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空煤油中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津旭 吕帅帅 +4 位作者 李红伟 周秋明 牛丛丛 徐润 李新刚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费托合成可将生物质来源的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航空煤油(简称“航煤”),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之一。受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规律的限制,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煤的产物选择性有限,如何提高航煤选择性仍是当前该领域面临... 费托合成可将生物质来源的合成气直接转化为航空煤油(简称“航煤”),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之一。受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规律的限制,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煤的产物选择性有限,如何提高航煤选择性仍是当前该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利用双功能催化剂可将费托合成活性中心与分子筛酸中心耦合,可实现CO加氢与裂解、异构化等二次反应的接力,进而达到有效调控特定馏分选择性的目的。介绍了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对比了现有报道中费托合成的反应性能,阐述了尺寸效应、孔结构调控、酸性质调控和助剂效应在不同催化体系中的调控策略及构效关系,并对双功能催化剂在费托合成直接制航煤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航空煤油 双功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群体感应干扰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雪 张红蕊 +3 位作者 张鹏 乔建军 财音青格乐 吴胜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89,共8页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作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于其耐药性问题而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研究表明干扰致病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是解决其耐药性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QS是细胞间的一种...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作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于其耐药性问题而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研究表明干扰致病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是解决其耐药性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QS是细胞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涉及多种代谢活动,例如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性、毒力因子、黏附和侵袭等过程。为了系统地总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群体感应及其相应的干扰策略,该文首先介绍了S.Typhimurium包含的N-高丝氨酸内酯类、2型自诱导分子、3型自诱导分子、吲哚和扩散信号分子等介导的5种QS系统。然后从信号分子合成、胞外运输及反应、与受体蛋白相互作用3方面总结了对不同QS系统的抑制和促进策略。指出了未来QS干扰策略的开发应更多立足于多靶点和多层次的系统网络,以期为解决沙门氏菌耐药性开辟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干扰 群体感应猝灭 肠道致病菌 抗生素耐药性 生物被膜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置级间导流板的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动与传质规律研究
3
作者 潘涛 卢哲 +3 位作者 宋文杰 郑龙云 郭凯 刘春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57-1068,共12页
通过在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两级之间布置导流板以抑制级间液相返混,在反应器内形成级内全混流、级间平推流的流型是强化多相传递与反应过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连续操作时不同表观液速下的布置级间导流板的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 通过在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两级之间布置导流板以抑制级间液相返混,在反应器内形成级内全混流、级间平推流的流型是强化多相传递与反应过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连续操作时不同表观液速下的布置级间导流板的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的流动与传质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测量获得了反应器内的气含率、气泡索特平均直径和体积氧传质系数.随后,建立了流动与传质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气含率的分布规律也基本一致.考虑到反应器中流动状态的不稳定性,模拟误差可认为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确定了气液传质模型的模型参数.最后,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表观液速下环流反应器内的流动和传质特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随着表观液速增大,反应器内各级局部气含率、循环液速均增大,第1级内气泡平均尺寸减小,第2级内气泡平均尺寸基本不变.同时该反应器内级间形成明显的轴向浓度梯度,形成了级内全混流、级间平推流的流型.相比于间歇操作方式,连续操作时反应器的传质系数增加,且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表观液速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气液传质 计算流体力学 气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F44中转录因子RdrA耐酸性能研究
4
