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机织复合材料卫星桁架接头的抗弯刚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彩云 杨红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0-813,共4页
为了研制高性能复合材料卫星桁架接头,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了三维整体织物增强的碳纤维卫星桁架接头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内部应力分布,并与制件的三点弯曲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可以用有限... 为了研制高性能复合材料卫星桁架接头,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了三维整体织物增强的碳纤维卫星桁架接头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和内部应力分布,并与制件的三点弯曲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通制件的等效抗弯刚度可以用有限元软件快速、方便、准确地计算出来,并可提供制件任意部位的应力分布状态,为优化制件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弯曲破坏实验的破坏载荷未能真实地反映接头的最大抗弯破坏承载能力,3个方管的根部应力尚未达到材料的破坏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机织复合材料 卫星桁架接头 抗弯刚度 有限元分析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鲁浩 李楠 +6 位作者 王海波 廖帮全 姜亚明 荆妙蕾 徐志伟 陈莉 张兴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31,共13页
3D打印技术是一项根据计算机模型设计快速加工和制造复杂几何形状组件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其基于三维数据模型,通过电脑控制将材料进行逐层累积,最终将三维模型变成立体实物。相比于传统制造方法,3D打印技术具有节约工时、易操作、不... 3D打印技术是一项根据计算机模型设计快速加工和制造复杂几何形状组件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其基于三维数据模型,通过电脑控制将材料进行逐层累积,最终将三维模型变成立体实物。相比于传统制造方法,3D打印技术具有节约工时、易操作、不需要模具、组件几何形状可控性强等优势。随着该技术的发展,依据打印技术成型的核心、材料以及设备等产生了熔融沉积塑型、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光固化立体成型/数字光处理成型、溶剂浇铸成型等若干类型的3D打印技术。本文重点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4种3D打印成型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基于碳纳米管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综述近年来不同3D打印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同时预测3D打印成型工艺在该领域会向着高精度、产业化、大众化和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3D打印材料的研发也会更具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材料 电气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界面改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抗γ辐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闫民杰 刘梁森 +5 位作者 陈莉 刘丽研 荆妙蕾 徐志伟 姜亚明 傅宏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174-4180,共7页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界面改性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CF/EP)抗辐照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泳沉积法将CNTs引入到CF/EP界面区域(CF-CNTs/EP)中,然后分别对CF/EP和CF-CNTs/EP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γ-CF/EP和γ-CF-CNTs/EP),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界面改性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CF/EP)抗辐照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泳沉积法将CNTs引入到CF/EP界面区域(CF-CNTs/EP)中,然后分别对CF/EP和CF-CNTs/EP进行γ射线辐照处理(γ-CF/EP和γ-CF-CNTs/EP),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耐疲劳性能和官能团变化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NTs的存在,γ-CF-CNTs/EP的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比γ-CF/EP高7.8GPa、4.53℃、280MPa和19.2GPa;γ-CF-CNTs/EP的耐疲劳性能优于γ-CF/EP;XPS测试发现γ-CF-CNTs/EP内部C-C键的含量急剧减少10.88%,C-N键和C-O键的含量分别增加5.97%和4.44%,而γ-CF/EP无明显变化。结合断面形貌分析和裂纹扩展模型,讨论了CNTs增强复合材料抗γ射线辐射的微观结构和增强机制。以上结果证实,CNTs界面区域改性可以有效提升CF/EP的抗辐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抗辐射 碳纳米管 界面改性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用高吸水材料的研究现状(二) 被引量:3
4
作者 魏盼盼 李政 +3 位作者 卢文玉 窦春妍 巩继贤 张健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54,共5页
贺超良等通过在聚谷氨酸侧链引入苯酚基团,利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制备了一种聚氨基酸酶催化交联水凝胶。CHOI等用微生物合成一种聚谷氨酸,吸水倍率达到1370g/g。张新民等以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用化学交联法合成聚谷氨... 贺超良等通过在聚谷氨酸侧链引入苯酚基团,利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制备了一种聚氨基酸酶催化交联水凝胶。CHOI等用微生物合成一种聚谷氨酸,吸水倍率达到1370g/g。张新民等以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用化学交联法合成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其对蒸馏水的吸水倍率达1600g/g。NEGRI等制备了可调物理性能的聚赖氨酸高吸水凝胶。叶满辉等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出聚天冬氨酸/木质纤维素高吸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材料 现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编织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尚自杰 吴晓青 诸利明 《天津纺织科技》 2016年第2期6-7,10,共3页
