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摄食不同淀粉含量饲料对鲤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静辉 范泽 +5 位作者 孙金辉 程镇燕 白东清 乔秀亭 张宝龙 卢正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探讨糖类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本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60.82±0.38)g的鲤鱼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以玉米淀粉为糖源,设计玉米淀粉水平为0%、15%、30%的3种试验饲料,8周后测定鲤鱼生长、体成分、肌肉成... 为探讨糖类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本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60.82±0.38)g的鲤鱼360尾,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以玉米淀粉为糖源,设计玉米淀粉水平为0%、15%、30%的3种试验饲料,8周后测定鲤鱼生长、体成分、肌肉成分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糖水平的升高,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以及肝体比(HSI)显著升高(P<0.05),其中30%水平组的WG和SGR较0%水平对照组分别提高45.49%和31.87%,15%和30%水平组的蛋白质效率分别较0%水平对照组提高35.14%和43.92%,30%水平组HSI较0%水平对照组提高38.01%。而饵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15%和30%水平组的饵料系数分别较0%水平对照组降低25.26%和31.72%。全鱼的粗灰分、粗蛋白质、蛋白沉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粗脂肪的含量却显著增加(P<0.05),15%和30%水平组较0%水平对照组分别提高84.06%和132.61%;肌肉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30%水平组粗蛋白质的含量与0%水平对照组相比提高9.55%。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酶(TRY)活性显著增加(P<0.05),15%和30%水平组的TRY活性较0%水平对照组分别提高11.46%和14.32%(P<0.05),而脂肪酶(LPS)、淀粉酶(AMS)、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均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分析,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糖类,可提高鲤鱼的消化能力,促进其生长,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糖类 生长 饲料利用 体成分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着色剂对红草金鱼生长、体色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宝龙 曲木 +5 位作者 窦艳君 张赛赛 王云祥 孙金辉 白东清 翟胜利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13期36-44,共9页
试验以红草金鱼为对象,以万寿菊粉(A)、虾青素(B)、加丽素红(C)及辣椒红素(D)作为着色剂,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方案设计9种饲料配方,以不添加着色剂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将900尾初始体质量为(54.60±1.58)g的红草金鱼随机分... 试验以红草金鱼为对象,以万寿菊粉(A)、虾青素(B)、加丽素红(C)及辣椒红素(D)作为着色剂,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方案设计9种饲料配方,以不添加着色剂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将900尾初始体质量为(54.60±1.58)g的红草金鱼随机分为10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养殖56d后测定其生长、体色及免疫力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7处理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说明虾青素对红草金鱼生长的影响要高于其他3种着色剂;7处理组红草金鱼皮肤及鳍条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万寿菊粉为红草金鱼体色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虾青素、辣椒红素及加丽素红;红草金鱼免疫力3处理组最高,与7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着色剂对不同组织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综合生长、体色及免疫力来看,7处理组为红草金鱼生长及增色的优良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草金鱼 着色剂 生长 体色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宝龙 曲木 +3 位作者 暴丽梅 白东清 段霁航 翟胜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9-735,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叶酸、维生素B_(12)(VB_(12))水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以900尾体质量为(31. 84±0. 05) g的健康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0组,每组设3个重复,以叶酸(0. 15%、0. 30%、0. 45%)...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叶酸、维生素B_(12)(VB_(12))水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以900尾体质量为(31. 84±0. 05) g的健康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0组,每组设3个重复,以叶酸(0. 15%、0. 30%、0. 45%)、VB_(12)(0. 05%、0. 10%、0. 15%)为影响因素,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中的"3×3因子设计"法,配制9种饲料,以不添加叶酸和VB_(12)的饲料作为对照组,用10种饲料饲喂试验鱼56 d后,测定其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因素水平固定的情况下,黄颡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随另一因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饲料系数呈降低趋势;在叶酸/VB_(12)水平为0. 45%/0. 