作者 任书江 袁琳 +3 位作者 吴昊 原雪峰 杨华 张建斌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提升菌株酸耐受能力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研究发现,乳酸乳球菌F44中一种功能未知的DeoR/GlpR家族转录因子RdrA与菌株酸耐受能力相关。为研究RdrA对F44菌株耐酸性能的影响,比较rdrA缺陷型、过表达菌株和F44原始菌株的生长曲线、p... 提升菌株酸耐受能力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研究发现,乳酸乳球菌F44中一种功能未知的DeoR/GlpR家族转录因子RdrA与菌株酸耐受能力相关。为研究RdrA对F44菌株耐酸性能的影响,比较rdrA缺陷型、过表达菌株和F44原始菌株的生长曲线、pH曲线、酸耐受、Nisin耐受和Nisin效价,对RdrA的功能进行表征。此外,对rdrA缺陷突变型菌株和F44原始菌株进行转录组学测序,进一步研究RdrA影响F44菌株酸耐受的靶标基因和代谢通路。转录组测序和qPCR结果表明,RdrA主要通过抑制细胞被膜的流动性和韧性,降低胞内蛋氨酸水平,以及抑制DNA分子修复和蛋白修饰过程,降低F44酸耐受能力。研究首次揭示未知功能的转录因子RdrA,为提高乳酸乳球菌耐酸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分子靶点,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转录因子 转录组学 酸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金属氧化物/硅溶胶耐高温防腐涂层研究
5
作者 张总宣 陈洋 +9 位作者 雪伟 李杨毅 徐泽洋 果永辉 乐勇 涂月 卢振涛 马可颖 张海萍 邵媛媛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7,24,共5页
【目的】解决传统垃圾焚烧锅炉防护涂料高温耐受性不足、耐腐蚀性差等问题。【方法】开发了一种基于复配金属氧化物与改性硅溶胶的协同作用的新型抗结焦防腐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 【目的】解决传统垃圾焚烧锅炉防护涂料高温耐受性不足、耐腐蚀性差等问题。【方法】开发了一种基于复配金属氧化物与改性硅溶胶的协同作用的新型抗结焦防腐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涂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铅笔硬度、落锤冲击、高温烧结和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涂层的综合性能。【结果】涂层的铅笔硬度达到4H,耐冲击性为63 cm,耐1800℃烧结,39 d的盐雾试验涂层不受影响。【结论】复配金属氧化物与改性硅溶胶能显著改善涂层的抗结焦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防腐涂料 耐高温 复配金属氧化物 改性硅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精油研究现状及应用
6
作者 闫晓光 卢亚莉 财音青格乐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9期105-110,共6页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香榧假种皮作为加工废弃物常被丢弃,存在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榧假种皮精油,可实现资源创新利用。研究表明,香榧假种皮中挥发油成分主要有醇类、酮类、烯类和醛类化合物,具有抑菌和...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香榧假种皮作为加工废弃物常被丢弃,存在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榧假种皮精油,可实现资源创新利用。研究表明,香榧假种皮中挥发油成分主要有醇类、酮类、烯类和醛类化合物,具有抑菌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可应用于洗护、精油护肤、面膜、手工皂、祛痘精华液等“绿色护肤”产品中,也可用于保健食品及药品的研发中。综述了香榧精油的主要成分与应用,为进一步开发香榧精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 精油 生物活性 绿色护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烯乳化液对杨梅保鲜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李伟国 刘大苗 财音青格乐 《中国果菜》 2025年第9期1-5,共5页
杨梅成熟于梅雨季节,外无果皮保护,极易腐烂,损失严重。本研究以绍兴市二都杨梅为试材,探究柠檬烯乳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柠檬烯乳化液作为杨梅保鲜剂,在4℃贮藏时,能较好地抑制杨梅呼吸作用,降低杨梅腐烂率,减少杨梅营养物... 杨梅成熟于梅雨季节,外无果皮保护,极易腐烂,损失严重。本研究以绍兴市二都杨梅为试材,探究柠檬烯乳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柠檬烯乳化液作为杨梅保鲜剂,在4℃贮藏时,能较好地抑制杨梅呼吸作用,降低杨梅腐烂率,减少杨梅营养物质的损失。在贮藏第15天时,与对照相比,800倍稀释柠檬烯乳化液处理组腐烂率低63.55%,呼吸强度低26.65%,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20.72%,维生素C含量高2.36倍,总糖含量高30.79%。总之,柠檬烯乳化液处理可有效抑制杨梅采后呼吸作用,减缓杨梅营养物质流失,可以作为天然生物保鲜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柠檬烯 防腐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昊 胡丽颖 路娟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59-366,共8页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其依靠自身致病性岛和Ⅲ型分泌系统,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繁殖和扩散,从而引发全身感染。传统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多药耐药菌株的出...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其依靠自身致病性岛和Ⅲ型分泌系统,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繁殖和扩散,从而引发全身感染。传统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其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小分子疗法、噬菌体疗法、减毒疫苗疗法等逐渐兴起,有望成为治疗感染的有效方法。该文旨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及其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食源性致病菌 感染 治疗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乳酸的细胞工厂构建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晓娜 田开仁 +3 位作者 吴昊 寇佳祥 乔建军 李艳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7-325,共9页
