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OT分析构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吴伟光 赵明水 +2 位作者 刘微 邹祖兴 顾蕾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
通过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临安市西天目乡人民政府和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以SWOT为分析框架,阐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的强势与机会及弱势... 通过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临安市西天目乡人民政府和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以SWOT为分析框架,阐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的强势与机会及弱势与挑战。强势与机会有:①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②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③基于非木质资源利用为主的产业结构;④当地居民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⑤社区共管模式雏形的出现;⑥强有力的林业科研力量支撑。弱势与挑战为:①对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②自然保护与社区利益共享机制未完全形成;③社区共管机制尚不健全;④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出现退化。提出了构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利益共享和伙伴合作机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管理策略 可持续发展 天目山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 被引量:37
2
作者 楼涛 赵明水 +3 位作者 杨淑贞 庞春梅 王祖良 刘亮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2002~2003年作者对该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古树名木共计5511株,隶属43科73...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为了全面了解该区域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掌握它们的动态发展趋势,2002~2003年作者对该保护区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古树名木共计5511株,隶属43科73属100种;优势种群突出,特有珍稀资源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经济文化价值;但有些古树名木生长势衰弱,亟须采取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组成特点 资源评价 保护措施 天目山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被引量:61
3
作者 丁丽霞 王祖良 +1 位作者 周国模 杜晴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毛竹林 生物多样性 遥感监测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明如 俞益武 +3 位作者 赵明水 章志攀 杜晴洲 陈建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1-707,共7页
研究距离景区饭店不同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初夏和盛夏晴天,同步测定2种柳杉群落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环境因子。结果表明:①一里亭柳杉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竹祥山庄,在测... 研究距离景区饭店不同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初夏和盛夏晴天,同步测定2种柳杉群落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环境因子。结果表明:①一里亭柳杉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竹祥山庄,在测定日出现2~3个峰值;②一里亭柳杉群落空气清洁度优于竹祥山庄柳杉群落;③初夏测定日,风速对一里亭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顺序上升至第3位,而可吸入颗粒物对竹祥山庄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顺序上升至第3位;盛夏测定日,光量子是影响一里亭和竹祥山庄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负离子 柳杉群落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扩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吴家森 姜培坤 王祖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9-692,共4页
为了解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扩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毛竹扩张水平方向上设置毛竹纯林、竹-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3种林分样地,分别采集土壤,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扩张,林地表层土壤水解氮含量明显提高... 为了解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扩张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毛竹扩张水平方向上设置毛竹纯林、竹-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3种林分样地,分别采集土壤,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毛竹扩张,林地表层土壤水解氮含量明显提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但对土壤pH值、全氮、全磷含量影响不大;土壤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矿化态碳均随着毛竹的扩张,其含量不断增加,与针-阔混交林相比,分别增加了50.3%、36.5%和66.1%,且扩张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百分率也随着毛竹的扩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土壤肥力 土壤活性碳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估 被引量:14
6
作者 尤建林 韦新良 +2 位作者 李东 黄俊臻 赵明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使用旅行费用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进行评估。针对旅行费用法存在的2个缺点:①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②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使用价值,分别引入发展阶段系数之比以及条件价值法中对森林游憩非使用价值的评估,加... 使用旅行费用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游憩价值进行评估。针对旅行费用法存在的2个缺点:①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②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使用价值,分别引入发展阶段系数之比以及条件价值法中对森林游憩非使用价值的评估,加以调整。评估结果表明,旅行费用是影响游客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玩的最重要因子。2007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游憩价值为39727.4万元,人均1805.80元,消费者剩余8599.6万元,人均390.90元,评估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所做同类研究相近,过程相对较为合理和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游憩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游憩价值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林倩倩 王彬 +2 位作者 马元丹 吴呈昱 赵明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3-47,71,共6页
