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海市雪灾危险性及风险性区划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连帆 万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50-153,157,共5页
根据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针对威海市雪灾影响特点,建立以年均累计降雪量、年均最大积雪深度和年均降雪日数为雪灾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估模型,以及基于综合危险性指标和承灾体指标的雪灾风险评估模型。利用1981—2020年威海... 根据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针对威海市雪灾影响特点,建立以年均累计降雪量、年均最大积雪深度和年均降雪日数为雪灾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估模型,以及基于综合危险性指标和承灾体指标的雪灾风险评估模型。利用1981—2020年威海市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雪深、降雪量等资料,分析各致灾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威海市雪灾危险性和风险区划评估。结果表明,威海市平均最大积雪深度、平均降雪量和平均降雪日数各年份间差异较大,其中2005年、2020年和2017年位居前列。年均最大积雪深度和年均累计降雪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环翠区和文登区两区交接地带,较高值区也主要在环翠区南部和文登区大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荣成市东南及东北角和乳山市中西部地区。威海市雪灾致灾高危险区集中在环翠区西南部和文登区中北部(包含文登市区)两区交界靠近昆嵛山附近海拔较高的区域。雪灾人口风险与雪灾GDP风险的等级分布大体上一致,环翠区、文登区北部和荣成市东侧小区域雪灾人口(GDP)风险值为高或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时空分布 危险性区划 承灾体 风险评估 山东威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气象条件与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志青 秦俊岭 +1 位作者 毕建杰 汤原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31-33,共3页
从建立威海市主要农作物和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预测的气象要素相关联的数据库入手,通过建立主要农作物和果树病、虫害发生的空间分布图,结合历史资料,制作威海市主要农作物和果树病、虫害预报节目和手机短信等,在气象科技为地方... 从建立威海市主要农作物和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预测的气象要素相关联的数据库入手,通过建立主要农作物和果树病、虫害发生的空间分布图,结合历史资料,制作威海市主要农作物和果树病、虫害预报节目和手机短信等,在气象科技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提供了新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报 病虫害 数据库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红 于志青 +1 位作者 于春霞 毕建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3期43-44,共2页
为探讨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分析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可持续发展思路,包括加快发展"12121"和手机平台为主的气象信息服务,强化... 为探讨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分析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可持续发展思路,包括加快发展"12121"和手机平台为主的气象信息服务,强化专业服务;大力发展气象影视业务,拓宽专业气象服务渠道,在开发气象应用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技 专业服务 “12121”平台 气象影视业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在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海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178-179,共2页
在分析了过去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农网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互联网+",且阐述了"互联网+"在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功能、发展及应用效果,以期为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新的... 在分析了过去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农网信息平台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互联网+",且阐述了"互联网+"在威海市气象科技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功能、发展及应用效果,以期为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气象 科技服务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对威海市茶树生长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复刚 朱卫民 +1 位作者 张国斌 梁红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9期201-201,207,共2页
本文介绍了茶树生长所需气候条件,分析了倒春寒、干旱、风雹等气象灾害对威海市茶树生长的影响,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期促进威海市茶叶优质高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气象灾害 茶树生长 影响 防御对策 山东威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文登区农村气象服务需求及为农服务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鹏鹏 周浩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262-262,264,共2页
针对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威海市文登区农村气象服务需求,并提出为农服务措施,主要包括深入开展农业专项气象服务、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等... 针对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威海市文登区农村气象服务需求,并提出为农服务措施,主要包括深入开展农业专项气象服务、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工作需求 措施 山东威海 文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威海市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积海 周淑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308-308,共1页
分析了威海市气象影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威海市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的措施,包括实现"市代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与电视台之间实现网络传输、进行影视制作设备的更新与增加、加强人才建设和人才... 分析了威海市气象影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威海市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的措施,包括实现"市代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与电视台之间实现网络传输、进行影视制作设备的更新与增加、加强人才建设和人才培训,进一步拓展影视广告走市场化道路等内容,以期为威海市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影视 集约化 发展 山东威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丰启 刘庆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5-39,共5页
