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Caspase 9在牛磺酸保护神经细胞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阳 王李瑶 +2 位作者 张庆华 夏鹤春 孙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讨牛磺酸通过活化Caspase 9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进而探讨牛磺酸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损伤凋亡组、牛磺酸低剂量保护组... 目的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讨牛磺酸通过活化Caspase 9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进而探讨牛磺酸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损伤凋亡组、牛磺酸低剂量保护组、牛磺酸高剂量保护组。监测各组细胞生长状态,MTT监测各组细胞凋亡状态,免疫荧光及蛋白印迹法测定Caspase 9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凋亡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生长不良,MTT实验示损失凋亡组细胞活力(A值为0.102±0.025)明显低于对照组(A值为0.643±0.013),低、高剂量干预组细胞活力(A值分别为0.504±0.072、0.452±0.029)明显提高(P<0.05);免疫荧光测定示损伤凋亡组Caspase 9活化明显增高(A值为61 386.8±10 083.6),对照组(A值为4 502.2±2 518.1)及牛磺酸低、高剂量保护组(A值分别为20 077.4±4 187.5和13 976.2±7 044.1)活化较低(P<0.05);蛋白印迹法示损伤凋亡组Caspase 9表达(A值为1.23)较对照组(A值为0.17)及低、高剂量保护组(A值分别为0.21和0.19),明显升高(P<0.05)。结论牛磺酸可抑制Caspase 9的活化,对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CASPASE 9 神经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神经肿瘤学会《成人弥漫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杜伟 丁江伟 +1 位作者 薛亚轲 魏新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6-339,共4页
欧洲神经肿瘤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euro-oncology,EANO)在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布了2020版《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简称《指南》)。该《指南》结合了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2016 WHO CNS)... 欧洲神经肿瘤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Neuro-oncology,EANO)在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布了2020版《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简称《指南》)。该《指南》结合了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2016 WHO CNS)中的组织-分子病理诊断标准^([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子信息及实践方法联盟——非WHO官方组织(cIMPACT-NOW)推荐意见^([3])和临床试验进展,对成人弥漫性胶质瘤的筛查、术前诊断、组织-分子病理学诊断、治疗及随访部分进行了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分子病理分型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13突变相关糖基化障碍型癫痫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安红 张静 +3 位作者 李书香 钱欣 夏阳 高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癫痫(EP)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核心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约有1/3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研究证实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ALG13基因编码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糖胺(UDP-GlcNAc)转移酶的亚基,其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 癫痫(EP)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核心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约有1/3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研究证实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ALG13基因编码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糖胺(UDP-GlcNAc)转移酶的亚基,其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此类患者多伴有癫痫发作,这提示ALG13基因遗传变异与糖基化障碍及癫痫之间存在强关联。该综述首次系统地整合了ALG13基因结构功能,以及其突变与癫痫之间的关联证据和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多维度剖析,为深入探究ALG13基因与癫痫的关系、开展精准诊断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13 糖基化障碍 N-糖基化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毛细血管的改变与迟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的关系
4
作者 郭晖 李云鸿 +2 位作者 高鹏 赵巍 沈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1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e,LSCM)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大脑毛细血管内径周长及周细胞形态变化,及其与迟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ischemicneurologic... 目的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1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e,LSCM)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大脑毛细血管内径周长及周细胞形态变化,及其与迟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ischemicneurologicaldeficit,DIND)的关系。方法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SAH组(A组,n:84)、生理盐水组(B组,n=84)和正常对照组(C组,n=12)。A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B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B组分别在二次注血(或生理盐水)后1、3、5、7、9、11、13天取大脑,每组每时相取12个大脑。6个大脑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番茄凝集素进行大脑血管灌注染色后获取,其余6个进行周细胞结蛋白(Desmin)免疫荧光染色和HE染色。用LSCM测量毛细血管内径周长,并观察周细胞形态变化。HE染色用来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C组用以上同样方法观察。结果A组二次注血后3~11天脑组织出现局部缺血梗死的病理形态:组织结构紊乱、间质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B、C组大鼠大脑毛细血管内径正常,A组二次注血后第1天毛细血管内径无明显变化,第3天开始出现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第5天毛细血管内径周长变小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至第7天,后逐渐缓解,第13天基本恢复正常。A组与B、C组相比,周细胞出现胞体聚缩的形态改变(P〈0.05)。