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内镜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于寰 康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1,共8页
牙周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在内的牙周非手术治疗、牙周手术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明确,但存在一定的限制。非手术治疗可能会因视野不清,难以直视等原因影响牙石清除率;手术治疗可能因患者存... 牙周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在内的牙周非手术治疗、牙周手术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明确,但存在一定的限制。非手术治疗可能会因视野不清,难以直视等原因影响牙石清除率;手术治疗可能因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惧怕手术而难以适用。牙周内镜具有可视性及微创性,可以在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引导医生更清晰地观察并清除龈下牙石,为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牙周内镜还可用于辅助牙周牙体疾病的诊断、牙周手术及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时,可以加深学生对牙周诊疗工作的认识。虽然其诊断及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争议,但为牙周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牙周内镜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内镜 牙周非手术治疗 牙周手术治疗 诊断 口腔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微创手术中再生材料选择及疗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晶 康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牙周再生手术中微创理念的提出,在减小创伤的同时,更大程度上保证了软组织的完整性,为牙周再生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软组织条件,从而可以更好地关闭创口,以获得更好的牙周组织再生效果。微创术式多种多样,如龈乳头保存技术、改良龈乳头保存... 牙周再生手术中微创理念的提出,在减小创伤的同时,更大程度上保证了软组织的完整性,为牙周再生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软组织条件,从而可以更好地关闭创口,以获得更好的牙周组织再生效果。微创术式多种多样,如龈乳头保存技术、改良龈乳头保存技术等,不同学者术式选择各不相同,同时微创再生术中是否使用屏障膜、是否使用釉质基质衍生物和骨替代材料,以及使用的骨替代材料的类型,各个学者的报道不一。本文就上述问题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实行微创手术时再生材料的选择及不同类型材料的再生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实施牙周微创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再生 微创手术 引导组织再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感染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正 张莉 +1 位作者 郑友丽 马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牙周感染的全身抗体反应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以及牙周感染的全身抗体反应对脑梗死患者APP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40例,并依据牙龈卟啉单胞菌IgG抗体(P.g-IgG)水平高低分为Pg-IgG抗体阳性[Pg-IgG(+)]组与Pg-IgG抗体阴性[Pg-IgG(-)]组。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受试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以及IL-6的血清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Fg以及IL-6明显高于健康受试者;Pg-IgG(+)组Hs-CRP和IL-6明显高于Pg-IgG(-)组;Hs-CRP和IL-6与Pg-IgG正相关。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全身扩散或其引起的全身抗体反应可通过促进Hs-CRP和IL-6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牙周炎 抗体 急性期反应蛋白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研 辛琪 +4 位作者 马喆 魏蓉 李晓冬 苏瑞 张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CXCR7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分布及SDF-1/CXCR7生物学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DF-1、CXCR4、CXCR7在15例正常的牙龈组织和15例牙周炎组织中的表达,同时运用PCR方法检测15例正常的牙龈组织和15例牙周炎... 目的:探讨CXCR7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分布及SDF-1/CXCR7生物学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DF-1、CXCR4、CXCR7在15例正常的牙龈组织和15例牙周炎组织中的表达,同时运用PCR方法检测15例正常的牙龈组织和15例牙周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和PCR的结果均显示SDF-1、CXCR4、CXCR7在牙周炎组织中表达增高,高于正常牙龈组织(P<0.05)。SDF-1与CXCR7呈正相关关系(γ=0.533,P=0.041)。CXCR4和CXCR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0.533,P=0.041)。结论:CXCR7在牙周炎微环境中的不同细胞群过表达,在牙周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可能是治疗牙周炎的一个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F-1 CXCR4 CXCR7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周夹板固定下颌前牙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石雪 张春秋 李新月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0-634,共5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牙周夹板固定对牙周膜内等效应力的分散以及牙周固定后患牙位移情况。方法:选用1名牙周健康志愿者的CBCT资料,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有限元软件建立41牙不同松动度的有限元模型,对实验牙进行25 N力学加载,斜向舌侧...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牙周夹板固定对牙周膜内等效应力的分散以及牙周固定后患牙位移情况。方法:选用1名牙周健康志愿者的CBCT资料,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有限元软件建立41牙不同松动度的有限元模型,对实验牙进行25 N力学加载,斜向舌侧分别与牙轴呈0°、15°和25°。研究不同松动度的患牙经牙周夹板固定后应力分布的变化和患牙的位移量。结果:随着松动度的增加,41牙周膜内最大应力较不松动时增加122%~1035%,斜向加载时更为明显;在牙周夹板固定后应力减小16%~78%,牙齿的位移量也明显减少。结论:牙周夹板固定能分散力,降低牙周膜内应力集中,Super-Bond C&B效果优于FRC,应力分散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夹板 有限元 Von Mises应力 Super-Bond C&B F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拔牙后位点保存不同膜覆盖技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荷馨 李新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2-967,共6页
