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铁路磨耗与接触疲劳失效车轮损伤机制研究
1
作者 窦随权 张晓峰 +4 位作者 张沭玥 丁昊昊 王文健 刘启跃 周仲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31-142,168,共13页
目的分析重载铁路车轮材料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失效机制。方法用维氏硬度计在现场失效车轮横截面上测量轮缘、名义滚动圆及外轮辋处的表面硬度分布。用线切割机在车轮轮缘、名义滚动圆、外轮辋处分别沿纵剖面及横截面切割车轮,将... 目的分析重载铁路车轮材料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失效机制。方法用维氏硬度计在现场失效车轮横截面上测量轮缘、名义滚动圆及外轮辋处的表面硬度分布。用线切割机在车轮轮缘、名义滚动圆、外轮辋处分别沿纵剖面及横截面切割车轮,将试样经金相处理后进行微观分析。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车轮材料表面及剖面损伤。结果踏面剥离车轮名义滚动圆及外轮辋处的加工硬化层深度为磨耗过限车轮的约2倍;磨耗过限车轮和踏面剥离车轮损伤失效最严重的区域均在踏面名义滚动圆处,而轮缘与外轮辋相对较轻微;磨耗过限车轮名义滚动圆处疲劳裂纹较小、较浅,且均匀分布于车轮纵剖面,而踏面剥离车轮疲劳裂纹近乎遍布整个车轮剖面,多条裂纹交织形成网状裂纹。踏面剥离车轮在名义滚动圆处的加工硬化层深度、最大裂纹角度、最大裂纹长度及最大裂纹深度分别可达6 mm、90°、2.5 mm、1 mm,分别约为磨耗过限车轮的2、2.5、2、1.5倍。结论磨耗过限车轮损伤失效起因是较大且频繁的轮轨接触应力所导致的车轮踏面凹形磨耗,改变了轮轨接触状态,进而导致车轮材料失效。踏面剥离车轮损伤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多条疲劳裂纹的萌生并持续扩展,最终交织形成大面积网状裂纹,进而导致材料破碎。同时,外界环境的水介质进入裂纹中会改变裂纹扩展方向,并加速裂纹的扩展。磨耗过限车轮廓形磨损程度大于踏面剥离车轮,而其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程度小于踏面剥离车轮,即车轮现场服役中材料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车轮 名义滚动圆 轮缘 外轮辋 磨耗 剥离 滚动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MSCNN-ECA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启敏 贾月静 程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0-187,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数据进行截取,通过连续小波变换生成二维图像数据;然后,利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SCNN)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期间... 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数据进行截取,通过连续小波变换生成二维图像数据;然后,利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SCNN)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期间带有残差结构的高效卷积模块将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特征信息,提取数据再经过通道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进行特征筛选;最后,经过全连接层特征映射后进行故障类别预测。选用凯斯西储大学数据集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并与CNN-LSTM模型、ResNet模型以及LeNet模型等进行对比,所提方法耗费时间短,诊断精度最高。在单负载情况下能够取得100%的诊断精度,在多负载情况下准确率仍高达99.46%,优于其余先进算法。另外,采用江南大学轴承数据进行泛化性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迁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轴承 注意力机制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紧急制动过程车轮踏面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永刚 仪帅 +3 位作者 黄鑫磊 郑建校 杜晓钟 李树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131,共9页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闸瓦-车轮-轨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车轮钢材料的接触属性和材料属性,对重载列车紧急制动过程进行热力耦合仿真;基于损伤参量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分析重载列车整个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踏面瞬态温度分布、径... 基于Abaqus软件,建立闸瓦-车轮-轨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车轮钢材料的接触属性和材料属性,对重载列车紧急制动过程进行热力耦合仿真;基于损伤参量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分析重载列车整个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踏面瞬态温度分布、径向和切向应力分布以及弹性和塑性应变分布,并通过计算车轮踏面损伤参量判断疲劳裂纹萌生位置,预测不同轴重和不同闸瓦压力对车轮踏面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载列车紧急制动时,车轮踏面上制动温度越高则相应热应力、热应变也越大,尤其当踏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时,热负荷对裂纹萌生的影响更加显著;车轮踏面上裂纹萌生更多的是由剪应力和剪应变引起,轮轨接触斑内是最先萌生裂纹的区域;轴重为30 t、闸瓦压力为21 kN、初速度为100 km·h^(-1)时损伤参量最大为3.8011,最大循环制动次数仅有23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车轮踏面 紧急制动 热-机械耦合 疲劳损伤 裂纹萌生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变速率下D1车轮钢的拉伸性能与断口形貌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亮亮 张莹 +2 位作者 敬霖(指导) 魏华成 闫耀洲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1,共6页