为研究毛竹林扩张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毛竹-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针阔混交林等7种群落进行调查,分析毛竹扩张对自然保护区植物群... 为研究毛竹林扩张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毛竹-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针阔混交林等7种群落进行调查,分析毛竹扩张对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立木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林的立竹度为3700株·hm-2,毛竹扩散到其他森林类型,均造成其他树种立木数的降低。受毛竹扩张的影响,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有减小的趋势。灌木层中,由于受毛竹扩张的影响,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增大。草本层中,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基本未受毛竹扩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毛竹扩张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鹿科动物舔盐行为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虎 刘周 +4 位作者 庞春梅 陈康民 章书声 杨淑贞 徐爱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7,共9页
矿物质是野生动物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生长、繁殖、扩散和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辛国省,2010;Zhao et al.,2013;曾小琴等,2016)。有蹄类动物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段舔食土壤,主要倾向于靠近地下泉水、树木根部附近、与河... 矿物质是野生动物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生长、繁殖、扩散和种群数量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辛国省,2010;Zhao et al.,2013;曾小琴等,2016)。有蹄类动物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段舔食土壤,主要倾向于靠近地下泉水、树木根部附近、与河流接壤的悬崖(Henshaw and Ayeni,1971;Couturier and Barrette,1988),主要表现为湿舔和干舔(Ayotte et al.,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盐场 舔盐行为 红外相机 华南梅花鹿 黑麂 小麂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杜晴洲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批建立的保护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该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较好,保护价值较高。
关键词 保护区 生态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柳杉种群种内和种间竞争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欣 杨淑贞 +3 位作者 赵明水 李令键 刘亮 陈小勇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4,共5页
调查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老殿、大树王和禅源寺3个柳杉典型样地,以研究竞争在柳杉种群衰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柳杉基本上是柳杉群落的单一优势种,相对优势度占58.79%~93.34%;单位面积内柳杉胸高截面积达59.96m2·hm-2,材积达904.9m... 调查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老殿、大树王和禅源寺3个柳杉典型样地,以研究竞争在柳杉种群衰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柳杉基本上是柳杉群落的单一优势种,相对优势度占58.79%~93.34%;单位面积内柳杉胸高截面积达59.96m2·hm-2,材积达904.9m3·hm-2。柳杉群落存在较严重的竞争,单木竞争指数以老殿最大,平均达4.35;大树王最小,平均为0.58。以竞争指数测度的竞争强度表明,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柳杉单株竞争强度与胸径成反比。认为种内竞争是导致柳杉种群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兆艳 汤孟平 +2 位作者 洪海峰 邓英英 赵明水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2-66,71,共6页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为2种类型: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选取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森林景观斑块中,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最大的均为经济林,最小的为阔叶林;竹林斑块具有最复杂的形状特征,经济林具有最规则的形状特征;景观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整个景观>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优势度指数排序为:半自然景观>整个景观>自然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旗唇兰的分布和生境群落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敏 张水利 +2 位作者 熊耀康 杨淑贞 赵明水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时发现,在原有文字记载的半月池生长有旗唇兰外,又发现了2处旗唇兰分布点,并对其所处群落,提出必须采取一定的的保护措施,并开展引种、繁殖试验,以确保资源不被灭绝。
关键词 旗唇兰 分布 群落结构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华潮 吴鸿 +1 位作者 赵明水 杨淑贞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第5期4-9,共6页
针对天目山4纲30目3 729种昆虫,分析了该区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联系和区系起源。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为:东亚成分为主体,昆虫模式标本丰富,种类富庶,区系成分古老独特,垂直分布较明显。天目山昆虫与南部邻近地区关系较紧密,尤... 针对天目山4纲30目3 729种昆虫,分析了该区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联系和区系起源。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为:东亚成分为主体,昆虫模式标本丰富,种类富庶,区系成分古老独特,垂直分布较明显。天目山昆虫与南部邻近地区关系较紧密,尤以与西部、南部的关系密切,而与北方的联系较小,特别是与西北干旱区系的关系极小。天目山昆虫区系起源的主要成分为自晚侏罗纪形成的我国东部高原古昆虫在天目山定居发展起来。昆虫区系从热带属性逐渐演化为亚热带山地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昆虫区系 区系特征 区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蔺恩杰 江洪 +2 位作者 赵明水 宋新章 陈云飞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8种典型森林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矮林)进行样地调查并计算了各个森林类型乔木层林分密度、物种种类、优势树种、生物量。结果表明,生物...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8种典型森林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矮林)进行样地调查并计算了各个森林类型乔木层林分密度、物种种类、优势树种、生物量。结果表明,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落叶矮林;在海拔1 000 m以下的5种森林类型,生物量变化不大;而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3种森林类型,随海拔升高生物量下降,物种则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生物量 生物量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古树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淑贞 赵明水 程爱兴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57-59,77,共4页