利用威海市 1 960年 1月~ 1 997年 1 2月的的观测资料和灾情报告以及 1 986年1月~ 1 995年 1 2月的欧亚高空探测资料 ,分析了威海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 :威海市冰雹灾害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双峰现象 ,春末夏... 利用威海市 1 960年 1月~ 1 997年 1 2月的的观测资料和灾情报告以及 1 986年1月~ 1 995年 1 2月的欧亚高空探测资料 ,分析了威海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 :威海市冰雹灾害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双峰现象 ,春末夏初 (5~ 6月 )和夏末秋初 (9~ 1 0月 )次数最多 ,夏季较少。地理分布是半岛内陆多于沿海 ,西部多于东部。造成威海市冰雹的天气形势可分为低涡型、低槽型、西北气流小槽型和横槽型 ,其中以横槽型最少。各型冰雹天气中 ,山东半岛东部边界层有较强的暖湿平流 ,对流层中下部层结分布不稳定 ,湿区呈块状分布 ,范围较小 ,对流层中层是较强的干冷平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天气形势 气候分析 威海市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蟠桃大棚内外温湿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鹏鹏 周浩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S02期198-200,共3页
利用2019年1—3月威海市蟠桃大棚内外温湿度观测资料,分析大棚内外温湿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棚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总体上高于大气温度和湿度,塑料大棚增温幅度为晴天>多云>阴雨天,但长时间阴雨雪及雾霾天气会造成太阳直接辐射减少... 利用2019年1—3月威海市蟠桃大棚内外温湿度观测资料,分析大棚内外温湿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棚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总体上高于大气温度和湿度,塑料大棚增温幅度为晴天>多云>阴雨天,但长时间阴雨雪及雾霾天气会造成太阳直接辐射减少从而影响大棚增温。此时,大棚种植户采用人工各种措施,使棚内温湿度达到蟠桃的生长适宜条件,以减少不良天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温度 相对湿度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淑莲 周淑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5期357-358,共2页
利用1965~2004年威海市所辖4个气象台站气温的观测资料,对威海市近40年的气温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威海市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0.355℃/10年),特别是1989年以后增温非常明显,1994年是近40年来最暖的一年。气温以1988年... 利用1965~2004年威海市所辖4个气象台站气温的观测资料,对威海市近40年的气温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威海市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0.355℃/10年),特别是1989年以后增温非常明显,1994年是近40年来最暖的一年。气温以1988年为界分为冷、暖2个阶段,前段为冷期,后段为暖期。对于威海市气温上升,贡献最大的是冬季,而最低气温对于威海市升温的贡献又比最高气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气候变化 异常特征 山东威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MICAPS系统的二次开发研究
11
作者 周淑玲 闫淑莲 +2 位作者 周丽峰 李韬 丛美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367-368,共2页
介绍了MICAPS2.0中短期组件的参数检索控件的二次开发和威海本地化研究,将MICAPS的工作平台与威海气象业务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了适合威海预报员习惯的,集资料分析、预报制作、结果输出于一体的人机交互工作平台,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决策... 介绍了MICAPS2.0中短期组件的参数检索控件的二次开发和威海本地化研究,将MICAPS的工作平台与威海气象业务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了适合威海预报员习惯的,集资料分析、预报制作、结果输出于一体的人机交互工作平台,为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决策服务水平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操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PS系统 二次开发 本地化研究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12
作者 王德兰 孙法春 +2 位作者 于志青 毕建杰 谭秀山 《耕作与栽培》 2009年第4期54-55,共2页
从多年研究结果,从玉米播期、品种、气象等方面分析了威海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因素、发病规律,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广抗病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加强化学防控等针对性防治对策。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品种 套作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刺槐盛花期的预报模式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淑莲 周淑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3期11-12,共2页
利用最优回归方程分析刺槐盛花期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刺槐盛花期的开始时间与2月下旬的平均气温、4月上旬的降水量、4月下旬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3月上旬、下旬的降水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刺槐 盛花期 预报模式 山东威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威海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雷电防护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宫翠凤 宫新春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6期55-57,共3页
根据威海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地理、土质、气象等自然环境的特点,确定雷达站防雷等级,阐述了雷达站在设计和施工中,针对雷电各种危害途径所采取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天气雷达 防雷设计 接闪器 接地 雷击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12121”信箱拨打统计分析及对策探讨
15
作者 张灿 周淑玲 崔宜少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9期213-214,共2页
对威海市"12121"信箱的拨打进行统计,并在分析其拨打特点的基础上,试探讨"12121"的拨打与天气、时间和地域的关系,进而提出几点提高其拨打率的途径。
关键词 “12121”信箱 拨打率 统计分析 对策 山东威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极端南北大风特征对比及天气分型研究
16
作者 张萍萍 辛文鹏 +2 位作者 迟静 张莉萍 张宁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5,共10页
