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用内嵌式不等厚磁极永磁驱动电机的优化与分析
1
作者 马世伦 吴永伊 +1 位作者 李昌蔚 陈珂琪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用永磁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同时削弱齿槽转矩,降低转矩脉动,提出一种在不等厚磁极间开辅助槽的内嵌式永磁电机。首先,通过分析不等厚磁极的几何关系,建立转子径向气隙磁密与磁极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其次,利用能量法和傅...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用永磁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同时削弱齿槽转矩,降低转矩脉动,提出一种在不等厚磁极间开辅助槽的内嵌式永磁电机。首先,通过分析不等厚磁极的几何关系,建立转子径向气隙磁密与磁极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其次,利用能量法和傅里叶分析法,建立转子磁极与齿槽转矩的关系表达式,推导出不等厚磁极与转子辅助槽对齿槽转矩的影响因素;再次,通过等效磁路法建立了电机交、直轴电感的解析表达式,获得不等厚磁极与转子辅助槽对输出转矩的影响参数;最后,以转矩脉动、齿槽转矩以及输出转矩为优化目标,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大磁极厚度、最小磁极厚度、磁极宽度、转子辅助槽的深度以及宽度进行多目标优化,从而确定最优参数,并试制样机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电机转矩脉动降低13.76个百分点,齿槽转矩减小约51.7%,输出转矩提高14.2%,验证了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正确性。所提新型永磁电机拓扑结构及其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输出特性,为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学 电动汽车 永磁驱动电机 不等厚磁极 转子开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技能评价方法——以汽车专业教师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蕾 董恩国 邢艳云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72-74,共3页
现阶段,对于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技能的评价方法还比较落后,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以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为例,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汽车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由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处理模块、神经网络评价模块组... 现阶段,对于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技能的评价方法还比较落后,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以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为例,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汽车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由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处理模块、神经网络评价模块组成。实践技能指标体系,根据汽车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需求选取实践技能的评价指标,共10项;数据处理模块,完成评价指标的数字化处理,数值在[0,1]范围内;神经网络评价模块,通过神经网络系统评价汽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等级,一共为9个等级。这种实践技能评价方法可以为学校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 实践技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Kalman滤波技术汽车状态参数的软测量
3
作者 李勇 杜峰 +2 位作者 邢清奇 闫杰 姜斌 《农业工程》 201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提出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理论对车辆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状态变量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卡尔曼滤波理论及其算法的具体流程,建立了基于GIM轮胎模型的整车2自由度动力学观测器模型。与高精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对比,结果表明... 提出利用扩展Kalman滤波理论对车辆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状态变量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研究了卡尔曼滤波理论及其算法的具体流程,建立了基于GIM轮胎模型的整车2自由度动力学观测器模型。与高精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借助车辆易测量的纵向、横向加速度等信息,结合扩展Kalman滤波技术,对车辆控制系统所需的状态变量进行实时估计,是一种精度高、成本低的有效方法,对于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在中低档车辆上的推广使用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Kalman滤波 车辆动力学 质心侧偏角 横摆角速度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故障诊断分析及维修策略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永鹏 杜峰 +1 位作者 李勇 陈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随着汽车电子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智能化与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前,无钥匙进入系统在中高端车型得到普遍配置,使得汽车的操作更加便捷,防盗功能更加强大,已经成为车身域智能化升级的典型代表。但随着无钥匙进入系统的普及... 随着汽车电子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智能化与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前,无钥匙进入系统在中高端车型得到普遍配置,使得汽车的操作更加便捷,防盗功能更加强大,已经成为车身域智能化升级的典型代表。但随着无钥匙进入系统的普及,传统汽车维修企业对于该系统相关故障排除仍存在技术局限。本文以迈腾B8L为例,详细梳理故障机理,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剖析故障原因。根据调研,总结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完成了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实例介绍了故障诊断与排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迈腾B8L 无钥匙进入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的参数化混合构建技术方法与应用
5
作者 魏恩 魏京功 +1 位作者 胡永星 肖戊坤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8-123,共6页
