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立帕肽对骨质疏松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牙根吸收影响的mirco-CT研究
1
作者 宿晨曦 张程 +1 位作者 何姝姝 邹淑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使用mirco-CT探究特立帕肽对骨质疏松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将72只8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均分为去势组、特立帕肽组和对照组,对去势组及特立帕肽组行去卵巢手术并对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12周后,对大鼠左上第... 目的:使用mirco-CT探究特立帕肽对骨质疏松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将72只8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均分为去势组、特立帕肽组和对照组,对去势组及特立帕肽组行去卵巢手术并对对照组行假手术处理。12周后,对大鼠左上第一磨牙施加50 g牙移动力;每日给予特立帕肽组大鼠特立帕肽溶液皮下注射,去势组及对照组给予等量的PBS溶液。牙移动第0、7、14、21天处死大鼠、取材并行micro-CT扫描分析。结果:各组从7 d起可开始观察到牙根吸收陷窝,且陷窝体积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去势组大鼠的牙根吸收与对照组相比较为严重,特立帕肽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大鼠牙移动21 d时的牙根吸收。结论:骨质疏松状态可加重大鼠牙移动过程中的牙根吸收,间歇性应用特立帕肽可以减少骨质疏松大鼠正畸牙移动中的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正畸牙移动 特立帕肽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疗法影响正畸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家习 张锡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5-669,共5页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轻度的牙根吸收可在停止加力后自行修复,而对于严重的牙根吸收尚无行之有效的应对手段。光生物疗法作为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设备体积小、无创性、波长范围广、作用范围局...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轻度的牙根吸收可在停止加力后自行修复,而对于严重的牙根吸收尚无行之有效的应对手段。光生物疗法作为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设备体积小、无创性、波长范围广、作用范围局限、生物安全性高等优点,其波长范围覆盖了线粒体吸收波长的范围。组织或细胞接受红光或近红外光照射后生物活性改变,上调抗炎相关因子表达,促进细胞三磷酸腺苷生成、加速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软硬组织的修复,抑制或修复牙根吸收。光生物疗法的疗效取决于其波长、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照射频率四个要素,遵循“Arndlt-Schulz”定律,即“双向剂量效应”,生物疗效具有参数相关性,因而难以确定最佳使用参数。但光生物疗法独特的优势,使其在正畸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疗法 低水平激光 牙根吸收 RANKL/RANK/OPG轴 参数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e曲线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子源 谢文婷 +1 位作者 李文龙 张锡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90-95,共6页
Spee曲线是牙列形态的重要特征,是正畸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参考指标。口腔修复学领域认为保持Spee曲线的合理深度至关重要,而正畸学领域中经常追求Spee曲线的完全整平。本文探讨了Spee曲线的定义及近年来的研究发展,并论述了口腔... Spee曲线是牙列形态的重要特征,是正畸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参考指标。口腔修复学领域认为保持Spee曲线的合理深度至关重要,而正畸学领域中经常追求Spee曲线的完全整平。本文探讨了Spee曲线的定义及近年来的研究发展,并论述了口腔修复与正畸领域对Spee曲线的不同看法,以期有助于正畸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曲线 咬合 正畸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除上颌中切牙的正畸治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韦溅萍 马佳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拔除上颌中切牙进行矫治的疗效和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拔除上颌中切牙进行矫治的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开始治疗年龄平均17.2岁。拔除双侧上颌中切牙和下颌2颗第一前磨牙者5例;拔除单侧上颌中切牙及对侧第一前磨牙和下颌2颗第... 目的:探讨拔除上颌中切牙进行矫治的疗效和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拔除上颌中切牙进行矫治的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开始治疗年龄平均17.2岁。拔除双侧上颌中切牙和下颌2颗第一前磨牙者5例;拔除单侧上颌中切牙及对侧第一前磨牙和下颌2颗第一前磨牙者4例。进行治疗前后Bolton指数、X线头影测量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前预测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分别为80.14%和91.31%;治疗后分别为78.68%和90.28%。X线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U1-NA(mm)、U1-NA、L1-NB(mm)、L1-NB、U1-SN、L1-MP、UL-E、LL-E的值减小(P<0.05)。结论:根据Bolton指数分析,进行个体化设计,拔除双侧上颌中切牙或单侧上颌中切牙及对侧第一前磨牙和下颌2颗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拔牙矫治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髁突吸收致下颌后缩正颌外科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智 侯敏 张春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的渐进性/特异性髁突吸收(PCR/ICR),是一种发生在髁突的罕见的骨吸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髁突形态改变、体积减小和下颌升支高度降低等,后期往往出现比较严重的下颌后缩畸形及咬合功能障碍。手术作为一种治疗牙颌... 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的渐进性/特异性髁突吸收(PCR/ICR),是一种发生在髁突的罕见的骨吸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髁突形态改变、体积减小和下颌升支高度降低等,后期往往出现比较严重的下颌后缩畸形及咬合功能障碍。