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缩应变驱动组织工程力学微环境构建促进软骨再生研究
1
作者 高丽兰 谭沿松 +2 位作者 刘婕 张春秋 林祥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2-302,共1页
目的组织工程是软骨再生研究中一种前景广阔的方法。未成熟的软骨组织工程构建物严重限制在体的修复进程,这对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挑战。方法通过低温3D打印制备了一种丝素蛋白/Ⅱ型胶原蛋白支架。利用光学相干弹性成像方法确... 目的组织工程是软骨再生研究中一种前景广阔的方法。未成熟的软骨组织工程构建物严重限制在体的修复进程,这对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挑战。方法通过低温3D打印制备了一种丝素蛋白/Ⅱ型胶原蛋白支架。利用光学相干弹性成像方法确定了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体外成熟培养的最佳力学环境,并对体外培养成熟的人工软骨进行了体内缺损修复评估。结果研究表明,丝素蛋白/Ⅱ型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经细胞增殖实验验证10%的压缩应变是体外最佳压缩负荷。在最佳体外压缩负荷下,软骨细胞能在支架上快速增殖生长,从而达到更好的“成熟”效果。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物能有效提高植入后的软骨修复效果。修复12周后,新组织的压缩弹性模量达到0.682±0.010 MPa(周围宿主软骨的压缩弹性模量为0.714±0.011 MPa)。结论通过力学刺激可以体外构建成熟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物,并且显著提高了体内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该工作极大地推荐了力学刺激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通过对支架的力学调控,重新分配其内部力学微环境,将为适用于三维组织工程、干细胞分化、体外成熟植入物模型和原位再生医学的仿生软材料领域带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蛋白 力学刺激 弹性成像 软骨修复 软骨再生 软骨细胞 压缩应变 压缩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界面布局设计及工效研究
2
作者 张磊 陈洁 +3 位作者 孙远波 窦金花 许帅康 赵起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1-2364,共14页
为提高用户操作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的人机工效,降低用户误操作概率,基于发那科系统数控机床操控面板原型,结合任务需求与人机工程设计原则,设计出9种界面布局方案。通过高精度组合式眼动仪、可穿戴脑电仪和无线皮电传感器分别采集了2... 为提高用户操作数控机床复杂操控面板的人机工效,降低用户误操作概率,基于发那科系统数控机床操控面板原型,结合任务需求与人机工程设计原则,设计出9种界面布局方案。通过高精度组合式眼动仪、可穿戴脑电仪和无线皮电传感器分别采集了24名被试者的眼动及电生理信号,同时采用ErgoLAB软件实时记录其眼动、脑电及皮电生理数据;通过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操作界面的区域划分、按键排布规律、旋钮及按键形状等设计要素对被试者执行操作任务的影响,并确定出对被试者执行操作任务有较大影响的功能指令。结果表明:通过多模态生理信号相互验证的人机工效评价方法可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设计方案的优选与进一步迭代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操控面板 布局设计 人机工效 眼动试验 脑电信号 皮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工程设计中的虚拟仿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佳佳 张芳燕 +2 位作者 刘国闯 孙学涛 张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9,共7页
为研究人机工程设计中虚拟仿真技术在制造业多领域中的应用,列举了多种人机工程仿真工具内置人体数据库种类,并根据人体模型特征将人机工程仿真工具进行分类;归纳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人机工程仿真工具及其工效评价方法与应用领域;重点研... 为研究人机工程设计中虚拟仿真技术在制造业多领域中的应用,列举了多种人机工程仿真工具内置人体数据库种类,并根据人体模型特征将人机工程仿真工具进行分类;归纳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人机工程仿真工具及其工效评价方法与应用领域;重点研究了基于肌肉骨骼模型驱动、基于几何模型驱动及基于真人驱动的人机工程仿真工具工作流程、功能、应用及进展;指出未来人机工程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虚拟仿真 仿真工具 虚拟现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驾驶地铁客室人机工程仿真校核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飞 郭庆龙 +2 位作者 张磊 郭佳佳 于世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为满足乘客乘坐全自动驾驶地铁客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求,结合人机工程仿真原理,构建基于人机工程仿真评价模型。通过对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的行为分析,将全自动驾驶地铁客室总体空间的布局划分为观光区、主功能区、入口区、过渡区和乘坐区... 为满足乘客乘坐全自动驾驶地铁客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求,结合人机工程仿真原理,构建基于人机工程仿真评价模型。通过对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的行为分析,将全自动驾驶地铁客室总体空间的布局划分为观光区、主功能区、入口区、过渡区和乘坐区;根据ISO 7250—3:2015的要求,建立了95百分位男性和5百分位女性虚拟人,对地铁客室空间区域布局进行人机工程符合性仿真校核。结果表明:全自动驾驶地铁客室总体空间布局符合乘客乘车行为,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为地铁客室设计研发提供一种有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地铁客室 仿真分析 全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 25钢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博 申俊杰 +2 位作者 乔吉新 阮涛涛 赵志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7-92,99,共7页
