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克隆及耐盐性分析
1
作者 马小霞 胡进红 +5 位作者 梁旺利 麻玉荣 孙雯 王玲霞 秦垦 梁文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0-393,共14页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 宁夏枸杞为著名耐盐药用植物,本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PCR法克隆LbALDH3F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 2300 EGFP-LbALDH3F1进行拟南芥遗传转化和亚细胞定位,并进行转LbALDH3F1拟南芥耐NaCl胁迫检验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全长1700 bp,编码序列为1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残基;上游启动子序列为1850 bp;LbALDH3F1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随着NaCl胁迫程度加深,宁夏枸杞的LbALDH3F1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200 mmol/L NaCl胁迫时表达量最高。对LbALDH3F1进行遗传转化,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对NaCl胁迫的耐受能力明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表现出更高的活性,脯氨酸及叶绿素a含量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显著升高,而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等含量在高盐胁迫下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明LbALDH3F1具有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耐NaCl胁迫的能力。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宁夏枸杞LbALDH3F1基因功能及其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ALDH3F1 克隆 遗传转化 盐胁迫 基因功能 宁夏枸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春小麦复种不同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2
作者 杨飞 任杨 +9 位作者 朱志明 连金番 樊明 金建新 佘奎军 卜燕燕 王翰林 雷兴月 张阁 虎琛斌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0-62,103,共4页
为探明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复种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种植表现,从而筛选出适宜在当地复种条件下种植的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特选用7个当地种植户常用的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并以‘中黄909’为对照品种,于2023年开展了相关品种比较试验。试验... 为探明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复种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种植表现,从而筛选出适宜在当地复种条件下种植的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特选用7个当地种植户常用的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并以‘中黄909’为对照品种,于2023年开展了相关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参试品种中,‘东升2号’的全生育期较短,株高、底荚高度均大于对照品种,且收获株数较多,实际产量较高,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复种条件下进行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复种 大豆 品种比较 产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亚麻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3
作者 任杨 杨飞 +7 位作者 朱志明 张阁 虎琛斌 佘奎军 李喜红 杨俊丽 王翰林 芦红萍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5-27,38,共4页
亚麻作为宁夏地区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在保障粮油安全和提升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宁夏地区亚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现对宁夏地区亚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种植效益偏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产销加”链条衔接不... 亚麻作为宁夏地区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在保障粮油安全和提升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宁夏地区亚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现对宁夏地区亚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种植效益偏低、机械化程度不高、“产销加”链条衔接不畅等亚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加大新品种引育和新技术应用、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精深加工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多元化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品种 栽培技术 加工企业 品牌培育 宁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耐盐性与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许兴 郑国琦 +1 位作者 周涛 惠红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0-73,共4页
通过控制盆栽土壤盐分与田间不同土壤盐度试验研究了宁夏淡灰钙土地区枸杞的耐盐性特征,土壤盐分对宁夏枸杞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枸杞的耐盐指标与生理生化反应变化。
关键词 宁夏 枸杞 耐盐性 生理生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考察、引进和利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汉民 张富国 +5 位作者 陈东升 袁海静 王晓亮 亢玲 张维军 何进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12,共5页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引进在宁夏小麦引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碧玉麦、阿勃、墨卡(卡杰姆F-71)、WC-20(宁春37)、9186(宁冬6号)等国外小麦品种在宁夏生产上直接利用。宁夏春小麦的品质杂交选育始于1953年,利用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斗...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引进在宁夏小麦引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碧玉麦、阿勃、墨卡(卡杰姆F-71)、WC-20(宁春37)、9186(宁冬6号)等国外小麦品种在宁夏生产上直接利用。宁夏春小麦的品质杂交选育始于1953年,利用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斗地1号、宁春4号等50余个春麦品种。1990年宁夏国外冬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带动了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和耕作改制的研究,也引发了宁夏冬麦品种杂交选育的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的杂交选育的工作始于1991年,经过15年的努力,杂交选育出第一批冬麦品种宁冬10号、宁冬11号,2010年在冬麦生产上取代了明丰5088,不仅实现了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第3次更新、实现了小麦品种的5次更新,而且使宁夏小麦生产水平跃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宁夏引黄灌区耕作制度改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引种 小麦种质资源 品种杂交选育 冬麦北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UC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蒋秋斐 罗晓瑜 +5 位作者 洪龙 李欣 封元 巫亮 韩丽云 顾亚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43-1849,共7页