手术作为一种治疗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方案,可以达到功能性及面型美观的改善。本文就PCR致下颌后缩的正颌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特异性髁突吸收 下颌后缩 正颌外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外科手术患者人格状况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琴琴 高辉 肖丹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医患双方更好地配合完成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50例正颌手术患者为治疗组,以50例在校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其进行评估,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医患双方更好地配合完成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50例正颌手术患者为治疗组,以50例在校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其进行评估,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大五人格评定中,治疗组外向性维度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神经质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P<0.01);SCL-90评定中,治疗组F3(人际关系敏感)、F4(抑郁)、F5(焦虑)、F8(偏执)症状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正颌手术患者有较内向、神经质的人格倾向,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大五人格 SCL-90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错畸形与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秋华 肖丹娜 +1 位作者 高辉 窦泽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调查错畸形与大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OHRQoL)的相关性。方法从秦皇岛地区4所高校随机抽取610名无正畸史、缺失牙和颌面部畸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正畸治疗需要指数(IOTN)行牙颌检查,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影响程度量表(O... 目的调查错畸形与大学生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OHRQoL)的相关性。方法从秦皇岛地区4所高校随机抽取610名无正畸史、缺失牙和颌面部畸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正畸治疗需要指数(IOTN)行牙颌检查,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影响程度量表(OHRQoL-UK)对样本进行评估。结果 8.7%受试者自诉在过去1个月中,16个条目中至少有一项受到错畸形的负面影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分项中,心理方面的分值最低。OHRQoL-UK表在总分值及三分项上与牙齿健康分值(IOTN-DHC)和牙齿美学分值(IOTN-AC)均呈负相关。结论错畸形客观检查的IOTN牙齿健康部分(IOTN-DHC)和主观自评的IOTN牙齿美学部分(IOTN-AC)均与OHRQoL呈负相关关系。IOTN-DHC与生理方面相关性最大,而IOTN-AC与心理方面相关性最大且无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错畸形 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影响程度量表 正畸治疗需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NF-κB通路相关差异基因的GO分析
8
作者 李猷 张淋坤 +2 位作者 张锡忠 康永歌 马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2-836,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正畸加力组与正常大鼠牙齿牙周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分析。方法:将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加力组和对照组,加力组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根据预实验结果,分别在0h、12h处死大鼠,...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正畸加力组与正常大鼠牙齿牙周组织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分析。方法:将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加力组和对照组,加力组建立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根据预实验结果,分别在0h、12h处死大鼠,并截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外周约1mm的牙周组织,提取总RNA,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并运用RT-q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芯片结果显示,共筛选到463条差异基因,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250个基因表达上调,213个基因表达下调,在差异基因中涉及到NF-κB信号通路的基因有8个,均表达上调。GO分析涉及到1189个不同的功能分类。结论:正畸加力12h后牙齿牙周组织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和与中性粒细胞趋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反应 中性粒细胞 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促进正畸牙移动有效性研究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子源 常笑 +1 位作者 韩开放 张锡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低能量激光促进正畸牙移动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后对文献进行筛选。按正畸牙移动的时间将结局指标分为4组进行讨论,...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低能量激光促进正畸牙移动的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后对文献进行筛选。按正畸牙移动的时间将结局指标分为4组进行讨论,分别为1周、1、2和3个月,将不同时间段的尖牙移动量作为连续性随机变量进行数据处理。使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传统Meta分析,再根据低能量激光的能量密度将所纳入的研究分为3组,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络Meta分析(NMA)。结果该系统评价已在Prospero网站进行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0175850。最后,24篇进入系统评价范围,23篇进入Meta分析范围。结论在1周、1、2和3个月时,低能量激光治疗均可促进正畸牙移动。在1、2和3个月时,能量密度0~10 J·cm^(-2)的效果均优于10~25 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牙齿移动 低能量激光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调控大鼠正畸保持期骨改建因子的表达
