颜色深浅进行分析。提取出240个种子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4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和优化,然后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变换法(UVE)、遗传偏最小二乘法(GAPLS)4种方法提取特征波长。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多元线性回归(MLR)以及主成分回归(PCR)模型。结果表明:羽衣甘蓝种子的包衣效果最明显,佳香口感型甘蓝次之,中甘15和紫甘蓝的包衣效果接近;优选Baseline法对色度值L*进行预处理,Normalize法对色度值a进行预处理,SNV法对色度值b进行预处理;GAPLS法提取的特征波长用于建立L^(*)、b的定量预测模型,UVE法提取的特征波长用于建立色度a值的定量预测模型。PLSR建立的L*模型效果最优(R_(C)=0.814,Rp=0.640;RMSEC=1.150,RMSEP=1.852);MLR建立的色度a值模型效果更优(R_(c)=0.981,Rp=0.964;RMSEC=2.563,RMSEP=3.243);PCR建立的色度b值模型效果最优(R_(C)=0.917,Rp=0.913;RMSEC=2.552,RMSEP=2.589)。研究结果可为种子色度的在线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包衣甘蓝种子 色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西瓜叶片CAT和POD活性模型构建
5
作者 马燕 马玲 +3 位作者 马思艳 王静 张祎洋 吴龙国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69-174,共6页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西瓜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预测模型。采用归一化处理(NL)、高斯滤波平滑(GF)、标准正态变化(SNV)、正交信号校正(OSC)和移动平均法(MA)5种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运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西瓜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预测模型。采用归一化处理(NL)、高斯滤波平滑(GF)、标准正态变化(SNV)、正交信号校正(OSC)和移动平均法(MA)5种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运用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变换法(UVE)、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GAPLS)4种方法提取特征波长,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回归(PC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PLSR-GAPLS构建CAT活性的预测模型效果较优(RC=0.85,RCV=0.61,RP=0.66),PLSR-UVE构建POD活性的预测模型效果较优(RC=0.92,RCV=0.85,RP=0.84)。研究结果可以为宁夏硒砂瓜精细化栽培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为西瓜生长信息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西瓜叶片 SOD活性 POD活性 模型构建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不同时期番茄植株的快速无损判别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玲 马倩 +6 位作者 李亚娇 张祎洋 王静 马思艳 马燕 杜明华 吴龙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5,共6页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番茄叶片进行了定性判别。采集192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数据,并对原始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化(SNV)、正交信号校正(OSC)、相关优化偏移(COW)4种预处理,建立... 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番茄叶片进行了定性判别。采集192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数据,并对原始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化(SNV)、正交信号校正(OSC)、相关优化偏移(COW)4种预处理,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建模结果显示:OSC预处理光谱的建模效果最优。分别采用间隔变量迭代空间收缩法(iVISSA)、间隔随机蛙跳法(IRF)、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GAPLS)、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等方法提取特征波长,建立PLSR模型。结果表明:VCPA提取特征波长所建立的模型最优。将VCPA法提取的11个特征波长(945、975、990、1 002、1 005、1 067、1 204、1 326、1 595、1 642、1 660 nm)用于建立番茄叶片定性判别预测模型,最优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P)与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17、0.456。该研究为在线监测植物长势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番茄叶片 盐胁迫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甜瓜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无损检测
7
作者 王静 马玲 +3 位作者 马思艳 马燕 张祎洋 吴龙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55-3462,共8页
为达到及时监测植株生长状况,快速检测不同光强下甜瓜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布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叶片进行处理,进而采用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叶片扫描,提取出300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4种预处理方法... 为达到及时监测植株生长状况,快速检测不同光强下甜瓜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布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叶片进行处理,进而采用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叶片扫描,提取出300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4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了预处理和优化。