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确定UCP2基因SNP位点,检测其在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UCP2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为T632C、A655G和A689C,结合PCR-SSCP结果分析后,分... 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确定UCP2基因SNP位点,检测其在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UCP2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为T632C、A655G和A689C,结合PCR-SSCP结果分析后,分为AA、BB、AB 3种基因型。不同月龄体高、体重、胸围、体斜长,总体呈AA>AB>BB。AA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月龄体高、胸围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P<0.01),与AB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确定,T632C位点发生的碱基突变对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的体重性状选育存在显著意义,AA基因型个体可作为后期选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P2基因 西门塔尔杂种牛 多态性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KASP标记检测及验证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维军 赵俊杰 +6 位作者 何进尚 郝晨阳 王小亮 亢玲 张富国 张学勇 陈东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3-504,共12页
为挖掘高粒重小麦种质资源,连续2年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测定了209份小麦种质资源的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4个籽粒相关性状,同时用4个粒重相关基因TaGW2-6B、TaGASR、TaGS-D1和TaCWI-4A的KASP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结... 为挖掘高粒重小麦种质资源,连续2年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测定了209份小麦种质资源的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4个籽粒相关性状,同时用4个粒重相关基因TaGW2-6B、TaGASR、TaGS-D1和TaCWI-4A的KASP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表型性状较丰富。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分布范围分别为29.73~56.25 g、5.82~7.57 mm、2.87~3.83 mm和2.74~3.55 mm。4个基因标记分别将参试材料区分为两种单倍型:TaGW2-6B将参试材料区分为Hap-6B-1和Others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Hap-6B-1的频率为62.44%;TaGASR将参试材料区分为H1c和H1c/H1g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H1c频率为93.10%;TaCWI-4A-1523将参试材料区分为Hap-4A-C和Hap-4A-T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Hap-4A-C频率为76.41%;TaGS-D1将参试材料区分为Ta GS-D1a和TaGS-D1b两种单倍型,其中优异单倍型TaGS-D1a频率为86.50%。TaGW2-6B与千粒重显著相关,与粒宽和粒厚极显著相关;TaGASR与千粒重和粒长极显著相关,与粒宽显著相关;TaCWI-4A与千粒重、粒宽和粒厚显著相关。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主要包括7种优异单倍型组合,其中,Hap-6B-1+H1c+Hap-4A-C+TaGS-D1a组合对千粒重、粒宽和粒厚有显著的正向调控作用,Hap-4AC+TaGS-D1a组合对粒长有显著的正向调控作用。因此,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TaGW2-6B、TaGASR和TaCWI-4A能够较好地区分小麦粒重大小,可用于粒重性状选择。在209份参试材料中,共筛选到14份千粒重大于50 g的高粒重材料,其中有9份材料聚合了4个粒重相关基因的优异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小麦 籽粒性状 粒重相关基因 KAS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_2、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永生 张爱平 +2 位作者 刘汝亮 杨世琦 李存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排放主要在水稻灌浆和成熟期,CH_4排放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期,而N_2O排放关键期在水稻的分蘖和拔节期。与N0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稻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以及稻田GWP;常规施氮处理中CO_2、CH_4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 446.87、146.57 kg C·hm^(-2)和2.93 kg N·hm^(-2);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O_2排放,但使灌区稻田CH_4和N_2O排放分别显著降低了24.42%和36.28%。总的来看,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使宁夏引黄灌区稻田GWP显著降低了26.70%。未来应结合土壤有机碳氮形态和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技术,分析长期优化施氮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优化施氮 土壤 温室气体 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青 祁建钊 +3 位作者 秦恳 谢亚军 张炎 田惠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52-2463,共12页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及细胞质组成、分泌物成分等均有差异。(2)小孢子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细胞电子密度大,具有很强的脂质性质,光滑内质网和脂质小泡很丰富;而药壁绒毡层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粗糙内质网较多。四分体后期,两种绒毡层细胞均含有很丰富的核糖体、粗糙内质网和分泌团。减数分裂前,两种绒毡层的细胞壁出现松散并呈絮状。之后,由于不同发育时期绒毡层细胞的不同分泌物在絮状细胞壁中的分布,致使二者的细胞壁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3)从小孢子早期开始,两种绒毡层细胞的质膜都发生了局部解体。分析推测,在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具有较高的糖和脂类合成率,药壁绒毡层具有较高的蛋白质类合成率;在四分体后期,药隔绒毡层具有加强胼胝质酶合成和分泌的功能;而两种绒毡层絮状松散的细胞壁和局部解体的质膜有利于绒毡层的较大颗粒分泌物大量、顺利地分泌出绒毡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异型绒毡层 超微结构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大棚西瓜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松 沙新林 +5 位作者 杨惠勤 李荣 姜雪琴 路洁 赵丹青 刘声锋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共5页
