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宁夏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志玲 吴咏梅 张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5,111,共6页
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对制定区域环境政策、有效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宁夏主要生态敏感问题,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技术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 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对制定区域环境政策、有效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宁夏主要生态敏感问题,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技术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生态环境敏感性分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4个等级,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区;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盐池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区以及北部引黄灌区;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脆弱区以及贺兰山山前洪积平原区;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陶乐东部边缘区、中卫北部边缘区以及盐池的土地沙化严重地区。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宁夏生态环境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敏感性 土壤侵蚀 土地沙化 土壤盐渍化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宁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文文 刘小鹏 +2 位作者 裴银宝 安琼 李永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5-290,297,共7页
基于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宁夏2000—2013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引入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模型,探讨宁夏自然资本利用状况,加入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作为补充,对宁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 基于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宁夏2000—2013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引入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模型,探讨宁夏自然资本利用状况,加入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作为补充,对宁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宁夏全区人均生态足迹由1.601 8增长到2.915,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175平稳下降到1.005,生态赤字增长了2.58倍,宁夏的生态承载力已超负荷;(2)人均足迹深度从1.833上升到3.294,人均足迹广度维持在0.608 5~0.852 9,资本流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消耗,资本存量的利用已然成为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2013年,宁夏需要约3.29倍的国土面积才能维持自身的发展。(3)万元GDP生态足迹由3.009降到0.743 6,发展能力指数由2.630 7上升到4.748 2,表明宁夏的自然资本利用效率正逐步提高,具备一定发展空间,但是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数值较低,说明宁夏的自然资本利用方式不均衡,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未来应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能源消耗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合理规划城镇土地利用等方式来优化自然资本利用状况,减少生态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四川省资源环境压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先贵 马彩虹 +2 位作者 赵晶 肖玲 赵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基于足迹家族原理,构建了由生态压力、温室气体(GHGs)排放、水资源压力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四川省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3年四川省人均生态足迹增加109.57%,生物承载力变化不大,生态压力由中下(Ⅱ... 基于足迹家族原理,构建了由生态压力、温室气体(GHGs)排放、水资源压力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四川省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3年四川省人均生态足迹增加109.57%,生物承载力变化不大,生态压力由中下(Ⅱ_a)升至很高(Ⅲ_b)等级;林业碳汇提高32.01%,GHGs排放虽保持较低(Ⅰ_b)等级,但其排放指数增高了234.97%;水足迹增速很小,水资源压力很低(Ⅰ_a);全省资源环境压力由很低(Ⅰ_a)升为中下(Ⅱ_a)。空间上,生态压力很低(Ⅰ_a)的是甘孜和阿坝,广元为中上(Ⅱ_b),成都、自贡和攀枝花等其余19市(州)很高(Ⅲ_b);GHGs排放状况,攀枝花很高(Ⅲ_b),内江较高(Ⅲ_a),乐山中上(Ⅱ_b),眉山中下(Ⅱ_a),甘孜、雅安和阿坝为碳汇(Ⅰ_a),成都、自贡和泸州等其余14市(州)均属较低(Ⅰ_b)等级;水资源压力方面,自贡、遂宁、眉山、内江和资阳很高(Ⅲ_b),成都较高(Ⅲ_a),泸州和达州为中上(Ⅱ_b),德阳为中下(Ⅱ_a),宜宾和攀枝花较低(Ⅰ_b),甘孜、阿坝和广安等其余10州(市)很低(Ⅰ_a);资源环境压力状况,阿坝、甘孜、雅安和广元很低(Ⅰ_a),凉山和绵阳较低(Ⅰ_b),广安、巴中和南充为中下(Ⅱ_a),宜宾、德阳、乐山和达州为中上(Ⅱ_b),泸州、资阳和成都较高(Ⅲ_a),遂宁、攀枝花、眉山、自贡和内江很高(Ⅲ_b)。研究表明,四川省的资源环境压力主要归因于较高的生态压力。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除了严守耕地生态红线以确保耕地生产力外,还要通过大力发展水电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加强森林保育以提高碳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迹家族 生态足迹 水足迹 碳足迹 生态文明 资源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重玲 朱志玲 +1 位作者 王梅梅 李燕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3,2,共5页
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法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协调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文章通过构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的相关... 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的协调法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协调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文章通过构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协调发展的相关模型分析了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2006年、2008年、2011年间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在时间和内部空间的协调程度,旨在寻求该区域各市(县)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北部好南部坏的差异,在时间上表现为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逐年好转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实现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群"繁荣、和谐、宜居、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 沿黄经济区城市群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足迹家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与环境压力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先贵 赵晶 +2 位作者 马彩虹 肖玲 申烨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7,共7页
研究目的:评估广西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为该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足迹家族中的生态足迹、碳足迹和水足迹,构建由生态压力、GHG(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压力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1)广西的生... 研究目的:评估广西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为该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足迹家族中的生态足迹、碳足迹和水足迹,构建由生态压力、GHG(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压力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1)广西的生态压力从1990年的中上(Ⅱb)升为2013年的很高(Ⅲb)。2013年防城港和百色的生态压力为中上(Ⅱb),柳州、梧州、来宾和崇左较高(Ⅲa),南宁、桂林、柳州和北海等其余8市很高(Ⅲb)。(2)1990年以来广西的GHG排放等级较低(Ⅰb)。2013年北海的GHG排放为中上(Ⅱb),贵港和玉林为中下(Ⅱa),河池和梧州为很低(Ⅰa),柳州、防城港、南宁和桂林等其余9市较低(Ⅰb)。(3)1990年以来广西的水资源压力很低(Ⅰa)。2013年北海的水资源压力为中下(Ⅱa),南宁、玉林和贵港较低(Ⅰb),其余地区很低(Ⅰa)。(4)1990—2013年广西的资源环境压力由较低(Ⅰb)上升为中下(Ⅱa)。2013年北海和贵港的资源环境压力为中上(Ⅱb),玉林、南宁、钦州和柳州为中下(Ⅱa),桂林、百色和防城港等其余8市较低(Ⅰb)。研究结论:广西的资源环境压力主要归因于较高的生态压力。