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对D1车轮钢进行准静态和动态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应变速率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1车轮钢呈现出一定的应变速率敏感特性,其屈服强度和塑性流动应力均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取样方... 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对D1车轮钢进行准静态和动态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应变速率对其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对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1车轮钢呈现出一定的应变速率敏感特性,其屈服强度和塑性流动应力均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取样方向对车轮钢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其拉伸断口具备明显的纤维区和剪切唇特征,但放射区特征不明显;准静态拉伸试样为韧性断裂机制,而动态拉伸试样则呈现出准韧性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显微组织 应变速率 拉伸性能 断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高压水除鳞过程射流冲击流场及冲击压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董永刚 仪帅 +2 位作者 栾嘉宾 李鸿全 李树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根据钢轨异型坯断面形状、万能轧制过程高压水除鳞装置设备参数以及除鳞喷嘴的位置和特点,结合钢轨万能轧制规程确定了冲击靶距、除鳞时间和喷嘴出口速度等参数,并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60 kg·m^-1重轨高压水除鳞过程二维模型并完... 根据钢轨异型坯断面形状、万能轧制过程高压水除鳞装置设备参数以及除鳞喷嘴的位置和特点,结合钢轨万能轧制规程确定了冲击靶距、除鳞时间和喷嘴出口速度等参数,并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60 kg·m^-1重轨高压水除鳞过程二维模型并完成了射流冲击过程流体流动场和冲击压力仿真。得到了单喷嘴和双喷嘴射流冲击下射流体积分数、高压水速度矢量分布以及轨腰、轨底和轨头表面的冲击压力分布,并且分析了冲击靶距、喷嘴数量和喷嘴出口速度等参数对钢轨异型坯表面冲击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压力在喷嘴中心处最大,向边缘处逐步减小;同时受断面形状和喷嘴布置状况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异型坯 高压水除鳞 射流冲击流场 冲击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4Cr4Mo2Ni1V模具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永红 贺志凯 董志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34-137,共4页
对4Cr4Mo2Ni1V模具钢进行不同温度的淬火和回火试验。采用OM、SEM、EDS、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淬火及回火温度对4Cr4Mo2Ni1V模具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淬火态4Cr4Mo2Ni1V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和少... 对4Cr4Mo2Ni1V模具钢进行不同温度的淬火和回火试验。采用OM、SEM、EDS、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淬火及回火温度对4Cr4Mo2Ni1V模具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淬火态4Cr4Mo2Ni1V试验钢的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Cr-Mo-V碳化物,1030℃淬火试验钢中碳化物基本溶解,马氏体组织粗化明显,1000℃为4Cr4Mo2Ni1V试验钢的合适淬火温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Cr4Mo2Ni1V试验钢硬度先略有下降,再升高又显著降低。冲击吸收能量先降低后升高,4Cr4Mo2Ni1V试验钢经过1000℃淬火+560℃回火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匹配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4Mo2Ni1V钢 淬火 回火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口角度及焊丝偏移量对钛/铝冷弧MIG焊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守征 王志英 +1 位作者 任晓鹏 王建国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9-66,I0004,I0005,共10页
采用SAl 5183焊丝对TA2钛/5A05铝进行脉冲冷弧MIG焊.研究钛侧坡口角度θ及焊丝偏移量d对接头成形及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口角度过小时,接头上部钛局部熔化而根部结合不良,Ti/Al界面组织差异大;坡口角度过大则出现焊缝下... 采用SAl 5183焊丝对TA2钛/5A05铝进行脉冲冷弧MIG焊.研究钛侧坡口角度θ及焊丝偏移量d对接头成形及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口角度过小时,接头上部钛局部熔化而根部结合不良,Ti/Al界面组织差异大;坡口角度过大则出现焊缝下塌;坡口角度在30°~45°范围内,Ti/Al界面组织差异小且结合良好.焊丝偏向钛侧时,接头上部钛局部熔化而根部结合不良,Ti/Al界面组织差异大;焊丝向铝侧偏移过大则出现焊缝下塌;焊丝偏铝侧0~1 mm时,Ti/Al界面组织差异小且结合良好.试验获得的优化工艺为坡口角度θ=35°,焊丝偏铝d=0.5 mm.最佳工艺下,接头上部Ti/Al钎焊界面形成了Ti_(3.3)Al和TiAl_(3)两层金属间化合物;接头下部则通过形成一层TiAl_(3)实现钎焊结合;接头平均抗拉强度达198 MPa.创新点:(1)揭示了坡口角度及焊丝偏移量对钛/铝冷弧MIG焊接头成形、Ti/Al界面组织特性及接头抗拉强度影响规律.(2)揭示了优化工艺下钛与铝异种金属冷弧MIG焊结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弧MIG焊 坡口角度 焊丝偏移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载作用下重载列车过盈配合面的力学和微动特性分析