针对宁夏吴忠拱棚西瓜栽培生产中水肥利用率不高、水肥施入不同步等制约因素,充分利用西瓜膜下滴灌条件,探索适宜水平下水、氮和钾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在大棚高畦膜下滴灌条件下的产量效应,建立吴忠黄灌区大棚西瓜产量数学模型,以氮... 针对宁夏吴忠拱棚西瓜栽培生产中水肥利用率不高、水肥施入不同步等制约因素,充分利用西瓜膜下滴灌条件,探索适宜水平下水、氮和钾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在大棚高畦膜下滴灌条件下的产量效应,建立吴忠黄灌区大棚西瓜产量数学模型,以氮肥和钾肥配施提高补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提高植株整体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目的。采用频率分析法对产量模型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产量大于47700 kg·hm^(-2)的方案中最佳农艺措施为:补水量904.8~1014.75 m^(3)·hm^(-2)、施氮肥量172.69~204.775 kg·hm^(-2)、施钾肥量204~218.2 kg·hm^(-2)。根据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因素分析,总结了最优组合方案,可达到提高植株整体的抗性、制约土传病害蔓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大棚 膜下滴灌 引黄灌区 水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果树产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白小军 王晓菁 +3 位作者 侍梅 张晓琴 杜玉宁 张宗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6-210,共5页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在宁夏果树栽培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选苹果、梨、杏、梅等品种,分别放置梨小食心虫诱芯,在生长季节逐日对各诱集点诱芯诱集成虫数量,以及田间危害损失、发生代数、发育历期进行调查...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在宁夏果树栽培区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征。选苹果、梨、杏、梅等品种,分别放置梨小食心虫诱芯,在生长季节逐日对各诱集点诱芯诱集成虫数量,以及田间危害损失、发生代数、发育历期进行调查。经3a定点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每年可发生4代,即4月中旬越冬代开始,5月中旬第1代,6月中旬第2代,7月中旬到8月初第3代,8月下旬到9月上旬以老龄幼虫越冬。生长季节对不同果树品种危害呈以下时间特征:为害先从杏开始,接着梅子,然后早熟梨,最后苹果。采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预报成虫高峰期,结合果树的开花和结果物候期可确定发生期的防治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治关键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稻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伟东 张益民 +8 位作者 杨明进 桂林国 王兴盛 胡春香 吴瑞 马洪文 张文银 王昕 贺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88,共5页
要实现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整水稻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宁夏水稻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宁夏水稻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途径和保障措施,重点突出了水稻产业结构调整要重视"种",更要重... 要实现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整水稻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宁夏水稻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宁夏水稻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途径和保障措施,重点突出了水稻产业结构调整要重视"种",更要重视"销",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可行的途径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结构调整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早熟西瓜套作向日葵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莉 于蓉 +1 位作者 刘声锋 郭守金 《中国瓜菜》 CAS 2014年第4期71-72,共2页
宁夏银北地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 000 h,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 mm左右,无霜期185 d左右,年平均气温8.5℃左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宁夏银北地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 000 h,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00 mm左右,无霜期185 d左右,年平均气温8.5℃左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适合西瓜生产。在宁夏银北地区,采用早熟西瓜生长后期,在垄沟种植向日葵的套种模式,每667 m^2西瓜产量3 500-4 0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西瓜 向日葵 宁夏 年平均降水量 大陆性气候 技术 栽培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高产栽培的土壤肥力问题与调控途径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权 陈茹 +1 位作者 王振平 王国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系统分析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所面临的土壤管理及施肥问题,提出了研究内容和主攻方向,以及增产提质途径,为实现酿酒葡萄栽培的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达到高产、优质、抗冻的目的,进而推动宁夏及周边同类土质气候区酿酒葡萄栽培... 系统分析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所面临的土壤管理及施肥问题,提出了研究内容和主攻方向,以及增产提质途径,为实现酿酒葡萄栽培的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达到高产、优质、抗冻的目的,进而推动宁夏及周边同类土质气候区酿酒葡萄栽培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酿酒葡萄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陕西野生苦味枸杞调查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海静 袁汉民 +10 位作者 彭健 印敏 陈雨 赵兴增 刘兰英 何进尚 董立国 张维军 王相云 王毅 刘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0-1413,共14页