在冷加工的基础上,对Sanicro 25奥氏体耐热钢进行700℃高温时效处理。研究了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 25钢的组织形貌、第二相析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冷加工态Sanicro 25钢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和形状趋向... 在冷加工的基础上,对Sanicro 25奥氏体耐热钢进行700℃高温时效处理。研究了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对Sanicro 25钢的组织形貌、第二相析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冷加工态Sanicro 25钢的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和形状趋向均匀;且有M23C6相不断析出,由晶界析出转移到晶内析出,数量越来越多。不同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后,Sanicro 25钢中有包裹状或片状NbCrN相析出。随着冷加工量的增加,Sanicro 25钢晶粒变得更细小,且晶粒内部出现了孪晶,硬度也呈上升趋势;未时效的Sanicro 25钢的最小蠕变速率不断减小,蠕变性能不断增强;而经过3000 h时效后,最小蠕变速率不断增大,导致其蠕变性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加工 Sanicro 25钢 析出相 时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悬浮原理的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抑制研究
6
作者 魏天宇 陈建恩 +1 位作者 刘军 邢恩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5,共6页
针对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难问题,提出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抑制该系统振动的方法。首先阐述超声驻波悬浮力的基本理论,根据Gor′Kov理论构造超声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并构建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谐振腔高度和声... 针对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振动难问题,提出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抑制该系统振动的方法。首先阐述超声驻波悬浮力的基本理论,根据Gor′Kov理论构造超声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并构建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谐振腔高度和声场强度对抑制系统振动的影响。基于超声悬浮非线性转子系统,引入正位置反馈(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PPF)控制器对其振动加以抑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超声驻波悬浮原理,选取适当的声场参数可有效抑制非线性转子系统的振动,PPF控制器与超声悬浮转子系统耦合可显著增强对系统的振动抑制效果和系统在高转速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超声驻波悬浮 超声悬浮转子 振动抑制 能量轨道 PPF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理体系标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楠 杜明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7-231,共5页
根据GB/T 19001—2016、GB/T 24001—2016和GB/T 45001—2020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解析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步骤,详述了体系顶层架构和四级体系文件的关键设计方法,概括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审核和持续改进的要点,归纳了体... 根据GB/T 19001—2016、GB/T 24001—2016和GB/T 45001—2020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解析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步骤,详述了体系顶层架构和四级体系文件的关键设计方法,概括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审核和持续改进的要点,归纳了体系初始运行时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工位旋转式上甑机器人设计
8
作者 徐进友 邢恩宏 +3 位作者 张磊 李彬 董磊 岳之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3,共8页
上甑是白酒酿造的关键工序,为解决传统白酒酿造上甑过程中劳动强度大、酒质及产酒率不稳定等问题,依据上甑过程的工艺要求及标准,设计了一种双工位旋转式上甑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3个旋转关节和撒料器实现上甑铺料的平面定位,平移关节... 上甑是白酒酿造的关键工序,为解决传统白酒酿造上甑过程中劳动强度大、酒质及产酒率不稳定等问题,依据上甑过程的工艺要求及标准,设计了一种双工位旋转式上甑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3个旋转关节和撒料器实现上甑铺料的平面定位,平移关节实现撒料高度的控制。对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进行了解析求解和验证,采用Monte⁃Carlo法模拟了上甑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及模态分析。通过物理试验样机的现场测试,表明样机上甑相比于人工上甑的出酒率提高了10%左右,尾酒度数降低了5°~7°,有效提高了上甑的效率,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模拟仿真与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文中上甑机器人的结构及功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为上甑机器人的设计及后续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甑机器人 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 工作空间模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与机床联合工作的误差测量与解耦 被引量:1
9
