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G13突变相关糖基化障碍型癫痫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安红 张静 +3 位作者 李书香 钱欣 夏阳 高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癫痫(EP)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核心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约有1/3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研究证实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ALG13基因编码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糖胺(UDP-GlcNAc)转移酶的亚基,其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 癫痫(EP)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核心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约有1/3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研究证实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ALG13基因编码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糖胺(UDP-GlcNAc)转移酶的亚基,其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此类患者多伴有癫痫发作,这提示ALG13基因遗传变异与糖基化障碍及癫痫之间存在强关联。该综述首次系统地整合了ALG13基因结构功能,以及其突变与癫痫之间的关联证据和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多维度剖析,为深入探究ALG13基因与癫痫的关系、开展精准诊断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13 糖基化障碍 N-糖基化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雅静 林雪 +2 位作者 张晨 薛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3-921,共9页
目的了解我国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百度学术数据库选择性文献调查检索,检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地区家猫弓形... 目的了解我国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百度学术数据库选择性文献调查检索,检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血清流行率的调查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IS)对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进行空间定位与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84年至2023年间发表的86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涵盖28个省级行政区,涉及20722只猫。ArcGIS分级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家猫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4.78%(3080/20836,95%CI:14.07%~15.03%)。西藏自治区、天津市、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至今尚未见猫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山西省(60%,54/90,95%CI:49.82%~70.18%),其次是河北省(57.33%,43/75,95%CI:46.07%~68.59%)、河南省(45.53%,173/380,95%CI:40.52%~50.54%)和云南省(43.64%,24/55,95%CI:30.49%~56.79%),而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低的地区是江西省(2.47%,2/81,95%CI:-0.90%~5.90%)。我国北方地区的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12%(2044/14481,95%CI:12.34%~15.90%),而南方地区的阳性率为16.30%(1036/6355,95%CI:15.40%~17.20%),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6.60,P<0.05)。此外,时间分布结果显示,1984-2023年我国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弓形虫在我国家猫中广泛传播,流行周期稳定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由于宠物猫在我国日益流行,以及这些猫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带来重大的暴露风险。因此,养猫与人类弓形虫感染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减少人类通过猫接触弓形虫和猫弓形虫卵囊污染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流行病学 中国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9调控巨噬细胞体内IFN-β表达的机制
3
作者 严秀蕊 关兆清 +1 位作者 宋建莉 张耀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82-887,共6页
目的明确锌指蛋白Krüppel样转录因子9(KLF9)在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诱导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表达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LF9在Klf9^(-/-)(gKO)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 目的明确锌指蛋白Krüppel样转录因子9(KLF9)在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诱导巨噬细胞Ⅰ型干扰素表达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LF9在Klf9^(-/-)(gKO)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中的敲除效果;RNA-seq筛选gKO小鼠及对照小鼠Klf9^(+/+)(WT)BMDM中HSV-1刺激后Klf9下游关键差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HSV-1刺激后干扰素β1(Ifnb1)及下游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如干扰素诱导蛋白与四肽重复1(Ifit1)、干扰素刺激的核酸外切酶基因20(Isg20)、胆固醇25-羟化酶(Ch25h)及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1(Oasl1)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HSV-1刺激后gKO及WT小鼠BMDM上清中β干扰素(IFN-β)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SV-1刺激后gKO及WT小鼠BMDM中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IRF3)、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p-IRF7、IRF7,磷酸化的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CUT-Tag及ChIP-qPCR技术检测KLF9在Ifnb1上的结合。结果KLF9在gKO小鼠的BMDM中表达明显减少;RNA-seq结果显示BMDM中Klf9缺失导致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受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Klf9敲除后BMDM中除了Isg20以外,Ifit1、Ch25h及Oasl1表达均明显降低;ELISA结果显示Klf9敲除导致BMDM分泌的IFN-β明显减少。在机制研究方面,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Klf9的缺失不影响p-IRF3、p-IRF7及p-NF-κB p65的表达;CUT-Tag及ChIP-qPCR结果显示KLF9能直接结合至Ifnb1的启动子区。结论KLF9对巨噬细胞抵抗HSV-1感染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 锌指蛋白Krüppel样转录因子9(KLF9)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IFN-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洁 徐大宝 +4 位作者 金毅然 罗桑 杨澈 邹晓洁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d)。2月后复查宫腔镜,3月后随访月经量、B超检测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纤维化及血流相关因子。