针对传统建模方法无法在车身薄壁件设计开发过程中高效地进行数模后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化混合构建技术。该技术在参数化关联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片体建模的灵活性与实体建模的顺序性来构建白车身薄壁件。文中阐述数模的参数化设计、... 针对传统建模方法无法在车身薄壁件设计开发过程中高效地进行数模后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化混合构建技术。该技术在参数化关联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片体建模的灵活性与实体建模的顺序性来构建白车身薄壁件。文中阐述数模的参数化设计、关联设计、链接分析与元素发布等核心构建技巧。通过具体车身薄壁件设计案例,提出了对数模健壮性设计的要求,并展示了模板设计、元素发布和建模流程等前处理环节。最后,结合改变片体和实体特征,及元素特征转换的案例,展示了参数化混合构建技术的高效后处理能力,并将其与传统建模后处理技术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技术在车身薄壁件设计领域具备建模结构健壮、操作简洁和后处理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A 薄壁件设计 参数化混合构建技术 建模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四轮转向汽车最优控制及闭环操纵性仿真 被引量:27
6
作者 杜峰 闫光辉 +1 位作者 魏朗 陈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8-852,共5页
鉴于汽车正常情况下都运行在侧向加速度较小的线性工作区域,对基于线控技术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进行了前、后轮转角最优跟随控制器的设计和算法推导,建立了"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并进行闭环系统仿真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 鉴于汽车正常情况下都运行在侧向加速度较小的线性工作区域,对基于线控技术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进行了前、后轮转角最优跟随控制器的设计和算法推导,建立了"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并进行闭环系统仿真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同时实现了减小车身质心侧偏角与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的控制目标,改善了车辆高速行驶下的转向响应特性;相对于传统前轮转向汽车与比例控制四轮转向汽车,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具有更好的路径跟随精度和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四轮转向汽车 最优控制 闭环系统 操纵性 主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行驶工况影响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田毅 张欣 +1 位作者 张昕 宋建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9-663,共5页
为减小行驶工况波动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引入行驶工况比例系数。应用遗传优化算法,以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为优化目标,在不同比例系数的行驶工况下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总结了行驶工况比例系数与控制策略参数之间的关系。... 为减小行驶工况波动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引入行驶工况比例系数。应用遗传优化算法,以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为优化目标,在不同比例系数的行驶工况下对控制策略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并总结了行驶工况比例系数与控制策略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行驶工况的比例系数进行识别,建立了一个计及行驶工况影响的混合动力汽车智能控制策略。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减小了行驶工况波动对电动汽车性能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都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控制策略 行驶工况 比例系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悬架的模糊PID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8
作者 柴牧 董恩国 李振兴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1/4车辆主动悬架模型,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理论,建立了主动悬架的模糊PID联合控制器,并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PID控制策略比单一模型的控制策略更能满足设计目标,车辆... 根据1/4车辆主动悬架模型,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理论,建立了主动悬架的模糊PID联合控制器,并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PID控制策略比单一模型的控制策略更能满足设计目标,车辆的舒适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模糊控制 PID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工况下醇类燃料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杨涵惠 甄旭东 +3 位作者 刘大明 耿杰 鄢仁彬 田智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
利用定容喷雾试验装置,采用阴影法研究甲醇、乙醇、正丁醇在不同工况下的喷雾特性,喷射压力范围为10~30 MPa,背压范围为0.1~0.7 MPa,环境温度范围为20~120℃,再经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分析了不同工况对醇类燃料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 利用定容喷雾试验装置,采用阴影法研究甲醇、乙醇、正丁醇在不同工况下的喷雾特性,喷射压力范围为10~30 MPa,背压范围为0.1~0.7 MPa,环境温度范围为20~120℃,再经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分析了不同工况对醇类燃料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燃料的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面积受喷射压力和背压影响明显,喷雾锥角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较大;喷射压力和环境温度的增加会加快液滴分裂和蒸发,对提高雾化质量及改善喷雾特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种工况下,燃料自身的特性造成了喷雾形态的差异,正丁醇动力黏度和表面张力较大,在低温环境中喷雾发展较慢,但在高温高压环境中液滴蒸发和破碎程度较小,能保持较好的喷雾形态和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乙醇 正丁醇 直喷 喷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间隙影响的汽车转向机构稳健优化设计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蕾 张文明 申焱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应用具有正态分布的设计参数与噪声因素的稳健设计理论,对汽车转向机构进行了稳健优化设计。以转向过程中转向机构14个位置的运动误差为目标函数,以主销中心距、轴距、转向梯形底角和转向梯形臂长度为设计变量,以各运动副间隙为噪声因素... 应用具有正态分布的设计参数与噪声因素的稳健设计理论,对汽车转向机构进行了稳健优化设计。以转向过程中转向机构14个位置的运动误差为目标函数,以主销中心距、轴距、转向梯形底角和转向梯形臂长度为设计变量,以各运动副间隙为噪声因素,以最小传动角及最大转角误差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含间隙影响的转向机构稳健优化数学模型。设计结果表明,在运动副存在间隙或间隙变化时,此设计方法能有效保证转向机构的运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转向机构 优化 稳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的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春辉 关志伟 +1 位作者 杜峰 严英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7-50,5,共5页