8
作者 董永刚 宋剑锋 +3 位作者 黄鑫磊 仪帅 骆国玲 李树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4-211,共8页
为研究风载作用下列车轮轴过盈配合面间的力学及微动特性,根据高速重载列车轮对尺寸以及轮轨尺寸,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速重载列车轮轨运行模型,模拟了风载作用下轮对在轮轨上运行1周的过程,并结合Matlab数据分析软件以及Excel... 为研究风载作用下列车轮轴过盈配合面间的力学及微动特性,根据高速重载列车轮对尺寸以及轮轨尺寸,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速重载列车轮轨运行模型,模拟了风载作用下轮对在轮轨上运行1周的过程,并结合Matlab数据分析软件以及Excel分析了高速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风载对过盈配合面上的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分别得到了过盈配合面上的Mises应力、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三维分布图,同时对过盈配合面轴向微动滑移和周向滑移分布进行了分析,基于仿真结果得到过盈配合面上节点的三维微动滑移轨迹图。分析力学和滑移轨迹分布图得出轮轴过盈配合面上Mises应力、径向应力,切向应力以及滑移量在不同节点位置处的力学和滑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盈配合面 风载 重载列车 微动滑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谐波转矩振动分析及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伟平 魏静 +3 位作者 邬平波 石怀龙 朱万刚 张玉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6,120,共10页
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路面不平顺、车轮磨耗或者列车由明线运行到突然进入隧道均可能会引起转矩脉动,引起齿轮箱振动加剧。为研究谐波转矩波动幅值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箱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啮合... 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路面不平顺、车轮磨耗或者列车由明线运行到突然进入隧道均可能会引起转矩脉动,引起齿轮箱振动加剧。为研究谐波转矩波动幅值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箱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啮合误差、齿侧间隙的齿轮传动系统与三相异步动态电机耦合的机电传动系统模型,在Simulink平台上分析牵引传动系统在谐波转矩幅值变化的工况下齿轮箱输入端振动加速度特性。结果表明,谐波转矩增大使齿轮箱振动加速度加大,且横向振动加速度增加最明显。耦合系统叠加混合型自抗扰控制器(ADRC)后,对谐波转矩引起的齿轮箱横向振动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传动系统 机电耦合 谐波转矩 自抗扰控制(A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行 张继旺 +4 位作者 徐俊生 苏凯新 张金鑫 鲁连涛 吴明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633,共7页
为了研究和准确评估不同尺寸的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钻孔法在光滑试样表面人为引入缺陷,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光滑试样和不同尺寸缺陷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以获得不同试样的疲劳极限;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 为了研究和准确评估不同尺寸的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钻孔法在光滑试样表面人为引入缺陷,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光滑试样和不同尺寸缺陷的试样进行疲劳试验,以获得不同试样的疲劳极限;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断口形貌,使用Neuber公式(基于缺口敏感性)和修正的El-Haddad模型(基于断裂力学方法)评估带缺陷试样的疲劳极限.研究结果表明:当试样等效缺陷尺寸小于59.64μm时,其疲劳极限与光滑试样相同,都为360 MPa;当等效缺陷尺寸大于59.64μm时,缺陷会降低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并且引入缺陷尺寸越大,疲劳极限越低;基于Neuber公式预测的疲劳强度能得到较为保守的疲劳强度估算值,而修正的El-Haddad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不同尺寸的圆孔型三维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EA4T车轴钢 疲劳极限 Neuber公式 El-Hadda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齿轮箱内部流场仿真分析及搅油损失计算 被引量:7
11
作者 冯成程 董庆兵 +1 位作者 魏静 朱万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为精确、快速地获取操作过程中高速列车齿轮箱中复杂内部流场的真实运动和分布状态,通过合理简化高速动车组驱动齿轮箱的三维模型,采用运动粒子仿真(Moving Particle Simulation,MPS)开展仿真分析。基于箱体内部油液不同瞬时分布状态,... 为精确、快速地获取操作过程中高速列车齿轮箱中复杂内部流场的真实运动和分布状态,通过合理简化高速动车组驱动齿轮箱的三维模型,采用运动粒子仿真(Moving Particle Simulation,MPS)开展仿真分析。基于箱体内部油液不同瞬时分布状态,研究正、反转工况、油液浸没深度和润滑油黏度等参数对齿轮箱内部流场分布的影响;计算齿轮副在不同工况下的搅油损失,并分析不同因素对齿轮副搅油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齿轮逆时针旋转时油液到达啮合区更快,且啮合区油液粒子更多,有利于啮合区的润滑;小齿轮顺时针旋转时油液更易在箱体内部扩散;当浸油量增加时,飞溅润滑油量增加,高速度的油液粒子数明显增多,搅油损失也随之增大,其中润滑油的黏度对轴承孔进油量和搅油损失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流场 粒子法仿真 搅油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车轮踏面滚动接触疲劳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延朋 丁昊昊 +5 位作者 邹强 肖峰 张晓峰 王文健 郭俊 刘启跃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128,共9页
