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中部干旱生态脆弱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共生发展机制研究
1
作者 冯骁 张澳群 杜灵通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76-182,共7页
干旱生态脆弱区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职能,面临更大的生态风险与挑战,探究其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机制是构建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宁夏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其生态与经济的... 干旱生态脆弱区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职能,面临更大的生态风险与挑战,探究其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机制是构建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宁夏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其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共生机理研究对黄河流域以及干旱生态脆弱区发展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通过MIV-BP神经网络、Lotka-Voltrra共生模型分析2011—2020年其经济与生态发展的时空差异,探究其协同共生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都有所提升,但海原县、中宁县经济发展快速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波动;从共生类型看,中部干旱带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协同共生,但空间差异较大。沙坡头区、同心县与红寺堡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共生,生态安全等级为健康;中宁县、海原县、盐池县等生态环境建设仍需较大的提升,其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功能两方面对资源环境从博弈到协同共生机制亟待完善。基于此,建议从共生视角出发,树立共生发展理念,构建干旱区生态安全格局,统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全产业链,降低资源依赖;促进要素流动与区域协作,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共生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生态脆弱区 生态与经济 协同共生 Lotka-Voltrra共生模型 生态安全 宁夏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献信息资源整合的几点思考——以宁夏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路金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教学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研究课题。结合宁夏大学四校合并的实例,提出了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整合信息资源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整合的合理方案。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资料室 文献信息资源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小农户生产托管:优势、机制与路径
3
作者 王冬雪 张会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1,共3页
农业生产托管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路径。但分散小农户直接对接托管服务主体面临自身人力资本偏低、耕地细碎化、托管供求衔接失衡、小农户挤出等市场困境,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小农户生产托管具有“公共性”契合、“本... 农业生产托管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路径。但分散小农户直接对接托管服务主体面临自身人力资本偏低、耕地细碎化、托管供求衔接失衡、小农户挤出等市场困境,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小农户生产托管具有“公共性”契合、“本土性”嵌入、“自治制度”监督等组织优势。通过直接托管或居间服务方式,能够有效释放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党建引领统合治理、小农户组织化、包容性利益联结等内在作用机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组织 小农户 农业生产托管 包容性利益联结 党建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主体嵌入式发展实践机制——基于灵武市梧桐树乡的案例分析
4
作者 马玲 刘学武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48-153,共6页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灵武市梧桐树乡为案例,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分析视角,对该区域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梧桐树乡新型村集体经济受到三重结构性力量的嵌入作用...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灵武市梧桐树乡为案例,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分析视角,对该区域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梧桐树乡新型村集体经济受到三重结构性力量的嵌入作用,即通过市场嵌入的形式,建立了公司制的市场经营模式;通过关系嵌入的形式,激发了熟人社会资本的力量;通过党组织嵌入的形式,确立了村集体统筹的组织地位。嵌入性发展的成功经验得益于农村经营模式改革、熟人社会中互助精神与基层治理权威效应。因此,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协调集体经济“市场—熟人社会—党组织”多重属性中的内在张力并构建起多重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理论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多元主体 实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的代际差异研究:以宁夏良田镇、闽宁镇、红寺堡移民区为例
5
作者 冯骁 妥小萍 高桂英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易地搬迁是解决经济与生态、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易地搬迁移民在空间位移、社会关系重构中产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方面问题的显现,构建推进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机制是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四十多年... 易地搬迁是解决经济与生态、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易地搬迁移民在空间位移、社会关系重构中产生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方面问题的显现,构建推进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机制是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宁夏易地移民在政府、企业与个人协同下实现稳定与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生代移民乡情文化异化,代际移民的社会融入与需求差异发生变化。以宁夏易地移民3个时期代表性区域良田镇、闽宁镇和红寺堡区为例,研究代际移民社会融入不同维度与程度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易地移民整体上经济和文化融入的程度较高,而社会参与和心理融入有待提升;第2代移民在各维度的融入度都高于第1代移民,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参与性,对社会参与融入与社会交往表现出更强烈的需求;社会参与融入不足是移民社会融入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提出构建易地移民搬迁社区治理共同体,提升移民共同体意识,加强移民创业就业培训,强化社区多元化功能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等提升易地搬迁移民社会融入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搬迁移民 社会融入 代际差异 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转化对产水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冯骁 张澳群 吴元元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82-88,共7页