结果:①重度IUA组内,A_(2)组与B_(2)组在宫腔再粘连率无差异,B_(2)组子宫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及子宫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月:重度IUA组内,两组在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值(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中度IUA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标志物检测:重度IUA组内B_(2)组的增殖标志物(Ki-67)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CD34、CD146、b-FGF、VEGF)表达较A_(2)组高,而纤维化标志物(α-SMA、TGF-β1)表达较A_(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A_(1)组和B_(1)两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短期应用相对大剂量雌激素(6 mg/d)可以通过对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改善促进子宫内膜更好地修复,而对中度IUA子宫内膜修复影响没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激素 子宫内膜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感染弓形虫的空间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雅静 林雪 +2 位作者 梁小燕 张晨 薛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胞内原生动物病原体,犬类被认为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我国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P... 目的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胞内原生动物病原体,犬类被认为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我国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百度学术数据库检索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弓形虫流行病学数据,并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ArcGIS 10.2软件对犬弓形虫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统计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87—2023年,中国犬感染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总体呈平稳趋势,犬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3.97%。其中,云南省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居全国之首,高达27.65%,而陕西省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则较低,仅为0.56%,各省份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分地区未见犬弓形虫流行病学数据。西南地区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对比1987—2004年和2005—2023年2个时期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犬弓形虫感染在我国分布广泛,流行周期稳定。应采相应防控措施,加强相关疫情监测,提高公众对弓形虫病的防控知识普及,以降低弓形虫病的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空间流行病学 动态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瑞利尤单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郭松林 刘淼 +2 位作者 杨小娟 段相国 苏春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8-1227,共10页
目的:观察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CD8^(+)T细胞的表达,探讨新型TIGIT阻断药物替瑞利尤单抗对TNBC患者外周... 目的:观察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CD8^(+)T细胞的表达,探讨新型TIGIT阻断药物替瑞利尤单抗对TNB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IGIT在TNBC肿瘤组织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NBC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IGIT、程序性死亡蛋白(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的共表达与细胞因子分泌功能。构建CD8^(+)T细胞与TNBC细胞系HCC-1937、MDA-MB-231细胞共培养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术、共聚焦荧光成像检测替瑞利尤单抗对TNBC患者CD8^(+)T细胞抗肿瘤功能的影响。结果:TIGIT在TNBC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CD8^(+)T细胞中表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NBC患者外周血TIGIT+PD1+CD8^(+)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CD8^(+)T细胞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颗粒酶B(granzyme B,GB)分泌能力显著降低,TIGIT+CD8^(+)T细胞IFN-γ、TNF-α分泌能力较TIGIT-CD8^(+)T细胞明显降低(P<0.05)。替瑞利尤单抗处理后,TIGIT+CD8^(+)T细胞IFN-γ和TNF-α分泌能力明显增强(P<0.05)。在共培养模型中,替瑞利尤单抗可恢复TNBC患者CD8^(+)T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与恩沃利单抗联合使用能进一步增强其诱导凋亡能力。结论:替瑞利尤单抗可改善CD8^(+)T细胞免疫抑制状态,恢复其肿瘤杀伤功能,与恩沃利单抗的联合使用能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瑞利尤单抗 CD8阳性T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4-5p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顾铃毓 王利新 +1 位作者 崔洁 董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 探讨miR-224-5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TCGA数据集获取肝细胞癌患者中miR-224-5p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2(EGR2)的RNA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HepG2细胞,并在HepG2细胞中... 目的 探讨miR-224-5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TCGA数据集获取肝细胞癌患者中miR-224-5p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2(EGR2)的RNA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HepG2细胞,并在HepG2细胞中转染慢病毒载体(敲低miR-224-5p)、小干扰RNA片段或过表达载体(干扰及过表达EGR2)。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qPCR)检测肝癌cDNA芯片及细胞中miR-224-5p及EGR2的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GR2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24-5p与EGR2结合情况;EdU实验检测HepG2细胞阳性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数,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HCC组织中miR-224-5p表达升高,EGR2 mRNA水平表达下降;与LO2组细胞相比,HepG2细胞中miR-224-5p表达升高,EGR2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与Lv-sh-NC组相比,Lv-sh-miR-224-5p组HepG2细胞24 h EdU阳性细胞率、细胞侵袭数及48 h细胞迁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与Oe-NC组相比,Oe-EGR2组HepG2细胞24 h EdU阳性细胞率、细胞侵袭数及48 h细胞迁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与Lv-sh-NC组相比,Lv-sh-miR-224-5p组EGR2蛋白水平表达升高;与Lv-sh-miR-224-5p+si-NC组相比,Lv-sh-miR-224-5p+si-EGR2组HepG2细胞24 h EdU阳性细胞率、细胞侵袭数及48 h细胞迁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结论 miR-224-5p通过与EGR2结合从而促进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4-5p HEPG2 增殖 凋亡 侵袭及迁移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K基因对肝癌细胞系MHCC97-H/L表型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丁碧莹 王利新 董辉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449-1457,共9页
