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人员现状分析发展策略与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文东 夏普明 +3 位作者 冯建民 陈晓光 赵光平 陈海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1,85,共4页
本文对宁夏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人员目前的状况进行了多方面分析。根据社会需求与技术形势,讨论了面临的任务,提出了发展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 宁夏气象 现状 策略与措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宁夏气象服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少波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期162-162,165,共2页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客村貌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针对宁夏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气象服务 新农村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需水规律及水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凤霞 王连喜 +1 位作者 刘静 徐阳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08-110,共3页
采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计算作物蒸散量的方法 ,利用田间试验土壤含水量与气象条件和作物之间关系 ,研究确定宁夏灌区春小麦不同发育期水分指标及发育期需水规律 ,用曲线拟合方法计算出土壤含水量与春小麦生理、... 采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计算作物蒸散量的方法 ,利用田间试验土壤含水量与气象条件和作物之间关系 ,研究确定宁夏灌区春小麦不同发育期水分指标及发育期需水规律 ,用曲线拟合方法计算出土壤含水量与春小麦生理、生态特征之间统计方程 ,建立了节水灌溉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引黄灌区 春小麦 需水规律 水分指标 作物蒸散量 田间试验 土壤含水量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夏气候要素推算及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苏占胜 陈晓光 +1 位作者 黄峰 杨淑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249,共8页
基于GIS技术研究了宁夏气候要素的小网格(250 m×250 m)推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夏农业气候资源的状况。结果表明:宁夏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 955-6 155 MJ/m^2,是全国太阳辐射最丰富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5.3-9.... 基于GIS技术研究了宁夏气候要素的小网格(250 m×250 m)推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夏农业气候资源的状况。结果表明:宁夏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 955-6 155 MJ/m^2,是全国太阳辐射最丰富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5.3-9.9℃,呈北高南低分布,积温的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年降水量159.7-594.0 mm,南多北少;年蒸发量1 108.8-1 991.7 mm,分布为中西部大,东南部小;年干燥度在0.4-4.7,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干燥度在2.0以上。宁夏的干旱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农业气候 资源 GIS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干旱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马力文 李凤霞 梁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2-109,共8页
以 1 95 1年 1月~ 2 0 0 0年 5月全区 1 9个气象台站的逐月降水资料为基础 ,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旱灾指数作为干旱灾害的指标 ,建立了宁夏地区各种干旱类型的旱灾序列 ,并进行统计分析 ,较确切地反映出该区域内各年干旱轻重的程度 ... 以 1 95 1年 1月~ 2 0 0 0年 5月全区 1 9个气象台站的逐月降水资料为基础 ,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旱灾指数作为干旱灾害的指标 ,建立了宁夏地区各种干旱类型的旱灾序列 ,并进行统计分析 ,较确切地反映出该区域内各年干旱轻重的程度 ,综合研究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宁夏主要以春旱为主 ,春夏连旱最多 ,对宁夏影响最大的是秋春夏连旱 ;近年来干旱与非干旱的程度、范围差距进一步加大 ,出现干旱极值情况比以前增多 ,受旱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气候正在向干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分析 宁夏 干旱灾害 等级划分 年际变化 综合防御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翠芳 陈楠 张广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074-17078,17081,共6页
利用1961~2009年宁夏24个气象站大雾天气观测资料,在对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宁夏雾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宁夏雾的预报指标,建立了宁夏雾的预报模型及预报业... 利用1961~2009年宁夏24个气象站大雾天气观测资料,在对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宁夏雾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宁夏雾的预报指标,建立了宁夏雾的预报模型及预报业务系统。结果表明:1961~2009年,宁夏雾的发生频数呈逐渐增加趋势,南部固原市和中部干旱带发生频数逐渐减少,北部引黄灌区明显增加;固原市发生频数明显多于中北部地区;一年中,秋冬季是雾的多发季节,春末夏初是雾的少发季节。雾出现时,500~700hPa基本为较稳定的西西北气流,850hPa为偏南气流,地面为均压区;500~700hPa相对湿度较小,850hPa到地面湿度较大,850hPa相对湿度在70%~80%,地面湿度接近饱和,850hPaT-Td≤3℃;地面水平运动微弱,高空风垂直切变较小。大雾出现时,500~850hPa垂直速度场均为下沉气流,且多数大雾前日出现降水,近地面层有逆温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预报方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降水关联维与混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建民 胡文东 +4 位作者 马宁 李艳春 穆建华 纳丽 杨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780-4784,共5页