作者 苗奎奎 李巍 闫利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6,91,共5页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在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时产生的误差问题,在其联合工作的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与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分为两个运动支链。考虑到...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在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时产生的误差问题,在其联合工作的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与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分为两个运动支链。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床测头进行联合误差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联合运动进行测量,来获取系统的总体误差信息。针对数控机床运动支链的误差测量与辨识,采用NUBRS曲线作为机床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辨识模型,该模型包含了27项误差元素。经过实验验证,在测量出机床与机器人联合工作所产生的空间误差后,有效辨识出数控机床4个坐标系共27项误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工业机器人 NUBRS曲线 空间误差辨识 误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驱动微镜参数激励下的亚谐振动分析
10
作者 李徐 冯晶晶 +1 位作者 郝淑英 胡文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8,共7页
参数振动广泛存在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微机电系统中。为研究静电驱动微镜系统中存在的参数共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以一类静电梳齿驱动微镜为例,通过七次多项式拟合梳齿电容变化并建立微镜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因素下系统的参数共振响应变化... 参数振动广泛存在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微机电系统中。为研究静电驱动微镜系统中存在的参数共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以一类静电梳齿驱动微镜为例,通过七次多项式拟合梳齿电容变化并建立微镜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因素下系统的参数共振响应变化。研究了静态下微镜结构参数变化对扭转角度的影响规律;应用多尺度法分析了谐振状态下系统参数对共振幅值变化的影响规律并对系统参数共振进行了数值验证;最后利用Runge-Kutta法对系统亚谐参数共振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研究表明:微镜系统存在亚谐参数共振,激励电压、电容拟合参数等因素会影响系统共振幅值;阻尼可以改变系统不稳定区域,提高失稳阈值,影响系统亚谐参数共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参数共振 微镜 多尺度法 数值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尺度振子链跳跃现象激发规律研究
11
作者 孔娜 伊利峰 +1 位作者 陈建恩 孙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4,90,共7页
对承受简谐激励的跨尺度非线性振子链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跳跃现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由线性振子与N个纯立方振子构成的串联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复变量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得到系统的半解析解,并对响应分支进行分析。接着运用龙格库塔... 对承受简谐激励的跨尺度非线性振子链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跳跃现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由线性振子与N个纯立方振子构成的串联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复变量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得到系统的半解析解,并对响应分支进行分析。接着运用龙格库塔法进一步研究组合激励下系统跳跃现象的激发阈值和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激励频率越大,激发同一振子跳跃所需的冲击力越大;振子位置越靠近振子链尾部,激发该振子跳跃所需冲击力越大。此外,通过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系统响应在跳跃现象激发前后的频率特征,结果显示激发跳跃后能量由受激励频带扩散至其他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跨尺度 组合激励 跳跃现象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刚度非光滑能量阱激活阈值试验研究
12
作者 赵家琪 陈建恩 +2 位作者 路凯 孔娜 薛晓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解决纯立方刚度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在竖直方向工作时,因重力影响造成的激活阈值过高问题,在中心质量块与NES下底座之间引入支撑弹簧单元,从而构造出一种非对称刚度非光滑NES,通过试验研究该NES的动力学响应。对... 为解决纯立方刚度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在竖直方向工作时,因重力影响造成的激活阈值过高问题,在中心质量块与NES下底座之间引入支撑弹簧单元,从而构造出一种非对称刚度非光滑NES,通过试验研究该NES的动力学响应。对比分析在简谐激励下非光滑NES与纯立方刚度NES的激活阈值差异。分析水平弹簧刚度和中心质量块质量两个参数对NES激活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撑弹簧单元能够有效降低纯立方刚度NES的激活阈值;通过合理控制水平弹簧刚度和质量块质量,可以使非光滑NES更好地应用于不同频带的减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非对称刚度 非线性能量阱 激活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淑英 孟思 +2 位作者 张琪昌 冯晶晶 陈炜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为提高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依据特征分析确定约束条件的新方法,即从参数限定的角度对结构参数对微机电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特征进行提取,以此为依据确定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结合响应面法对多自由度微机... 