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增强肝癌细胞NF-κB转录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凤泽 沙丽 +3 位作者 乔玲 吴莲英 张晓东 叶丽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观察了HBXIP对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基因共转染将NF-κB报告基...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观察了HBXIP对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基因共转染将NF-κB报告基因质粒pNF-κB-Luc和HBXIP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ip导入人肝癌H7402细胞系中,进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H7402细胞过表达HBXIP后NF-κB的转录活性明显增强;此外,基因转染后经免疫印迹检测显示,与NF-κB二聚体结合的抑制亚基IκBα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同时,提取H7402细胞的核蛋白,然后应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核中p65/NF-κB的水平.结果显示,H7402细胞中HBXIP过表达后细胞核中p65/NF-κB的水平明显增加.当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了细胞内源性的HBXIP基因表达后,则出现与上述结果相反的效果.上述结果提示,HBXIP可增加核内p65/NF-κB蛋白水平,进而发挥NF-κB促转录调控的作用.因此,HBXIP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途径而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 核因子κB(NF-κB) IΚBΑ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DP-L-鼠李糖生物合成路径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法表征
2
作者 许莹莹 董晨影 周大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研究以2’-脱氧胸苷-5’-二磷酸-L-鼠李糖(dTDP-L-Rha)生物合成路径涉及的系列酶促反应产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CID-ESI-MSn)对罕见单糖生物合成路径的表征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ESI-MS技术分析2’-脱氧胸苷-... 本研究以2’-脱氧胸苷-5’-二磷酸-L-鼠李糖(dTDP-L-Rha)生物合成路径涉及的系列酶促反应产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电喷雾碰撞诱导解离串联质谱(CID-ESI-MSn)对罕见单糖生物合成路径的表征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ESI-MS技术分析2’-脱氧胸苷-5’-二磷酸-D-葡萄糖-4,6-脱氢酶(RmlB)、2’-脱氧胸苷-5’-二磷酸-4-酮-6-脱氧-葡萄糖-3,5异构酶(RmlC)和2’-脱氧胸苷-5’-二磷酸-4-酮-鼠李糖还原酶(RmlD)酶活产物的形成,随后应用CID-ESI-MSn技术对酶促反应终产物L-鼠李糖(dTDP-L-Rha)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TDP-L-Rha的生物合成始于2’-脱氧胸苷-5’-二磷酸-D-葡萄糖(dTDP-DGlc),依次涉及RmlB、RmlC和RmlD三个酶的参与。这与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测、纯化制备,核磁共振(NMR)及ESI-MS结构表征的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简单、灵敏、快速,适用于重要罕见单糖生物合成路径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单糖 dTDP-L-鼠李糖 生物合成路径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温解烃产黏菌的特性及其调剖驱油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君 马挺 +3 位作者 李蔚 刘静 梁凤来 刘如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4-700,共7页
从油田地层水中分离出一株能在高温下降解烷烃并产胞外多糖的细菌DM-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该菌能在55℃高温缺氧条件下乳化并降解原油。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55℃培养5d,经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61.... 从油田地层水中分离出一株能在高温下降解烷烃并产胞外多糖的细菌DM-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该菌能在55℃高温缺氧条件下乳化并降解原油。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55℃培养5d,经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对原油的降解率达到61.51%。在高温和特定营养条件下,菌株DM-1可产生胞外多糖,经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其组成糖为甘露糖(91.87%)、葡萄糖(7.95%)和半乳糖(0.18%)。对该菌产多糖的最适碳源和温度进行了优化,多糖产量可达1.7g.L-1。同时进行了岩心调剖和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菌株产生的胞外多糖能够将岩心注入压力由0.01MPa增加到0.40MPa,渗透率从3.856μm2降至1.589μm2,在驱油模拟实验中岩心后续水驱采收率为3.9%。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模拟岩心中该菌株的封堵效果。菌株DM-1在微生物采油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解烃菌 胞外多糖 微生物采油 物理模拟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共固定化细胞脱除燃料油中的有机硫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挺 李国强 +4 位作者 李剑 李珊珊 李红 梁凤来 刘如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05-2713,共9页
从孤岛油田油浸土壤中筛选得到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红平红球菌DS-3,对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选取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固定化载体,以1mmol·L^-1二甲基亚砜培养菌体,固定化最佳操作条件为4℃交联,8%PVA和... 从孤岛油田油浸土壤中筛选得到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红平红球菌DS-3,对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选取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固定化载体,以1mmol·L^-1二甲基亚砜培养菌体,固定化最佳操作条件为4℃交联,8%PVA和2%SA混合,细胞在胶液中的浓度为0.1g·ml^-1,氯化钙含量为2%,此时固定化细胞不但具有良好的脱硫性能,而且脱硫重复性好,其寿命可以达到250h以上.固定化细胞在3次循环后能使模拟柴油中的DBT含量从0.5mmol·L^-1降至0.011mmol·L^-1,总脱硫率达到93%,平均脱硫效率约为0.225mgDBT·(gDCW)^-1·h^-1.同样条件下能将精制柴油的硫含量由340mg·L^-1降到42mg·L^-1,总脱硫率为87.64%.DS-3能利用醇类、饱和的C8~C15脂肪烃,但不能利用环烷烃、芳香烃、小于C8或大于C15的脂肪烃,DS-3优先利用碳源的顺序是乙醇、葡萄糖和烷烃.脱硫前后的精制柴油经GC—FID分析证实,同定化细胞对C—S键具特异性,不降低柴油的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乙烯醇 固定化细胞 红平红球菌 生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明春 蔡易 +4 位作者 赵桂兰 财音青格乐 周皓 孙伟 邢来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7,共5页