利用宁夏23个气象站建站以来月、季、年降水资料,在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关联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南部六盘山区、中部韦州为高值频发区,低值多集中于北部地区。极大、极小值出现站点相对集中。夏、秋各月关联维数值较高... 利用宁夏23个气象站建站以来月、季、年降水资料,在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关联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南部六盘山区、中部韦州为高值频发区,低值多集中于北部地区。极大、极小值出现站点相对集中。夏、秋各月关联维数值较高,冬、春月份较低。②冬、春季节降水关联维分布散乱,极值位于六盘山区。夏、秋季节韦州为高值中心,梯度较大。最大值位于中、南部,最小值位于北部。③年降水的最大关联维数出现在北部的陶乐,最小值位于中部的同心。④混沌是宁夏月、季、年降水的普遍特征。出现频率与降水量对应较好,但混沌强度与降水量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⑤处于气候干旱、半干旱区的宁夏降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行为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降水 关联维 混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广平 穆建华 +1 位作者 周翠芳 伍一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770-10773,共4页
通过对2009年7月7~8日发生在宁夏北部石嘴山市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雷达回波及物理量场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认为西风槽、低涡切变及中尺度系统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指出了其产生的动力场特征及热力机制。同时,提出了... 通过对2009年7月7~8日发生在宁夏北部石嘴山市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雷达回波及物理量场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认为西风槽、低涡切变及中尺度系统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指出了其产生的动力场特征及热力机制。同时,提出了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暴雨 成因 预报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自然灾害综合分区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建民 梁旭 +2 位作者 丁建军 曹宁 陈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81-3983,共3页
利用宁夏1978~2007年自然灾害(旱灾、洪涝灾害、风雹灾、霜冻灾害、病虫灾害及其他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伤人口)、牲畜伤亡、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粮食减产、经济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及同期物价指数资... 利用宁夏1978~2007年自然灾害(旱灾、洪涝灾害、风雹灾、霜冻灾害、病虫灾害及其他灾害)、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伤人口)、牲畜伤亡、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粮食减产、经济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及同期物价指数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定量化模型,在灾害等级划分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将宁夏自然灾害分为轻灾害区、小灾害区、中灾害区、大灾害区等4个灾害等级区域,进一步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特征,并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自然灾害 综合分区 区域特征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一次极端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10
作者 贾宏元 刘鹏兵 +1 位作者 田风 聂晶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514-518,528,共6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加密气象站等高分辨率的探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引发宁夏2012年7月29~30日极端暴雨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深厚湿层的存在对暴雨的持续及强度有重要影响;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的存...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加密气象站等高分辨率的探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引发宁夏2012年7月29~30日极端暴雨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深厚湿层的存在对暴雨的持续及强度有重要影响;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的存在是引发强降水持续的动力抬升条件,辐合线表现为风向或风速辐合,其强度与降水强度密切相关,且与强降雨带走向较一致,多发生在其略偏北一侧;此次大暴雨是M8cS发展并较长时间维持少动的结果;MβCS最成熟时,TBB强梯度区偏向冷云中心区一侧与未来1~2h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极端 中尺度系统 成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SSAT模型预测宁夏春小麦产量演变趋势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勤 许吟隆 +2 位作者 林而达 熊伟 陈晓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8,共8页
对DSSAT作物模型中的CERES-Wheat小麦模型,在排除虫害和病害影响条件下,以宁夏永宁站永良4号春小麦为样本进行品种参数调试及模拟验证,确定品种参数。宁夏平罗站同一品种15年生育期特征及潜在产量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产量值、开花天数预... 对DSSAT作物模型中的CERES-Wheat小麦模型,在排除虫害和病害影响条件下,以宁夏永宁站永良4号春小麦为样本进行品种参数调试及模拟验证,确定品种参数。宁夏平罗站同一品种15年生育期特征及潜在产量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产量值、开花天数预测结果较好,生理成熟天数模拟误差较大。宁夏黄河灌区25 km×25 km共计39个格点1961-1990年Baseline气候情景(无考虑温室气体效应)及构建的2011-2100年A2(CO2约1%的中高排放)、B2(CO2约0.5%的中低排放)气候情景潜在产量模拟对比结果表明,Baseline气候情景下39个格点的平均潜在产量6 428 kg/hm^2,A2情景下的2011-2040、2041-2070、2071-2100平均产量分别为6 235、5 869、5 211 kg/hm^2,与Baseline年相比均为减产趋势,分别减产为3%、8%、19%。B2情景下的2011-2040、2041-2070、2071-2100平均产量分别为6 2195、977、5721 kg/hm^2,与Baseline年相比均为减产趋势,分别减产3%、7%、11%。高排放的减产率比低排放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AT作物模型 Baseline气候情景 A2、B2气候情景 品种参数 潜在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自然灾害历史变动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建军 冯建民 +1 位作者 梁旭 陈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76-3379,共4页