结论SAH后大脑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周细胞形态异常可能与DIN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迟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 毛细血管 周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示踪皮质脊髓束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明磊 王鹏 +7 位作者 夏新舍 黄雪莹 詹茸婷 郭艳红 朱凯 马辉 王晓东 夏鹤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示踪皮质脊髓束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脑胶质瘤术后拟行放疗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扫描。获取皮质脊髓束相关数据并与相应的MR、CT解剖图像融合,...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示踪皮质脊髓束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脑胶质瘤术后拟行放疗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扫描。获取皮质脊髓束相关数据并与相应的MR、CT解剖图像融合,导入放疗计划系统并依此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及皮质脊髓束,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与调强放疗(IMRT)技术制定放疗计划并进行比较。结果:在IMRT放疗计划与3D-CRT计划均达到靶区治疗剂量及危及器官保护的情况下,IMRT放疗计划中的患者患侧、健侧皮质脊髓束所受最大辐射剂量和平均辐射剂量均低于3D-CRT放疗计划(P<0.05)。结论:DTI能够明确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形态及与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关系,有助于制定保护性放疗方案,减低皮质脊髓束所受辐射剂量,从而降低放疗后发生神经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扩散张量成像 放射治疗 皮质脊髓束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抑制大鼠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鹏 蒋树财 +4 位作者 郭晖 杨强 方志豪 赵巍 沈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at 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rHSG)在大鼠胶质瘤细胞(C6)中的表达及其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含有rHS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rHSG-GFP)转染C6细胞,采用W...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at 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rHSG)在大鼠胶质瘤细胞(C6)中的表达及其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含有rHS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rHSG-GFP)转染C6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rHSG蛋白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结合MTT、细胞计数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rHSG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Kip1、p21Cip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dv-rHSG-GFP转染组C6细胞中:rHSG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Adv-GFP转染组(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且MTT、细胞计数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与未转染组和Adv-GFP转染组相比,周期调控蛋白p27Kip1、p21Cip1表达升高,PC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rHSG基因过表达能够抑制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腺病毒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细胞 C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伤患者术后脑积水成因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方案 被引量:5
7
作者 曹轲 孟光冉 +2 位作者 李宗正 王发选 马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3-999,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发生继发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如何早期防治继发性脑积水提供指导方案及理论依据。方法:对按同一标准纳入的107例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发生继发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如何早期防治继发性脑积水提供指导方案及理论依据。方法:对按同一标准纳入的107例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神经外科STB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年龄、性别、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术后是否继发脑室系统出血、手术前/后颅脑CT中脑导水管及环池结构情况、腰椎穿刺术与继发性脑积水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并着重对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前(OR=0.099,95%CI:0.028~0.350)/术后(OR=0.088,95%CI:0.012~0.649)GCS评分低、术后脑室系统出血(OR=0.168,95%CI:0.029~0.979)、术前(OR=0.134,95%CI:0.038~0.473)/术后(OR=0.221,95%CI:0.055~0.882)颅脑CT中脑导水管及环池结构不清均为STBI术后患者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椎穿刺术(OR=75.885,95%CI:9.612~599.122)为STBI术后患者继发性脑积水的保护性因素。且术后脑积水主要发生于术后2周内和2周~3个月,对照组脑积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腰椎穿刺组(P<0.05),术后3个月后2组之间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BI术后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早期辅以行腰椎穿刺术可显著降低术后急性期、亚急性期继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积水 多因素分析 腰椎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Toll样受体4轴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血肿体积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杜磊 徐军 杨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Toll样受体4(TLR4)轴及其下游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血肿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24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 目的研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Toll样受体4(TLR4)轴及其下游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血肿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24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段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头颅CT检测血肿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HMGB1、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NF-κB、TNF-α表达水平。