随着高速与重载铁路的发展,车轮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问题变得更加显著,不仅影响乘车舒适度,增加维护成本,还会直接危害行车安全,目前尚无根本的解决办法。对国内外车轮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形成机理、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 随着高速与重载铁路的发展,车轮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问题变得更加显著,不仅影响乘车舒适度,增加维护成本,还会直接危害行车安全,目前尚无根本的解决办法。对国内外车轮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形成机理、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形式有很多,根据疲劳裂纹在踏面下方萌生位置的不同,将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分为表面滚动接触疲劳、次表面滚动接触疲劳和较深层次滚动接触疲劳。随着冶金和车轮制造技术的提高,由低周疲劳或棘轮效应造成的表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成为主要的疲劳损伤类型。车轮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研、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从车轮材料、车轮既有损伤、线路条件、列车运行参数、轮轨间第三介质等方面对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减缓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具体措施。此外,探讨了车轮踏面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车轮 滚动接触疲劳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辗钢整体车轮辐板压弯冲孔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晓明 李树林 +4 位作者 杜晓钟 魏华成 张佳敏 侯沛云 王文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9,共7页
利用商业化塑性成形软件DEFORM-3D建立了某型号辗钢整体车轮的辐板压弯和冲中心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压弯冲孔结束后车轮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并讨论了模具预热温度、模具硬度、压下速度、摩擦系数以及车轮预热温度等相关工艺参数... 利用商业化塑性成形软件DEFORM-3D建立了某型号辗钢整体车轮的辐板压弯和冲中心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压弯冲孔结束后车轮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并讨论了模具预热温度、模具硬度、压下速度、摩擦系数以及车轮预热温度等相关工艺参数对模具的磨损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最大等效应力为299 MPa,等效应力集中分布在辐板与轮辋和轮毂交接的部位;压弯模具的预热温度为300℃时,压弯模具的磨损深度最小;当模具硬度大于46 HRC时,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着模具硬度的增加而减小,随下压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摩擦系数为0.2时,压弯模具的磨损深度比较小,当摩擦系数超过0.2时,压弯模具的最大磨损深度大幅度增加,随着车轮预热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压弯下模的最大磨损深度是压弯上模的2.5倍。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比较合理的工艺参数组合,针对模具容易磨损的部位提出了分体式模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辗钢整体车轮 压弯冲孔 有限元分析 模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渗碳淬火变形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玉忠 刘保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6-208,211,共4页
齿轮渗碳淬火后的变形较难控制,常因变形超差造成报废。通过对齿轮渗碳淬火变形形式和影响原因的分析,以及齿轮热处理变形机理分析,研究了齿轮渗碳淬火的工艺过程控制、装炉方式及齿轮变形量,据此提出了控制变形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齿轮 渗碳 淬火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CL60钢地铁车轮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15
作者 孙培文 朱爱华 +3 位作者 付曹政 杨建伟 魏华成 温麒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