提出直接横摆力矩与四轮转向集成的控制方案。建立了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的四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零侧偏角为控制目标确定半挂汽车列车牵引车后轮转角,以牵引车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基于模糊PID控制技术设计了直接横摆力矩模糊... 提出直接横摆力矩与四轮转向集成的控制方案。建立了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的四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零侧偏角为控制目标确定半挂汽车列车牵引车后轮转角,以牵引车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基于模糊PID控制技术设计了直接横摆力矩模糊控制器。借助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集成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大转向时,该四轮转向直接横摆力矩集成控制器能得到较好的输出响应,牵引车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半挂车横摆角速度及牵引车与半挂车的中心线夹角响应均能很快稳定,可显著提高半挂汽车列车的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四轮转向 模糊PID控制 Gim轮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孟亚东 贾崇强 +1 位作者 韩宝明 付燕荣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0,24,共5页
安全评价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围绕这项工作的3个关键点(指标体系、评价理论与方法、评价结论),回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究的历程,分析指标体系的发展,研究各种评价理论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现有研究在评... 安全评价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围绕这项工作的3个关键点(指标体系、评价理论与方法、评价结论),回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研究的历程,分析指标体系的发展,研究各种评价理论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现有研究在评价结论方面的不足。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工作提出建议,并对今后安全评价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理论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泽刚 申荣卫 +1 位作者 谢康 冯丽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1,共5页
介绍了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助力特性。在对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与工作方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助力电动机的转矩控制策略。开发了基于Freescale微控制... 介绍了管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及助力特性。在对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与工作方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助力电动机的转矩控制策略。开发了基于Freescale微控制器MC56F8346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转向助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有效,能够获得良好的助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无刷电动机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控制策略 助力特性 转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汽车的分岔与失稳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春辉 张伯俊 +1 位作者 孔超 周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26-1330,共5页
分析了四轮转向汽车稳态转向失稳的静态分岔特性。引入二次多项式平方轮胎模型,建立了四轮转向汽车的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非线性分岔和稳定性理论以及时域仿真对均匀路面工况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前轮转向汽车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四轮转向汽车稳态转向失稳的静态分岔特性。引入二次多项式平方轮胎模型,建立了四轮转向汽车的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应用非线性分岔和稳定性理论以及时域仿真对均匀路面工况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前轮转向汽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轮转向汽车相比前轮转向汽车,能允许更大的前轮转角输入,延缓了分岔的发生,提高了汽车的转向稳定性;随着车速和前轮转角的增加,四轮转向汽车奇异点处既可能发生高阶平衡点分岔,也可能会发生Hopf分岔,两种分岔均会导致汽车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 非线性动力学 分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春辉 关志伟 杜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7-1129,共3页
引入Gim轮胎模型建立了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零侧偏角为控制目标确定半挂汽车列车牵引车后轮转角。以建立的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值不同的两种前轮转角输入,借助Matlab/Simulink仿... 引入Gim轮胎模型建立了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以零侧偏角为控制目标确定半挂汽车列车牵引车后轮转角。以建立的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值不同的两种前轮转角输入,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其运动规律进行时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高速时基于牵引车后轮转角的半挂汽车列车明显改善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且能在大前轮转角的情况下保证半挂汽车列车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四轮转向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优化及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 操纵稳定性 仿真 Gim轮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关志伟 赵洪林 +2 位作者 杜峰 唐风敏 李俊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7-93,共7页