10
作者 冉宇婷 于文雯 +3 位作者 董晓曦 韩开放 常笑 张锡忠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3-968,共6页
目的?探究低能量激光对大鼠牙齿移动后保持期骨改建因子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4个模型组(复发组、保持组、保持+激光组、复发+激光组),每组16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主动加力,不施加任何措施。其余4组制作第一... 目的?探究低能量激光对大鼠牙齿移动后保持期骨改建因子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4个模型组(复发组、保持组、保持+激光组、复发+激光组),每组16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主动加力,不施加任何措施。其余4组制作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模型,在21 d主动加力结束后拆除口内装置;然后,复发组不安装保持装置,保持组安装保持装置,保持+激光组安装保持装置并隔日照射低能量激光,复发+激光组不施加保持装置但隔日照射低能量激光。在主动加力21 d后进入保持期的第2、5、10、15天处死大鼠,提取大鼠第一磨牙周围2 mm组织的总RNA,采用qPCR法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蛋白(COLⅠ)、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组织蛋白酶K(CTS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6个骨改建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4个模型组大鼠的6个骨改建因子的mRNA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呈升高趋势,在大部分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组的6个骨改建因子的mRNA表达较保持组呈升高趋势,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时间延长,保持+激光组6个骨改建因子的mRNA表达较保持组升高,从第5天开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10天差异最为明显。复发+激光组除MMP9外的5个骨改建因子的mRNA表达在大部分时间点均较复发组升高(P均<0.05)。结论在大鼠第一磨牙的固定保持过程中,低能量激光的干预增加了骨组织改建因子的表达,加速了牙槽骨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保持 骨改建因子 低能量激光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弹性压膜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S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静 白玲晓 +1 位作者 高俊 徐智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3-365,369,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高弹性压膜式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探求一种解除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失败的,拒绝戴用CPAP的有效治疗方法,并且此方法还能解决塑料矫治器力量过于强硬而造成颞颌关节区不适等问题。方法:应用此技... 目的:通过应用高弹性压膜式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探求一种解除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失败的,拒绝戴用CPAP的有效治疗方法,并且此方法还能解决塑料矫治器力量过于强硬而造成颞颌关节区不适等问题。方法:应用此技术临床治疗14例轻中度OSAS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仪检测并拍摄头颅侧位片,观察疗效,并与塑料矫治器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应用及比较观察,患者乐于戴用此压膜式口腔矫治器,戴用后AI,AHI明显下降(P<0.01),SaO2明显上升(P<0.01)。头颅侧位片测量各指标显示下颌前移,软腭后、舌背后的上气道明显扩张,鼾声、日间嗜睡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高弹性压膜式口腔矫治器能有效治疗0SAS,消除或减少鼾声及呼吸暂停,提高血氧饱和度,比塑料矫治器力量柔和,固位好,便于摘戴和携带,有利颞颌关节的健康,而且制作过程简便,快捷,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静 高辉 +2 位作者 刘颖 孙留振 肖丹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6-159,1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段牙弓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52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人63例为对照组,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 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与...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段牙弓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52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人63例为对照组,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 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与前段牙弓形态特征有关的9个测量项目。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组上颌前段牙弓宽度和深度均有小于个别正常人组的趋势、角度也小于正常人;下颌前段牙弓的宽度、深度及角度测量值与正常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宽度差值和深度差值小于正常人,上下颌牙弓前段角度差值小于正常人。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前段弓形不协调,上颌前段弓形丰满度相对不足,上颌前段牙弓宽、深度发育不足,下颌前段牙弓宽、深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牙弓形态 牙弓宽度 牙弓深度 骨性Ⅲ类错噁畸形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横向位置差异的CBCT研究
13