运用区间变量迭代空间收缩法(iVISS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GAPLS)、迭代保留有效信息变量法(IRIV)和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法(VCPA)五种方法提取了特征波长,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筛选出最优特征波长。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了主成分回归(PCR)模型、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结果表明Baseline-IRIV-MLR模型识别准确率最高,训练集和预测集的准确率均为0.852。本研究结果为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瓜类作物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高光谱 甜瓜叶片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中褪黑素的合成及其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建帮 杨丽 +1 位作者 姚文孔 冯美 《中国果树》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褪黑素是一类吲哚类激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强的调控作用。综述了果树中褪黑素的积累合成、褪黑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和褪黑素在果树胁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并对其在果树中的合成代谢及调控机制的应... 褪黑素是一类吲哚类激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强的调控作用。综述了果树中褪黑素的积累合成、褪黑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和褪黑素在果树胁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并对其在果树中的合成代谢及调控机制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利用褪黑素提升果树生产潜力、提高果品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果树 生物合成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家庭栽培技术研究
9
作者 宋丽娜 胡新华 +7 位作者 王晓敏 寇宏业 王永平 惠翔 杨康 高斌 高艳明 李建设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4期54-56,61,共4页
为探究影响平菇家庭栽培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利用学生宿舍角落和阳台空地,以四季龙和灰美2号2个平菇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2个不同配方的栽培料袋进行栽培,在平菇发菌期与出菇期采取不同的保湿措施,比较各保湿措施下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测... 为探究影响平菇家庭栽培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利用学生宿舍角落和阳台空地,以四季龙和灰美2号2个平菇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2个不同配方的栽培料袋进行栽培,在平菇发菌期与出菇期采取不同的保湿措施,比较各保湿措施下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测定各处理下出菇的鲜重、干重,计算含水量及生物学效率,筛选最佳的平菇家庭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发菌期在菌袋报纸封口处喷水并覆盖薄膜可达到菌丝生长所需的湿度,菌袋封口方式采用套环报纸封口,这样菌丝生长情况好,出菇整齐;出菇期采用菌袋顶部喷水套袋的方式可有效解决空气相对湿度不足的问题;灰美2号+配方二的产量、含水量、生物学效率均较高,适合平菇家庭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栽培技术 湿度控制 产量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减量氮处理对不同樱桃番茄品种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静 张祎洋 +3 位作者 梁敏 张瑶 祁烁锟 吴龙国 《蔬菜》 2025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探究营养液减量氮处理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红果、香妃3号、香妃9号3个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T_(1)(4.00 g/L)、T_(2)(8.00 g/L)、T_(3)(12.00 g/L)、T_(4)(CK,16.00 g/L)4种氮浓度的营养液,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 为探究营养液减量氮处理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红果、香妃3号、香妃9号3个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T_(1)(4.00 g/L)、T_(2)(8.00 g/L)、T_(3)(12.00 g/L)、T_(4)(CK,16.00 g/L)4种氮浓度的营养液,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片数)方面,第1次开花期,各品种株高均在T_(2)处理下最高,茎粗、叶片数在T_(2)、T_(3)处理下与T_(4)(CK)均无显著性差异;第2次开花期,小红果和香妃3号的株高在T_(2)处理下最高,香妃9号在T_(3)处理下最高,各番茄品种的茎粗随着施用营养液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对香妃3号影响不显著,T_(2)、T_(3)处理下各品种叶片数与T_(4)(CK)间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氮素浓度营养液对小红果和香妃9号的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第1次开花期T_(2)处理下的香妃9号除外),但3个减量氮处理均会在第1次开花期造成香妃3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不同番茄品种POD活性对不同氮浓度营养液的敏感程度不一样,T_(2)处理下的小红果和T_(3)处理下的香妃9号POD活性较T_(4)(CK)显著提升。果实综合品质上,T_(4)(CK)处理下各品种综合品质最好,T_(2)、T_(3)处理下的小红果,T_(3)处理下的香妃9号以及T_(2)处理下的香妃3号的综合品质与T_(4)(CK)无显著性差异。产量方面,T_(1)处理下小红果、香妃9号及香妃3号单株产量均最好,其中香妃3号和香妃9号与T_(4)(CK)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综上,4.00 g/L氮浓度处理利于提高樱桃番茄产量;16.00 g/L处理下果实品质最好,但8.00、12.00 g/L氮浓度处理在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方面与16.00 g/L处理区别不大,可作为减氮施肥方案在生产中应用,但需针对具体品种进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浓度 樱桃番茄 营养液 品质 产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对100份樱桃番茄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祥 刘宜洋 +5 位作者 罗璐 程国新 郭猛 高艳明 李建设 王晓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