15%时,黄颡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在叶酸/VB_(12)水平为0. 45%/0. 15%时,血清及肝脏中补体C3、补体C4含量最高,NO含量、NOS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添加叶酸和VB_(12)可有效促进黄颡鱼生长,增强其免疫力,综合黄颡鱼生长、免疫力和饲料成本分析,建议饲料中叶酸/VB_(12)添加水平为0. 45%/0.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叶酸 维生素B12 生长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溞粉组合饲料对红草金鱼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梦雨 吴旋 +6 位作者 曾祥茜 王洋 杨广 王双双 朱国霞 翟胜利 白东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54-146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螺旋藻、裂壶藻、大型溞粉组合饲料对红草金鱼(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77±1.38)g、初始体长(8.79±0.55)cm的健康红草金鱼300尾,随机分为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螺旋藻、裂壶藻、大型溞粉组合饲料对红草金鱼(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77±1.38)g、初始体长(8.79±0.55)cm的健康红草金鱼3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溞粉的组合饲料60 d。其中,C组(对照组)饲料中不含螺旋藻、裂壶藻和大型溞粉;C1组饲料中含4.0%螺旋藻、1.0%裂壶藻、4.0%大型溞粉;C2组饲料中含6.0%螺旋藻、1.5%裂壶藻、6.0%大型溞粉;C3组饲料中含8.0%螺旋藻、2.0%裂壶藻、8.0%大型溞粉;C4组饲料中含10.0%螺旋藻、2.5%裂壶藻、10.0%大型溞粉。分别于第30天和第60天取样,测定生长指标、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体表色度和体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投喂30 d时,C1、C2组的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与增重率较C组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较C组显著降低(P<0.05);投喂60 d时,C2、C3组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与增重率较C组显著提高(P<0.05),同时C3组饲料系数较C组显著降低(P<0.05)。与C组相比,投喂30 d时C2组皮肤与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投喂60 d时C2组皮肤与鳍条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投喂30与60 d时,体表亮度(L*)与红度(a*)值的最大值均出现在C3组,并显著高于C组(P<0.05)。投喂30与60 d时,血清和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一氧化氮(NO)含量的最大值、丙二醛(MDA)含量的最小值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最小值均出现C3组,且C3组上述指标与C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分析生长、体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红草金鱼饲料中添加8.0%螺旋藻、2.0%裂壶藻和8.0%大型溞粉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草金鱼 螺旋藻 裂壶藻 大型溞粉 生长 体色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叶酸和VB_(12)水平对黄颡鱼生长、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曲木 张宝龙 +3 位作者 暴丽梅 白东清 赵子续 翟胜利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3,共7页
以平均初始体重(31.84±0.0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箱内做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试验,探讨饲料中不同叶酸、VB_(12)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制作9种叶酸和VB... 以平均初始体重(31.84±0.0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箱内做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试验,探讨饲料中不同叶酸、VB_(12)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因子设计,制作9种叶酸和VB_(12)不同配比的饲料,其中叶酸水平为0.15%、0.30%、0.45%,VB_(12)水平为0.05%、0.10%、0.15%,以不添加叶酸和VB_(12)的饲料作为对照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叶酸、VB_(12)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当叶酸/VB_(12)水平为为0.45%/0.15%时,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黄颡鱼肌肉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叶酸、VB_(12)水平分别为0.45%、0.15%时,黄颡鱼肌肉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最低;当叶酸/VB_(12)水平为0.45%/0.15%时,黄颡鱼组织及血清中T-SOD、CAT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饲料中添加叶酸和VB_(12)不仅对黄颡鱼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对各组织和血清中T-SOD和CAT的生成和活性有较强的诱导能力,降低MDA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黄颡鱼饲料最适叶酸/VB_(12)水平为0.45%/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叶酸 VB12 生长性能 肉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对饲料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泽 程镇燕 +4 位作者 张宝龙 翟胜利 孙金辉 白东清 乔秀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1-36,44,共7页