作者 李放 张锡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4-549,共6页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生理牙槽骨厚度,评估横向磨牙位置。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患者50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术前拍摄CBCT,数据导入配套三维软... 目的: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第一磨牙生理牙槽骨厚度,评估横向磨牙位置。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患者50例,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术前拍摄CBCT,数据导入配套三维软件进行4个部位不同深度牙槽骨厚度的测量分析。结果:高角患者下颌第一磨牙的骨厚度最小。下颌第一磨牙舌侧骨厚度高于颊侧。下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根方4 mm处近中舌侧牙槽骨厚度高于远中舌侧,近中颊侧牙槽骨厚度与远中颊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磨牙釉牙骨质界根方8 mm处远中颊侧牙槽骨厚度高于近中颊侧,近中舌侧的牙槽骨厚度与远中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一磨牙同一测量位点釉牙骨质界根方8 mm的牙槽骨厚度高于根方4 mm的牙槽骨厚度。结论:不同的垂直骨面型、测量部位、测量深度、牙齿解剖形态都会反映出下颌第一磨牙在牙槽骨中横向位置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牙槽骨厚度 垂直骨面型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志河 肖丹娜 +4 位作者 高辉 冯静 吴勇 王军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39,113,共5页
目的 比较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硬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 37名成人样本 (高角 17例、低角2 0例 )的 5 3项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颅部结构中 ,高角组蝶鞍角 (N_S_Ar)和颅底角 (N_S_Ba)明显小于低角组 (P &... 目的 比较成人高低角骨面型颅面硬组织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 37名成人样本 (高角 17例、低角2 0例 )的 5 3项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颅部结构中 ,高角组蝶鞍角 (N_S_Ar)和颅底角 (N_S_Ba)明显小于低角组 (P <0 0 1)。上颌结构中 ,两组间腭平面倾斜度 (SN_PP ,FH_PP)、上颌骨相对颅底的前后位置 (S_Ptm)没有明显差异 ,高角组上颌骨体长度 (Ptm_A)小于低角组 ,相对于颅骨和上颌骨的平面倾斜度 (SN_OP ,FH_OP ,PP_OP)大于低角组 ,高角组下颌骨体长度 (Go_Po)和升支倾斜度 (FH_RP)的均值小于低角组 ,但未发现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同时 ,下颌升支高度 (Co_Go)、Po_NB距及下颌颏联合厚度 (klhhd)明显小于低角组。下颌平面角(SN_MP ,FH_MP ,PP_MP)、关节角 (S_Ar_Go)、下颌角 (Ar_Go_Me)、SUM及Y轴角大于低角组。两组间前上面高 (N_ANS)没有明显差异 ;高角组前面高 (N_Me)、后上面高 (S_Co)、前下面高 (ANS_Me)大于低角组 ,后面高 (S_Go)小于低角组 ;同时面高指数 (FHI,S_Go N_Me)、前上面高与全面高比 (N_ANS N_Me)及前上面高与前下面高比 (N_ANS ANS_Me)均小于低角组 ,前下面高与全面高比 (ANS_Me N_Me)大于低角组。结论 成人高低角骨面型之间颅面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特别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高低角骨面型 颅面结构 比较研究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nkelⅡ型矫治器对儿童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辉 肖丹娜 +3 位作者 赵志河 王军 吴勇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探讨Fr¨ankelⅡ型功能矫治器对儿童上气道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经Fr¨ankelⅡ型矫治器治疗的安氏Ⅱ类 1分类错患儿 2 0例 ,其中男、女各 10例 ,年龄 9~ 10岁 ,比较其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中上气道矢状径在治疗前... 目的 探讨Fr¨ankelⅡ型功能矫治器对儿童上气道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经Fr¨ankelⅡ型矫治器治疗的安氏Ⅱ类 1分类错患儿 2 0例 ,其中男、女各 10例 ,年龄 9~ 10岁 ,比较其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中上气道矢状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儿童骨性鼻咽 (PNS_Ba)、Mcnamara线、软腭—软腭后咽壁距 (SPP_SP PW)、舌咽部最小距离 (P_T)和喉咽部会厌谷—下咽壁距 (V_LPW )明显增大 ,与腺样体有关的两项测量指标 (Ad1_PNS ,Ad2_PNS) ,以及悬雍垂_中咽壁距 (U_MPW)、舌咽后气道间隙 (TB_TPPW)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enkelⅡ型矫治器 儿童 上气道矢状径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后退术后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变化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宏伟 齐素青 +2 位作者 王建国 蔡智芳 李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对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的影响,分析下颌后退与舌骨、舌体位置改变和咽腔间隙缩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于正颌手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 目的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对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的影响,分析下颌后退与舌骨、舌体位置改变和咽腔间隙缩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于正颌手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三维重建颅颌面、气道及舌骨的立体模型,建立以蝶鞍中心(S)点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测量治疗前后咽腔各段最窄处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各段容积和咽腔总容积,同时测量颏前点、舌骨点、舌根点的三维位置,分析颏前点的变化与咽腔间隙及舌骨、舌体位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咽腔间隙呈现整体缩窄趋势。舌骨发生了后下移位,其中向后、向下平均移动距离分别为5.72、2.76 mm(P<0.05);舌根点向后平均移动了4.04 mm(P<0.01)。