【目的】探究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种质资源在银川平原地区的适应性,评价适合银川平原地区新品种选育的优良樱桃番茄育种材料。【方法】以收集到的100份樱桃番茄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测定... 【目的】探究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种质资源在银川平原地区的适应性,评价适合银川平原地区新品种选育的优良樱桃番茄育种材料。【方法】以收集到的100份樱桃番茄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3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基于主成分计算出综合得分,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加权关联度,DTPOSIS法计算出相对贴近度。【结果】100份樱桃番茄的主要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7.78%~306.46%之间,大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26个表型性状综合成了10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1.901%。以3种评价方法对各种质进行排名,结果既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共有4份材料均排在前10名,分别是T55、T83、T42和T87,表明T55、T83、T42和T87是表现优良的种质,其中T55的表现最为优异。【结论】T55是最适宜银川平原地区栽培的种质材料,可作为重要的育种基础材料;上述3种方法对樱桃番茄的评价结果略有不同,但无巨大差异,说明方法可行,有利于种质资源评价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种质资源 多元统计 灰色关联度分析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幼胚离体培养影响因素的筛选
12
作者 王凯彬 王晓敏 +5 位作者 王林 赵雯 程国新 郭猛 高艳明 李建设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目的】筛选番茄幼胚离体培养中各因素的最佳处理,建立番茄幼胚离体培养体系。【方法】以自交系大果红色番茄的幼胚为材料,依次设置不同胚龄、预处理方式、诱导培养基类型及激素配比、生根培养基,对比不同处理下番茄组培苗的萌发率、... 【目的】筛选番茄幼胚离体培养中各因素的最佳处理,建立番茄幼胚离体培养体系。【方法】以自交系大果红色番茄的幼胚为材料,依次设置不同胚龄、预处理方式、诱导培养基类型及激素配比、生根培养基,对比不同处理下番茄组培苗的萌发率、污染率、株高、茎粗、根总长、根总体积、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番茄幼胚胚龄为15 d和20 d时,幼胚萌发率均为72.70%,15 d污染率最小为8.13%,显著优于其他处理,15 d和20 d胚龄的幼胚离体培养生长综合评价排名分别为第1(0.57)和第2(0.54);最适宜的幼胚预处理方式为培养皿中加10 mL无菌水37℃处理2 d,萌发率为68.20%,污染率为10.51%,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幼胚生长综合评价排名为第1(0.52);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萌发率为60.00%、茎粗为1.89 m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长综合评价排名为第1(0.60);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上激素配比为0.3 mg/L NAA+1.0 mg/L 6-BA+0.2 mg/L IAA,萌发率为68.00%、株高为11.85 mm、茎粗为2.00 m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长综合评价排名为第1(0.64);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3 mg/L NAA+1.0 g/L活性炭,其株高(20.06 mm)、根总长(99.21 mm)、根总体积(3.03 mm^(3))、根总表面积(42.78 mm^(2))、根平均直径(1.15 mm)和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83.30%)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长综合评价排名为第1(0.84)。【结论】番茄幼胚离体培养最适体系:15 d胚龄的幼胚,置于培养皿中加10 mL的无菌水于37℃预处理2 d,经MS+0.3 mg/L NAA+1.0 mg/L 6-BA+0.2 mg/L IAA的培养基诱导发芽,再经MS+0.3 mg/L NAA+1.0 g/L活性炭的培养基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幼胚 离体培养 激素配比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份番茄种质资源精简化栽培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13
作者 刘宜洋 周鹏 +5 位作者 刘晶晶 王晓敏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4,共11页
【目的】分析与评价精简化栽培下不同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筛选适合于精简化栽培番茄的种质资源、培育适应该栽培方式的番茄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103份有限生长型番茄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露地精简化栽培管理,测定13项质量... 【目的】分析与评价精简化栽培下不同番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筛选适合于精简化栽培番茄的种质资源、培育适应该栽培方式的番茄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103份有限生长型番茄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露地精简化栽培管理,测定13项质量性状和11项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聚类、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结果】2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12%~185.25%;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32~2.062;在276对性状相关性中,显著相关(P<0.05)和极显著相关(P<0.01)的性状各有28对;103份番茄种质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Ⅲ类材料株型较为直立,果实整齐度和单株产量高,可作为适于精简化栽培杂交组合的亲本材料。13个性状归纳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5.969%;D值排序排名前5的材料依次是21CL2597、21CL2577、21CL2571、21CL2631和21CL2654。【结论】103份种质材料精简化栽培下遗传多样性丰富,21CL2597、21CL2577、21CL2571、21CL2631和21CL2654适于精简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质资源 精简化栽培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简化栽培番茄种质的评价与筛选
