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umonji结构域蛋白3调节人牙周膜细胞的炎症反应
1
作者 王璞玉 索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研究三甲基化组蛋白H3赖氨酸K27(histone 3 lysine 27 trimethylation,H3K27me3)的去甲基化酶Jumonji结构域蛋白3(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Jmjd3)在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 目的:研究三甲基化组蛋白H3赖氨酸K27(histone 3 lysine 27 trimethylation,H3K27me3)的去甲基化酶Jumonji结构域蛋白3(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Jmjd3)在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人牙周膜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Jmjd3的表达情况。后通过沉默Jmjd3,在Q-PCR和Western blot确定沉默效果后对其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初步筛选。结果:Jmjd3在炎症的人牙周膜细胞中表达会上调。沉默Jmjd3后,炎症介导的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2b的上调受到抑制。结论:Jmjd3参与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并能够调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monji结构域蛋白3 牙周膜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树脂间粘接的微拉伸强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斐 刘伟 +1 位作者 闫鹏 岳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复合树脂间粘接后的强度。方法:选用甲基丙烯酸基复合树脂Clearfil APX(APX)及其配套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SE)和环氧基复合树脂Filtek P90(P90)及其配套粘接剂Filtek P90 System Adhesive(SA)。实验分为3组:(1)整块组,... 目的:了解不同复合树脂间粘接后的强度。方法:选用甲基丙烯酸基复合树脂Clearfil APX(APX)及其配套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SE)和环氧基复合树脂Filtek P90(P90)及其配套粘接剂Filtek P90 System Adhesive(SA)。实验分为3组:(1)整块组,将树脂分层固化制成完整一体的树脂块;(2)直接充填组,将树脂固化成块后,表面打磨,再直接填充新树脂,光固化;(3)粘接组,树脂固化成块后打磨,涂布粘接剂,再填充新树脂,光固化。将上述树脂试样切成数条1 mm×1 mm×14 mm的样品,检测微拉伸强度,以One-Way ANOVA和LSD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整块组的微拉伸强度最高,APX为(81.11±1.79)MPa,P90为(82.07±1.42)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直接充填组中,APX-APX为(43.54±2.99)MPa,P90-APX为(42.74±2.49)MPa,APX-P90为(41.28±1.96)MPa,P90-P90为(42.39±3.24)MPa,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粘接组中,比较上层树脂的种类显示,用APX修复的微拉伸强度均显著高于用P90修复;比较底层树脂的种类显示,当上层树脂粘接相同种类的底层树脂时,其微拉伸强度要高于其对异种树脂的粘接(P<0.05);比较粘接剂的种类系显示,用SE粘接两树脂的微拉伸强度均显著高于用SA粘接。(4)微拉伸强度排序为:整块>SE粘接APX>SA粘接APX>SE粘接P90=直接充填>SA粘接P90。结论:底层树脂表面经打磨后,使用APX粘接修复的强度高于使用P90修复,SE粘接两树脂的强度高于SA,底层树脂的类型对粘接强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牙黏合 牙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临床株表面相关蛋白表达差异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兴福 江山 +1 位作者 黄晓晶 闫福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临床株在中性条件下表面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进一步了解龋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方法在pH7.0条件下采用Homer法提取临床分离株的表面相关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和二维电泳(2DE)确定蛋白... 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临床株在中性条件下表面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进一步了解龋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方法在pH7.0条件下采用Homer法提取临床分离株的表面相关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和二维电泳(2DE)确定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条带及位点,差异位点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分析,并结合数据库进行检索和鉴定蛋白质。结果经过对电泳图谱的分析发现:593号菌株存在14个高表达蛋白质位点和8个特异蛋白质位点,其中丙酮酸激酶、ABC运载体(腺苷三磷酸结合蛋白)特异表达,葡糖基转移酶高表达。结论两菌株在中性条件下出现了某些蛋白质的高表达和特异表达,可能是致龋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蛋白质组学 临床分离株 表面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与根尖片识别根尖周膜宽度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崔旋旋 申静 +1 位作者 高静 陈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与根尖片识别健康及牙髓坏死牙齿根尖周膜宽度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34颗无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的单根牙齿,利用牙髓活力测试判断牙髓状态,并利用改良的根尖周指数(modified CB... 目的:比较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与根尖片识别健康及牙髓坏死牙齿根尖周膜宽度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34颗无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的单根牙齿,利用牙髓活力测试判断牙髓状态,并利用改良的根尖周指数(modified CBCT-periapical index,PAI)评估CBCT及根尖片的影像,结果分别记录为CBCT-PAI和PAI。通过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CBCT-PAI、PAI及牙髓状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0颗牙齿牙髓活力正常,24颗牙髓无反应;61.9%(130/210)的健康牙齿的CBCT-PAI大于PAI。CBCT与根尖片评估健康牙齿根尖周膜的宽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CBCT评估健康与牙髓坏死牙齿的根尖周膜宽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牙齿的根尖周膜宽度在CBCT与根尖片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利用CBCT进行评估死髓牙齿的根尖周膜宽度大于健康牙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诊断 根尖片 根尖周病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2′-脱氧胞苷选择性上调癌-睾丸抗原在腺样囊性癌细胞系的表达
5
作者 梁素霞 樊明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32-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DC)对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CTAs)在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低转移株)和ACC-M(高转移株)中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5DC处理后6种癌-睾丸抗原(MAGE-1,M... 目的:探讨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DC)对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CTAs)在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低转移株)和ACC-M(高转移株)中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5DC处理后6种癌-睾丸抗原(MAGE-1,MAGE-C2,NY-ESO-1,SCP-1,KU-CT-1,SLLP-1)在ACC-2和ACC-M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中3种抗原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正常对照组,MAGE-1和MAGE-C2在ACC-2和ACC-M中均表达,而NY-ESO-1仅在ACC-M中表达。不同浓度的5DC处理后,MAGE-1、MAGE-C2在ACC-2和ACC-M中的表达增强(P<0.05);NY-ESO-1表达无明显改变。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5DC处理后,MAGE-1和MAGE-C2在两个细胞系的表达增强。结论:5DC可选择性增强MAGE-1和MAGE-C2在ACC-2和ACC-M的表达,提示MAGE-1和MAGE-C2可作为腺样囊性癌的潜在靶向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睾丸抗原 腺样囊性癌 5-氮-2′-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