二维编织技术作为一种古老的预制件成型技术,在复合材料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二维编织技术可以满足不同产品复杂几何形状的要求,包括异形截面型材、复杂几何结构的管材、不同形状的板材等的预制件编织。利用二维编织技术织造... 二维编织技术作为一种古老的预制件成型技术,在复合材料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二维编织技术可以满足不同产品复杂几何形状的要求,包括异形截面型材、复杂几何结构的管材、不同形状的板材等的预制件编织。利用二维编织技术织造形成的二维编织复合材料是一种整体性好、剪切强度高、韧性高、抗冲击性强的优异材料。本文系统介绍了二维编织技术的发展,二维编织预制件的结构分类和特点,并对二维编织复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工程领域、生物医学领域以及运动装备领域的应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编织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用高吸水材料的研究现状(一)
6
作者 魏盼盼 李政 +3 位作者 卢文玉 窦春妍 巩继贤 张健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56,共4页
高吸水材料具有亲水基团,能大量吸收水分溶胀且保持水分不外流,应用在纺织品上可以扩大应用领域。介绍近年来纺织用高吸水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类、海藻酸类、微生物合成类及聚乙烯醇类高吸水材料,指出了其存在的问... 高吸水材料具有亲水基团,能大量吸收水分溶胀且保持水分不外流,应用在纺织品上可以扩大应用领域。介绍近年来纺织用高吸水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类、海藻酸类、微生物合成类及聚乙烯醇类高吸水材料,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高吸水材料在纺织行业的应用主要为纺织用浆料,制作功能纺织品,以及废水处理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材料 现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色素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徐银莉 李政 +2 位作者 王志芳 巩继贤 张健飞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共5页
微生物色素是通过真菌、藻类、细菌等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一类天然色素,具备丰富的色彩种类、独特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对环境友好性。研究发现,部分微生物色素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着色性,可用于纺织染色。针对已发现的纺... 微生物色素是通过真菌、藻类、细菌等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一类天然色素,具备丰富的色彩种类、独特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对环境友好性。研究发现,部分微生物色素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着色性,可用于纺织染色。针对已发现的纺织用微生物色素进行了综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色素 发酵 生物活性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在纺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茂琪 华嘉川 +3 位作者 何贵东 李政 巩继贤 张健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2-55,共4页
将水凝胶接枝到纤维和纺织品上,或通过聚合物溶液涂层,将高分子水凝胶引入纺织品,一方面可改善凝胶材料的缺陷,另一方面可赋予织物优异的性能。介绍了水凝胶材料目前在智能纺织品、医用敷料、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简述了水凝胶在纺... 将水凝胶接枝到纤维和纺织品上,或通过聚合物溶液涂层,将高分子水凝胶引入纺织品,一方面可改善凝胶材料的缺陷,另一方面可赋予织物优异的性能。介绍了水凝胶材料目前在智能纺织品、医用敷料、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简述了水凝胶在纺织领域其他方面的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工业 水凝胶 应用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石英纤维热密封材料气密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焦亚男 李想 +1 位作者 方鹏 景媛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8-363,共6页
引入三维编织石英纤维织物作为热密封材料,对三维四向、三维五向编织结构热密封材料试样进行了不同压缩率下透气性能试验。分析了三维编织结构热密封材料气体渗透量随压缩率、压差及编织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编织结构... 引入三维编织石英纤维织物作为热密封材料,对三维四向、三维五向编织结构热密封材料试样进行了不同压缩率下透气性能试验。分析了三维编织结构热密封材料气体渗透量随压缩率、压差及编织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编织结构,有利于提高试样的气密性能;试样的平均气体渗透量受纤维体积含量影响,随压缩率的增大而降低;在压缩率为10%与20%时,纤维体积含量为50%的三维四向试样相比气密性能更好,平均气体渗透量分别为1.14×10^(-6)、9.29×10^(-7)kg/(s·mm);当压缩率增加到30%时,试样出现明显剪切变形和碎裂,试样失效。通过合理设计,三维编织石英纤维织物可满足密封材料气密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密封材料 三维编织结构 气体渗透量 压缩率 流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污自洁膜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庆富 杨文芳 乔艳丽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4-47,共4页