在汽车研发阶段电子电气架构的评价是个核心要素,在研发的末期不仅要验证电子电气架构的功能和技术上的正确性,还要实现最优化,而电子电气架构的经济性、量化性和负载性是评价电子电气架构的重要指标。建立了以电子电气架构总线成本、... 在汽车研发阶段电子电气架构的评价是个核心要素,在研发的末期不仅要验证电子电气架构的功能和技术上的正确性,还要实现最优化,而电子电气架构的经济性、量化性和负载性是评价电子电气架构的重要指标。建立了以电子电气架构总线成本、质量和负载的目标函数,建立了电子电气架构优化设计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利用精英控制策略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Fast and 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对该架构模型设计求解,得到符合条件的Pareto解集并进行分析,为决策者在工程实际中选择优化方案提供了有效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优化电子电气架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气架构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PARETO解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其轻量化材料科技成果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鹏辉 陆科 +2 位作者 叶茂 成英 钟永恒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7期93-97,共5页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轻量化材料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数据对比、数值模拟计算等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国及中国科学院的新能源汽车及轻量化...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轻量化材料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数据对比、数值模拟计算等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国及中国科学院的新能源汽车及轻量化材料科技成果产出数量、年度分布等进行计量分析。尤其对碳纤维、碳纳米管和树脂科技成果的年度发展态势、完成地域分布、主要完成机构等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比较,揭示了新能源汽车及其轻量化材料科技成果的现状、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轻量化材料 研究机构 科技成果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系统函数法的汽车轮胎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峰 闫光辉 陈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913,共5页
针对轮胎力在汽车动力学模拟及控制系统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中的系统函数来建立Gim理论轮胎模型的模块化实现方法,所建立的轮胎模块在车辆动力学模拟中可直接作为Simulink中的子模块被调用来计算地面作用于... 针对轮胎力在汽车动力学模拟及控制系统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中的系统函数来建立Gim理论轮胎模型的模块化实现方法,所建立的轮胎模块在车辆动力学模拟中可直接作为Simulink中的子模块被调用来计算地面作用于汽车轮胎的纵向与横向力。通过动力学数值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Gim理论轮胎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能准确的预测轮胎的力学特性,所建立的轮胎子模块通用性强,所需参数少,可直接应用于各种车辆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 轮胎模型 Matlab系统函数 计算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磁噪声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岳东鹏 夏洪兵 +1 位作者 高辉 闫永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1期175-180,共6页
为研究某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电磁噪声,以一台8极48槽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通过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电机在正弦波供电下的气隙径向电磁力的阶次特征以及频率特征。对电机定子机壳的模态进行仿真,得到电机前五阶的模... 为研究某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电磁噪声,以一台8极48槽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通过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电机在正弦波供电下的气隙径向电磁力的阶次特征以及频率特征。对电机定子机壳的模态进行仿真,得到电机前五阶的模态振型及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声学仿真软件建立电机的声学有限元网格,将电机的电磁力与电机模态网格进行耦合求解电机的电磁振动与噪声,得到电机电磁噪声在不同频率下的声场声压分布。并对电机在某一工况下的稳态噪声进行台架试验,得到电机噪声的频谱图。分析过程对预测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电磁噪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电机电磁噪声 有限元分析 永磁同步电机 径向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鲁棒H∞最优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春辉 关志伟 +1 位作者 杜峰 严英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9,共5页
为了保证极限工况下的半挂汽车列车的横向稳定性,选取牵引车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半挂车横摆角速度及牵引车与半挂车的中心线夹角为控制变量,利用鲁棒H∞最优控制理论解决轮胎侧偏刚度的不确定性,设计了直接横摆力矩的鲁棒H∞最优... 为了保证极限工况下的半挂汽车列车的横向稳定性,选取牵引车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半挂车横摆角速度及牵引车与半挂车的中心线夹角为控制变量,利用鲁棒H∞最优控制理论解决轮胎侧偏刚度的不确定性,设计了直接横摆力矩的鲁棒H∞最优控制器。基于半挂汽车列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对该控制器在不同路面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大转向时,相比传统二次最优控制,直接横摆力矩的鲁棒H∞最优控制方案能更好地适应路面变化,可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参数不确定性 鲁棒H∞最优控制 轮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