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式课程设计模式探索--以人因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韦波 郑辉 +3 位作者 张付英 陈刚 金秋 宗宪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1-194,共4页
对人因工程等新兴边缘学科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式改革探索,以培养大学本科学生"知晓—判断—改进—设计"的工程知识应用逻辑。文章主要从注重开放式设计题目类型,课程设计任务布置时间前移,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改善研究习惯养... 对人因工程等新兴边缘学科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式改革探索,以培养大学本科学生"知晓—判断—改进—设计"的工程知识应用逻辑。文章主要从注重开放式设计题目类型,课程设计任务布置时间前移,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改善研究习惯养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强调逻辑性、多样性和可视化,成绩评定更加重视探索研究精神的价值判断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证明,该课程设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能力和自觉性,较好地实现了课程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研究式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铆机气液转换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2
作者 周帅 张钦莹 +4 位作者 谢茂阳 程东松 胡云鹏 孔明旭 王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24-228,共5页
为了提高拉铆机工作效率,搭建3种拉铆机气液转换系统,以气液增压泵为动力元件,对增加蓄能器、电磁换向阀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在仿真平台中设定气源压力、气液增压泵增压比、流速和工作缸负载和行程等参数,分析了3种方案工作缸活塞侧压... 为了提高拉铆机工作效率,搭建3种拉铆机气液转换系统,以气液增压泵为动力元件,对增加蓄能器、电磁换向阀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在仿真平台中设定气源压力、气液增压泵增压比、流速和工作缸负载和行程等参数,分析了3种方案工作缸活塞侧压力和线速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工作缸活塞侧到达拐点的油压从大到小为方案三、方案一、方案二、对照方案;方案一、二、三中工作缸活塞的线速度均大于对照方案,其中方案三的线速度最大,为83.553 cm/s,方案一次之,为77.716 cm/s,方案二较慢,为69.970 cm/s。3个系统的工作效率明显优于对照方案。其中,方案一、三最佳,二者提升效率相差不大。结合设计要求与成本考虑,选用方案一。制造气液转换样机并进行实验,与仿真结果相比,误差均在5%以内,满足实际工况要求,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的气液转换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转换 增压泵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esnel透镜的激光车灯的设计与加工 被引量:2
3
作者 程颖 王泽超 +2 位作者 谢小兵 卢永斌 常文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8-334,共7页
激光车灯对比于LED车灯,具有能耗小、体积小、亮度高等优点,是汽车车灯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一种激光车灯的完整的设计思路。光源采用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片得到白光。通过搭建光学检测平台研究激光驱动白光光源的光学特性,通过机器视觉... 激光车灯对比于LED车灯,具有能耗小、体积小、亮度高等优点,是汽车车灯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一种激光车灯的完整的设计思路。光源采用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片得到白光。通过搭建光学检测平台研究激光驱动白光光源的光学特性,通过机器视觉的方法研究荧光片前后光斑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从而精确地建立光源的仿真模型,为后续的光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非成像光学设计方法,设计了Fresnel透镜实现了对激光的整形,并利用超精密车削实现透镜的加工。完成了车灯的设计和组装,并通过光学仿真和光学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成像光学 Fresnel透镜 几何构造法 激光驱动白光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曲面Fresnel透镜数值设计方法(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程颖 房丰洲 +1 位作者 卢永斌 张效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6-222,共7页
Fresnel透镜是最常见的太阳能聚光镜之一,曲面Fresnel透镜通常比平面Fresnel透镜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曲面Fresnel透镜的设计方法。曲面Fresnel透镜采用圆锥曲面基底,在满足Fresnel透镜机械参数要求... Fresnel透镜是最常见的太阳能聚光镜之一,曲面Fresnel透镜通常比平面Fresnel透镜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曲面Fresnel透镜的设计方法。曲面Fresnel透镜采用圆锥曲面基底,在满足Fresnel透镜机械参数要求的前提下,实现Fresnel透镜第二工作面面型的求解。基于可加工性的要求,利用该方法设计了不同形状的曲面Fresnel透镜,通过光学仿真分析了曲面Fresnel透镜的结构参数对聚光镜会聚比、容忍角、光照均匀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超精密加工条件下,由于加工误差对光学效率的影响。该设计方法为参数化曲面Fresnel透镜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仿真结果表明,具有小深宽比的曲面Fresnel透镜具有更好的均匀性和更高的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成像光学 太阳能聚光镜 曲面Fresnel透镜 超精密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撞机构的设计与减振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傅旻 王锴 苏海龙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9-733,共5页