利用宁夏1978~2007年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牲畜伤亡、倒塌房屋、粮食减产、经济损失及同期物价指数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定量化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的历史变动状况。采用线性倾向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自然灾害的长期... 利用宁夏1978~2007年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牲畜伤亡、倒塌房屋、粮食减产、经济损失及同期物价指数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定量化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的历史变动状况。采用线性倾向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自然灾害的长期变化趋势,并用最大熵谱统计方法分析其振荡周期。结果表明,全区及各区自然灾害基本上存在2~3年的周期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处于气候背景上的年代际与年际尺度的灾害频发振荡期,2000年开始自然灾害灾度趋于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自然灾害 历史变动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宁夏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占胜 刘垚 +1 位作者 严晓瑜 吴保国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2期15-19,共5页
为厘清2021年夏季宁夏持续高温干旱的特点和影响,利用2021年6月1日至8月31日宁夏2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和城市用水用电等影响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夏季(6—8月),宁夏气温异常偏高... 为厘清2021年夏季宁夏持续高温干旱的特点和影响,利用2021年6月1日至8月31日宁夏24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和城市用水用电等影响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夏季(6—8月),宁夏气温异常偏高,高温天气日数多、范围大;无降水日数异常偏多、降水量持续异常偏少;降水持续异常偏少加上气温持续偏高是造成2021年夏季宁夏遭受严重干旱危害的重要原因。6月中旬开始气象干旱逐步加重,至8月15日全区大部地区气象干旱达重度到特重度等级。针对高温干旱提出补短板、强基础、提升抗旱减灾综合能力建议,为开展干旱预测、监测、预警和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干旱 影响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11月宁夏中北部连续大雾天气成因分析
14
作者 张肃诏 王建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58-159,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别从环流形势、层结条件、动力和热力学机制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1月1—20日宁夏中北部地区的连续大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中高层偏西气流、对流层低层温度脊和地面冷高压的稳定维持为这...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别从环流形势、层结条件、动力和热力学机制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1月1—20日宁夏中北部地区的连续大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中高层偏西气流、对流层低层温度脊和地面冷高压的稳定维持为这次连续性大雾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前期低槽入侵产生的小量降水使低层增湿,暖脊控制使中层增温形成逆温,连续大雾过程湿层厚度及逆温差有所不同;适当的风速和低层弱的水汽辐合有利于大雾稳定维持和发展;近地层辐合上升、中高层辐散下沉,便于在界面形成逆温层,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大雾 环流形势 层结条件 动力条件 宁夏 2015年11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蒸发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志军 陈晓光 +2 位作者 李剑萍 韩颖娟 陈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77-8081,共5页
使用1982~2005年的NDVI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将NDVI资料换算成覆盖度,分析六盘山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温度、降水和蒸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六盘山的植被覆盖度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由于气候原因引起的;植被覆盖度增... 使用1982~2005年的NDVI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将NDVI资料换算成覆盖度,分析六盘山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温度、降水和蒸发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六盘山的植被覆盖度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由于气候原因引起的;植被覆盖度增加或减少的季节性的明显差异,与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有关;降水对六盘山北部各季节的植被生长影响很大,对中部则只是在春季影响较大,在南部降水已不是影响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气温的变化对六盘山北部植被生长影响很小,对中、南部春季和夏季植被的生长影响较大,其中春季为正相关,而夏季则为负相关;蒸发量对六盘山各区域覆盖度的影响较为一致,春、夏季蒸发量与夏季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而冬季蒸发量与冬季植被覆盖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覆盖度 气候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不同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凤霞 黄峰 +1 位作者 徐阳春 魏茹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春小麦是宁夏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各种作物套种是灌区常见的种植模式 ,但在麦田各种种植模式中 ,究竟哪一种模式WUE较高 ,是当前节水型灌溉农业需要搞清的问题 ,2 0 0 0年我们对银北地区麦田不同种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籽粒产量、... 春小麦是宁夏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各种作物套种是灌区常见的种植模式 ,但在麦田各种种植模式中 ,究竟哪一种模式WUE较高 ,是当前节水型灌溉农业需要搞清的问题 ,2 0 0 0年我们对银北地区麦田不同种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籽粒产量、能量储蓄及经济效益各指标与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植模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冬小麦干旱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玉芳 王明田 王素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54-10155,10329,共3页