利用威海市近10年的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其他常规观测数据,对威海市极端南北大风特征和天气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南北大风极端值的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北大风平均风极端最大值可达到12级,阵风可达14级,南大风平均风... 利用威海市近10年的区域自动站资料和其他常规观测数据,对威海市极端南北大风特征和天气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南北大风极端值的大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北大风平均风极端最大值可达到12级,阵风可达14级,南大风平均风极端最大值可达到12级,阵风可达13级。极端偏北大风的年频数大于南大风。极端北大风分冷锋后部型、冷锋-气旋型和台风型3种天气型,冷锋后部型的最显著特征是具有强的海平面气压梯度,冷锋-气旋型北大风925 hPa偏北风风速大于冷锋后部型,台风型925 hPa偏北风风速和阵风风速在3个类型中都是最大的,台风路径沿着威海东部黄海海面北上。极端南大风分气旋型和台风型两种天气型,气旋型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暖平流,台风型则伴随强的动量下传,台风路径从济南和威海之间北上。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天气型的关键气象因子的定量化阈值,并建立了5类极端大风天气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大风 关键气象因子 天气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威海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
17
作者 宋华丽 方娇慧 潘凤妮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48-1651,共4页
为了解山东省威海市酸雨污染状况,进而为酸雨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5年威海市酸雨观测资料、气象因素数据,统计分析了威海市降水pH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酸雨的成因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威海市酸... 为了解山东省威海市酸雨污染状况,进而为酸雨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5年威海市酸雨观测资料、气象因素数据,统计分析了威海市降水pH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酸雨的成因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威海市酸雨强度和频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月变化,降水pH随冬、秋、春、夏逐渐升高,而酸雨出现频率则按冬、秋、春、夏逐渐降低;相比于威海市周边地区,威海市酸雨污染相对较低,但值得引起注意;酸雨的出现与威海市当地气候、污染源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变化特征 PH 气象因子 威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威海市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8
作者 孙鹏鹏 梅婵娟 单幸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利用威海市1961—2020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统计计算出-5℃以下低温日数、冷积温(≤-5℃),并分析了威海市60年来冬季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日数及冷积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60年来威海市冬季平均气温呈上... 利用威海市1961—2020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统计计算出-5℃以下低温日数、冷积温(≤-5℃),并分析了威海市60年来冬季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日数及冷积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60年来威海市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升温趋势率为0.27℃/10年,在20世纪6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冬季气温整体呈下降趋势,1968年下降到最低值,为-2.8℃,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冬季气温波动幅度较大,变化不明显,进入90年代后大幅上升,2007年及2020年达到最高峰,均为2.8℃;而极端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趋势率均为0.31℃/10年,20世纪60年代为最低,进入70年代明显上升,90年代达到最高,进入21世纪的20年来略有下降但波动不大;冷积温、低温日数和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 冷积温 低温日数 变化特征 威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大暴雨气候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
19
作者 闫淑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2期141-141,144,共2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1981—2018年威海市及其所辖台站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进入20世纪以来威海市大暴雨过程有增多的趋势;大暴雨相对集中在南部,且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普查了所有大暴雨过程...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1981—2018年威海市及其所辖台站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进入20世纪以来威海市大暴雨过程有增多的趋势;大暴雨相对集中在南部,且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普查了所有大暴雨过程的历史天气图,对大暴雨的发生规律及产生大暴雨的天气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大暴雨过程分为5个类型,归纳出各类型大暴雨形势场,为提高威海市大暴雨的预报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气候特征 环流形势 山东威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海市区细颗粒物(PM2.5)污染趋势研究及成分分析
20
作者 李斌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5期135-136,共2页
细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根据威海市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PM2.5的相关观测数据,着重针对PM2.5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些年来,威海市PM2.... 细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根据威海市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PM2.5的相关观测数据,着重针对PM2.5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些年来,威海市PM2.5浓度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PM2.5浓度为37.5μg·m^(-3);2017年PM2.5的浓度为32μg·m^(-3);8月PM2.5的浓度最低,3月PM2.5浓度最高。威海市区PM2.5浓度与污染程度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威海市区2016年、2017年PM2.5浓度在一天的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在8:00—10:00民众集中出行时间段内,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PM2.5的浓度较高,在17:00左右达到最低。之后,PM2.5浓度又有所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污染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