为了提高地铁车轮的服役性能,对车轮用CL60钢材料中Si、Mn、Cr等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研发新型CL60钢地铁车轮,通过GPM-60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轮轨磨损试验,研究原CL60钢车轮与新型CL60钢车轮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磨损特性。基... 为了提高地铁车轮的服役性能,对车轮用CL60钢材料中Si、Mn、Cr等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研发新型CL60钢地铁车轮,通过GPM-60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轮轨磨损试验,研究原CL60钢车轮与新型CL60钢车轮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磨损特性。基于赫兹模拟准则设计计算了模拟试验采用的轮轨试样尺寸、施加的载荷和转速;通过不同载荷工况下的摩擦磨损试验和轮轨材料微观组织分析,研究2种轮-轨试样的磨损量、磨损率、塑性变形及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对新型CL60钢车轮的使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原CL60钢车轮相比,在不同载荷下新型CL60钢车轮试样磨损量、轮-轨试样总磨损量、磨损率及摩擦表面塑性变形层厚度均大大降低,其抗磨损性能和塑性变形能力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轮 新型CL60钢 摩擦磨损 塑性变形 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盘式柱塞泵滑靴最佳油膜厚度的计算与仿真 被引量:4
16
作者 白国庆 贺志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59,共4页
滑靴的最佳油膜厚度是影响柱塞泵容积效率、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塞泵具有高容积效率和长寿命,需要对最佳油膜厚度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公式推导得到最佳油膜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应用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 滑靴的最佳油膜厚度是影响柱塞泵容积效率、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塞泵具有高容积效率和长寿命,需要对最佳油膜厚度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公式推导得到最佳油膜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应用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求得滑靴最佳油膜厚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最佳油膜厚度取值大小的因素,同时将分析结果应用到产品中进行试验考核,验证了最佳油膜厚度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从而为最佳油膜厚度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此外应用以上设计方法对6型产品进行了最佳油膜厚度的计算复核,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最佳油膜厚度的合理取值范围,为最佳油膜厚度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油膜厚度 理论计算公式 SIMULINK仿真 试验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化碳量子点/罗丹明B系统检测汞离子的比率荧光探针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叶红 张旭艺 +3 位作者 芦冬涛 徐会文 刘洋 董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0-1557,共8页
通过一步水热法,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了蓝色氮化碳量子点(CNQDs),并对CNQDs的粒径分布、元素组成、形貌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NQDs的光谱性质。以CNQDs为母体与罗丹明B(RhB)构成比率荧光探针CNQDs/RhB,基于CNQDs/RhB... 通过一步水热法,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了蓝色氮化碳量子点(CNQDs),并对CNQDs的粒径分布、元素组成、形貌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NQDs的光谱性质。以CNQDs为母体与罗丹明B(RhB)构成比率荧光探针CNQDs/RhB,基于CNQDs/RhB(447 nm/581 nm)的荧光强度比值F0=(F447/F581)的变化情况对汞离子(Hg^(2+))进行定量测定,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结果显示,该探针对Hg^(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40μmol/L,检出限为1.95μmol/L。常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对CNQDs/Rh B检测Hg^(2+)基本无影响,并对该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检测机制进行了探究。最后,将该探针应用于实际水样中Hg^(2+)的检测,说明该探针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对Hg^(2+)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也预示了该荧光探针在水环境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碳量子点 Hg^(2+)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车轴微动磨损裂纹实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俊生 吕革运 +2 位作者 李树林 薛振峰 郑毅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0,共5页
针对我国铁路货车车轴检修过程中发现的轮座周向裂纹问题,对缺陷部位进行了细致的试验分析,结合车轴设计图纸对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非突悬结构轮对设计易造成车辆运营过程中轮毂孔与轮座接触部位产生微动磨损的特点,对... 针对我国铁路货车车轴检修过程中发现的轮座周向裂纹问题,对缺陷部位进行了细致的试验分析,结合车轴设计图纸对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非突悬结构轮对设计易造成车辆运营过程中轮毂孔与轮座接触部位产生微动磨损的特点,对既有非突悬结构设计的客货车辆车轴检修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轴 突悬结构 微动磨损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