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向质量分布对汽车操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领 柳杨 +1 位作者 陈伟 徐有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基于整车动力学理论,构建了整车虚拟仿真模型。采用某车型双移线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调整。应用该校正模型,研究汽车质量在纵向的位置分布特性对汽车操稳性能—包括转向盘转角与横摆角速度之间的滞后时间、转向盘角速度和汽... 基于整车动力学理论,构建了整车虚拟仿真模型。采用某车型双移线试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调整。应用该校正模型,研究汽车质量在纵向的位置分布特性对汽车操稳性能—包括转向盘转角与横摆角速度之间的滞后时间、转向盘角速度和汽车质心侧偏角等关键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性 双移线试验 滞后时间 侧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和模态性能的轿车车身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韩旭 朱平 +6 位作者 余海东 郭永进 林忠钦 高新华 顾镭 杨晋 徐有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5-549,共5页
以某型轿车为例,建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应用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修正可行方向优化算法,在保证车身刚度和模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以车身结构质量的最小化为目标,优化车身零件的厚度,从而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车身减轻的质量为原来的6.... 以某型轿车为例,建立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应用以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修正可行方向优化算法,在保证车身刚度和模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以车身结构质量的最小化为目标,优化车身零件的厚度,从而实现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车身减轻的质量为原来的6.22%,车身结构的弯曲和扭转刚度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模态频率变化在1Hz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车身 轻量化 刚度 模态频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车身结构噪声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搏 朱平 +2 位作者 韩旭 顾镭 杨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7,共4页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轿车车身设计中,运用有限元法来进行结构优化以严格控制噪声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以某型SUV车为例,建立车身及乘坐室声腔的有限元模型,并与刚度实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轿车车身设计中,运用有限元法来进行结构优化以严格控制噪声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以某型SUV车为例,建立车身及乘坐室声腔的有限元模型,并与刚度实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频率响应分析得到车内噪声等级以及噪声的频率分布特性。以车内噪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函数,车身质量为约束条件,通过车身壁板贡献度分析确定优化设计变量,进行车身关键零件的优化改进,使白车身内两个峰值噪声分别降低了5.1dB和3.6dB,为今后开展轿车车身噪声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轿车车身 噪声 刚度 壁板贡献度 设计变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PP热塑性片材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沈春银 李中兵 +2 位作者 张俊华 宁小岳 戴干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2,共3页
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PP)热塑性复合片材;通过在PP中加入复合改性PP改善了基体与增强纤维间的相容性;考察了相容剂、PP种类及玻纤毡种类对复合片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可使复合片材的拉伸强度提高29%、... 采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PP)热塑性复合片材;通过在PP中加入复合改性PP改善了基体与增强纤维间的相容性;考察了相容剂、PP种类及玻纤毡种类对复合片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可使复合片材的拉伸强度提高29%、拉伸模量提高23%、弯曲强度提高42%、弯曲模量提高25%;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PP可使片材的弯曲与冲击性能进一步改善。连续玻纤毡和长玻纤毡增强PP复合片材,前者综合力学性能良好,而后者则冲击强度较弱、弯曲性能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热塑性 聚丙烯 相容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主轴承座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万里 许敏 +1 位作者 邓晓龙 刘国庆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建立了包括缸体、框架、轴瓦、曲轴及连接螺栓的发动机主轴承座网格模型,通过指定不同的接触区域、接触条件、载荷、约束边界条件及多点约束,分别建立了螺栓预紧、轴瓦过盈、曲轴动压力及热负荷四种工况主轴承座强度分析有限元模型。采... 建立了包括缸体、框架、轴瓦、曲轴及连接螺栓的发动机主轴承座网格模型,通过指定不同的接触区域、接触条件、载荷、约束边界条件及多点约束,分别建立了螺栓预紧、轴瓦过盈、曲轴动压力及热负荷四种工况主轴承座强度分析有限元模型。采用二阶修正单元并通过接触主从面上单元的对应性来保证计算精度和收敛性,采用小滑移接触算法计算出各工况下主轴承座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对主轴承座的强度、变形、滑移表面的滑动以及轴瓦背面的压力分布进行了评价,对主轴承座结构提出了改进意见,改进方案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主轴承座 接触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m主镜的支承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杜俊峰 张林波 任戈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83-1488,共6页
依据1.3 m主镜支承的技术要求,完成了支承结构的设计分析。确定了有中心定位的底面18点支承和侧面水银带支承的技术方案。对于结构复杂的轻质镜,依据均衡原理,利用结构分析并结合插值算法确定了底支承18点的支承位置;在给出了具体底支... 依据1.3 m主镜支承的技术要求,完成了支承结构的设计分析。确定了有中心定位的底面18点支承和侧面水银带支承的技术方案。对于结构复杂的轻质镜,依据均衡原理,利用结构分析并结合插值算法确定了底支承18点的支承位置;在给出了具体底支承结构设计后,对底支承的结构变形和结构设计允差进行了分析。根据主镜立放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给出了3个水银带侧支承的设计变量,最终依据镜面Z向变形最小的原则和12种工况下有限元的分析结果,确定了水银带侧支承的设计。在中心定位设计中,考虑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选用了特殊的殷钢材料。在具体结构设计中,为减小支承球头与主镜直接接触的不利影响,在支承球头和主镜之间增加了过渡轴套。用Zygo干涉仪检测了装配完成后的主镜,主镜镜面变形PV值为0.7λ,RMS值为0.15λ。该支承结构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且结构稳定可靠。分析可知,主镜的厚度可以再适当减薄,进一步减轻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1.3m主镜 18点底支承 水银带侧支承 中心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GMA-St/蒙脱土/碳酸钙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长丰 葛宜银 +2 位作者 范继贤 周正发 徐卫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6,共4页