鲤鱼(Cyprinus carpio)作为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强,但先天性糖尿病体质成为阻碍鲤鱼更好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是鲤鱼营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就影响鲤鱼利用碳水... 鲤鱼(Cyprinus carpio)作为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强,但先天性糖尿病体质成为阻碍鲤鱼更好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是鲤鱼营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就影响鲤鱼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关键因素,碳水化合物在鲤鱼体内的代谢机制及如何提高其利用能力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鲤鱼配合饲料营养配比提供实践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饲料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小球藻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宝龙 曲木 +3 位作者 暴丽梅 于恩浩 白东清 翟胜利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以黄颡鱼为养殖对象,以小球藻为添加剂,配制不同水平小球藻的饲料,小球藻添加水平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60%、3.20%,试验周期为8周,每4周取1次样,分别测定黄颡鱼生长及免疫的相关指标,旨在探讨饲料中小球藻水平... 以黄颡鱼为养殖对象,以小球藻为添加剂,配制不同水平小球藻的饲料,小球藻添加水平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60%、3.20%,试验周期为8周,每4周取1次样,分别测定黄颡鱼生长及免疫的相关指标,旨在探讨饲料中小球藻水平的变化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小球藻粉不仅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同时对黄颡鱼的免疫力还有促进作用。在黄颡鱼生长性能方面,小球藻添加水平为3.20%时,黄颡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在免疫力方面,饲料中添加适量小球藻可有效提高机体组织补体C3、C4、NO含量及NOS活性;小球藻添加量低于1.60%时,对黄颡鱼肝脏的影响较小。综合黄颡鱼各项测定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小球藻粉的最适添加水平为1.60%,在该添加水平下,黄颡鱼生长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免疫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小球藻 生长 体色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曲木 张宝龙 +2 位作者 侯树旺 赵子续 翟胜利 《今日畜牧兽医》 2019年第12期68-69,79,共3页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水产养殖第一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随着养殖集约化的提高,水产动物的病害也越来越重。因此,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目前,主要通过直接在水产动物饲料...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水产养殖第一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随着养殖集约化的提高,水产动物的病害也越来越重。因此,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目前,主要通过直接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各类添加剂来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提高其抗病性。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富含大量天然虾青素(Astaxanthin)的微藻,不仅可以作为着色剂和抗氧化剂添加到饲料中,还可以作为蛋白质替代原料添加到饲料中,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体色以及生理生化功能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就雨生红球藻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水产动物 虾青素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万寿菊粉对黄颡鱼生长、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宝龙 曲木 +3 位作者 赵国营 王云祥 赵子续 翟胜利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万寿菊粉的不同添加水平对黄颡鱼生长、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黄颡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1.00%、2.00%、3.00%、4.00%、5.00%、6.00%的万寿菊粉,记为Diet 1~Diet 7,其中Diet 1为对照组,Diet 2~Diet 7为试验组... 本试验研究了万寿菊粉的不同添加水平对黄颡鱼生长、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黄颡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1.00%、2.00%、3.00%、4.00%、5.00%、6.00%的万寿菊粉,记为Diet 1~Diet 7,其中Diet 1为对照组,Diet 2~Diet 7为试验组。经过56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饲料中添加4.00%~6.00%水平的万寿菊粉时,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在Diet 7组,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饵料系数最低;肉质方面,黄颡鱼肌肉的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受万寿菊粉影响显著(P<0.05),随饲料中万寿菊粉水平的增加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Diet 6组最低;抗氧化能力方面,万寿菊粉添加水平对机体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当万寿菊粉添加水平为6.00%时,即Diet 7组,黄颡鱼肝脏、血清中SOD活性及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表明机体抗氧化功能最好。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4.00%~6.00%的万寿菊粉不仅能有效促进黄颡鱼生长性能、改善黄颡鱼肌肉的系水能力,还能提高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万寿菊粉 生长 肉质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万寿菊粉和小球藻对黄金鲤生长及体色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宝龙 曲木 +3 位作者 赵子续 刘昕阳 唐子鹏 翟胜利 《养殖与饲料》 2020年第8期25-30,共6页