比较2组受试者基线资料以及HMGB1、TLR4轴及其下游炎性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HMGB1、TLR4轴及其下游炎性因子水平与血肿体积的相关性。患者均随访1年,共5例失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165例、预后不良70例,比较2组患者HMGB1、TLR4轴及其下游炎性因子水平,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TLR4轴及其下游炎性因子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HMGB1、TLR4、MyD88、NF-κB、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MGB1、TLR4、MyD88、NF-κB、TNF-α水平与血肿体积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2、0.496、0.485、0.508、0.468,P<0.05)。随访1年,70.21%患者预后良好,29.79%患者预后不良。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HMGB1、TLR4、MyD88、NF-κB、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TLR4、MyD88、NF-κB、TNF-α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95%CI:0.762~0.880)、0.799(95%CI:0.737~0.861)、0.812(95%CI:0.754~0.869)、0.822(95%CI:0.762~0.882)、0.773(95%CI:0.705~0.840)。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HMGB1、TLR4轴及下游炎性因子均处于高表达状态,表达水平与血肿体积呈正相关,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TOLL样受体4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肿 髓样分化因子88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通过P53-P21cip1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被引量:6
9
作者 邹有瑞 蒋树财 +3 位作者 霍国进 王军成 赵巍 沈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探究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 HSG)过表达抗C6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6细胞,感染运载r HS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v-r HSG-GFP),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腺病毒载体感染效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6细胞周期;Western b... 目的:探究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 HSG)过表达抗C6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6细胞,感染运载r HS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v-r HSG-GFP),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腺病毒载体感染效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6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r HSG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cip1、磷酸化及非磷酸化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p-Rb,Rb)表达变化。结果:腺病毒可以高效的将目的基因导入C6靶细胞;Adv-r HSG-GFP组r HSG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PBS组和Adv-GFP组(P<0.01);r HSG过表达的C6细胞停滞于G0/G1期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P<0.01);P53、P21cip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p-Rb蛋白表达降低(P<0.01),Rb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 HSG可能通过P53-P21cip1途径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P53-P21cip1信号途径 细胞周期 胶质瘤 C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区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雪莹 詹茸婷 +7 位作者 孙胜玉 和鸿 赵建国 马辉 张涛 王晓东 郭玉林 夏鹤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07-320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区附近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T磁共振,术前对30例近中央前回区的肿瘤患者术前行DTI检查,观察并分析肿瘤与运动功能区及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DTT图像显示了皮...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区附近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T磁共振,术前对30例近中央前回区的肿瘤患者术前行DTI检查,观察并分析肿瘤与运动功能区及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DTT图像显示了皮质脊髓束的受累情况,表现为单纯受压、移位者20例,发生浸润、破坏者10例。结论:DTT能够显示白质纤维束的分布、走行及与病变的关系,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术中对白质纤维束的保护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皮质脊髓束 初级运动皮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的大鼠嗅黏膜来源嗅鞘细胞自噬及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珺 张利剑 +2 位作者 夏鹤春 梁雪云 王亚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0-434,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SD新生鼠嗅黏膜来源嗅鞘细胞(OECs)自噬的发生,分析自噬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改良的Nash差速贴壁法分离提纯培养SD新生鼠嗅黏膜来源OECs,利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属性和纯度。以低氧条件(氧浓度为...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SD新生鼠嗅黏膜来源嗅鞘细胞(OECs)自噬的发生,分析自噬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改良的Nash差速贴壁法分离提纯培养SD新生鼠嗅黏膜来源OECs,利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属性和纯度。以低氧条件(氧浓度为2%)培养的SD新生鼠嗅黏膜来源OECs作为低氧处理组,以正常条件下培养的OECs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后的OECs继续在低氧条件下培养作为3-MA低氧处理组。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对照组、4h低氧处理组和8h低氧处理组OECs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自噬标志蛋白LC3Ⅰ/Ⅱ和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对照组、3-MA低氧处理组、低氧处理组和3-MA低氧处理组OECs的增殖能力。结果:在对照组、低氧处理组和3-MA低氧处理组经分离提纯的OECs均呈梭形,表现为典型的双极、三极细胞形态,3组间无明显差异。OECs呈NGFRp75和GFAP阳性,纯度为87%;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处理组OECs中HIF-1α表达水平升高(P<0.05),LC3Ⅰ/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低氧处理组比较,3-MA低氧处理组OECs增殖能力降低。结论:低氧诱导的自噬可降低SD新生鼠嗅黏膜来源OECs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低氧 自噬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过程中并发Ⅰ型内漏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振兴 黄德俊 李宗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0-602,共3页