GHG排放等级虽不高,但其指数增高的势头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足迹家族 资源环境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重建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樊新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宁夏南部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的生态脆弱带上,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这里以“生活贫苦”、“生态恶化”而著称,改革开放以来,宁南山区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生态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都没有把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及地... 宁夏南部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的生态脆弱带上,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这里以“生活贫苦”、“生态恶化”而著称,改革开放以来,宁南山区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生态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都没有把生态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得生态建设的成果难以保持。生态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是生态建设工程成功的支撑和动力,宁南山区的条件决定了它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主动地发展生态产业。在对宁南山区进行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生态区提出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期成为相关部门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重建 宁南山区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宁夏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宋永永 米文宝 杨丽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2,共5页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以宁夏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区2012年的水资源足迹,并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2012年宁夏总的水资源足迹为100.894亿m3,人均水资源足迹为1 558.953m3/人;2农业...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以宁夏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区2012年的水资源足迹,并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2012年宁夏总的水资源足迹为100.894亿m3,人均水资源足迹为1 558.953m3/人;2农业是宁夏水资源消耗量最大的产业,水资源足迹达到84.715亿m3,占本地生产服务用水量的63.086%;3宁夏水资源匮乏度为93.377%,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24.280%,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因此,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从外流域调水和发展虚拟水贸易等方式缓解地区水资源压力,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虚拟水 水足迹 水资源匮乏度 水资源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永洁 王亚娟 刘小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是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宁夏为研究区,以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首先进行主成分分析,随后将综合得分与33个指标体系进行群集分析划分... 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是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宁夏为研究区,以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首先进行主成分分析,随后将综合得分与33个指标体系进行群集分析划分出5个区,再作相关分析得出影响宁夏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是响应方面,其次是压力和状况。最后以所划分的区为单位提出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优化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三废”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邵宁平 刘小鹏 渠晓毅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本文基于库兹涅兹曲线(EKC)理论,依据指标选取3个基本要求:跨越不同发展阶段且具有一定长度的时间序列;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环境经济指标;具有可获取性的环境经济数据。选取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本文基于库兹涅兹曲线(EKC)理论,依据指标选取3个基本要求:跨越不同发展阶段且具有一定长度的时间序列;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环境经济指标;具有可获取性的环境经济数据。选取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作为环境指标,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宁夏地区近20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首先对所得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曲线模拟分析,做出经济指标与各个环境指标的回归模型图;其次结合环境经济学的库兹涅茨曲线对宁夏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曲线图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宁夏还没达到EKC的稳定阶段,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为此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兹涅茨曲线 工业“三废” 经济增长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亚亚 朱志玲 贾国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7-253,共7页
选取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为研究区,以宁夏为参照区,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测算中部干旱带研究区各县、各乡镇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表明:以宁夏为标准,宁夏中南部地区和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状态... 选取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为研究区,以宁夏为参照区,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测算中部干旱带研究区各县、各乡镇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表明:以宁夏为标准,宁夏中南部地区和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状态,而且研究区超载更严重;就各单项资源的承载力来看,耕地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就各县区来说,同心县和海原县均处于超载状态,海原县超载更严重,盐池和红寺堡区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就各乡镇来说,处于富裕状态的乡镇面积占所有乡镇面积的50.05%,基本平衡的乡镇面积只占8.75%,处于不同程度的超载状态的乡镇面积占41.20%;超载的乡镇主要分布在区域北部边缘的防沙治沙区、东部边缘的水土流失治理区、西南边缘的山区林草保护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耕地资源 相对水资源 相对经济资源 承载力 宁夏中部干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投融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小鹏 米文宝 王亚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184,187,共4页
借鉴国内外经验,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和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和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是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途径。在系统阐述了宁夏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5大类型共23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 借鉴国内外经验,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和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和实施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是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重要途径。在系统阐述了宁夏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5大类型共23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并明确了投资导向。据此,提出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优化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建立持续灵活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和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投融资 机制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宁夏沙漠旅游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陇堂 薛晨浩 +2 位作者 任婕 张冠乐 王艳茹 《旅游研究》 2015年第2期45-51,共7页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以宁夏沙漠景区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旅游活动对沙漠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旅游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活动对沙漠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沙丘景观...