目的:探讨RECK表达水平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L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对TCGA和GTEx数据库中肝细胞癌样本的RNA-seq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一个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RECK;然后利用慢病毒转染在MHCC... 目的:探讨RECK表达水平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L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对TCGA和GTEx数据库中肝细胞癌样本的RNA-seq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一个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RECK;然后利用慢病毒转染在MHCC97-H/L细胞中构建RECK干扰/过表达模型;通过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检测RECK在MHCC97-H/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明胶酶谱、ELISA和蛋白免疫印记检测MMP-2、MMP-9和MT1-MMP表达。结果:RECK的表达在肝细胞癌样本的各个分期(尤其是G3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NC组相比,沉默RECK表达后,MHC C97-L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率增加,细胞凋亡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e-NC组相比,过表达RECK后,MHCC97-H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RECK表达显著促进MHCC97-L细胞内MMP-2、MMP-9和MT1-MMP的表达,反之,过表达RECK抑制MHCC97-H细胞内MMP-2、MMP-9和MT1-MMP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CK的表达能够增强肝癌细胞凋亡,并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K基因 肝细胞癌 转移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诱导产生的ROS经MAPK/NLRP3途径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骆佳 徐兆坤 李雅楠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0,共6页
采用气液相(air-liquid interface,ALI)培养方式构建支气管原代上皮细胞(宁夏滩羊)模型,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诱导产生的活性氧(ROS)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ovipneumoniae诱导产生的... 采用气液相(air-liquid interface,ALI)培养方式构建支气管原代上皮细胞(宁夏滩羊)模型,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诱导产生的活性氧(ROS)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ovipneumoniae诱导产生的ROS通过激活MAPK(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活化炎症小体NLRP3,释放炎症因子,引发凋亡。同时,NLRP3炎症复合小体装配过程中所激活的caspase-1可提高MAPK的活化效率,加强NLRP3的活化,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回路。结果显示,M.ovipneumoniae诱导产生的ROS经MAPK/NLRP3信号介导的氧化损伤在M.ovipneumoniae感染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支气管上皮细胞 气液相界面 NLRP3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地区牛源弓形虫流行病学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雅静 林雪 +3 位作者 康宇婷 乔霞 王亮 薛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8-1008,1023,共12页
目的了解我国牛源弓形虫的流行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牛源弓形虫疾病监测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我国区域近40年(1985—2022年)的牛源弓形虫相关文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 目的了解我国牛源弓形虫的流行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牛源弓形虫疾病监测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我国区域近40年(1985—2022年)的牛源弓形虫相关文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IS)对我国牛源弓形虫的流行情况进行空间定位与表达。结果我国牛源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1.08%(8139/73480,95%CI:10.96%~11.20%)。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的牛源弓形虫病问题严重,南方地区牛源弓形虫感染率为14.74%(4332/29383,95%CI:13.46%~16.02%),而北方地区感染率为9.23%(4294/46501,95%CI:8.97%~9.49%),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7.964,P>0.05)。牛源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的省份有浙江(27.64%,76/275,95%CI:22.34%~32.94%)、重庆(27.25%,94/345,95%CI:22.57%~31.93%)、西藏(21.97%,76/346,95%CI:22.57%~26.35%)和湖南(20.26%,487/2404,95%CI:12.93%~36.13%)。江西、湖北、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尚未见对牛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牛源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集中在青海、河南、云南、新疆和甘肃等省份,尤其青海地区,涉及的地级县市高达20个。我国牦牛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6.27%(1469/9029,95%CI:15.51%~17.03%)。牦牛弓形虫阳性率较高的省份有四川(33.73%,85/252,95%CI:30.75%~36.71%),西藏(26.96%,62/230,95%CI:21.23%~32.67%)和甘肃(22.53%,639/2836,95%CI:21.00%~24.06%)。与1985—2004年采集的牛源和牦牛源弓形虫感染率相比,2005—2022年我国牛源和牦牛源弓形虫总感染率明显降低(χ^(2)=1393.914,P<0.05)。结论应用GIS技术可视化展现了我国牛源弓形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牛源弓形虫在我国广泛传播,流行周期稳定,且不同地区间的弓形虫阳性率差异很大,应加强对牛源弓形虫感染的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GIS技术 流行病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携带blaNDM基因的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子特征研究
11
作者 兰敏 赵志军 +6 位作者 康宇婷 汪澎涛 王艺璇 李佳铭 刘春兰 马慧慧 贾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0-674,681,共6页