由于存在钢坯撞击标识设备的风险,所以需要设计一套防撞机构。钢坯撞击时,标识枪头向后移动,通过正弦机构带动定位销拔出,激发支撑臂抬起,从而避过钢坯撞击。钢坯不撞击时,防撞机构担任枪架职能,带动枪体运动,其振动会对标识效果产生不... 由于存在钢坯撞击标识设备的风险,所以需要设计一套防撞机构。钢坯撞击时,标识枪头向后移动,通过正弦机构带动定位销拔出,激发支撑臂抬起,从而避过钢坯撞击。钢坯不撞击时,防撞机构担任枪架职能,带动枪体运动,其振动会对标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受力计算知X方向加速阶段以及Y方向加速上升阶段,防撞机构受力最大。施加适当的载荷以及边界条件,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得到了不同激励频率下的振幅。对防撞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再进行谐响应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振幅明显降低,削弱了振动对标识效果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机构 正弦机构 振动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坐立转换运动规律的三自由度站立康复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晋 薛强 杨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究以何种方式设计站立康复辅具,降低因人机匹配度差导致的固化姿态形成几率。方法:选取30例成年健康男性受试者,捕捉其坐立转换时肩峰、大转子隆起处、外侧髂隆起处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特征。提出了三自由度串联机械臂设计方案。结... 目的:探究以何种方式设计站立康复辅具,降低因人机匹配度差导致的固化姿态形成几率。方法:选取30例成年健康男性受试者,捕捉其坐立转换时肩峰、大转子隆起处、外侧髂隆起处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特征。提出了三自由度串联机械臂设计方案。结果:根据受试者的运动特征将坐立转换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根据不同受试者的人体参数,推荐了三条大转子轨迹,设计了三自由度站立康复机器人。结论:站立康复辅具应以大转子位置为辅助支撑点为佳,小腿的自由度不应被限制,配合控制躯干倾角,以保证与自然状态下的站立过程较高的相似度。站立康复辅具能够根据不同人体参数调整坐立转换的运动轨迹,避免人机融合性差导致错误的固化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立转换 站立康复机器人 人体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的油茶籽脱壳机辊筒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真 薛强 李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2,160,共7页
辊筒是油茶籽脱壳机中的关键部件,辊筒的设计水平对脱壳机脱壳的质量与产量起到关键作用。对于目前存在的辊筒质量偏重、转动惯量过大的设计问题,应用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BESO)设计辊筒的新结构。对油茶籽脱壳机的辊筒建立了结构拓扑优... 辊筒是油茶籽脱壳机中的关键部件,辊筒的设计水平对脱壳机脱壳的质量与产量起到关键作用。对于目前存在的辊筒质量偏重、转动惯量过大的设计问题,应用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BESO)设计辊筒的新结构。对油茶籽脱壳机的辊筒建立了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使用Abaqus进行了仿真实验,编写Python优化程序对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根据优化结果结合仿真实验设计出了新辊筒。在同样载荷约束下,通过对比优化前后两种辊筒的应力与位移,新辊筒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新辊筒在强度、刚度允许的前提下,其体积、质量比原辊筒减少了37. 2%,降低了辊筒的材料成本;转动惯量减小31. 8%,使其启动和制动时间更短,同时可以选择功率更小的电机,有效减少了整机耗电量。该方法为后续辊筒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 油茶籽脱壳机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R visualSTATE的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8
作者 董舰 郑兆启 +3 位作者 张超 陈京辉 梅文娟 徐庆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6,共5页
为解决螺旋输送机卡料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IAR visualSTATE的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首先,针对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进行设计,包含过零检测电路和可控硅导通角驱动电路;其次,利用visualSTATE状态机建模软件建立系统的控制模型,将相... 为解决螺旋输送机卡料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IAR visualSTATE的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首先,针对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进行设计,包含过零检测电路和可控硅导通角驱动电路;其次,利用visualSTATE状态机建模软件建立系统的控制模型,将相应程序嵌入到STM8S207单片机中。试验证明,基于visualSTATE的图形化建模方法能够清晰方便地表达逻辑控制,不仅极大提高系统的调试及开发效率,还提高了程序设计的可靠性,有效解决了螺旋输送过程中的卡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STATE 螺旋输送机 图形建模 嵌入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粉对鲜榨米粉团糊化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及其蒸煮品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丽梅 宋继田 +5 位作者 李卢 庞玲玲 强干 段丽华 李喜宏 李悦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共6页
