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全产业链背景下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策略
1
作者 蔡文婷 王峰 陈名蔚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3期148-153,共6页
该研究以如东县为案例,探讨在全产业链发展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优化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全产业链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在联系,指出技术推广需适配产业链融合需求。随后系统分析了如东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技术需求区... 该研究以如东县为案例,探讨在全产业链发展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优化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全产业链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在联系,指出技术推广需适配产业链融合需求。随后系统分析了如东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技术需求区域差异显著、推广精准度低、专业人才紧缺断层、生产主体接受度不平衡、推广模式陈旧见效慢。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四大优化方向:立足区域产业基础(粮油、经作、渔业)搭建分区分类技术推广架构;依据产业支撑差异(政策依赖型vs市场驱动型)优化推广模式;针对不同主体(农户、技术员、推广员、部门)培养壮大推广队伍;围绕市场需求(储粮、鲜蔬、果品)定制推广方案。最后,文章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资源、需求调研、模式创新、长效保障)、队伍培养(现有人才提升、深化科企合作、培育民间组织)和风险防控(准入评估、过程管理、补偿机制)三大具体优化措施,旨在为如东县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提供系统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全产业链 如东县 优化策略 区域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东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
作者 沈张峰 缪栋 +1 位作者 张颖 徐延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8-10,51,共4页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加工类型、基础设施情况、农技推广情况、品牌建设情况等方面,对如东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如东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条件相对滞...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加工类型、基础设施情况、农技推广情况、品牌建设情况等方面,对如东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如东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条件相对滞后、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种植结构单一落后、品牌建设缺乏特色等主要问题,在推进装备设施升级、加强数字农业创新、增强产业链条融合、推进科创要素集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品牌建设 装备设施 数字农业 如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东县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爱军 缪小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232-234,共3页
本文阐述了如东县农业物联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包括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加强培训、加大土地流转、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智慧渔业示范区等,以期为促进如东县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做法 成效 问题 对策 江苏如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缪小龙 周爱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28-30,共3页
数字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促进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和发展,现对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数字农业人才队伍素质总体偏... 数字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促进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和发展,现对如东县数字农业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数字农业人才队伍素质总体偏弱、本地化数字农业技术缺乏、技术推广和后勤服务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等问题,从抓融合、抓创新、抓需求、抓培育等不同维度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如东县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大数据平台 数字农业应用点 人才队伍 如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如东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瞿钰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11期74-76,共3页
江苏省如东县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稻-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和种植,如东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首批“亩产吨粮县”之一,也是水稻种植历史... 江苏省如东县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稻-麦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和种植,如东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首批“亩产吨粮县”之一,也是水稻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县份之一。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稻谷收购粮价下跌,水稻生产效益提升空间进一步缩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粮生产基地 生产先进县 经济全球化 江苏省如东县 海洋性气候 发展现状及对策 水稻种植 优质稻米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东县智慧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缪小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7-8,11,共3页
发展智慧农业,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现对如东县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主要做法进行阐述,并针对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发展智慧农业,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现对如东县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的主要做法进行阐述,并针对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供其他地区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现状 主要做法 问题 对策 如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东县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缪小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6-17,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且对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如东县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对如东县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现状 成效 问题 对策建议 如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链发力 助推如东“柿”业长虹
8