患者男,61岁,以"间断性头痛伴左眼视物不清2周"于2016年4月12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部胀痛,伴左眼视物不清,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中心医院,行头部CT检查示左侧海绵窦区类... 患者男,61岁,以"间断性头痛伴左眼视物不清2周"于2016年4月12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部胀痛,伴左眼视物不清,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中心医院,行头部CT检查示左侧海绵窦区类圆形高密度影,考虑颅内动脉瘤可能,当时未予相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 内漏 复杂动脉瘤 Willis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Holmes-Adie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轲 童武松 李宗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3-626,共4页
Holmes-Adie综合征(Holmes-Adie syndrome,HAS)又称强直性瞳孔、阿迪(Adie)瞳孔,其主要表现是无任何症状及诱因的单侧瞳孔散大,由于在临床上发病率低,极易被误诊为动眼神经损伤、球后视神经炎等。其诊断主要依靠其固有的眼部特征、... Holmes-Adie综合征(Holmes-Adie syndrome,HAS)又称强直性瞳孔、阿迪(Adie)瞳孔,其主要表现是无任何症状及诱因的单侧瞳孔散大,由于在临床上发病率低,极易被误诊为动眼神经损伤、球后视神经炎等。其诊断主要依靠其固有的眼部特征、特殊的临床体征和影像学表现而综合诊断。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于2014年2月17日收治了1例典型HAS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mes-Adie综合征 瞳孔异常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I结合术中皮层电刺激在语言区附近肿瘤切除中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黄伟 吴亮 +5 位作者 马辉 王晓东 陈学新 孙胜玉 孙涛 夏鹤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fMRI)联合术中直接皮层电刺激(electrical corticalstimulation,ECS)技术在定位患者语言功能区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利用fMRI技术,定位Broca或Wernicke区,术...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fMRI)联合术中直接皮层电刺激(electrical corticalstimulation,ECS)技术在定位患者语言功能区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利用fMRI技术,定位Broca或Wernicke区,术中唤醒麻醉下采用ECS定位语言功能区,与术前fMRI定位结果对比,语言功能区保护下显微切除肿瘤。结果:10例语言功能区附近肿瘤的患者中,在术中唤醒麻醉下采用ECS定位语言功能区成功8例,与术前fMRI结果对比,6例为重叠,2例为邻近关系。结论:fMRI可以作为语言功能区附近肿瘤术前无创伤性、个体化定位的一种有效方法,fMRI与术中ECS的联合应用能够实现可视化保护语言功能的同时最大化地切除肿瘤组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语言功能区 术中唤醒 皮层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13突变致痫小鼠的繁育及鉴定
15
作者 高鹏 霍俊明 +6 位作者 郭宝瑞 于宝利 吴际 王军成 马辉 孙涛 张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256-2265,共10页
目的对Alg13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进行繁育和鉴定,为研究Alg13在癫痫中的作用提供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选用C57BL/6J小鼠,分为Alg13 KO组及野生型(wildtype,WT)组,包括4周龄Alg13 KO小鼠12只(雌雄各6只,体质量6~7 g),WT... 目的对Alg13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进行繁育和鉴定,为研究Alg13在癫痫中的作用提供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选用C57BL/6J小鼠,分为Alg13 KO组及野生型(wildtype,WT)组,包括4周龄Alg13 KO小鼠12只(雌雄各6只,体质量6~7 g),WT小鼠12只(雌雄各6只,体质量7~8 g),8周龄Alg13 KO雄性小鼠18只(体质量21~23 g),WT雄性小鼠18只(体质量22~24 g)。使用PCR、凝胶电泳、DNA测序、TA克隆和蓝白斑筛选综合鉴定Alg13 KO小鼠基因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对比验证Alg13 KO小鼠ALG13蛋白的缺失情况。利用同步化视频脑电系统监测Alg13 KO小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及脑电特征。免疫印迹分析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1(sodium channel alpha subunit 1,SCN1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凝胶电泳、DNA测序及蓝白斑筛选结果均显示Alg13 KO小鼠中存在5个碱基的缺失。与WT组相比,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Alg13 KO小鼠的皮质、小脑和海马区ALG13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P<0.05;P<0.001),且蛋白免疫印迹结果也说明Alg13 KO小鼠的皮质、小脑和海马区ALG13表达更少(P<0.001)。视频脑电结果显示:部分Alg13 KO小鼠出现频繁的自发性癫痫发作,具有典型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和脑电改变;相较于WT组,所有的Alg13 KO组小鼠脑电δ和θ波能量值均显著升高(P<0.001)。Alg13 KO小鼠海马和皮质中SCN1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WT小鼠(P<0.05;P<0.01)。结论成功繁育Alg1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该模型表现出显著的癫痫易感性,可用于遗传异常导致癫痫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13 小鼠 基因敲除 癫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技术示踪视束、视辐射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超云 夏新舍 +5 位作者 王明磊 刘子姗 高文奇 马辉 王晓东 夏鹤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示踪视束、视辐射,探讨其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拟行放疗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扫描。获取视束、视辐射的影像学信息...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示踪视束、视辐射,探讨其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拟行放疗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扫描。获取视束、视辐射的影像学信息与3D T1解剖图像融合,将融合后的3D T1图像导入放疗计划系统并与定位CT匹配,以此勾画放疗靶区、常规危及器官及视束、视辐射。利用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T,3D-CRT)技术分别制定放疗方案,观察两者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保证靶区治疗剂量及常规危及器官保护的情况下,IMRT计划中的患者患侧、健侧视束及视辐射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3D-CRT放疗计划(P<0.05)。结论 DTI技术能够显示视束、视辐射与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关系,可协助选择、制定保护性放疗方案,减少视束、视辐射所受辐射剂量,从而降低放疗后发生视觉功能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扩散张量成像 放射治疗 视束 视辐射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激酶α抑制剂MN58b对U87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岳芳倩 邹有瑞 +2 位作者 孙胜玉 王哲 马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胆碱激酶α(CHKA)抑制剂MN58b对U87胶质瘤干细胞(G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U87细胞中分离肿瘤干细胞U87GSCs,并进行验证;检测U87MG、U87GSCS及小胶质细胞HMC3中CHKA表达。