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曦 杜雪 +4 位作者 王学兰 张红 撒志梅 张萍 高俊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72,共3页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宁夏地区1所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及5所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护士215人,采用肿瘤科护理缺失信息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得分为(137.70±19.78)分,总缺失率...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宁夏地区1所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及5所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护士215人,采用肿瘤科护理缺失信息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得分为(137.70±19.78)分,总缺失率为16.55%。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影响因素得分(68.07±18.26)分,总得分率为68.07%,其中药物供给不及时、病房患者突然增多或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报告率均大于80%。结论肿瘤科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缺失现象,主要影响因素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沟通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护理缺失影响因素,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护理缺失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护士 护理缺失 护理评估 护理计划 基础护理 护理干预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双低方案联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大体重患者胸腹主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李正正 白雪 +4 位作者 曹永佩 高永斌 陈大治 汪芳 杨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目的:探讨CT双低方案(70 kV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大体重患者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3年1—12月疑似为主动脉疾病并接受胸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60例,按照体... 目的:探讨CT双低方案(70 kV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大体重患者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3年1—12月疑似为主动脉疾病并接受胸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60例,按照体重指数(BMI)值<24 kg/m^(2)或≥24 kg/m^(2)分为A组(标准体重)和B组(大体重)[A组:男23例,女7例,BMI平均值(22.50±1.30)kg/m^(2);B组:男25例,女5例,BMI平均值(26.30±1.97)kg/m^(2)],每组各30例。基于管电压、碘对比剂、重建算法的选用规则,A组接受常规方案(100 kV+碘普罗胺370 mgI/mL+50%ASIR-V算法),B组接受双低方案(7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DLIR-H算法、50%ASIR-V算法)。结果:双低方案扫描下,B组中胸腹主动脉各层面(主动脉弓、三尖瓣、腹腔干、肠系膜下动脉、髂动脉分叉)CT值均高于A组同等层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组内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中DLIR-H重建降噪能力最强,图像的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LIR-H图像表现最佳;与A组相比,B组中DLIR-H图像的平均SD值降低18.5%,CNR值、SNR值及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50%ASIR-V图像的各层面SD值高于A组(P<0.05),但图像各层面的CNR值、SNR值和主观评分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9.21±2.49)mSv和(6.52±0.63)mSv,B组有效辐射剂量较A组降低33.2%,而有效碘摄入量与其相当(P>0.05)。结论:使用GE Revolution Apex CT的双低扫描方案联合DLIR可用于大体重患者胸腹主动脉CTA扫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及碘剂量,而且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双低扫描方案 深度学习重建 胸腹主动脉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曦 杜雪 +2 位作者 马嫒嫒 王荣 李桂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57-59,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培训现状及需求。方法制定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宁夏地区11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调查。结果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最多的5项为专科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操作、基础... 目的了解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培训现状及需求。方法制定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宁夏地区11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调查。结果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最多的5项为专科护理操作、基础护理操作、基础护理理论、护理文书书写、专科护理理论,分别为93.1%、81.9%、77.6%、77.6%和75.9%,参加培训最少的5项为病房管理技巧、护理科研及论文写作、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新知识,分别占48.3%、37.9%、31.0%、24.1%和6.0%;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肿瘤专科知识方面的需求较高,分别为(4.22±1.201)分、(4.19±1.105)分。结论宁夏地区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培训以专科及基础护理为主,在临床实践、肿瘤专科知识等方面有较高的需求,其对培训方式的需求较多元。需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不断提高肿瘤科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专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初级职称 护理人员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理人员危急重症培训体系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曦 杜雪 +2 位作者 王荣 马嫒嫒 李桂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 :建立肿瘤科工作5年以内护理人员危急重症培训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肿瘤科护理人员危急重症培训体系,选取宁夏某肿瘤医院49名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及实践能力培养,采用柯氏模型评价其效果。