采用大豆种子萌发5—6d后的子叶节作外植体,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系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r研究。结果表明,将子叶节与农杆菌共培养60h后放入含卡那霉素50mg/L的诱芽培养基上,待苗长至4-5cm后放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最后移... 采用大豆种子萌发5—6d后的子叶节作外植体,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系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r研究。结果表明,将子叶节与农杆菌共培养60h后放入含卡那霉素50mg/L的诱芽培养基上,待苗长至4-5cm后放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最后移栽到培养土中,效果较好。对大豆遗传转化再生的主要因素,如大豆基因型、诱导出芽所需激素浓度、卡那霉素筛选压力等条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遗传转化系统,其转化率达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几丁质酶、抑真菌的侧孢芽孢杆菌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秋敏 陈月华 +1 位作者 蔡峻 卢伟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2-46,共5页
从52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几丁质酶活力高的侧孢芽孢杆菌1.864菌株。研究表明该菌对小麦赤霉菌等6种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几丁质酶抑制剂以及酶活力变化对抑制真菌活性的相关研究,初步认为该菌株的抑菌物质为几丁质酶。... 从52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几丁质酶活力高的侧孢芽孢杆菌1.864菌株。研究表明该菌对小麦赤霉菌等6种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几丁质酶抑制剂以及酶活力变化对抑制真菌活性的相关研究,初步认为该菌株的抑菌物质为几丁质酶。生物测定表明1.864的几丁质酶粗酶对蚊幼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对Bt制剂杀虫活性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芽孢杆菌 几丁质酶 抑真菌 杀虫活性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转移酶反应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监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大炜 刘斌 +2 位作者 吴俊丽 胡波 齐源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93-199,共7页
以wabD(大肠杆菌O77中O抗原基因簇内)编码的α-1,3-甘露糖转移酶、wfgD(大肠杆菌O152中O抗原基因簇内)编码的β-1,3-葡萄糖转移酶和wfeD(志贺氏菌鲍氏O14中O抗原基因簇内)编码的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酶促反应产物为研究对象,尝试应用... 以wabD(大肠杆菌O77中O抗原基因簇内)编码的α-1,3-甘露糖转移酶、wfgD(大肠杆菌O152中O抗原基因簇内)编码的β-1,3-葡萄糖转移酶和wfeD(志贺氏菌鲍氏O14中O抗原基因簇内)编码的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酶促反应产物为研究对象,尝试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负离子模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建立简单、高效的糖基转移酶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直接用质谱分析0.3μL未经色谱分离、除盐处理的反应混合物,随后应用CID串联质谱技术对酶活反应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实现酶活反应的快速检测。研究结果表明,CID MALDI-TOF MS平台适用于新建克隆的糖基转移酶酶活反应的监测,与现有的高通量方法相比,在速度、灵敏度、重现性、自动化和溶剂消耗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寡糖 糖基转移酶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300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结构域的表达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常锐 谈娟 +3 位作者 王荣敏 陈启民 耿运琪 乔文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基因起始转录的关键步骤.p300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乙酰化.HATs具有多种细胞功能,而且乙酰化对底物蛋白的功能改变也具有重要功能.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可乙酰化多种细胞内蛋白,某些病毒...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基因起始转录的关键步骤.p300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乙酰化.HATs具有多种细胞功能,而且乙酰化对底物蛋白的功能改变也具有重要功能.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可乙酰化多种细胞内蛋白,某些病毒蛋白与p300有相互作用并促进病毒复制.因此,p300是细胞内具有广泛功能的转录激活因子.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结构域(HAT区)是p300乙酰化酶活性的最小中心功能域,在p300乙酰化底物中具有重要功能.本文重组表达了对应p300 HAT区的GST-p300 HAT蛋白,对其乙酰化酶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证实,p300 HAT蛋白在体外可高效乙酰化组蛋白H3.随后,对体外乙酰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总之,本文构建了一种简单高效、非放射性体外乙酰化体系,适用于对潜在底物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和机制进行分析,以及乙酰化蛋白的相关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 P300 体外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泛素化修饰蛋白SUMO1的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祖玲玲 史颖姣 +4 位作者 刘彬 秦宇 王远根 王照娜 王颖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9-1033,共5页
SUMO是近年发现的类泛素化修饰蛋白,可通过异肽键共价连接到靶蛋白上,影响靶蛋白的细胞内定位、稳定性及与其它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研究蛋白质的SUMO化修饰,本文表达并纯化了重组的人SUMO1,制备了兔抗hSUMO1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和免疫... SUMO是近年发现的类泛素化修饰蛋白,可通过异肽键共价连接到靶蛋白上,影响靶蛋白的细胞内定位、稳定性及与其它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研究蛋白质的SUMO化修饰,本文表达并纯化了重组的人SUMO1,制备了兔抗hSUMO1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和免疫印迹检测,该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能识别内源性SUMO1及其修饰蛋白,可用于SUMO化修饰靶蛋白的鉴定及SUMO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 表达纯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