本试验养殖对象为黄金鲤,添加剂为万寿菊粉及小球藻,探究添加万寿菊粉和小球藻粉对初始体重(50.00±5.00)g的黄金鲤生长及体色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方面,添加0.04%万寿菊粉、0.02%小球藻和0.16%万... 本试验养殖对象为黄金鲤,添加剂为万寿菊粉及小球藻,探究添加万寿菊粉和小球藻粉对初始体重(50.00±5.00)g的黄金鲤生长及体色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方面,添加0.04%万寿菊粉、0.02%小球藻和0.16%万寿菊粉、0.03%小球藻生长较为明显;在肥满度方面,0.08%、0.04%的万寿菊粉与0.16%组相比,降低了7.06%和6.89%;在背肌L^*值、a^*值和b^*值方面,整个过程中背部体色处于不断增加趋势,其中0.04%万寿菊粉、0.08%小球藻组和0.16%万寿菊粉、0.04%小球藻2组效果最好;在鳃L^*值、a^*值和b^*值方面,鳃体色也处于不断增加趋势,其中0.04%万寿菊粉、0.02%小球藻组和0.16%万寿菊粉、0.03%小球藻2组效果最好。综合生长及体色进行分析,0.04%万寿菊粉、0.02%小球藻对黄金鲤的生长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粉 小球藻 黄金鲤 生长 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源添加剂水平的饲料对红白锦鲤抗氧化能力及LP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宝龙 曲木 +2 位作者 赵子续 侯树旺 翟胜利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文章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对10组对象进行养殖试验。用不同水平的绿原酸和竹青素配置9种试验饲料,饲喂8周后,取血液和组织等样本,通过对组织及血清中ACP、CHE、POD、T-SOD、LPS指标的测定发现,Diet 2(竹青素/绿原... 文章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对10组对象进行养殖试验。用不同水平的绿原酸和竹青素配置9种试验饲料,饲喂8周后,取血液和组织等样本,通过对组织及血清中ACP、CHE、POD、T-SOD、LPS指标的测定发现,Diet 2(竹青素/绿原酸水平为0.04%/0.06%)饲料组红白锦鲤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竹青素 红白锦鲤 抗氧化能力 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竹青素和绿原酸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宝龙 侯树旺 +2 位作者 赵子续 曲木 翟胜利 《养殖与饲料》 2019年第9期17-22,共6页
本研究以绿原酸和竹青素为添加剂,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绿原酸和竹青素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体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竹青素、绿原酸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Diet 4(竹青素/绿原酸添... 本研究以绿原酸和竹青素为添加剂,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考察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绿原酸和竹青素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体色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竹青素、绿原酸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Diet 4(竹青素/绿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6%、0.03%)饲料组红白锦鲤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且Diet 4饲料组红白锦鲤肝体指数为1.57,属于锦鲤正常范围;TG、TC、LDL-C含量最低值、HDL-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Diet 2(竹青素/绿原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4%、0.06%)饲料组,且该组红白锦鲤体色得到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生长性能、血液及体色指标来看,饲料中添加竹青素和绿原酸分别为0.04%、0.06%时,可以提高红白锦鲤生长性能,促进红白锦鲤增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竹青素 红白锦鲤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杜氏盐藻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张宝龙 赵子续 +2 位作者 曲木 唐子鹏 翟胜利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以红白锦鲤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8、16、32、64 g/kg的杜氏盐藻(分别记为Diet 1、Diet 2、Diet 3、Diet 4、Diet 5和Diet 6),养殖周期为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体表L^(*)... 以红白锦鲤为试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8、16、32、64 g/kg的杜氏盐藻(分别记为Diet 1、Diet 2、Diet 3、Diet 4、Diet 5和Diet 6),养殖周期为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体表L^(*),a^(*),b^(*)值及抗氧化指标(T-SOD、CAT、MDA)。结果表明:红白锦鲤饲料中杜氏盐藻的适宜添加量为32~64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红白锦鲤 生长 体色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着色剂在金鱼饲料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宝龙 段霁航 +3 位作者 王云祥 曲木 赵子续 翟胜利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2期23-26,共4页
本文综述了天然着色剂在金鱼饲料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从金鱼的体色特征、金鱼体色形成机理、金鱼色素代谢机制3个方面介绍金鱼着色机理,金鱼天然着色剂的种类分为植物、藻类、酵母和动物,并分别对其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指明其应用前景,以期... 本文综述了天然着色剂在金鱼饲料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从金鱼的体色特征、金鱼体色形成机理、金鱼色素代谢机制3个方面介绍金鱼着色机理,金鱼天然着色剂的种类分为植物、藻类、酵母和动物,并分别对其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指明其应用前景,以期为深入研究并开发金鱼天然着色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着色剂 金鱼饲料 应用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选育技术及饲料营养