结果 :肿瘤科护理人员对危... 目的 :建立肿瘤科工作5年以内护理人员危急重症培训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肿瘤科护理人员危急重症培训体系,选取宁夏某肿瘤医院49名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及实践能力培养,采用柯氏模型评价其效果。结果 :肿瘤科护理人员对危急重症授课满意度总体得分率为95.76%,其中对授课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组织满意度得分率分别为96.14%、95.56%和95.41%;培训后理论、操作成绩由培训前(71.88±7.05)分、(77.24±5.41)分提高到培训后(77.24±5.40)分、(93.88±0.75)分,培训后护理人员行为态度及岗位能力总得分(48.92±4.90)分、(61.37±6.96)分高于培训前(43.29±6.02)分、(51.04±9.04)分,培训后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总体得分(95.88±2.52)分高于培训前(93.92±4.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护理人员危急重症培训体系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护理人员 危急重症 培训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素通过PTEN/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发展并增加曲妥珠单抗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艳姣 范浩 廉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19-830,共12页
本文旨在研究中药高良姜素对人乳腺癌的治疗作用,对乳腺癌治疗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抗癌活性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建立乳腺癌肿瘤移植模型,研究高良姜素、曲妥珠单抗以及联合用药后的乳腺癌肿瘤进展,试验结束后获取组织进行免疫化学和免疫... 本文旨在研究中药高良姜素对人乳腺癌的治疗作用,对乳腺癌治疗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抗癌活性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建立乳腺癌肿瘤移植模型,研究高良姜素、曲妥珠单抗以及联合用药后的乳腺癌肿瘤进展,试验结束后获取组织进行免疫化学和免疫荧光分析,并进一步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对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TUNNEL法进行细胞凋亡分析,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使用蛋白质印迹测定PTEN和AKT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使用定量PCR测定PTEN以及AKT途径mRNA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良姜素处理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中PTEN表达进而降低蛋白激酶B水平,抑制凋亡相关蛋白MDM和p53的激活,并增加Caspase-3的表达,最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而体内实验显示,高良姜素可以抑制裸鼠体内的肿瘤生长,并促进曲妥珠单抗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上述结果表明,高良姜素通过调控PTEN/AKT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肿瘤进展,同时增加曲妥珠单抗抗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曲妥珠单抗 乳腺癌 信号通路 PTEN/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Nep调控乳腺癌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叶 英叶霞 +3 位作者 杨文静 厚玉瑾 袁春秀 曹相玫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7-835,共9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肿瘤源性外泌体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并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这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DZNep能够靶向调控H3K27me3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降解,并特异性...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肿瘤源性外泌体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并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这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DZNep能够靶向调控H3K27me3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降解,并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本研究旨在探索DZNep对乳腺癌源性外泌体的影响,并观察其通过调节细胞间连接从而改变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方法: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在线分析软件GEPIA2分析EZH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使用肿瘤免疫估计资源(Tumor Immunity Estimation Resources,TIMER)分析EZH2与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及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采用DZNep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9、CD63和TSG101的表达情况并鉴定外泌体膜结合蛋白的表达,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技术对外泌体的布朗运动进行追踪和分析并结合Stokes-Einstein方程式计算出外泌体颗粒的流体力学直径和浓度,采用透射电镜分析外泌体的大小、形态等,以此来探究DZNep对乳腺癌源性外泌体的改变。利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ZH2,细胞间连接蛋白如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层粘连蛋白(laminin)、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连接子蛋白43(connexin 43)、claudin 5和Ⅵ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Ⅵ),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分析DZNep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机制。