报道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古树资源 2 327株,隶属 25科 39属 44种,并初步分析古树资源的组成特点、潜在价值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 古树资源 天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木荷防火林保水改土功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明水 周忠辉 +1 位作者 程晓渊 杨逢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996年营造的木荷防火林保持水分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木荷防火林地地上部分截留的水分比对照地多 5 2 37t·hm-2 ;0~ 30cm土层贮存的水量比对照地多 68 98t·hm-2 。...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996年营造的木荷防火林保持水分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木荷防火林地地上部分截留的水分比对照地多 5 2 37t·hm-2 ;0~ 30cm土层贮存的水量比对照地多 68 98t·hm-2 。 3a来木荷林地地表枯落物混草层营养元素N ,P ,K ,Ca ,Mg ,Mn ,Cu和Zn分别比对照地多积累了 1 4 0 8,2 5 5 ,1 4 0 5 ,1 8 41 ,1 0 1 ,0 5 0 5 ,0 0 0 65和 0 0 1 93kg·hm-2 。木荷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对照地土壤的 2 2 0 ,1 45 ,1 5 6,1 30和 1 46倍。表 5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防火林带 水土保持 天目山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祖良 沈月琴 +2 位作者 丁丽霞 徐良 程晓渊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6-740,共5页
通过近50 a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了开发活动,出现了无序、违反生态规律的掠夺式开发。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为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 通过近50 a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了开发活动,出现了无序、违反生态规律的掠夺式开发。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为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按照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分类方法,并阐述了无形资源无形性、资产性、垄断性、利用的长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发展性等特征。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无形资源常见类型:名称、动植物种质资源、景观视觉欣赏、自然声音和森林精气等。根据自然保护区有形资源价值无限,无形资源价值量化的思路,提出了有形资源资源性管理和无形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自然保护区 有形资源 无形资源 资源性管理 资产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主体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祖良 李健 +1 位作者 刘菊莲 赵明水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3-57,60,共6页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主体主要有国家、政府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生态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等...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主体主要有国家、政府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生态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等,要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协调有序的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管理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毛竹皆伐后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
19
作者 庞春梅 樊民亮 +1 位作者 王秀云 姚良锦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16,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皆伐后,天然更新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效果与演替格局,2023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皆伐区设置1块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3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及定位,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皆伐后,天然更新次生林群落的恢复效果与演替格局,2023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皆伐区设置1块100 m×100 m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3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鉴定及定位,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分布、径级结构及垂直结构。结果表明:(1)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共有6412株,隶属于49科85属110种,其中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及针叶树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4.5%、71.8%及3.7%;(2)群落重要值前3位的物种分别是白背叶Mallotus apelta、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其重要值之和占总重要值的26.2%;(3)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垂直结构由林冠层(12种)、亚冠层(59种)和灌木层(106种)组成;(4)群落所有木本植物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表明群落更新良好,其中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倒“J”型、“L”型、单峰型和双峰型等各种分布形态;(5)在科的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占总科数的56.76%,温带区系成分占总科数的43.24%;在属的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41.67%,温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52.38%。天目山次生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与较复杂的垂直、径级结构,落叶树种占据优势,群落仍处于演替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区系分布 径级结构 垂直结构 次生林群落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科教工作实践探索
20
作者 杜晴洲 杨淑贞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天目山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成为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国内科研院校的科教基地及公众接受环境教育的理想之所。天目山保护区牢固树立科教兴区的思想,从进一步完善科教基础设施入手,加强科教基地的硬件设施建... 天目山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成为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国内科研院校的科教基地及公众接受环境教育的理想之所。天目山保护区牢固树立科教兴区的思想,从进一步完善科教基础设施入手,加强科教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并进一步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改善保护区科教工作的软环境,将天目山保护区逐渐建成保护、发展及后勤功能和谐发展的世界生物圈网络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保护区 科教工作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