介绍了防污自洁膜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表面刻蚀法、表面接枝法、静电纺丝法、等离子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和自组装法等。例举了各种方法制备防水自洁膜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显示了这类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整理 防污自洁 膜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技术在印染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赞敏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96,共3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纺织染整行业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研究成果,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酶技术 应用 印染工业 纺织染整行业 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加工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幺 钱晓明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2,共5页
简要介绍了稻草纤维组成、形态结构、性能及用途,阐述了稻草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加工方法以及在农林、园艺、建筑上的应用。稻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来源广、成本低,具有广泛的用途。稻草纤维非织造材料也有着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简要介绍了稻草纤维组成、形态结构、性能及用途,阐述了稻草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加工方法以及在农林、园艺、建筑上的应用。稻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来源广、成本低,具有广泛的用途。稻草纤维非织造材料也有着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可为纺织业提供可再生原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纤维 非织造材料 农林 农用地膜 无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原料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夏文 李政 +3 位作者 徐银莉 巩继贤 贾士儒 张健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8-363,共6页
与天然纤维素相比,细菌纤维素具有高持水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独特性能。细菌纤维素属于多孔纳米级生物材料,在催化剂、分离膜、食品、纺织、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产量低、成本高的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 与天然纤维素相比,细菌纤维素具有高持水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独特性能。细菌纤维素属于多孔纳米级生物材料,在催化剂、分离膜、食品、纺织、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产量低、成本高的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应用。研究发酵原料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细菌纤维素发酵原料(主要为碳氮源和添加物)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发酵原料 碳氮源 添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再生纤维素膜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及在羊毛纤维修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秋瑾 赵芷芪 +2 位作者 袁亚梅 巩继贤 张健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90-2597,共8页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Bmim]Cl溶解微晶纤维素Avicel,得到再生纤维素膜,作为载体固载木瓜蛋白酶,将其用于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结构降解修饰.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优化条件:以质量分数为6.5%的Avicel/离子液体混合溶液制备得到再...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Bmim]Cl溶解微晶纤维素Avicel,得到再生纤维素膜,作为载体固载木瓜蛋白酶,将其用于羊毛纤维表面鳞片结构降解修饰.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优化条件:以质量分数为6.5%的Avicel/离子液体混合溶液制备得到再生纤维素膜为载体;改性液中(一定比例硅烷偶联剂与乙醇混合溶液)硅烷偶联剂NH_2(CH_2)_3Si(OC_2H_5)_3体积分数为30%,改性温度50℃;固定化体系p H=7.0,吸附时间3 h,交联时间4 h,交联温度50℃,戊二醛体积分数10%,游离酶浓度300 mg/m L.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膜表面平滑规整,木瓜蛋白酶被固定于再生纤维素膜2个表面,固载密度高;避免了游离酶浸入并侵蚀羊毛主体纤维内部而对鳞片结构降解不明显的缺点,将酶的催化作用区域控制在羊毛纤维表面,有效降解鳞片角质结构,催化效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固定化 离子液体 纤维素 羊毛纤维鳞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化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赞敏 姚金波 +2 位作者 刘建勇 杨文芳 牛家嵘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69,共3页