结果:EZH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EZH2高表达与Luminal A型乳腺癌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上调均呈正相关,与乳腺癌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与BRCA-Luminal B型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N-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与BRCA-Luminal A型N-cadherin、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P<0.05)。CD9、CD63、TSG101的表达表明成功提取了MDA-MB-231细胞的外泌体,经DZNep干预后,外泌体粒径明显减小且数量下降,细胞连接蛋白occludin、ZO-1、laminin、AQP4及connexin 43表达降低,collagenⅥ、封闭蛋白5(claudin 5,CLDN5)表达增加;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增加,vimentin表达降低。结论:DZNep通过抑制EZH2减少乳腺癌细胞中的外泌体生成,进一步改变肿瘤细胞微环境,从而影响EMT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Nep EZH2 外泌体 细胞间连接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肖 张宁妹 +3 位作者 陈晓珍 袁春秀 李云霞 黄凌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7-378,共2页
患者女性,51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咳痰、咯血并胸痛2个月”于2017年2月入院。无腹痛、腹胀,二便正常。既往身体一般,初潮14岁,绝经47岁,孕3产2,23年前2次生产之间有葡萄胎清宫术1次(未行病理检查)。患者曾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 患者女性,51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咳痰、咯血并胸痛2个月”于2017年2月入院。无腹痛、腹胀,二便正常。既往身体一般,初潮14岁,绝经47岁,孕3产2,23年前2次生产之间有葡萄胎清宫术1次(未行病理检查)。患者曾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咳嗽、咯血伴胸痛1个月”于2016年8月在当地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肺转移 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联合MUSE-DWI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治疗相关改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瑞瑞 杨治花 +5 位作者 党佩 黄雪莹 马文富 金一萱 吕鸿洁 王晓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6,共6页
目的 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联合多重灵敏度编码扩散加权成像(multiplexed sensitivity encod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USE-DWI)鉴别胶质瘤复发(progressive disease, PD)和治疗相关改变(treatment-related change, TRC)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联合多重灵敏度编码扩散加权成像(multiplexed sensitivity encod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USE-DWI)鉴别胶质瘤复发(progressive disease, PD)和治疗相关改变(treatment-related change, TRC)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依据纳、排标准收集胶质瘤全切术后行完整的放、化疗治疗,定期MRI随访出现新发强化灶的患者45例,其中PD组26例、TRC组19例。所有患者均行MUSE-DWI、合成MRI及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ontrast enhanced T1-weighted imaging, CE_T1WI)序列。测量强化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增强前、后T1值(T1_(pre)、T1_(post))、T2值(T2_(pre)、T2_(post))。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合成MRI定量参数和ADC值的组间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单参数及其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1)PD T1_(pre)高于TRC(P<0.05),T1_(post)和ADC值低于TRC(P<0.05),两组间T2_(pre)、T2_(po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参数分析时,ADC值诊断效能最高(AUC=0.878),其次是T1_(post)、T1_(pre)(AUC为0.783、0.745)。T1_(post)、T1_(pre)两者联合时,诊断效能较单参数提高(AUC=0.850)。多参数联合模型(T1_(post)+T1_(pre)+ADC)诊断效能最高(AUC=0.901)。结论 合成MRI定量参数(T1_(post)、T1_(pre))联合ADC值的多参数联合模型,在鉴别胶质瘤PD和TRC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合成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多重灵敏度编码 复发 治疗相关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亚宁 田仙龄 +3 位作者 马富强 马倩 马洪军 陈学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16例,男30例,女86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16例,男30例,女86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罗库溴铵0.30 mg/kg组(R1组,n=39)、罗库溴铵0.45 mg/kg(R2组,n=39)和罗库溴铵0.60 mg/kg(R3组,n=38)。麻醉诱导后,R1组、R2组和R3组分别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30、0.45、0.60 mg/kg。当TOF值为0后插入神经监测气管导管,术中全程监测肌松,神经监测结束前不追加肌松药。记录首次出现喉返神经肌电图(EMG)时间及EMG振幅、插管时间及气管插管质量(Cooper’s评分法)。记录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体动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咽痛、声音嘶哑、肌肉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首次出现喉返神经EMG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首次出现喉返神经EMG振幅明显降低(P<0.05)。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2组比较,R3组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气管插管质量明显升高(P<0.05)。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术中体动、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与罗库溴铵0.30 mg/kg比较,罗库溴铵0.45和0.60 mg/kg既能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又能监测到喉返神经肌电信号,罗库溴铵0.60 mg/kg插管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喉返神经 腔镜甲状腺手术 神经肌肉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T1WI图像影像组学和病理参数模型预测胶质瘤术后复发的研究
11