19项相关性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14项,其中下颌后退量与咽腔总容积改变的相关性最强(r=0.834,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可造成咽腔缩窄,舌骨后下移位,舌体向后移位;下颌后退量与咽腔间隙缩窄、舌骨和舌体位置的改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畸形 咽腔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患者牙弓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留振 范向飞 +1 位作者 肖丹娜 高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牙弓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47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50例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7个项目,计算上下颌相应测量项目之差,采用SPSS 17.0软件...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牙弓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47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50例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7个项目,计算上下颌相应测量项目之差,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的上颌牙弓前段长度小于对照组,上颌尖牙角大于对照组(P<0.05);男性实验组的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之差大于对照组,牙弓前段长度之差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牙弓宽度基本正常,但牙弓前段长度不足,且前段弓形较为平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形态 骨性错[牙合]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锥体束CT对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三维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小惠 王建国 +3 位作者 苍松 马佳君 王璐 时一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的三维形态特征,以研究其颌面部三维形态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10.01对...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的三维形态特征,以研究其颌面部三维形态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10.01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选择描述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形态的56项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梨状孔最外侧点,眶下点,颧牙槽嵴点,上颌尖牙、第一恒磨牙颈缘中点左右不对称;偏斜侧下颌升支、下颌体的长度均小于对侧;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下颌体平面与矢状面的成角,下颌平面角均小于对侧;下颌角、下颌孔等相关测量项目双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畸形程度有从上到下逐步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形态异常,其立体空间结构发生了代偿性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不对称 三维测量 锥体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覆对安氏Ⅲ类错平面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平 肖丹娜 +1 位作者 苍松 高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畸形中平面与前牙覆的相关性,通过控制平面的变化为不同前牙覆安氏Ⅲ类错患者的正畸、正颌治疗提供策略依据。方法选取90例安氏Ⅲ类前牙反成人正畸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成人个别正...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畸形中平面与前牙覆的相关性,通过控制平面的变化为不同前牙覆安氏Ⅲ类错患者的正畸、正颌治疗提供策略依据。方法选取90例安氏Ⅲ类前牙反成人正畸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成人个别正常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对照组。根据前牙覆的大小将安氏Ⅲ类错分为3组,即开组、反覆组、反深覆组,每组各测量14项指标。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同时对前牙覆与前后平面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安氏Ⅲ类错中后牙平面倾斜度(OP-P角)和前牙覆呈负相关(r=-0.24,P<0.05),前牙平面倾斜度(OP-A角)与前牙覆呈正相关(r=0.23,P<0.05)。结论不同前牙覆的平面形态各有不同,在正畸治疗不同前牙覆安氏Ⅲ类错时,应重视后牙垂直高度的控制及后牙平面的倾斜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牙合)平面 后牙(牙合)平面 覆(牙合) 安氏Ⅲ类错(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覆盖覆对下唇软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硕 高辉 +1 位作者 肖丹娜 赵明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覆盖覆条件下下唇形态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前牙正常覆盖覆为对照组25例,深覆盖正常覆,正常覆盖深覆,深覆盖深覆3组为实验组,各25例。应用invivo 5.4三维测量软件对5项下唇软...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的覆盖覆条件下下唇形态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前牙正常覆盖覆为对照组25例,深覆盖正常覆,正常覆盖深覆,深覆盖深覆3组为实验组,各25例。应用invivo 5.4三维测量软件对5项下唇软组织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组实验组中除深覆盖正常覆组的Stmi-Me'外其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3组实验组两两比较,深覆盖正常覆组与正常覆盖深覆组的Li-L1、B'Li-FH及LiB'Pg'有统计学差异,深覆盖正常覆组与深覆盖深覆组的Li-L1、B'Li-FH、Stmi-Me'及LiB'Pg'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覆盖覆均对下唇形态有影响,覆对下唇的影响相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 覆 下唇 软组织侧貌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