CHKA抑制剂MN58b作用于U87GSCs,检测CHKA生物活... 目的:探讨胆碱激酶α(CHKA)抑制剂MN58b对U87胶质瘤干细胞(GS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U87细胞中分离肿瘤干细胞U87GSCs,并进行验证;检测U87MG、U87GSCS及小胶质细胞HMC3中CHKA表达。CHKA抑制剂MN58b作用于U87GSCs,检测CHKA生物活性减弱对U87G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分离的U87GSCs可表达肿瘤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133、Nestin;U87MG、U87GSCS中CHKA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小胶质细胞HMC3;CHKA抑制剂MN58b可有效抑制U87GSCs增殖,促进其凋亡。结论:CHKA可能是一种促癌基因,与GSCs相关,并影响胶质瘤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87GSCs 胆碱激酶α(CHKA) MN58b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胆碱激酶α(CHKA)抑制U87MG人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及迁移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芳倩 邹有瑞 +3 位作者 孙胜玉 王哲 黄灵 马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胆碱激酶α(CHKA)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敲低CHKA对U87MG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和外伤脑组织CHK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和外伤组织CHKA蛋...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胆碱激酶α(CHKA)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敲低CHKA对U87MG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和外伤脑组织CHK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和外伤组织CHKA蛋白表达。构建CHKA短发夹RNA(shCHKA)慢病毒及其对照慢病毒(shNC)并感染U87MG胶质瘤细胞,分为shCHKA组、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CCK-8法检测U87MG细胞增殖,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结果胶质瘤组织中CHKA mRNA和蛋白高表达。敲低CHKA基因后,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CHK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且下调CHKA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CHKA可能是一种促癌基因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激酶α(CHKA) U87MG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在儿童和成人低级别胶质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树山 胡万宁 +2 位作者 赵喜庆 刘文庆 宫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nterleukin 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IL-1RAP)在成人与儿童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通量全基因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20例低级别...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nterleukin 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IL-1RAP)在成人与儿童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通量全基因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20例低级别胶质瘤(成人10例,儿童10例)标本中IL-1RAP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高通量全基因分析、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IL-1RAP与成人比较,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总阳性表达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100%>30%,Chi-Square=12.439,P<0.05)。结论 IL-1RAP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IL-1RAP可能成为评价低级别胶质瘤预后差异的重要参考指标及潜在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 低级别胶质瘤 成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KA基因沉默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灵 邹有瑞 +3 位作者 李琢琦 马悦 高鑫义 马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1049,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但发病机制不明,胆碱激酶A(choline kinase A,CHKA)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清楚。探讨下调CHKA基因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之一,但发病机制不明,胆碱激酶A(choline kinase A,CHKA)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但具体作用途径尚不清楚。探讨下调CHKA基因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感染胶质瘤细胞系U87和U251,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shNC组)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为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转导通路与CHKA的相互作用,另设DMSO组和LY294002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CHK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中CHKA、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的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shNC组相比,shCHKA组胶质瘤细胞中p-PI3K、p-AKT和CHKA蛋白水平同步降低(P<0.05),PI3K、AKT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在使用通路抑制剂后CHKA的表达量在control组和shN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shCHKA组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弱于control组和shNC组(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主要停滞于G_(2)期,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结论:CHKA基因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且CHKA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是单向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蛋白水平的降低对CHKA的表达无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胆碱激酶A 侵袭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