为了实现干旱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进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利用InVEST与PLUS模型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四县(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及产水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模拟预测了四县(区)2030年土地利用类型及产水量。结果表明:2000—2020... 为了实现干旱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进经济、生态的协同发展,利用InVEST与PLUS模型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四县(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及产水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模拟预测了四县(区)2030年土地利用类型及产水量。结果表明:2000—2020年宁夏中部干旱带四县(区)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草地转化为耕地及建设用地,且研究期后10 a土地利用转化强度大于前10 a。2030年土地利用预测中耕地、建设用地有所增加,土地利用的产水服务价值进一步增加,年均产水服务价值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降雨量显著相关,各类用地产水深度呈现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未来需要增强人口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需求适配性,兼顾生态系统供容及维育能力;以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为核心,强化土地利用长期规划,权衡多维功能;加强土地整治,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掘土地资源价值;提升生态恢复治理水平、加强风险识别与管控,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产水深度 产水服务价值 PLUS模型 InVEST模型 宁夏中部干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转化的土壤保持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以宁夏为例
7
作者 冯骁 吴元元 +1 位作者 陈睿山 张澳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35-41,46,共8页
土地利用类型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选择空间表现,也是生态系统改造的空间载体,其转化类型既影响产业质量也决定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其协同是人地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干旱生态脆弱区多源风险和多变扰动下水土流失生态保护压力大,实现高质量... 土地利用类型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选择空间表现,也是生态系统改造的空间载体,其转化类型既影响产业质量也决定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其协同是人地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干旱生态脆弱区多源风险和多变扰动下水土流失生态保护压力大,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系统质量及稳定性,解决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功能的匹配及风险问题是关键。运用InVEST模型,研究了2000-2020年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供需匹配与风险。研究表明:20年间,建设用地扩张明显,主要源于草地和耕地转化,且增幅加大,加剧了土壤保持风险。土壤保持供给和需求总量均呈上升趋势,供小于需的区域增加,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土壤保持需求增加,供需比趋势加大,供需空间匹配状况整体降低。从供需风险上看,土壤保持服务供需高风险主要分布在红寺堡区、海原县、盐池县北部和同心县西北部,2010-2020年有所降低但依然存在风险压力。因此,针对性地从供给、需求以及风险管理方面提出管控措施,以为干旱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及土壤保持服务价值提升提供可信依据与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生态脆弱区 土壤保持 供需匹配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土地利用转化的碳储量响应及脆弱性研究——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
8
作者 冯骁 王绿凡 +1 位作者 郝慧博 田幸 《高原农业》 2025年第4期482-489,共8页
土地利用转化是人类经济转型与生态改造的行为选择,不同选择下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响应存在差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究干旱区土地利用转化及碳储量服务价值功能的响应机理与脆弱性问题,是福利与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治理与共同行... 土地利用转化是人类经济转型与生态改造的行为选择,不同选择下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响应存在差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究干旱区土地利用转化及碳储量服务价值功能的响应机理与脆弱性问题,是福利与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治理与共同行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宁夏中部干旱带四县区为研究单元,结合InVEST模型分析其20年间土地利用转化及碳储量响应机理与脆弱性。研究表明:(1)20年间土地转化强度加大,其中草地为主要转出者,其转为耕地和建设用地;耕地、建设用地类以转入为主。(2)碳储量响应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保持高度一致,草地转为建设用地是碳储量下降的主因,碳储量分布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3)近20年土地利用指数提高5.03,PI指数均表现负面潜在影响。前期脆弱性较大,后期脆弱性降低,韧性提升。因此要加强土地利用转化的规划,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以实现干旱生态脆弱区人地共同体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地利用转化 碳储量 脆弱性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隋明强 黄奕晗 哈梅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92,共7页
以宁夏县域层面2015-2021年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情况为样本,对两者进行综合测度,利用Tapio脱钩弹性模型并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中的因子分析法,深入探讨宁夏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脱钩协调情况以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宁... 以宁夏县域层面2015-2021年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情况为样本,对两者进行综合测度,利用Tapio脱钩弹性模型并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中的因子分析法,深入探讨宁夏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脱钩协调情况以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两者存在的区域差异较大且不同步的特点。(2)两者在整体上呈现出脱钩与负脱钩波动的特征,在宁夏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过程中,各县区更加注重新型城镇化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建设。(3)在决定宁夏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脱钩关系的主导因子中,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占60%,且生态环境建设系统的影响因子综合排序更高,对脱钩关系的解释效果更强,表明生态环境建设对县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脱钩关系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建设 脱钩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关系研究
10
作者 罗婧 聂毓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245-247,共3页
利用文献综述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通过建立耦合模型对2012—2021年宁夏和西北四省(自治区)的耦合协调关系作出研究。结果显示: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整体协调发展趋势逐渐改善,系统综合值整体稳定向好。
关键词 耦合关系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耦合交互研究
11
作者 周涛 王亚娟 刘小鹏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7-1468,共12页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互动关系,为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推动“碳减排”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基于2012—2022年宁夏沿黄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Tobit模型探讨了宁夏沿黄...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互动关系,为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推动“碳减排”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基于2012—2022年宁夏沿黄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Tobit模型探讨了宁夏沿黄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互动响应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沿黄城市群各城市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向好发展,且逐渐形成“一极多核”的空间格局。(2)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二者互动程度较低,且新型城镇化对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优于低碳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3)城镇化水平、环境治理等因素有助于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提升,而工业化水平则成为阻碍二者良性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低碳发展 耦合协调 互动响应 宁夏沿黄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的宁夏冷凉蔬菜产业发展与电子商务融合策略研究