目的 研究携带blaND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子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宁夏某医院患者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扩增菌株耐药基因,验证细菌表型,分析blaNDM基因水平转移情况,应用多... 目的 研究携带blaND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子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宁夏某医院患者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扩增菌株耐药基因,验证细菌表型,分析blaNDM基因水平转移情况,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4株菌主要来自肝胆外科,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各菌株均检出blaNDM基因和其他不同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4株菌成功进行质粒接合试验,blaNDM基因均转移至大肠埃希菌J53AZ^(R),MLST分型显示共4种ST型,分别为ST85、ST116、ST131和ST551。结论 检出4株携带blaND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医院应重视耐药菌检测和监测工作的实施,防止耐药菌进一步流行造成更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12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肝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小洋 张旭 +1 位作者 海龙 丁向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615,共5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由病毒感染、酒精、化学物质等原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的愈合反应,是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环节。肝巨噬细胞被认为是肝损伤和修复的重要介质,巨噬细胞极化趋向对肝纤维化具有双向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不同表... 肝纤维化是一种由病毒感染、酒精、化学物质等原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的愈合反应,是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环节。肝巨噬细胞被认为是肝损伤和修复的重要介质,巨噬细胞极化趋向对肝纤维化具有双向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不同表型的肝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纤维化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 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P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铁死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南 石斌 +2 位作者 马小兰 吴伟超 曹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5-893,共9页
目的探讨脆性X智力障碍蛋白(FMRP)调控结直肠肿瘤(CRC)细胞逃避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FMRP在CRC细胞中的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FMRP参与调控CRC进展的生物功能及信号通路;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和... 目的探讨脆性X智力障碍蛋白(FMRP)调控结直肠肿瘤(CRC)细胞逃避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FMRP在CRC细胞中的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FMRP参与调控CRC进展的生物功能及信号通路;采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和siRNA干扰技术,分别构建FMRP过表达载体(Lv-FMRP)和敲低载体(siFMRP-1、siFMRP-2、siFMRP-3),细胞实验设Control组、NC组、siFMRP-1组、siFMRP-2组、siFMRP-3组、Lv-NC组、Lv-FMRP组;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MDA/ROS/GSH/Fe^(2+)试剂盒检测细胞铁死亡水平;采用JC-1荧光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及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FMRP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肠粘膜上皮细胞NCM460相比,FMRP在CRC细胞中明显高表达(P<0.05);TCGA数据库联合生信分析显示FMRP与活性氧调控、氧化应激诱导细胞死亡、线粒体呼吸等生物过程相关,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相关;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FMRP敲低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SH含量降低,MDA和ROS含量升高,Fe^(2+)荧光强度增强(P<0.05),SLC7A11/GPX4蛋白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JC-1荧光强度升高,而FMRP过表达组与上述结果相反;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敲低FMRP抑制瘤体生长,抑制SLC7A11表达(P<0.01);进一步检测RAS/MAPK信号通路,发现敲低FMRP导致ERK、MEK、MAPK、RAS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过表达FMRP上述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FMRP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促进CRC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P 铁死亡 RAS/MAPK信号通路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通过阻断NF-κB信号抑制卡介苗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超 刘文淼 骆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410,共7页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对卡介苗(BCG)介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CG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0.5、1、2、4、6、8、12、24 h,DUSP5表达变化;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RAW264.7巨...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对卡介苗(BCG)介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CG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0.5、1、2、4、6、8、12、24 h,DUSP5表达变化;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RAW264.7巨噬细胞DUSP5水平,并设置siRNA阴性对照(si-NC)组、DUSP5敲低(si-DUSP5)组、si-NC联合BCG感染组、si-DUSP5联合BCG感染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6、TNF-α、IL-10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与磷酸化的NF-κB(p-NF-κB)表达变化。结果BCG感染上调RAW264.7巨噬细胞核DUSP5蛋白表达,并在BCG刺激4 h后,DUSP5表达量达到高峰;与si-NC联合BCG感染组相比,敲低DUSP5抑制细胞促炎因子IL-1β、IL-6与TNF-α表达与分泌,而抑炎因子IL-10表达不受DUSP5的影响;且敲低DUSP5抑制细胞NF-κB磷酸化。结论敲低DUSP5通过阻断NF-κB信号抑制BCG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BCG) 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 RAW264.7巨噬细胞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K调控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小兰 王娟 +3 位作者 石斌 王南 田治翠 曹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943,共13页