为提高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依据特征分析确定约束条件的新方法,即从参数限定的角度对结构参数对微机电陀螺动态性能的影响特征进行提取,以此为依据确定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结合响应面法对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的灵敏度及带宽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灵敏度最高提升了19%,相应的带宽也提升了11%;带宽最高提升了28%,相应的灵敏度则提升了16%。结果表明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仿真分析结果也验证了优化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微机电陀螺 灵敏度 带宽 特征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F热源函数的热电池激活过程仿真分析
14
作者 刘亚通 郑清春 马文朋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3,共6页
为研究热电池激活过程的内部温度变化及激活时间,考虑到热源点火间隔及放热反应区的移动对激活性能的影响,运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编写相应热源函数程序来模拟激活过程中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的顺序燃烧和热释... 为研究热电池激活过程的内部温度变化及激活时间,考虑到热源点火间隔及放热反应区的移动对激活性能的影响,运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编写相应热源函数程序来模拟激活过程中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的顺序燃烧和热释放,对激活时间及开路电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时,各层电解质温度达到熔点的时间近乎相同;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时,随着电解质层数的增加,各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逐渐增加,热电池的激活时间由底层电解质达到熔点的时间决定;开路电压达到峰值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相较于忽略热源点火间隔,考虑热源点火时间间隔更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和仿真方法能够体现点火头、引燃条和加热片释放热量与热传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激活过程 UDF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Ti-6Al-4V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力-电化学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战楠 宋振兴 张晓川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多孔Ti-6Al-4V合金植入人体内将长期处于体液腐蚀环境中,且不可避免地承受人体自重和运动产生的载荷,易引发应力腐蚀,增加无菌失败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为了明确载荷水平及孔隙特性对多孔Ti-6Al-4V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 多孔Ti-6Al-4V合金植入人体内将长期处于体液腐蚀环境中,且不可避免地承受人体自重和运动产生的载荷,易引发应力腐蚀,增加无菌失败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为了明确载荷水平及孔隙特性对多孔Ti-6Al-4V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其力-电化学响应规律。基于应力腐蚀理论,将由孔隙特性引发的结构应力耦合到电极反应的平衡电位和交换电流密度表达式,建立了力-电化学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植入物试样承受弯曲载荷时,应力、电流密度以及电极腐蚀厚度等的力-电化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承载水平增加,应力集中明显的孔隙边缘区域腐蚀更为剧烈,最大腐蚀厚度均出现在孔梁边缘处。与无应力试样相比,超过屈服应力试样的5年腐蚀厚度增加了22%。孔隙尺寸显著影响应力分布、电化学腐蚀速率及最终的电极腐蚀厚度,随着孔隙的增大,电极5年腐蚀厚度逐渐减小,且大孔应力腐蚀速率低于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多孔材料 应力腐蚀 力-电化学耦合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算法的海上风速预测研究
16
作者 张润锋 王晓菲 +1 位作者 薛冬阳 吴以宁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复杂气象海况条件直接影响船舶的航海安全,海上风速作为气象海况中的主要因素,其预测的精准性对航行安全以及航迹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高海上风速预测的精准度,克服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对连云港站点海上风场数据进行实例研究... 复杂气象海况条件直接影响船舶的航海安全,海上风速作为气象海况中的主要因素,其预测的精准性对航行安全以及航迹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高海上风速预测的精准度,克服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对连云港站点海上风场数据进行实例研究,采用Adaboost集成算法融合多模型优势构建海上风速组合预测模型。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BP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等4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风速预测。考虑单一模型预测效果,应用Adaboost算法对GA-BPNN模型和WOA-SVR模型进行集成,进而构建海上风速组合预测模型,并与Bagging算法集成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daboost集成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相较单一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了约13%,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约16%,试验结果有效地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在海上风速数据预测方面的优越性,对提高航海安全性与航迹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安全 风速预测 集成算法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设计及散热性能分析