目的:评价重度牙周炎患牙拔除后应用不同位点保存膜覆盖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重度牙周炎预后无望的患牙共21颗,拔除后行位点保存,即植骨后盖膜,随机分3组:Bio-Gide膜组、PRF膜组、Bio-Gide+PRF双层膜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检... 目的:评价重度牙周炎患牙拔除后应用不同位点保存膜覆盖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重度牙周炎预后无望的患牙共21颗,拔除后行位点保存,即植骨后盖膜,随机分3组:Bio-Gide膜组、PRF膜组、Bio-Gide+PRF双层膜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检查,测量颊侧角化龈宽度(ketatinized tissue width,KTW)、邻牙邻面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并根据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邻面牙槽骨高度(adjacent bone height,ABH)及拔牙窝深度(socket depth,SD),CBCT测量颊舌向骨宽度(buccal-lingual bone width,BLW)。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3组的GR、ABH均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SD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仅有PRF膜组的BLW术后效果不佳(P<0.05);术后3组间比较结果显示:PRF膜组与Bio-Gide+PRF双膜组的KTW明显优于Bio-Gide膜组(P<0.05),而BLW在Bio-Gide+PRF双膜组数值最大,优于Bio-Gide膜组,更优于PRF膜组(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患牙拔除后行位点保存术可有效维持邻面牙槽骨高度,植骨材料覆盖Bio-Gide+PRF双层膜对保持牙槽骨宽度、角化龈宽度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位点保存 PRF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在慢性牙周炎磨牙区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研 马冲 苏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3-926,共4页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在辅助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共纳入前牙26颗、前磨牙42颗、磨牙52颗,对每位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左右象限各一颗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龈下刮治...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在辅助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共纳入前牙26颗、前磨牙42颗、磨牙52颗,对每位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左右象限各一颗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SRP),实验组进行SRP联合半导体激光。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变化,包括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计算各牙周指标的平均值,比较根分叉区域的牙周指标变化及痛疼VAS评估患者治疗感受。结果: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较对照组BI、PD、CAL均改善明显,且VAS值较对照组低(P<0.05)。磨牙组较前牙组及前磨牙组的ΔPD和ΔCAL均较高,且ΔCAL有统计学差异(P=0.032)。磨牙根分叉区域实验组ΔPD和ΔCAL均较对照组较高(P=0.030,P=0.019)。实验组较对照组VAS值更低(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时,能够增加其疗效,对于磨牙根分叉区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半导体激光 VAS 根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抑制牙周膜细胞骨唾液酸蛋白表达中微小RNA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源 李新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靶向调节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基因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研究其在高浓度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 目的:筛选和鉴定靶向调节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基因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研究其在高浓度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抑制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BSP基因表达中的靶向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筛选并验证能够靶向调节BSP基因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获得miR-129过表达和表达抑制的载体质粒,以此转染hPDLCs,10 mg/L P.g.LPS处理各组细胞8 h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S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0 mg/L P.g.LPS处理hPDLCs 8 h后,miR-129相对表达量增加,而BSP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g.LPS处理转染miR-129 mimics的hPDLCs后,BSP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转染miR-129 inhibitor的hPDLCs经P.g.LPS处理后BSP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g.LPS影响hPDLCs成骨活性过程中,miR-129可能是抑制BSP基因表达的中间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骨唾液酸蛋白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LPS诱导的miR-19a调控hPDLFs中TLR2及BSP的表达
9
作者 魏蓉 张源 李新月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8-969,共2页
运用过表达或抑制miR-19a表达技术转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检测Toll样受体2(TLR2)和骨涎蛋白(BS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9a可以抑制TLR2、上调BSP的表达。
关键词 miR-19a 骨涎蛋白(BSP) Toll样受体2(TLR2) 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