12
作者 陈思遥 蒙一多 +2 位作者 马帝妍 朱启玥 李汶真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21-123,共3页
本研究关注宁夏冷凉蔬菜产业和电子商务结合的发展战略,经由文献综述和现状剖析,显示出电子商务在改进宁夏冷凉蔬菜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途径和削减物流费用方面的重要意义。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性采纳和物流系统的完备,研究探讨了宁夏... 本研究关注宁夏冷凉蔬菜产业和电子商务结合的发展战略,经由文献综述和现状剖析,显示出电子商务在改进宁夏冷凉蔬菜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途径和削减物流费用方面的重要意义。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性采纳和物流系统的完备,研究探讨了宁夏冷凉蔬菜产业的成长可能性,对于当下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涉及产品定位,营销革新和物流改良等内容的方案,用以推动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为改善精准脱贫,改进农村复兴给予了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宁夏冷凉蔬菜产业 电子商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先柱 左理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5S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 1978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当年价格计算 2001年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财政收入 2002年 年均增长率 宁夏经济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风隽 和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1,共5页
本文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以宁夏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分析影响宁夏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得出了关于宁夏经济持续增长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R&D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人口供给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以宁夏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天龙 张会萍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31-37,共7页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人作为劳动力要素供给和消费品需求的双重主体,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且从年龄结构看,宁夏...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人作为劳动力要素供给和消费品需求的双重主体,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宁夏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且从年龄结构看,宁夏人口发展已转变为老年型,人口红利已消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基于实证得出结论,提出促进人口供给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供给 经济发展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金与效率的宁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仇娟东 何风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1998年以来宁夏进入了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时期,按此发展模式,宁夏能否完成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小康战略目标,宁夏经济发展的出路何在?本文从资金供给与经济效率两方面入手,分析宁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宁夏资金瓶颈问题的解决方... 1998年以来宁夏进入了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时期,按此发展模式,宁夏能否完成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小康战略目标,宁夏经济发展的出路何在?本文从资金供给与经济效率两方面入手,分析宁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宁夏资金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提高经济效率的途径和经济发展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 资金 经济效率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经济的宁夏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艳艳 马生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737-3738,3742,共3页
基于低碳经济这一热点问题,通过对宁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当前宁夏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低碳经济时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宁夏 低碳经济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改增对宁夏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1,共3页
营改增对各地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格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宁夏在营改增过程中税收收入结构增减变化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格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后营改增时期税制发展变化的趋势,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营改增 供给侧 税收收入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与禁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果评价——来自宁夏盐池县的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金香 龚晓德 李丽婷 《农业科学研究》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主要从农户角度对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建设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了描述性评价.调查表明:退耕还林遏制了生态恶化的趋势,培育了后续产业,增加了农户的收入;退耕也促进了农户环保意识的提高.提出了生态建设和改善...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主要从农户角度对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建设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了描述性评价.调查表明:退耕还林遏制了生态恶化的趋势,培育了后续产业,增加了农户的收入;退耕也促进了农户环保意识的提高.提出了生态建设和改善农户生计、发展后续产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与禁牧工程 效果评价 农户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其他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案例引发的思考——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青山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05-107,共3页
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针对这一科目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印花税管理的相关规定。随着会计业务及准则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内容已经大幅度扩容,如果继续按照原来印花税规定征收,企业税负将显失公平... 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针对这一科目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印花税管理的相关规定。随着会计业务及准则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内容已经大幅度扩容,如果继续按照原来印花税规定征收,企业税负将显失公平。文章就当前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合理性及公平性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合理性改善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公积 印花税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