作者 倪俊 陈名蔚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1期1-4,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东县秉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积极发展番茄产业,不断优化栽培技术、引进新栽培模式、强化深加工、助推增收致富。通过对如东县番茄种植面积、产量、品种、栽培技术、绿色投入、深加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东县秉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积极发展番茄产业,不断优化栽培技术、引进新栽培模式、强化深加工、助推增收致富。通过对如东县番茄种植面积、产量、品种、栽培技术、绿色投入、深加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案例和数据统计,总结了当前如东县番茄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如东县番茄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深加工 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东县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
9
作者 缪小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40-41,共2页
农业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经。2020年,江苏省如东县通过加大考核、广泛宣传、加强培训等,全力推进了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但仍存在应用范围不广、应用水平不高、主体... 农业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经。2020年,江苏省如东县通过加大考核、广泛宣传、加强培训等,全力推进了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但仍存在应用范围不广、应用水平不高、主体不强、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如东县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应加大农业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户进行网上销售,并整合资源进行抱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电子商务 成效 宣传 整合资源 如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进一步推进如东县条斑紫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10
作者 徐延红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2-24,29,共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地处黄海和长江交汇处,其近海的海水盐分浓度适中、微生物含量高,当地生产的条斑紫菜因其品质优良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进一步推进如东县条斑紫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系统梳理了如东县条斑...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地处黄海和长江交汇处,其近海的海水盐分浓度适中、微生物含量高,当地生产的条斑紫菜因其品质优良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进一步推进如东县条斑紫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系统梳理了如东县条斑紫菜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加剧、劳动力不足、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在强化质量管理、创新技术、规范生产、发展精深加工、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产业发展 技术赋能 品牌增值 如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地膜对鲜食大豆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陈名蔚 王峰 《中国果菜》 2025年第6期62-67,共6页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实现大豆提前上市,对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有较好效果,但地膜覆盖的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天气、地膜类型和土壤湿度等。为了探索不同规格地膜对鲜食大豆生长的影响,采用了6种不同规格地膜,观察其对土壤温湿度和大豆...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实现大豆提前上市,对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有较好效果,但地膜覆盖的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天气、地膜类型和土壤湿度等。为了探索不同规格地膜对鲜食大豆生长的影响,采用了6种不同规格地膜,观察其对土壤温湿度和大豆生长初期的发芽情况、株高、叶片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较低或湿度较低时推荐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白色地膜升温效果明显比黑色地膜好。使用白色普通地膜可提前2 d发芽,生长20 d叶片数量能增加4片。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能有效增加鲜食大豆株高,最大增幅可达77.51%。本试验对鲜食大豆中后期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与测定,为生产主体根据不同生产目的选择合适的地膜规格提供依据,为形成推广如东县鲜食大豆地膜科学使用操作细则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鲜食大豆 生长中后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生长适宜性气象指标研究
12
作者 徐延红 朱学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利用2017—2023年在洛阳市牡丹研究院观测的13个牡丹品种物候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牡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适宜性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洛阳牡丹自2月上旬萌动,4月上旬进入初花期,平均发育天数在54 d左右,其中平桃期的持续时间最长,... 利用2017—2023年在洛阳市牡丹研究院观测的13个牡丹品种物候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牡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适宜性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洛阳牡丹自2月上旬萌动,4月上旬进入初花期,平均发育天数在54 d左右,其中平桃期的持续时间最长,平均为12 d;牡丹花蕾露出期、翘蕾期、立蕾期、小风铃期、大风铃期、圆桃期、平桃期、破绽期、初花期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分别为4.9、5.9、8.2、8.5、11.0、12.5、13.7、15.9、16.9℃,≥3.6℃活动积温分别为33.1、28.6、43.4、50.1、53.9、53.6、175.8、61.7、42.3℃·d;牡丹自鳞片开裂至初花期的平均日照时数为312.8 h,降水量在22.5 mm左右;洛阳牡丹初花期与春季不同时段的日平均气温成负相关关系,与日照时数、降水量关系不显著,说明春季气温是影响牡丹开花的重要气象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物候期 温度 光照 降水 河南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量与机插密度对机插秧苗大田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夕娥 顾海伟 於永杰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为探明机插秧的分蘖发生、利用规律,明确机插秧适宜的播量和栽插基本苗,为确保机插秧的高产、稳产,形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特进行本研究.
关键词 水稻 播量 机插密度 机插秧 大田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特征及灾损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学玲 徐延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185-187,共3页
根据冬小麦干热风的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利用洛阳市9个县(区)观测站1961—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冬小麦干热风的时空变化特征;确定气象要素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分离不同时段的气象产量,构建产量模型,评估干热风灾害对产量的影响。结... 根据冬小麦干热风的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利用洛阳市9个县(区)观测站1961—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冬小麦干热风的时空变化特征;确定气象要素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分离不同时段的气象产量,构建产量模型,评估干热风灾害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灾害平均每年发生1.5 d,发生天数总体上是降低的,但是近20年来又呈现增加趋势,新安、孟津、宜阳是洛阳市干热风灾害高发区。对比干热风灾害发生的气象要素,温度条件是制约洛阳市干热风形成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灾损评估表明,干热风灾害造成小麦减产率在1.28%~8.66%,平均为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风 变化特征 灾损评估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