为研究青稞粉对鲜榨米面团糊化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向鲜榨米粉中添加0%、10%、20%、30%、40%质量分数的青稞粉制成粉团,测定其糊化特性、流变特性和热稳特性,分析其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青稞粉可以提高糊化温度,减缓加热过程中弹性模... 为研究青稞粉对鲜榨米面团糊化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向鲜榨米粉中添加0%、10%、20%、30%、40%质量分数的青稞粉制成粉团,测定其糊化特性、流变特性和热稳特性,分析其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青稞粉可以提高糊化温度,减缓加热过程中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剧烈波动。当青稞粉质量分数为30%时,其糊化特性最好,糊化温度达90.15℃;流变学曲线变化趋势最缓;活化能最小,即108.7 kJ/mol;热稳性模型方程为Y=104.4 exp(-108.7/8.314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粉 糊化特性 流变特性 阿伦尼乌斯模型 鲜榨米粉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步态滑跌过程中的下肢表面肌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海龙 许兆健 +1 位作者 张峻霞 张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通过分析在意外滑移恢复和跌倒两种情况下人体髋、膝、踝3个关节不同肌肉群肌电信号的反应差异,研究髋、膝和踝3个关节运动对滑后恢复平衡的作用。试验招募10名年轻的健康受试者,要求其沿着指定的直线步道行走,并使其在行走过程中发生... 通过分析在意外滑移恢复和跌倒两种情况下人体髋、膝、踝3个关节不同肌肉群肌电信号的反应差异,研究髋、膝和踝3个关节运动对滑后恢复平衡的作用。试验招募10名年轻的健康受试者,要求其沿着指定的直线步道行走,并使其在行走过程中发生意外滑移。通过分析所测得的肌电信号,得出不同肌肉群的肌肉激活延迟时间、肌电信号峰值、到达峰值时间、协同收缩率等参数。研究结果显示,恢复平衡和跌倒之间肌肉激活延迟时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股内侧肌的肌电峰值分别为70.2±9.8和89.0±12.7,有显著性差异(P<0.05),胫骨前肌和半腱肌的距峰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30(P<0.05),股二头肌距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62>0.05)。上述结果表明,在人体发生意外滑移后,对重新恢复人体平衡起作用的下肢关节肌肉激活时刻差别不大,但针对不同的关节运动,其肌肉伸缩程度以及肌肉做功不尽相同。根据肌肉所属关节及实验数据可知:增大踝关节背屈运动、膝关节屈曲运动和髋关节的伸展运动,对滑移后的平衡恢复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揭示人体步态滑跌行为的内在机理,为各工作场所建立防滑策略提供有效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跌 表面肌电 防滑策略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钢板标示设备写字机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旻 林立峰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6-1000,共5页
写字机构作为钢板热处理前标示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动态特性决定着标示效果的好坏。首先,应用Pro/Engneer软件建立了写字机构的三维模型,以标示典型字符"N"的运动情况为例,对写字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到标示字符时速度... 写字机构作为钢板热处理前标示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动态特性决定着标示效果的好坏。首先,应用Pro/Engneer软件建立了写字机构的三维模型,以标示典型字符"N"的运动情况为例,对写字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到标示字符时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Ansys Workbench根据实际工况条件构建了写字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对写字机构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1],求解出最大应力和变形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结果表明,写字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强度和刚度较好地满足要求,为其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字机构 动态特性 运动分析 瞬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变率下骨骼肌连续介质本构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柯成 王芳 +4 位作者 李明新 曹子君 孔虎 张建国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6-902,共7页
目的针对不同结构耦合肌肉主被动行为无法考虑肌肉组织连续介质力学特性的问题,提出运用被动与主动耦合在同一个本构方程的方法,构建骨骼肌连续介质超弹性主被动本构模型。方法为标定被动本构模型参数,给出单轴拉伸实验方法及条件,并通... 目的针对不同结构耦合肌肉主被动行为无法考虑肌肉组织连续介质力学特性的问题,提出运用被动与主动耦合在同一个本构方程的方法,构建骨骼肌连续介质超弹性主被动本构模型。方法为标定被动本构模型参数,给出单轴拉伸实验方法及条件,并通过理论推导,介绍利用试验数据求解被动模型参数的具体方法。为验证主动模型的有效性,以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输出应力拉伸比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相同应变下的情况下,被动应力和总应力最大误差仅为20、40 kPa。结论该连续介质超弹性本构模型能较好模拟骨骼肌的主被动行为,从而有利于下一步人体肌肉的建模与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应变率 超弹性材料 本构模型 主被动 连续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尿道括约肌失协同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芳 孔虎 +4 位作者 翟丽东 黎鹏 周劲松 贾烁琪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究内外括约肌失协同对下尿路器官组织应力和尿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基于火棉胶切片对下尿路器官组织进行几何模型重建,并建立含有肌肉主动力的下尿路有限元模型;通过流固耦合仿真,模拟排尿末期内外括约肌均正常收缩、均丧失主动力... 