14
作者 刘宜洋 陈祥 +5 位作者 刘晶晶 王晓敏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番茄精简化栽培是一种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无需搭架、整枝和打杈的新型栽培管理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增加番茄的经济效益。为筛选适合精简化栽培的番茄种质资源,培育适应该栽培方式的番茄新品种,以37份有限生长型番茄种质为... 番茄精简化栽培是一种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无需搭架、整枝和打杈的新型栽培管理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增加番茄的经济效益。为筛选适合精简化栽培的番茄种质资源,培育适应该栽培方式的番茄新品种,以37份有限生长型番茄种质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露地精简化栽培和常规栽培,测定并比较花序、果实、品质、产量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最终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精简化栽培下果形优秀的材料21份,品质优秀的材料10份,产量优秀的材料10份;通过主成分分析将精简化栽培下番茄的21个性状归纳提取成6个主成分,总贡献率达到80.614%,借助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将37份番茄种质分为4类,其中第Ⅱ类是适合精简化栽培的番茄种质,包含3份种质,分别是1号、20号、2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种质资源 精简化栽培 综合评价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西瓜、甜瓜白粉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晓敏 王禄星 +5 位作者 宋建宇 刘艳 高艳明 李建设 张海英 许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3-91,共9页
【目的】针对宁夏特色优势作物西瓜、甜瓜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的问题.【方法】采用镜检法、ITS序列分子鉴定和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对宁夏地区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方式的西瓜、甜瓜上采集的11份病菌样本... 【目的】针对宁夏特色优势作物西瓜、甜瓜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的问题.【方法】采用镜检法、ITS序列分子鉴定和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对宁夏地区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方式的西瓜、甜瓜上采集的11份病菌样本进行白粉病病原菌及生理小种鉴定,并采用离体叶片鉴定方法对23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11份病菌样本的分生孢子形态符合单囊壳白粉菌的形态特征,有纤维状体,病菌样本的rDNA-ITS序列与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的ITS序列聚为一类,病菌样本对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与瓜单囊壳白粉菌生理小种1表现一致.【结论】引起宁夏地区西瓜、甜瓜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且其生理小种为小种1,未发现其他生理小种.筛选出对白粉病免疫的材料有1489(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高抗材料有1464、Sweet和抗病F-3800共3份(发病率低且病情指数均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白粉病 生理小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中的褪黑素含量及其积累特征
16
作者 杨建帮 姚文孔 +1 位作者 杨丽 冯美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4,共6页
为探究枸杞中的褪黑素含量及其积累特征,使用宁夏6个枸杞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褪黑素含量,分析枸杞不同器官、果实不同发育期、不同成熟期、不同材料、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褪黑素含量,并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枸杞不同器官中褪黑素含... 为探究枸杞中的褪黑素含量及其积累特征,使用宁夏6个枸杞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褪黑素含量,分析枸杞不同器官、果实不同发育期、不同成熟期、不同材料、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褪黑素含量,并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枸杞不同器官中褪黑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枸杞不同器官中的褪黑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褪黑素含量大小通常遵循花>叶>茎>根。在春果青果期与变色期的果实中检测到褪黑素,在黄熟期与红熟期的春果果实中未检测到褪黑素;在秋果不同果实发育时期的果实中均检测到褪黑素,在青果期果实中的褪黑素含量最高,之后随着果实的发育,果实中的褪黑素含量逐渐下降,到果实成熟时又有所上升。宁杞菜1号各器官中的褪黑素含量显著高于宁杞1号,在不同材料的枸杞叶片中,褪黑素含量排序为宁杞菜1号>宁杞7号>黄果枸杞>黑果枸杞>宁杞10号>宁杞1号。在盐分含量高的立地条件下,枸杞各器官中的褪黑素含量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褪黑素,对于同一枸杞材料而言,各器官中褪黑素含量的排序为花>叶>茎>根,褪黑素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青果期、变色期较高,秋果中各器官的褪黑素含量大于春果,枸杞在高盐环境中有利于体内褪黑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褪黑素 积累特征 盐胁迫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甘蓝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模型构建
17