针对四川省作物干旱监测业务服务需求,选择能够充分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干旱程度并容易获得的多个因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工作经验进行细微调整,构建冬小麦干旱综合监测预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冬... 针对四川省作物干旱监测业务服务需求,选择能够充分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干旱程度并容易获得的多个因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工作经验进行细微调整,构建冬小麦干旱综合监测预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冬小麦干旱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逐日监测预测并输出图形。模型有利于对盆地小麦旱情进行综合判断,检验效果良好,可在业务中逐步完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亏缺 综合指标 小麦干旱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5月15日中卫市一次罕见晚霜冻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杰 王丽婧 +1 位作者 曾涛 丁永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80-181,184,共3页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中卫市一次罕见晚霜冻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晚霜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冷空气的迅速东移南下叠加晴空辐射降温;降温前期冷空气在新疆堆积增加,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使高空槽加速东...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中卫市一次罕见晚霜冻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晚霜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冷空气的迅速东移南下叠加晴空辐射降温;降温前期冷空气在新疆堆积增加,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使高空槽加速东移;850 hPa温度场中,中卫本站位于0℃等温线附近时,第2天全市将出现霜冻或轻霜冻;海平面气压场中,中卫市中心气压持续在1 020 hPa左右,中卫全市将出现霜冻天气;ecmwf数值预报对此次霜冻天气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霜冻 天气过程分析 宁夏中卫 2016年5月15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回波的临近降水预报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永灿 魏加华 +5 位作者 李琼 乔禛 杨侃 朱旭东 包淑萍 王忠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41,共18页
【目的】临近降水预报是涉水灾害预警、洪水预报和调度管理等依赖气象预报决策的重要基础。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雷达观测能够有效捕捉天气过程变化,发展基于雷达回波外推的临近降水预报方法,是中小流域高精度雨洪预报预警的关键... 【目的】临近降水预报是涉水灾害预警、洪水预报和调度管理等依赖气象预报决策的重要基础。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雷达观测能够有效捕捉天气过程变化,发展基于雷达回波外推的临近降水预报方法,是中小流域高精度雨洪预报预警的关键。【方法】以银川贺兰山地区2017—2020年的C波段天气雷达和地面降水资料为基础,开展了ConvLSTM、ConvGRU和PredRNN三种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在不同降水情景下的预报性能研究,并将三种模型的预报结果与基于半拉格朗日外推的光流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采用临界成功指数(CSI)、命中概率(POD)、虚警率(FAR)、均方根误差(RMSE)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5种指标评估了三种模型在不同天气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预报能力。【结果】结果显示:ConvLSTM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回波变化过程,而PredRNN模型对回波驻留和发展的过程预报效果较好;随着雨强的增大、预报时长的增加,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对回波运动的捕捉能力和回波强度变化的预测能力显著强于光流法;ConvLSTM模型能够更好的预报中小雨天气过程,结构更加复杂的PredRNN模型对暴雨过程具有更好的预报效果。【结论】结果表明:三种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中,ConvLSTM和PredRNN模型的预报效果优于结构较为简单的ConvGRU模型,且三种模型均优于光流法;在实际的应用中,1 h之内的预报可优先考虑ConvLSTM的预报结果,1 h后的预报则应更关注PredRNN模型的预报结果;三种卷积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随预报时长的增加均出现“模糊化”“平滑化”的现象,需要从模型结构、训练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循环神经网络 临近降水预报 雷达回波外推 深度学习 降雨 极端降水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卫“7.28”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玲 聂晶鑫 +2 位作者 李保华 张德有 杨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567-5570,共4页
[目的]分析中卫市"7.28"区域性暴雨的成因。[方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资料,对2011年7月28日中卫市区域性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在"东高西低"环流形势下,200 hPa西风急流、500 hPa冷槽、700... [目的]分析中卫市"7.28"区域性暴雨的成因。[方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资料,对2011年7月28日中卫市区域性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在"东高西低"环流形势下,200 hPa西风急流、500 hPa冷槽、700 hPa低涡和切变线的建立,以及850 hPa冷暖空气的快速交替和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北上,导致了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暴雨落区位于高空急流的右侧,低空急流左侧,700 hPa切变线南侧。各物理量场的分析表明,暴雨区上空水汽条件、垂直运动、能量、涡度、散度及风场分布均有利于暴雨的产生。暴雨发生时,雷达回波主要表现为混合云降水回波,回波强度30~45 dBz,回波顶高7~8 km。[结论]该研究为以后中卫市的暴雨预报提供了一些经验及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影响系统 诊断分析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