利用钙基蒙脱土的离子交换合成纳米碳酸钙,制得分散均匀的蒙脱土/碳酸钙复合粒子。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率为0.7%;然后将其按不同配比与蒙脱土/碳酸钙复... 利用钙基蒙脱土的离子交换合成纳米碳酸钙,制得分散均匀的蒙脱土/碳酸钙复合粒子。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接枝率为0.7%;然后将其按不同配比与蒙脱土/碳酸钙复合粒子熔融共混,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蒙脱土的层间距达到4.1nm左右;透射电镜分析也表明碳酸钙和蒙脱土分散得比较均匀。并且,在蒙脱土/碳酸钙复合粒子为3%(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40.26MPa和30.65J/m),比纯PP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接枝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蒙脱土 碳酸钙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复合材料防护罩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祈国俊 张广平 +2 位作者 李中兵 闫国红 潘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5-77,共3页
分别以玻纤毡、玻纤毡/纳米碳酸钙及长玻纤作为增强物制得了三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并通过流动模塑试制了汽车发动机防护罩。结果表明:三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与制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大于60 MPa... 分别以玻纤毡、玻纤毡/纳米碳酸钙及长玻纤作为增强物制得了三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并通过流动模塑试制了汽车发动机防护罩。结果表明:三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与制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大于60 MPa、100 MPa、3 500 MPa和50 kJ/m2,热变形温度158℃左右。制品面内玻纤分布均匀,热稳定性好。由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得的制品较热固性片状模塑料制备的制品质量减少35%以上。热塑性复合材料中以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的流动性最好、得到的制品质量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璃纤维 防护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排气歧管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53
9
作者 李红庆 杨万里 +2 位作者 刘国庆 张劲 周浩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84,共4页
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了内燃机排气歧管的热应力。首先,计算了排气歧管的瞬态内流场和稳态外流场,得到了排气歧管内外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和环境温度,再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排气歧管的温度场和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排气歧管裂纹产生处... 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了内燃机排气歧管的热应力。首先,计算了排气歧管的瞬态内流场和稳态外流场,得到了排气歧管内外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和环境温度,再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排气歧管的温度场和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排气歧管裂纹产生处就是热应力最大处,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改进建议,经试验验证改进措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流固耦合 排气歧管 温度场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盖耦合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万里 许敏 +2 位作者 辛军 陈少伟 李修蓬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解双火花塞缸盖的热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对单火花塞和双火花塞缸盖进行了热应力分析。建立了缸盖热负荷分析模型,采用k-ε湍流模型分析了水套与缸盖的时流换热情况;通过热力学模拟并结合试验确定了燃烧室壁面和气道的传热边界条件;将... 为了解双火花塞缸盖的热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对单火花塞和双火花塞缸盖进行了热应力分析。建立了缸盖热负荷分析模型,采用k-ε湍流模型分析了水套与缸盖的时流换热情况;通过热力学模拟并结合试验确定了燃烧室壁面和气道的传热边界条件;将CFD计算出的对流边界条件影射至缸盖表面,建立缸盖热应力分析的边界条件。求解了两个方案缸盖的温度场和热应力,结果显示双火花塞缸盖的热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耦合传热 有限元 缸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模拟仿真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红领 柳杨 +1 位作者 陈伟 赵晓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7-39,共3页
应用离散梁原理,在ADAMS/Car模式下建立了钢板弹簧的仿真模型;并用共同曲率法推导出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最后对某一钢板弹簧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为汽车悬架... 应用离散梁原理,在ADAMS/Car模式下建立了钢板弹簧的仿真模型;并用共同曲率法推导出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刚度计算公式。最后对某一钢板弹簧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为汽车悬架、整车的进一步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刚度计算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性GMT材料制备
12
作者 李中兵 张广平 +2 位作者 闫国红 史容波 戴干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0,共3页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调节聚丙烯(PP)的摩尔质量,考察了DCP对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此降解产物制得高流动性的增强增韧GMT材料。结果表明:随DCP用量的增加,基体树脂的MFR几乎呈线性增大,其弯曲模量与强度...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调节聚丙烯(PP)的摩尔质量,考察了DCP对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此降解产物制得高流动性的增强增韧GMT材料。结果表明:随DCP用量的增加,基体树脂的MFR几乎呈线性增大,其弯曲模量与强度在DCP用量为0.1%时达最大值,分别提高30%和16%,拉伸性能变化不大,但冲击强度不断下降;高流动性GMT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原基体增大10%~20%;在高流动性GMT中加入增韧剂后,保持其它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冲击强度增大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玻纤增强 高流动性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增韧 化学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