17
作者 袁歆睿 战楠 +2 位作者 张振杰 宋振兴 张世怡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5-311,共7页
目的解决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温差大、能耗高等问题,使电池组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方法设计扁平热管-液冷复合的电池冷却系统,通过建立热-流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冷却液流量、电池放电倍率及热管尺寸下的动力电池冷却... 目的解决软包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温差大、能耗高等问题,使电池组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方法设计扁平热管-液冷复合的电池冷却系统,通过建立热-流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冷却液流量、电池放电倍率及热管尺寸下的动力电池冷却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在20℃下,冷却液流速为0.02 m/s时,电池中心最高温度较不使用冷却系统时下降了17.9℃。3C倍率放电时,扁平热管-液冷复合的电池冷却系统中电池最高温度为37.3℃,较液体冷却降低了14.2℃。热管长度为200 mm时,电池中心最高温度降温幅度为31.5%。结论扁平热管与液冷相结合的冷却系统可有效降低动力电池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提高电池温度的均匀性,降低电池因某部分过热导致热失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冷 热管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骨骼机器人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18
作者 张淑璐 张志利 +1 位作者 孙鹏 马晓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6-301,共6页
针对长时间远距离行走疲劳、下肢瘫患者行走困难等问题,设计一套下肢助力装置,实时辅助穿戴者行走。首先基于人体下肢数据,在Solidworks中完成下肢外骨骼三维建模及参数优化,将模型导入到Adams中,耦合后添加运动规划,仿真验证外骨骼的... 针对长时间远距离行走疲劳、下肢瘫患者行走困难等问题,设计一套下肢助力装置,实时辅助穿戴者行走。首先基于人体下肢数据,在Solidworks中完成下肢外骨骼三维建模及参数优化,将模型导入到Adams中,耦合后添加运动规划,仿真验证外骨骼的运动学和人机协同性能,为下一步控制系统设计提供数学理论依据。在基于模型的位置反馈控制器中实现了模糊控制,并对末端执行器在受扰情况下的轨迹跟踪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进而搭建下肢关节步态仿真系统,实验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处理非线性和扰动方面比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模式有效,可更快速和准确地完成对步态曲线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助力 ADAMS仿真 运动学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振动铣削加工振幅对铣削力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王桂莲 刘文瑞 +1 位作者 张善青 王晶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0-164,共5页
三维振动辅助铣削是一种新型获得复杂表面结构形貌的特殊加工方式,三个方向振幅对能够反映表面加工质量的工艺参数—铣削力有着重要影响。文章旨在探究振动幅值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首先根据振动辅助加工原理,建立了球头铣刀三维振动轨... 三维振动辅助铣削是一种新型获得复杂表面结构形貌的特殊加工方式,三个方向振幅对能够反映表面加工质量的工艺参数—铣削力有着重要影响。文章旨在探究振动幅值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首先根据振动辅助加工原理,建立了球头铣刀三维振动轨迹模型;其次,通过ABAQUS软件,基于铝合金7050-T6的J-C本构模型,建立了球头铣刀三维振动辅助铣削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检测了施加三维振动辅助后,仿真过程中球头铣刀的空间位移瞬态响应,对不同振动幅值下各个方向的输出铣削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振动辅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铣削力;增大振幅,使三个方向的最大铣削力增大,但纵向进给方向和横向进给方向的平均铣削力呈下降趋势,而垂直进给方向的平均铣削力增加到最大值后,振幅的增加对其平均铣削力影响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振动 铣削力 振幅 球头铣刀 有限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在受冲击载荷作用后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刘凯丰 门玉涛 +1 位作者 陈炜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26,共1页
目的关节软骨是人体"骨骼-运动"的关键部位,软骨的损伤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探究关节软骨受到冲击载荷后的力学性能,本实验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关节软骨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为软骨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 目的关节软骨是人体"骨骼-运动"的关键部位,软骨的损伤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探究关节软骨受到冲击载荷后的力学性能,本实验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关节软骨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为软骨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猪骨远端滑车部位膝关节处的新鲜软骨作为实验材料,使用钢锯将软骨沿关节表面弧度的法线方向切出带有软骨下骨的软骨试件,用手术刀将其表面修理平整,后用PBS缓冲液将表面油脂冲洗干净备用。利用自制落锤装置,对软骨试件进行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下骨 关节软骨 表面粗糙度 法线方向 表面轮廓仪 冲击载荷 膝关节 手术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