作者 金一萱 吕瑞瑞 +5 位作者 杨治花 孙萌 牛芳 吕鸿洁 马蓉 王晓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术前对比增强T1WI(contrast enhancement T1WI,CE-T1WI)影像组学联合病理参数的列线图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脑胶质瘤患...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术前对比增强T1WI(contrast enhancement T1WI,CE-T1WI)影像组学联合病理参数的列线图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脑胶质瘤患者115例,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n=81)和验证集(n=34)。于术前CE-T1WI图像上进行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的勾画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U检验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的筛选,将最终筛选出的特征纳入影像组学标签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根据筛选所得组学特征的相应系数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iomics score,Radscore)。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与复发存在相关性的病理预测因子并建立病理参数模型。二者结合为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将联合模型可视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性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间AUC值差异,采用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分析观察各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基于术前CE-T1WI图像勾画的VOI中共提取出200个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出与复发相关的组学特征6个。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ic dehydrogenase-1,IDH-1)基因型(OR=2.070,P=0.041)、Ki-67表达水平(OR=1.065,P<0.001)为与胶质瘤复发相关的病理参数。相较于单独的病理参数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在预测效能上表现最佳(训练组AUC:0.875 vs.0.835、0.769,Z=-1.585、-2.458,P=0.013、0.014)。DCA分析示风险阈值概率大于0.32时,应用联合模型的临床获益水平高于另外两种模型。结论基于术前CE-T1WI图像影像组学和病理参数构建的联合模型在预测脑胶质瘤复发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脑胶质瘤患者治疗决策及预后提供重要预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复发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插管与喉罩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晓慧 陈学新 +1 位作者 吕丹妮 武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0-401,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普遍。气管内插管(endotracheal tracheal tube,ETT)及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现在主要的气道管理方式。二者在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普遍。气管内插管(endotracheal tracheal tube,ETT)及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现在主要的气道管理方式。二者在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气道相关并发症研究已有很多,但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应用气管内插管与喉罩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内插管 喉罩 LARYNGEAL 血流动力学 术后疼痛 并发症研究 气道管理 腹腔镜胆囊手术 TRACHE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诊断移行带前列腺癌及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鹏 黄英 +3 位作者 李艳 刘岭岭 蔡磊 陈志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及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移行带前列腺癌患者32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以病理... 目的探讨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及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移行带前列腺癌患者32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PI-RADS v2评分对移行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显著癌的诊断效能,比较PI-RADS v2评分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I-RADS v2评分检出移行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显著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95%CI 0.866~0.985)和0.799(95%CI 0.638~0.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RADS v2评分为3分时,诊断移行带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75%、75.00%和83.33%;PI-RADS v2评分为4分时,诊断前列腺显著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71%、82.35%和83.33%。PI-RADS v2评分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03,P<0.01)。结论PIRADS v2评分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可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病理学 外科 GLEASO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和DCE-MRI鉴别诊断良恶性前列腺外周带T2WI局灶性低信号病变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鹏 黄英 +4 位作者 李艳 高媛媛 刘岭岭 蔡磊 陈志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鉴别诊断T2WI表现为外周带局灶性低信号的不同病理级别前列腺癌(PCa)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价值。方法36例PCa和15例CP经病理证实,且T2WI外周带均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样低信号,回顾性...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鉴别诊断T2WI表现为外周带局灶性低信号的不同病理级别前列腺癌(PCa)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价值。