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晨昱 和学新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共9页
近几年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 ,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主要从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叙事及叙事研究的内涵、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叙事研究的特点、叙事研究的分类、叙事研究的过程、叙事研究的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理论基础 特点 分类 教育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 被引量:68
2
作者 和学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以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内涵 主体性结构 主体性存在形态 主体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主体性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 被引量:21
3
作者 和学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8,共4页
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概念,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影响到主体性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对此必须给予科学的解答。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性内涵 主体性结构 主体性存在形态 主体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被引量:26
4
作者 和学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强调了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实现教育整...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强调了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实现教育整体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的转型 教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转型: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被引量:3
5
作者 和学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共4页
教育以主体人的培养为中介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在当代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宏观背景的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转型不但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转... 教育以主体人的培养为中介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和进步,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在当代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宏观背景的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转型不但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转型必不可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教育转型 作用机制 必要条件 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解读 被引量:7
6
作者 和学新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此为目标 ,是针对时代要求做出的正确选择 ,它实现了我国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目标 学生 主动发展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理论刊物的时代使命--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年会第一分论坛暨教育理论分会2016年会综述
7
作者 王毓珣 薄存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96,共2页
2016年12月17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年会第一分论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理论刊物的时代使命"暨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6年会如期举行。张肇丰副理事长主持会议。傅维利理事长从新时代对人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教... 2016年12月17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第29次年会第一分论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理论刊物的时代使命"暨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6年会如期举行。张肇丰副理事长主持会议。傅维利理事长从新时代对人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教育目的观和质量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新的教育质量观。王毓珣研究员则阐发了优质教育的定义、特征以及达成优质教育的两个关键。参会代表围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理论刊物的时代使命"这一主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学有优教 优质教育 教育理论刊物 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科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 和学新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7,共4页
历史学科教学中采取研究性学习 ,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查找相应史实材料 ,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材料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 ,并依据“中心问题”,分组研讨 ,撰写小论文 ,最后学生进行成果汇报 ,互相交流论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历史学科教学中采取研究性学习 ,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依据教材查找相应史实材料 ,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材料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 ,并依据“中心问题”,分组研讨 ,撰写小论文 ,最后学生进行成果汇报 ,互相交流论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既拓展了视野 ,也加强了学科知识渗透 ;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同时它促进了历史学科教学观念的变革 ,也对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科 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计 教学制 教学观念 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的缘起与特性考释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毓珣 王颖 +1 位作者 王海莹 肖庆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30,共4页
近期,慕课风暴席卷全球,一时间,大有取代学校教育之势。其实,冷观慕课的缘起,慕课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它只是科教融合的新成果,机器教学的新阶段,远程教育的新产物,教育反思的新成就,高校收费的新手段等。静思慕课的本质,慕课只是一... 近期,慕课风暴席卷全球,一时间,大有取代学校教育之势。其实,冷观慕课的缘起,慕课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它只是科教融合的新成果,机器教学的新阶段,远程教育的新产物,教育反思的新成就,高校收费的新手段等。静思慕课的本质,慕课只是一种革新的教育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缘起 本质 科教融合 机器教学 远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主体性若干基本概念辨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和学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就学生主体性的结构和内涵进行了探讨 ,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 ,它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学生 主体性 自主性 能动性 创造性 教学主体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学: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和学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4-50,59,共8页
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交往活动而在与课程内容之间发挥和建构双方主体性的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注重教学活动的完整性以活动为原则 ,强调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强调教学活动的自主。
关键词 主体性教学 内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回归生活与超越生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课程与教学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和学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2-24,59,共4页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应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素质不断生成、发展、提高和完善的学校生活。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它们的设计与实施既要合乎学生发展需要,又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更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课程与教...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应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素质不断生成、发展、提高和完善的学校生活。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它们的设计与实施既要合乎学生发展需要,又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更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既要回归生活,又要超越生活。在回归与超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需要通过活动、体验、理解和表达等策略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与教学 回归生活 超越生活 活动 体验 理解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学教学的表达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和学新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6,共3页
表达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数学表达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数学教学表达具有数学知识表达、数学问题解决表达、数学体验表达、数学生活表达等多种形式.数学教学表达策略要注意为学生创... 表达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数学表达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数学教学表达具有数学知识表达、数学问题解决表达、数学体验表达、数学生活表达等多种形式.数学教学表达策略要注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和充分的时空条件,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数学表达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实验的概念厘定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和学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实验 中国 课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意识与教学改革——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和学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2X期88-91,共4页
新课程确定之后,教学(课程实施)就成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任务。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来看,树立课程意识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学校、教师树立大局观、整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成... 新课程确定之后,教学(课程实施)就成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任务。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来看,树立课程意识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学校、教师树立大局观、整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从而高质量的实现教育目的。树立课程意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必须突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不断地富有策略地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意识 课程背景 教育教学改革 中心任务 课程实施 整体意识 课程改革 教育目的 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 教学方式 新课程 大局观 学校 教师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学校文化的改造
16
作者 王颖 王毓珣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3,共3页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学校文化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学校文化。把学校文化置于生态文明的视域下审视,当下的许多学校虽然积极地把生态文明融入学校文化之中,但其学校文化中仍存在一些有违生态文明的内容:学校物质文化的走偏、学校制度文化的...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学校文化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学校文化。把学校文化置于生态文明的视域下审视,当下的许多学校虽然积极地把生态文明融入学校文化之中,但其学校文化中仍存在一些有违生态文明的内容:学校物质文化的走偏、学校制度文化的纰漏、学校精神文化的瑕疵与学校行为文化的偏失。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学校必须对这些内容采取下述方略加以改造:学校物质文化的改造、学校制度文化的改造、学校精神文化的改造与学校行为文化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学校文化 改造 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17
作者 和学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课程改革实验 普通高中 组织与管理 学校课程 新课程改革 新理念 内容 推进 改革方案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校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策略和途径
18
作者 和学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新型教师培养 培养策略 培养途径 教学管理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成长应成为教学的目的之一
19
作者 焦燕灵 和学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6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教师职业 教学存在 历史性变革 “师道尊严” 古代社会 教育教学 近代社会 社会功能 学生成长 教师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