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孟州市小麦高产创建实践活动及关键技术
1
作者
于秋霞
杨明贵
《河南农业》
2009年第4期49-49,共1页
孟州市小麦单产一直位居河南省前列,自2002年周麦16引进孟州市以来,屡屡出现单产突破700kg/667m^2的地块,最高单产曾经达到750kg/667m^2以上,虽然未得到有关专家的验收肯定,
关键词
孟州市
实践活动
麦高
技术
河南省
单产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
4
2
作者
于秋霞
《中国果菜》
2009年第3期44-44,共1页
随着党和政府对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视,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夏玉米的高产典型也不断地被刷新,我市近年来就不断出现800kg/亩以上的单产纪录。但与此同时,全市玉米平均单产却一直难以大幅度地提高,...
随着党和政府对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视,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夏玉米的高产典型也不断地被刷新,我市近年来就不断出现800kg/亩以上的单产纪录。但与此同时,全市玉米平均单产却一直难以大幅度地提高,仍然徘徊在500—550kg/亩左右。结合我们近几年来在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原因
减产
栽培技术推广
优质高产
玉米新品种
粮食生产
科技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审品种洛麦23种子繁育法及示范推广效果分析
3
作者
余四平
吴少辉
+8 位作者
张少澜
田文仲
段国辉
温红霞
李建强
王军
赵德军
高海涛
张灿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040-1041,共2页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麦23
种子繁育
示范推广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州市小麦高产创建实践活动及关键技术
1
作者
于秋霞
杨明贵
机构
孟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孟州市
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河南农业》
2009年第4期49-49,共1页
文摘
孟州市小麦单产一直位居河南省前列,自2002年周麦16引进孟州市以来,屡屡出现单产突破700kg/667m^2的地块,最高单产曾经达到750kg/667m^2以上,虽然未得到有关专家的验收肯定,
关键词
孟州市
实践活动
麦高
技术
河南省
单产
小麦
分类号
S791.25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
4
2
作者
于秋霞
机构
孟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果菜》
2009年第3期44-44,共1页
文摘
随着党和政府对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视,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夏玉米的高产典型也不断地被刷新,我市近年来就不断出现800kg/亩以上的单产纪录。但与此同时,全市玉米平均单产却一直难以大幅度地提高,仍然徘徊在500—550kg/亩左右。结合我们近几年来在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夏玉米
原因
减产
栽培技术推广
优质高产
玉米新品种
粮食生产
科技投入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审品种洛麦23种子繁育法及示范推广效果分析
3
作者
余四平
吴少辉
张少澜
田文仲
段国辉
温红霞
李建强
王军
赵德军
高海涛
张灿军
机构
洛阳农林
科学
院
孟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安徽省谷神种业公司
安徽省永民种业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040-1041,共2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7B01-6)
国家及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E-2-36
+1 种基金
S2010-10-02)
河南省成果转化项目(1222011100004)
文摘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关键词
洛麦23
种子繁育
示范推广
效果
Keywords
Luomai 23
Seed breeding
Demonstration
Benefit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孟州市小麦高产创建实践活动及关键技术
于秋霞
杨明贵
《河南农业》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于秋霞
《中国果菜》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审品种洛麦23种子繁育法及示范推广效果分析
余四平
吴少辉
张少澜
田文仲
段国辉
温红霞
李建强
王军
赵德军
高海涛
张灿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