方法36例PCa和15例CP经病理证实,且T2WI外周带均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样低信号,回顾性分析其ADC值和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类型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36例外周带局灶性PCa患者中,中高危PCa亚组20例,低危PCa亚组16例。除低危PCa亚组与CP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外,其余两两比较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中高危PCa亚组与CP组SI-T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值诊断外周带局灶性PCa的AUC为0.823[95%CI(0.708,0.938)];以0.94×10^(-3)mm^(2)/s为最佳临界值,ADC诊断外周带局灶性PCa的敏感度为86.70%,特异度63.90%,准确率79.99%。结论DWI的ADC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外周带良恶性局灶性病变,但对鉴别诊断前列腺非临床显著癌与CP无显著价值;DCE-MRI的SI-T曲线可鉴别前列腺临床显著癌与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炎 弥散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带前列腺癌多参数MRI与前列腺临床显著癌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鹏 黄英 +5 位作者 黄婷 刘佳佳 李艳 刘岭岭 蔡磊 陈志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的外周带前列腺癌多参数MRI(mp-MRI)与前列腺临床显著癌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诊断且经穿刺病理证实的91例... 目的探讨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的外周带前列腺癌多参数MRI(mp-MRI)与前列腺临床显著癌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诊断且经穿刺病理证实的91例外周带前列腺癌(阳性组)、70例前列腺增生和21例前列腺炎(阴性组)患者,采用PI-RADS v2评分标准进行盲法评分,分析其结果与外周带前列腺临床显著癌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RADS v2评分诊断外周带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PI-RADS v2评分诊断外周带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5[95%CI(0.930,1.000),P<0.01];评分为4分时约登指数最大(0.877),诊断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8.61%、89.09%和92.86%。以PI-RADS v2评分3分为穿刺指征,使36.26%(66/182)患者免于不必要的穿刺,但漏诊2例非临床显著前列腺癌。PI-RADS v2评分与外周带前列腺临床显著癌呈高度正相关(r=0.853,P<0.01),与外周带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816,P<0.01)。结论PI-RADS v2评分与外周带前列腺临床显著癌及Gleason评分呈高度正相关,诊断前列腺临床显著癌准确率高,并可初步评估肿瘤分化程度,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B1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新兰 张海霞 +1 位作者 赵岳阳 姜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多药耐药(ABCB1/MDR1)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PCR-HRM技术检测146例Ⅳ期乳腺癌患者ABCB1exon12(C1236T)、exon21(G2677T/A)和exon26(C3435T)基因分型,探讨其...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多药耐药(ABCB1/MDR1)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PCR-HRM技术检测146例Ⅳ期乳腺癌患者ABCB1exon12(C1236T)、exon21(G2677T/A)和exon26(C3435T)基因分型,探讨其与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146例Ⅳ期乳腺癌患者中,C1236T位点CC基因型占15.86%,CT基因型占44.83%,TT基因型占39.31%;G2677T/A位点GG基因型占16.67%,GT基因型占45.83%,GA基因型占6.25%,TT基因型占28.47%,AT基因型占2.78%;C3435T位点CC基因型占22.22%,CT基因型占56.25%,TT基因型占21.53%。回族与汉族病例组中ABCB1待测位点基因多态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认为C1236T、G2677T/A和C3435T基因多态性具有群体代表性(P〉0.05)。146例Ⅳ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以紫杉为基础的化疗方案,C3435T位点CT/TT基因型患者有74.11%较好的反应率(χ2=12.556,P〈0.05),化疗疗效优于CC基因型(OR=4.183,95%CI 1.838~9.521,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化疗有效率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χ2=8.507,P〈0.05)。结论检测ABCB1基因C3435T位点基因多态性对预测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类药物化疗疗效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BCB1 基因多态性 HRM技术 化疗疗效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和DCEMRI对外周带不同类型T2WI低信号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鹏 高媛媛 +4 位作者 黄英 陈志强 蔡磊 刘岭岭 李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5-430,共6页
目的:探讨3.0T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外周带不同类型T2加权成像(T2WI)低信号慢性前列腺炎(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T2WI外周带均表现为低信号的65例CP患者的DWI和DCE-MRI... 目的:探讨3.0T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外周带不同类型T2加权成像(T2WI)低信号慢性前列腺炎(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T2WI外周带均表现为低信号的65例CP患者的DWI和DCE-MRI资料,根据T2WI低信号病灶的形态和信号均匀度分为单侧或双侧外周带弥漫性低信号组(CP1)、局灶性低信号组(CP2)和弥漫性不均匀稍低信号组(CP3)。同时选择病理证实且T2WI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外周带弥漫性低信号的22例前列腺癌(PCa1组)和18例局灶性低信号前列腺癌(PCa2组)患者的DWI和DCE-MRI资料作为对比。比较不同CP组和PCa组患者之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类型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DC值诊断外周带CP的最佳临界点。结果:CP1组、CP2组和CP3组的ADC值分别为(1.05±0.07)×10–3mm2/s、(1.03±0.04)×10^(-3)mm^(2)/s和(1.26±0.10)×10^(-3)mm^(2)/s。CP组和PCa组平均ADC值分别为(1.19±0.13)×10^(-3)mm^(2)/s和(0.84±0.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7,P<0.01)。