作者 马思艳 马玲 +3 位作者 马燕 王静 张祎洋 吴龙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29-235,共7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判断作物受胁迫程度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植物生长状况,同时也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甘蓝叶片SOD活性的快速无损检测,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对甘蓝叶片进行...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判断作物受胁迫程度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植物生长状况,同时也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甘蓝叶片SOD活性的快速无损检测,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对甘蓝叶片进行检测。试验共采集了200片甘蓝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光谱信息,通过7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最后选用高斯滤波方法为SOD活性的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和区间变量迭代空间收缩分析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PLSR、主成分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模型。结果表明,CARS算法提取的17个最佳波长效果较好,最优预测模型CNN的相关系数R c和R p值分别为0.9098和0.8235,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P分别为2.0382和3.6492。该研究为今后盐胁迫下植株长势在线无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深度学习 SOD活性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性状的宁夏番茄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郑福顺 王晓敏 +10 位作者 李国花 李洪磊 周鹏泽 王林 白圣懿 刘珮君 张雪艳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为解决宁夏地区番茄种质资源数量多、保存难度高、更新负担大、优良品种选育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480份番茄种质资源的20个表型性状进行田间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和不加权类... 为解决宁夏地区番茄种质资源数量多、保存难度高、更新负担大、优良品种选育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480份番茄种质资源的20个表型性状进行田间调查,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和不加权类平均法,分别选用随机取样法、优先取样法和偏离度取样法,按10%取样比例分别构建核心种质,并对其进行代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480份番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欧式距离为1.25时,分为6大类群;成功构建出3组核心种质R1、P1和D1,其中,分别通过随机取样法和偏离度取样法构建的R1和D1符合核心种质的构建原则;3组核心种质均具有良好的异质性,且通过优先取样法构建的P1获得了更大的遗传变异。本研究构建的宁夏地区番茄核心种质,可为该地区番茄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方法,也可为该种质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番茄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opsis法综合评价宁夏日光温室50个粉果番茄杂交组合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花 王晓敏 +3 位作者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5-43,共9页
为了在宁夏地区筛选高产抗病的优良组合。连续2 a(2020,2021年)对种植于日光温室的50个粉果番茄初配制的杂交组合和2个对照(丰收128和美粉869)利用Dtopsis法进行了组合综合评价,并分别对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性状和抗病性等性状... 为了在宁夏地区筛选高产抗病的优良组合。连续2 a(2020,2021年)对种植于日光温室的50个粉果番茄初配制的杂交组合和2个对照(丰收128和美粉869)利用Dtopsis法进行了组合综合评价,并分别对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性状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52个杂交组合各果实性状在杂交组合间的差异较大,但熟性较为一致。最优组合为33,该组合的理论产量相比于2个对照2 a都增产20%以上;它对3种病害达中抗等级及其以上,它的硬度达5.0 kg/cm 2以上,果肉厚达8.0 cm以上,是1个耐储运的组合。其次为组合47和1,这2个组合的理论产量较大,且47理论产量2 a的增幅达45%以上。组合1为商品性较优的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硬度较大,且外观品质较好。通过2 a的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组合33、47和1这3个组合适合在宁夏日光温室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果番茄 DTOPSIS法 宁夏日光温室 杂交组合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甜瓜白粉病室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禄星 王晓敏 +3 位作者 宋建宇 张雪艳 田梅 于蓉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5,共5页
为了给宁夏甜瓜白粉病防治与白粉病抗病育种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不同接种方法、接种后不同保湿时间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甜瓜白粉病室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在宁夏地区对2... 为了给宁夏甜瓜白粉病防治与白粉病抗病育种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不同接种方法、接种后不同保湿时间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甜瓜白粉病室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在宁夏地区对23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白粉病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苗龄为4叶1心,孢子悬浮液浓度10^5个·mL^-1,摩擦法接种,接种后保湿36 h的处理组合为最佳的室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综合室内和田间鉴定结果,23份甜瓜种质资源中对白粉病免疫的材料有‘抗病F-3800’和‘1489’,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高抗材料有‘新密45号’‘1464’‘绿洲红’‘Sweet’和‘美玉25号’,发病率低且病情指数均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鉴定方法 正交试验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