背景与目的: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hnRNPK)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和蛋白翻译的RNA结合蛋白,已被发现与多种肿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但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hnRNPK对乳腺... 背景与目的: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hnRNPK)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和蛋白翻译的RNA结合蛋白,已被发现与多种肿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但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hnRNPK对乳腺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联合生信分析hnRNPK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nRNPK在乳腺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将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进行siRNA转染,设置分组为对照组(control)、空载体组(NC)、干扰载体组(si-hnRNPK),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高通量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分析hnRNPK富集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转导通路,Western blot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Fe2+试剂盒检测hnRNPK对铁死亡表型的影响,并利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检测敲低hnRNPK对铁死亡的回复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nRNPK对Wnt/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nRNPK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hnRNPK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S低于hnRNPK低表达组(P<0.05);hnRNPK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呈高表达,敲低hnRNPK后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RNA-seq分析发现hnRNPK显著富集铁死亡、凋亡、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敲低hnRNPK通过促进脂质ROS和MDA产生、Fe2+富集促进乳腺癌细胞铁死亡(P<0.05),且联合Fer-1有效抑制敲低hnRNPK对铁死亡的促进作用(P<0.05);hnRNPK下调导致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中β-catenin、c-Myc表达降低,CK1α、APC、GSK-3β复合物表达升高(P<0.05)。结论:hnRNPK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敲低hnRNPK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铁死亡,抑制乳腺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RNPK 乳腺癌 铁死亡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8蛋白在脊柱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智博 费骏 +5 位作者 娄才立 刘建 吉金科 张旭 俞梦楚 牛宁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
目的:分析S100-A8蛋白在脊柱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评价其作为脊柱结核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S100-A8蛋白在脊柱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评价其作为脊柱结核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49.5±16.3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3.4±9.7岁.两组各选取3例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并筛选差异蛋白,结合脊柱结核信号通路,确认目标蛋白.选取50例观察组与30例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目标蛋白表达水平.收集观察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T-SPOT、抗酸染色、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收集对照组实验室检查并与观察组进行比较;采用T-test分析目标蛋白在观察组各项临床资料之中的表达差异;通过线性回归及双变量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目标蛋白与观察组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目标蛋白联合STB常用诊断指标的价值.结果:S100-A8蛋白具有诊断脊柱结核的价值(AUC=0.931,P<0.001),在观察组外周血中表达水平(59.04±19.37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3.16±10.07ng/ml)(P<0.05).观察组CRP及ES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细菌学培养阳性16例,阴性84例;T-SPOT阳性80例,阴性20例;抗酸染色阳性19例,阴性81例;病理学阳性73例,阴性27例;影像学诊断阳性76例,阴性24例.S100-A8蛋白在观察组的临床分组(年龄、性别、病程、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诊断中差异显著(P<0.05),在ESR、CRP、T-SPOT、病理学结果、抗酸染色结果、细菌学检测中差异极显著(P<0.01).线性回归分析表明S100-A8蛋白表达水平与CRP及ESR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166和0.266,P<0.01).双变量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显示其与CRP及ESR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621和0.681,P<0.01),而与白细胞、病程、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相对值的变化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其联合细菌学检测、T-SPOT结果、影像学诊断、抗酸染色结果、病理学具有诊断价值(AUC>0.6,P<0.05).结论:S100-A8蛋白在脊柱结核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存在表达差异,可能成为诊断脊柱结核的新型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蛋白质组学 S100-A8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潜在结核病特异性诊断分子标志物Circ-IRAKM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小燕 张旭 +4 位作者 马沁梅 宫照乾 于嘉霖 吴晓玲 邓光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2-980,共9页
目的分析Circ-IRAKM在活动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结核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评价其作为活动型结核病分子诊断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筛选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的Circ-RN... 目的分析Circ-IRAKM在活动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结核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评价其作为活动型结核病分子诊断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筛选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的Circ-RNA,qRT-PCR技术验证Circ-IRAKM在活动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的相对表达,采用SPSS 23.0及ROC曲线等分析Circ-IRAKM作为诊断活动型结核病的价值,GO/KEGG数据库预测候选靶点生物学功能。结果Circ-IRAKM在活动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升高有统计学意义(t=9.096,P<0.001);Circ-IRAKM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的AUC为0.966,特异性为0.995,灵敏度为0.937;且其表达与外周血巨噬细胞相对值/绝对值呈正相关;数据库预测其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病原-宿主博弈过程。结论Circ-IRAKM可作为结核病患者诊断及预后的候选特异性生物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环状RNA 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