为了探索宁夏及陕西省野生枸杞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遗传进化、成熟鲜果苦味、甜味演变规律,以及野生苦味枸杞苦味物质,系统调查、SLAF测序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紫外线波长鉴定法等方法被应用于本项... 为了探索宁夏及陕西省野生枸杞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遗传进化、成熟鲜果苦味、甜味演变规律,以及野生苦味枸杞苦味物质,系统调查、SLAF测序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紫外线波长鉴定法等方法被应用于本项研究。结果发现,从陕西省岐山县、扶风县到宁夏南部山区、引黄灌区、贺兰山东麓,野生枸杞成熟鲜果出现了由全苦、半苦、甜后苦(或甜后麻苦)、甜、甜后稍苦、全苦的大致变化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及陕西40份野生枸杞资源可以划分为5大类,类群Ⅰ、类群Ⅱ、类群Ⅲ、类群Ⅳ均为野生苦味枸杞在分子水平的不同类型,类群Ⅴ为众多的从苦味到甜味的过渡类型野生种质,显示出了野生苦味枸杞的遗传多样性;栽培甜枸杞宁杞7号、宁夏海原县野生苦枸杞、宁夏西吉县野生苦枸杞、陕西省岐山县野生苦枸杞4种枸杞成熟鲜果样品在液质总离子流图的30~50min区域中,宁杞7号缺少3种野生苦味枸杞共同具有的波谱区段,经化学成分解析,其主要为甾体生物碱类,即澳洲茄碱和5,6-二氢澳洲茄碱。据此,野生苦味枸杞的苦味成分可能与甾体生物碱类成分如澳洲茄碱、5,6-二氢澳洲茄碱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利用野生苦味枸杞种质资源,培育医药专用枸杞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苦味枸杞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遗传进化树 澳洲茄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沙海宁 孙权 +4 位作者 周明 王振平 王国珍 张晓娟 郭洁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年第2期13-17,22,共6页
调查了宁夏御马葡萄基地不同栽培年限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速效磷、阳离子代换量大都处于最低的6级水平;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肥力水... 调查了宁夏御马葡萄基地不同栽培年限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速效磷、阳离子代换量大都处于最低的6级水平;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肥力水平显著增加,表层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增加;蔗糖酶、脲酶活性随剖面深度的加深而显著减小;表土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但不同土地表层以下各层次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高于表层,且差异显著。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缓效钾、速效钾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脲酶与磷酸酶,以及脲酶与蔗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由此表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大小可以表征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栽培区土壤肥力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肥力 酿酒葡萄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旱作区域露地西瓜套作栽培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俭 曲继松 +2 位作者 张丽娟 冯海萍 杨冬艳 《长江蔬菜》 2012年第20期49-51,共3页
为了探索宁夏旱作区域露地瓜菜套作栽培适应性效果,进行了西瓜+辣椒,西瓜+洋葱,西瓜+三叶草3种套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套作对西瓜产量、品质影响不显著,但对西瓜发病率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套作蔬菜具有一定产量和效益,因此露地西... 为了探索宁夏旱作区域露地瓜菜套作栽培适应性效果,进行了西瓜+辣椒,西瓜+洋葱,西瓜+三叶草3种套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套作对西瓜产量、品质影响不显著,但对西瓜发病率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套作蔬菜具有一定产量和效益,因此露地西瓜间套作栽培在宁夏旱作区域极具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西瓜 套作 自然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平原地区春种胡萝卜套种秋番茄复种花椰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冬 王学銘 张晓琴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8期41-43,共3页
春种胡萝卜套种秋番茄复种花椰菜一年三茬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在宁夏银川平原地区进行的几年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栽培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效益,而且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适合在生... 春种胡萝卜套种秋番茄复种花椰菜一年三茬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在宁夏银川平原地区进行的几年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栽培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效益,而且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适合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通过试验,我们确定了春种胡萝卜套种秋番茄复种花椰菜的最佳栽培模式,保证春胡萝卜产量,主攻秋番茄高产,额外增收一些花椰菜的栽培措施,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复种指数 春胡萝卜 平原地区 花椰菜 秋番茄 套种 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鲜食葡萄采后保鲜产业化的技术措施浅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光弟 吴立伟 +3 位作者 李玉鼎 桑晓钰 王国珍 马文平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3期54-61,共8页
在概述我国葡萄产业的基础上,指出了鲜食葡萄流通上的差距.分析了我区鲜食葡萄生产与采后设施状况.依据宁夏葡萄产业化的政策背景对鲜食葡萄的采后保鲜工艺的工序提出了务实的观点.为使鲜食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概述我国葡萄产业的基础上,指出了鲜食葡萄流通上的差距.分析了我区鲜食葡萄生产与采后设施状况.依据宁夏葡萄产业化的政策背景对鲜食葡萄的采后保鲜工艺的工序提出了务实的观点.为使鲜食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使保鲜为采前服务并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必须加强采前的产业化水平,并使之与采后保鲜、物流有机结合,使采后的工业化得到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鲜食葡萄 保鲜工艺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覆膜压沙西芹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冬 关耀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7期128-129,共2页
针对宁夏南部冷凉区覆膜压沙西芹栽培要求,筛选部分西芹品种,为产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解决因品种退化等原因造成的效益降低等问题。
关键词 宁夏 覆膜压沙 西芹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