15
作者 张宝龙 曲木 +2 位作者 齐锴 赵子续 翟胜利 《江西水产科技》 2019年第3期33-35,共3页
列举了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的挑选方法,以红白举例总结了四次筛选的基本规则;并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增色剂这六个方面来说明锦鲤饲料的的营养成分。
关键词 锦鲤 选育 饲料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镇燕 曲木 +3 位作者 孙颖 于宏 孙金辉 乔秀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93-3300,共8页
本试验采用体外和体内2种方法来研究精氨酸(Arg)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5、1.0、1.5和2.0mmol/L的Arg,将肾脏白细胞培养不同的时间段后测定增殖指数、呼吸爆发活力、吞噬活力和杀菌率。体内试验中,将... 本试验采用体外和体内2种方法来研究精氨酸(Arg)对鲤鱼免疫力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5、1.0、1.5和2.0mmol/L的Arg,将肾脏白细胞培养不同的时间段后测定增殖指数、呼吸爆发活力、吞噬活力和杀菌率。体内试验中,将平均体重37g的鲤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条,分别体内注射0、25、50、100和200 mg/kg鱼体重的Arg,商业饲料投喂2周,进行肾脏白细胞增殖指数、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的测定,以及血清和肝胰脏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及血清白蛋白(ALB)含量的测定。体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Arg能够提高肾脏白细胞的增殖指数、呼吸爆发活力、吞噬活力和杀菌率。培养12和24h后,1.0、1.5和2.0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0mmol/L Arg组(P<0.05);培养6、12和24h后,1.0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呼吸爆发活力显著高于0mmol/L Arg组(P<0.05);培养12和24h后,1.0、1.5和2.0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吞噬活力显著高于0mmol/L Arg组(P<0.05);培养18h后,1.0、1.5和2.0 mmol/L Arg组肾脏白细胞杀菌率显著高于0 mmol/L Arg组(P<0.05)。体内试验结果表明:50、100和200 mg/kg Arg组肾脏白细胞呼吸爆发活力、吞噬活力和增殖指数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100和200mg/kg Arg组血清ALB和NO含量显著高于0 mg/kg Arg组(P<0.05),50、100和200mg/kg Arg组血清NOS活性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50、100和200mg/kg Arg组肝胰脏NO含量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25和50mg/kg Arg组肝胰脏NOS活性显著高于0mg/kg Arg组(P<0.05)。由此可见,Arg提高了鲤鱼肾脏白细胞的免疫力,体外试验表明Arg的适宜浓度为1.0mmol/L。正常摄食情况下,Arg在鲤鱼体内注射适宜浓度为50~1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鲤鱼 免疫力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粉对锦鲤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城丽 张宝龙 +4 位作者 白东清 朱国霞 方珍珍 崔培 乔秀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7-41,共5页
为探究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粉对黄金锦鲤(Yamabaki ogon)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25.39±1.23)g的黄金锦鲤54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标记为D1~D6,其中D1组为对照组,D2~D5组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 为探究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粉对黄金锦鲤(Yamabaki ogon)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25.39±1.23)g的黄金锦鲤54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标记为D1~D6,其中D1组为对照组,D2~D5组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0.00%、0.50%、1.00%、2.00%、4.00%、8.00%万寿菊粉的6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60 d后分析不同水平万寿菊粉对黄金锦鲤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D5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提升最显著且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8.66%、92.77%,D6组肥满度提升最显著且比对照组提高了36.95%,D5组饵料系数降低最显著且比对照组降低了63.69%(P<0.05)。抗氧化能力方面,D5组的血清、头肾和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提高最显著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1.21%、117.92%、230.76%,D4组肝胰脏和中肾SOD活力提高最显著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0.82%、92.28%(P<0.05);D5组肝胰脏、头肾和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升最显著且分别高于对照组93.50%、50.38%100.83%,D4组血清和中肾CAT活性提升最显著且分别高于对照组4.11%、66.31%(P<0.05);D5组的血清、肝胰脏、头肾、中肾和脾的谷光甘肽(GSH)含量提升最显著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41.38%、223.91%、230.33%、372.26%、439.07%(P<0.05);D5组的血清、头肾和脾GSH-PX含量提升最显著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2.07%、155.67%、236.28%,D6组肝胰脏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提升最显著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7.47%(P<0.05),试验组的中肾GSH-PX含量提高不显著(P>0.05);D5组血清、肝胰脏、头肾和脾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最显著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6.94%、51.25%、47.79%、81.25%(P<0.05),而试验组中肾MDA含量降低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4.00%万寿菊粉能够有效促进黄金锦鲤生长性能,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粉 黄金锦鲤 生长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黄质对黄颡鱼的生长、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钱 张滕闲 +4 位作者 张宝龙 何建武 张曼 曾小理 白东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1,共7页