文章论述了在轻化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本科生"讲座"导师团队制,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实施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研究型特色专业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 轻化工程 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能力 “讲座”导师团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色素的提取及其在毛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贺志鹏 吴赞敏 许奕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4,共4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35 min,料液比1∶40。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分析其结构和性能,并将其应用于毛织物上,通过染色赋予织物抗紫外、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染色的织物... 采用热水浸提法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35 min,料液比1∶40。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分析其结构和性能,并将其应用于毛织物上,通过染色赋予织物抗紫外、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染色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紫外效果,织物具备了保健功能。各项色牢度均达到3~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 毛织物 抗紫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修色剥色剂BS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文芳 张庆富 +2 位作者 乔艳丽 申晓星 刘馥娥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22,共4页
BS剥色系统是一种储存安全、稳定性好,具有还原性的修色剥色剂。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应用于部分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修色剥色处理。结果表明,该修色剥色系统在温和条件下即具有良好的修色剥色作用,对pH值适应范围宽,织物强力... BS剥色系统是一种储存安全、稳定性好,具有还原性的修色剥色剂。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应用于部分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修色剥色处理。结果表明,该修色剥色系统在温和条件下即具有良好的修色剥色作用,对pH值适应范围宽,织物强力损失小。除个别品种,BS修色剥色系统对试验所用的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剥色率可达95%以上。其优化的剥色工艺为:剥色组分BS-1 1 g/L,催化组分BS-21g/L,时间20 min,温度80~100℃,pH值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剥色剂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新型环保载体染色 被引量:16
18
作者 唐杰 吴赞敏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4-17,共4页
为降低涤纶织物染色温度,采用分散染料环保型载体染色法。通过分析环保型载体丁二酸二丁酯对涤纶纤维热稳定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试验,研究温度、时间以及载体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载体对涤纶纤维具有增塑作用,对其热... 为降低涤纶织物染色温度,采用分散染料环保型载体染色法。通过分析环保型载体丁二酸二丁酯对涤纶纤维热稳定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试验,研究温度、时间以及载体用量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载体对涤纶纤维具有增塑作用,对其热稳定性没有影响,可降低涤纶染色温度,提高分散染料溶解度和上染率。其优化的染色工艺为,载体4%(omf),染色温度105℃,保温时间45 min。载体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均与高温高压染色织物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染色 载体 上染率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单面泡沫染色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珂 张健飞 +1 位作者 巩继贤 谭巧玲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8-20,共3页
运用泡沫技术对棉针织物进行单面染色,分析了各工艺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确定棉针织物单面泡沫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DEKsol活性蓝BK 150%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3 g/L,海藻酸钠1 g/L,尿素5 g/L,碳酸钠2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 运用泡沫技术对棉针织物进行单面染色,分析了各工艺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确定棉针织物单面泡沫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DEKsol活性蓝BK 150%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3 g/L,海藻酸钠1 g/L,尿素5 g/L,碳酸钠2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4 min,涂覆速度1.5 m/min,涂覆厚度0.7 mm,发泡比11.6,轧辊压力1×105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染色 针织物 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提取及涤纶超临界CO_2染色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志鹏 吴赞敏 张峻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低档绿茶中提取茶黄素,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提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料液比1∶40,提取35 min,浸提次数对色素提取量影响较小.将所获得的茶黄素用于涤纶超临界CO2染色...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低档绿茶中提取茶黄素,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提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料液比1∶40,提取35 min,浸提次数对色素提取量影响较小.将所获得的茶黄素用于涤纶超临界CO2染色,探究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染色工艺为:压力20 MPa,时间70 min,温度120℃.茶黄素染色后涤纶织物各项色牢度均达到了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涤纶 超临界CO2染色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