目的探究内外括约肌失协同对下尿路器官组织应力和尿液流速的影响。方法基于火棉胶切片对下尿路器官组织进行几何模型重建,并建立含有肌肉主动力的下尿路有限元模型;通过流固耦合仿真,模拟排尿末期内外括约肌均正常收缩、均丧失主动力和单独丧失主动力4种情况下组织应力和尿流速率变化。结果内外括约肌正常收缩尿道应力变化和临床测得的尿道压力变化趋势相同。与正常收缩情况比较,内括约肌单独丧失主动力,内括约肌和前列腺位置尿道应力分别降低33.6%、13.8%,且此位置尿液流速也降低。外括约肌单独丧失主动力,外括约肌和外尿道位置尿道应力分别降低59.5%、24.03%,而内外括约肌均丧失主动力,内括约肌、前列腺、外括约肌和外尿道位置尿道应力分别降低38.77%、18.6%、63.58%、29.74%,且相对应位置的流速也降低。结论内外括约肌失协同导致下尿路组织应力和尿液流速的差异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手术治疗因括约肌引起的尿失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内外括约肌 尿动力学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拉伸过程的声发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鸿雁 张旭鹏 齐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6-3151,共6页
对奥氏体状态下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SMA)的拉伸过程进行了声发射监测,通过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了SMA拉伸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塑性变形等细观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声发射源活动性最强,塑性变形过程的声发射源活动性较差;... 对奥氏体状态下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SMA)的拉伸过程进行了声发射监测,通过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了SMA拉伸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塑性变形等细观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声发射源活动性最强,塑性变形过程的声发射源活动性较差;马氏体相变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振铃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小于100次和1 000μs;塑性变形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振铃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达到800次和4 000μs。上升时间-持续时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声发射源可分为马氏体相变和塑性变形两类,振铃计数-幅值关联分析可将声发射源分为马氏体相变、塑性变形起始以及屈服断裂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 力学行为 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梯行走足底压力与表面肌电参数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峻霞 蔡运红 窦树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究上下楼梯时的足底压力和表面肌电参数,为动力式助行器足部结构设计、动力元件选型和安装位置分布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招募10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楼梯行走,利用运动捕捉系统、足底压力系统和表面肌电系统采集足底压力的峰值压强、... 目的探究上下楼梯时的足底压力和表面肌电参数,为动力式助行器足部结构设计、动力元件选型和安装位置分布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招募10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楼梯行走,利用运动捕捉系统、足底压力系统和表面肌电系统采集足底压力的峰值压强、压力中心轨迹(COP轨迹)和各块下肢肌肉的肌电参数。结果与平地行走相比,楼梯行走时站立相时间占整个步态周期的百分比增大;上楼时前足部分峰值压强增大,下楼时足趾区域的峰值压强减小;楼梯行走时,股直肌、股二头肌、内外侧腓肠肌对人体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结论在设计动力式助行器足部结构时应充分考虑足底压力的分布情况,选择动力式助行器动力元件的安装位置和型号时应考虑主要肌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楼 下楼 步态分析 足底压力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工具和相机位姿标定的新方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毕德学 王欣亮 +1 位作者 刘志芳 王晓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传统机器人手眼(机器人手腕法兰和相机)标定精度受限于机器人运动链的准确性,而且往往很难标定工具与机器人手腕法兰之间位姿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高精度手眼标定新方法,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将机器人末端工具、法兰盘、相机构... 传统机器人手眼(机器人手腕法兰和相机)标定精度受限于机器人运动链的准确性,而且往往很难标定工具与机器人手腕法兰之间位姿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高精度手眼标定新方法,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将机器人末端工具、法兰盘、相机构建成闭环系统,避开了机器人的运动链,能够同时标定相机及工具-法兰三者之间的位姿关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验表明,本标定方法的位置精度可达0.3 mm以内,角度精度可达0.