选取初始体重为(13.17±0.68)g、初始体长为(11.86±0.53)cm健康黄颡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的岩藻黄质饲料(0、20、80、320、640、1 280 mg/kg),分别标记为D1~D6,投喂60 d,探究饲... 选取初始体重为(13.17±0.68)g、初始体长为(11.86±0.53)cm健康黄颡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的岩藻黄质饲料(0、20、80、320、640、1 280 mg/kg),分别标记为D1~D6,投喂60 d,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岩藻黄质对黄颡鱼生长、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岩藻黄质水平的提高,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和存活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D3组与对照组比WGR、SGR、存活率显著提高了65.58%、58.06%、8.06%(P<0.05)。蛋白质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D4组与对照组比显著高了66.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前肠消化酶活性变化不大(P>0.05),中肠和后肠中消化酶活性随岩藻黄质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综合以D3组添加量好。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岩藻黄质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D4组肝胰脏、脾脏、中肾和鳃中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岩藻黄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黄颡鱼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其中D4组与对照组相比中肾、鳃GSH活力最高,显著提高了100.72%、64.00%(P<0.05);脾和中肾D4组与对照组比GSH-Px显著高了58.31%、56.92%(P<0.05);肝胰脏、脾、中肾中丙二醛(MDA)含量随岩藻黄质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D5组肝胰脏、中肾中MDA含量比对照相显著降低了28.57%、55.62%(P<0.05),综合生长、消化和抗氧化能力来分析,岩藻黄质的适宜添加水平为80~3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岩藻黄质 生长 消化酶活力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木薯变性淀粉对鲤鱼生长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泽 王安琪 +5 位作者 孙金辉 程镇燕 白东清 乔秀亭 张宝龙 翟胜利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55.73±3.55)g,健康状况良好的鲤鱼108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养殖试验在淡水浮式网箱中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预糊化木薯淀粉组的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55.73±3.55)g,健康状况良好的鲤鱼108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养殖试验在淡水浮式网箱中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预糊化木薯淀粉组的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肝体比及肥满度分别以预糊化木薯淀粉组为最大,而肝糖原含量以预糊化木薯淀粉组为最小,但均与原木薯淀粉组及木薯醋酸酯淀粉组差异不显著(P>0.05)。预糊化木薯淀粉作为饲料糖源时显著提升了肠道中淀粉酶活性的活性(P<0.05)。不同淀粉组的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为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高,不同淀粉组的生长激素也有显著差异(P<0.05),以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低。各淀粉组的6-磷酸果糖-1-激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高;各淀粉组的糖异生关键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为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鲤鱼对预糊化木薯淀粉的利用效果优于原木薯淀粉及木薯醋酸酯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变性淀粉 生长 消化 血清生化指标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溶解氧调控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正义 贾丽艳 +1 位作者 乔秀亭 翟胜利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溶解氧作为养殖池塘水质的关键指标,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均具有较大影响,溶解氧含量过低或过高严重危害着养殖水产动物的健康。因此,加强养殖水体溶解氧的管理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述养殖池塘溶解氧变化特点,介绍溶解... 溶解氧作为养殖池塘水质的关键指标,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均具有较大影响,溶解氧含量过低或过高严重危害着养殖水产动物的健康。因此,加强养殖水体溶解氧的管理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述养殖池塘溶解氧变化特点,介绍溶解氧含量测定方法,重点通过藻类调控、机械增氧、化学增氧以及耗氧因子的去除四个方面阐述了池塘溶解氧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变化特点 智能监测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