CP1组和PCa1组、CP2组和PCa2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8、3.35,均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ADC值最佳临界点取1.03×10^(-3)mm^(2)/s,诊断外周带CP的灵敏度为84.80%,特异度为91.30%,准确度为89.32%。DCE-MRI CP1组,Ⅰ型曲线占8.00%,Ⅱ型占64.00%,Ⅲ型占28.00%;CP2组,Ⅰ型曲线占9.09%,Ⅱ型占72.73%,Ⅲ型占18.18%;CP3组,Ⅰ型曲线占63.77%,Ⅱ型占36.23%,Ⅲ型占0%。SI-T曲线类型在CP1和PCa1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P2和PCa2中的分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 ADC值可定量诊断外周带CP,并且有助于外周带不同类型T2WI低信号CP和PCa的鉴别。DCE-MRI SI-T曲线可以鉴别外周带T2WI弥漫性低信号CP和PCa,但对局灶性低信号CP和PCa无明显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通过微小RNA-1-3p(miR-1-3p)上调连接子蛋白43(Cx43)通路减轻SD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萌 马洪军 +2 位作者 高玉华 赵娜 张冬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减轻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对微小RNA 1-3p/连接子蛋白43(miR-1-3p/Cx4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处理和造模相同但不进行冠状动脉结扎操作)、布托啡诺组(在针穿过心肌表层后股静脉注射50μg/kg布托啡...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减轻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对微小RNA 1-3p/连接子蛋白43(miR-1-3p/Cx4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处理和造模相同但不进行冠状动脉结扎操作)、布托啡诺组(在针穿过心肌表层后股静脉注射50μg/kg布托啡诺)、抑制剂组(实验前5 d经尾静脉给予80 mg/kg的miR-1-3p的抑制物,其他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结扎法制备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布托啡诺预处理组(在缺血处理前5 min给予50μg/kg的布托啡诺,其他同模型组)、抑制剂预处理组(实验前5 d给予80 mg/kg的miR-1-3p的抑制物,其他同模型组)。根据心电图结果对各组大鼠进行室性心律失常评分,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Cx43的上游微小RNA(miRNA),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x43 mRNA及miR-1-3p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x43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x43 mRNA与miR-1-3p的结合。结果布托啡诺明显降低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室性早搏次数、室性心律失常评分、室颤持续时间、室速持续时间,并且明显提高Cx43蛋白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随后检测发现miR-1-3p和Cx43 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存在2个结合位点;布托啡诺显著下调心肌组织中miR-1-3p水平;而抑制miR-1-3p水平显著降低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评分的总分,同时显著上调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布托啡诺通过miR-1-3p介导上调Cx43表达而改善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微小RNA 1-3p(miR-1-3p) 连接子蛋白43(Cx43) 缺血性心律失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明磊 夏新舍 +5 位作者 赵超云 郭艳红 赵建国 马辉 王晓东 夏鹤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指导邻近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邻近CST脑胶质瘤术后拟行放疗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检查。获取CST相关数据...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指导邻近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邻近CST脑胶质瘤术后拟行放疗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检查。获取CST相关数据并与相应的MR、CT解剖图像融合,导入放疗计划系统并依此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及CST,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分别制定考虑和不考虑CST剂量保护的两种放疗计划并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种计划均达到靶区治疗剂量及常规危及器官保护的情况下,考虑CST剂量保护的放疗计划中的患者患侧、健侧CST所受最大辐射剂量和平均辐射剂量均低于不考虑CST剂量保护的放疗计划(P<0.05)。结论:DTI能够明确CST的位置、形态及与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关系,有助于制定保护性放疗方案,最大程度减低CST所受辐射剂量,从而降低放疗后发生神经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扩散张量成像 放射治疗 皮质脊髓束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丙戊酸钠在神经外科应用的调查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慧 张晓丽 +2 位作者 白瑛 孙维红 宋玲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929-932,共4页
目的通过追踪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丙戊酸钠的全过程,对注射用丙戊酸钠在神经外科的使用进行分析、评价,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535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丙戊酸钠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Ex... 目的通过追踪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丙戊酸钠的全过程,对注射用丙戊酸钠在神经外科的使用进行分析、评价,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535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丙戊酸钠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用药目的、给药方法、给药剂量、溶媒、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结果该组病例中注射用丙戊酸钠作为治疗性用药合理,溶媒选择合理;该药作为预防性用药及在给药方法、给药剂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结论注射用丙戊酸钠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及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注射用 药物使用 追踪调查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