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以宁夏沙漠景区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旅游活动对沙漠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将旅游对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活动对沙漠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沙丘景观美誉度、沙漠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交通环境、景区绿化水平、污水处理水平、垃圾处理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接待能力和社会引导示范这10个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对沙漠旅游资源特色、景区噪音水平、大气质量和社会治安状况的影响较小。这为下一步减轻景区环境压力、缓和生态系统矛盾、改善沙漠地区环境质量、创新景区管理制度和实现宁夏沙漠景区可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 沙漠景区 模糊评价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红翔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3-195,198,共4页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人均可耗水量仅有893 m3,属于重度缺水区[1]。随着宁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通过调查宁夏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宁夏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问题的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人均可耗水量仅有893 m3,属于重度缺水区[1]。随着宁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通过调查宁夏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宁夏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问题的根源,按照充分合理利用宁夏现有水资源的宗旨,提出了宁夏今后在进行水资源利用、调度、分配和管理方面新的对策,以实现宁夏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模型及分形理论下的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艳茹 李陇堂 +1 位作者 张冠乐 杨莲莲 《旅游研究》 2015年第3期17-24,共8页
旅游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文章以宁夏为例,通过建立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2005~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 旅游经济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文章以宁夏为例,通过建立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宁夏2005~2012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R/S分析法,借助Matlab软件对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5~2008年,宁夏处于严重失调衰退类;2009年处于中度失调衰退类;2010~2011年处于勉强协调发展类;2012年处于中度协调发展类。同时,R/S分析表明,宁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态势持续升高,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可能继续保持中度协调发展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模型 分形理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烽文 刘小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9-221,224,共4页
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宁夏积极开展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分... 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宁夏积极开展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了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取得的生态、社会经济成效,对示范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作了解析。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优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示范区 建设 发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生态环境的演变与修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陇堂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62-164,282,共4页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是我国北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之一。在综述宁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分析了生态环境退化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宁夏中部地区,必须在人类的干预和引导... 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是我国北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之一。在综述宁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分析了生态环境退化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宁夏中部地区,必须在人类的干预和引导下,使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并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七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部 生态环境 演变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地区若干环境地质问题的探讨
17
作者 单鹏飞 温晋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47,共4页
宁夏平原虽有“塞上江南”之美称,然而,因它地处华北地台与祁连地槽交接过渡的区域构造位置和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过渡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宁夏沿黄地区产生的重大环境地质灾害。
关键词 环境地质灾害学 宁夏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希凤 王亚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2-275,278,共5页
阐述了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乡镇企业的发展、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分析宁夏农业生态环境投融资现状及原因,一是投融资总量不足,二是投资效率不高... 阐述了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乡镇企业的发展、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分析宁夏农业生态环境投融资现状及原因,一是投融资总量不足,二是投资效率不高。提出完善宁夏农业环境保护投资体制,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拓宽农业生态环保融资渠道,采用多种融资方式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保护 投融资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生态脆弱移民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群 郭慧秀 贾科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110-114,共5页
参考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态环境评价规范》,从5个方面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获取、运算及评价单元细化,以监测局部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空间变化趋势,最后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探讨生态脆弱移民区的生态环境质... 参考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态环境评价规范》,从5个方面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获取、运算及评价单元细化,以监测局部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空间变化趋势,最后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探讨生态脆弱移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红寺堡区各乡镇生态环境状况一般,EI值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地带性,东南部优于中西部。太阳山镇生态环境状况最好,镇东南存在土地胁迫度和污染指数高的生态环境问题;南川乡和红寺堡镇次之,分别存在乡东南部水网密度低和镇中南土地胁迫高的问题;大河乡生态环境最差,西南地区存在植被覆盖度低、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移民区 GIS 生态环境评价 红寺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理论下宁夏水资源经济效益脱钩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婧 陈锋 朱志玲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水足迹理论,引入Tapio脱钩弹性系数,构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2010-2016年宁夏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宁夏地区总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均呈减少态势,总水足迹中农业用水所占比重高达90%;②水资源利用... 通过水足迹理论,引入Tapio脱钩弹性系数,构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2010-2016年宁夏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宁夏地区总水足迹和人均水足迹均呈减少态势,总水足迹中农业用水所占比重高达90%;②水资源利用效益从2010年23.81元/m^3显著提高至2016年47.08元/m^3;③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Tapio脱钩评价呈强弱脱钩变化的发展趋势。仅从水资源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宁夏水资源能够满足GDP高速增长,水资源压力较小,但受黄河补水调控的不确定性和分布不均衡的水足迹组成将会对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潜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脱钩分析 经济发展 水资源利用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