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手眼及工具-法兰标定 三坐标测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玉飞 张付英 +3 位作者 李天天 水浩澈 董城城 杨俊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8,共7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某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的二维模型,分析53.85 MPa轴向载荷作用下,胶筒的端面倾斜角、胶筒子厚度、筒高和摩擦因数对胶筒与套管之间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接触应力随端面角的增加呈W形分布,随子厚度的增...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某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的二维模型,分析53.85 MPa轴向载荷作用下,胶筒的端面倾斜角、胶筒子厚度、筒高和摩擦因数对胶筒与套管之间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接触应力随端面角的增加呈W形分布,随子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随胶筒筒高的的增大而减小,随摩擦因数的增大先缓慢减小后急剧增大;端面角为45°,胶筒子厚度取9 mm,筒高介于80~120 mm,摩擦因数在0.1~0.3范围内时,研究的封隔器的胶筒与套管之间最大接触应力较高,胶筒的密封性能较好。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设计响应曲面法实验,研究多因子不同水平下胶筒最大接触压力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最大接触应力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摩擦因数,最小的是筒高,交互项端面倾斜角和筒高、端面倾斜角和摩擦因数、胶筒子厚度和擦因数、筒高和摩擦因数对响应具有显著性影响;胶筒密封性能最佳的因子组合方案为端面倾斜角为48.2°、子厚度为9 mm、筒高为90 mm、摩擦因数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胶筒 接触应力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排列角度SX型静态混合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甄一毫 王建康 李治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利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了3种不同排列角度的SX型静态混合器,利用Polyflow软件模拟了熔体在静态混合器内部的流动情况,通过示踪粒子法分析了静态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并采用后处理软件Polysat重点分析了不同排列角度静态混合器的压降、停... 利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了3种不同排列角度的SX型静态混合器,利用Polyflow软件模拟了熔体在静态混合器内部的流动情况,通过示踪粒子法分析了静态混合器的混合效果,并采用后处理软件Polysat重点分析了不同排列角度静态混合器的压降、停留时间及混合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相邻混合元件排列角度的增加,当熔体流经混合元件时,横向速度增大;当混合元件排列角度增加时,使熔体分割与合流的次数发生了改变,随着分割次数的增加,示踪粒子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其中,Ⅲ型的粒子停留时间与Ⅰ型相比延长0.5 s;通过计算示踪粒子在出口界面处粒子的分布情况,Ⅲ型示踪粒子的方差值约为Ⅰ型的0.16,具有更好的分散与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数值模拟 混合效果 排列角度 示踪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封载荷下封隔器胶筒表面自由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付英 李天天 张玉飞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9-432,共14页
研究了封隔器胶筒在自由变形阶段受初封载荷作用下内、外表面发生位移变形的特性.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自由变形阶段的有限变形数学模型,给出了胶筒在初封轴向载荷下内、外表面径向变形的过程,得到胶筒非线性变形解析解.通过数值计... 研究了封隔器胶筒在自由变形阶段受初封载荷作用下内、外表面发生位移变形的特性.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自由变形阶段的有限变形数学模型,给出了胶筒在初封轴向载荷下内、外表面径向变形的过程,得到胶筒非线性变形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在求解出胶筒外表面自由变形解析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容易被忽略的胶筒内表面非线性变形规律和相关参数变化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该变形特性分析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封隔器胶筒,为胶筒的密封和可靠性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胶筒 初封载荷 自由变形阶段 表面位移变形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及KH-561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皓 李桂水 +1 位作者 李煜 王庆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67-2371,共5页
采用聚多巴胺与亲水物质前驱体同步水解的方法,在膜表面生成杂化涂层,通过调整3-(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61)与多巴胺的配比,制备了PVDF超滤改性膜。测试了杂化涂层对改性膜的表面形貌、亲水性、纯水通量、截留率等性能... 采用聚多巴胺与亲水物质前驱体同步水解的方法,在膜表面生成杂化涂层,通过调整3-(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61)与多巴胺的配比,制备了PVDF超滤改性膜。测试了杂化涂层对改性膜的表面形貌、亲水性、纯水通量、截留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杂化涂层不仅提高了改性膜的表面亲水能力,也改善了膜内部孔道的亲水性,PVDF改性膜的水接触角降至37.8°。膜水通量达到174 L/(m^(2)·h),蛋白截留率达90%以上。杂化涂层在膜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改性膜的衰减系数最低可达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PVDF超滤膜 抗污染性能 表面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