乳酸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和化妆品行业,并因其作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的原料而备受关注。微生物发酵合成乳酸具有光学纯度高和底物成本低等优点,因此,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构建了新型微生物细胞工厂,以实现乳酸... 乳酸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和化妆品行业,并因其作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的原料而备受关注。微生物发酵合成乳酸具有光学纯度高和底物成本低等优点,因此,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构建了新型微生物细胞工厂,以实现乳酸的高效合成。在此过程中,代谢通路的构建与优化、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底物谱的拓宽以及细胞工厂鲁棒性的提高等方面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合成乳酸的细胞工厂构建研究进展,并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工业微生物高效合成乳酸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微生物细胞工厂 合成生物学 代谢工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sRNA来源、作用机制及调控网络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子墨 乔建军 +3 位作者 袁琳 龙映鹏 任书江 吴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7,共8页
通过发酵生产工业产品一直是细菌等微生物的研究热点,但是发酵过程中存在的代谢副产物和环境胁迫等问题,限制了工业菌株的发展。sRNA是细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调控性非编码RNA,它们与核糖开关、双组分系统、转录因子等其他调控元件共同构... 通过发酵生产工业产品一直是细菌等微生物的研究热点,但是发酵过程中存在的代谢副产物和环境胁迫等问题,限制了工业菌株的发展。sRNA是细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调控性非编码RNA,它们与核糖开关、双组分系统、转录因子等其他调控元件共同构成了细菌中的复杂调控网络,在代谢调控和抗胁迫中都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细菌中sRNA的来源、作用机制以及在调控网络中的角色进行了详细总结,有助于更好地解析细菌的代谢途径及发酵过程中受到的环境限制,对构建低毒力、高鲁棒性菌株,助力工业产品的发酵生产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A 非编码小RNA 机制 代谢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同轴上升双气泡的碰撞行为
11
作者 郭凯 刘鲲 +3 位作者 郑龙云 魏宏旭 苏文龙 刘春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45-1056,共12页
气泡碰撞是气泡流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会引起气泡运动行为的显著变化,然而其对气泡-气泡碰撞行为的影响规律却鲜见报道.本研究使用高速摄像观测同轴上升双气泡(N2气泡,直径均为4.2 mm)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气泡碰撞是气泡流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会引起气泡运动行为的显著变化,然而其对气泡-气泡碰撞行为的影响规律却鲜见报道.本研究使用高速摄像观测同轴上升双气泡(N2气泡,直径均为4.2 mm)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中的自由上升过程,利用虚拟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和气泡三维重构代码精确获取气泡上升过程中的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TAB溶液中气泡的碰撞频率显著高于超纯水,且随CTAB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根据实验结果,对气泡碰撞频率与CTAB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关于碰撞频率的经验关联式.实验还观察到两变形气泡碰撞后出现聚并、推动、并排和超越4种现象.统计了上述4种现象在CTAB溶液中出现的频率.进一步对运动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滞帽模型的描述,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泡表面的积累抑制了气泡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振荡,导致水平方向气泡运动距离大幅变小,从而使得气泡碰撞频率提高,碰撞频率最高可达0.83,远高于超纯水中的0.13.本研究揭示了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两气泡碰撞的新现象,并探讨了碰撞机理,得到了影响气泡碰撞频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气泡之间的水平距离,并从单气泡流场分布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气液两相流 气泡碰撞 表面活性剂 气泡聚并 表面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3与CF4分离纯化技术路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言 钟强 +1 位作者 刘倩 黄国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6-272,共7页
在NF_(3)的工业化生产中,会与原料氟气(F_(2))一起引入不纯物质四氟甲烷(CF_(4)),严重影响了NF_(3)的品质。需要开发出具有经济效益成本的NF_(3)和CF_(4)分离纯化技术方法。CF_(4)和NF_(3)这两种气体具有非常相似的物理特性,很难通过传... 在NF_(3)的工业化生产中,会与原料氟气(F_(2))一起引入不纯物质四氟甲烷(CF_(4)),严重影响了NF_(3)的品质。需要开发出具有经济效益成本的NF_(3)和CF_(4)分离纯化技术方法。CF_(4)和NF_(3)这两种气体具有非常相似的物理特性,很难通过传统的技术进行分离。因此,总结了NF_(3)中CF_(4)杂质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从纯度、效率、成本和安全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包括低温精馏、吸附、膜分离、萃取精馏和吸收在内的5种纯化技术路线的优势和不足。低温精馏通常需要在-100~-192℃的低温下操作,而膜技术和使用沸石和分子筛的吸附技术过程在能耗、维护成本、连续化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受到分离材料性能的显著限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当前工业挑战的潜在的分离纯化方法。指出基于吸收和萃取精馏的方法适用于从NF_(3)中纯化CF_(4)杂质的最佳的工艺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化氮 四氟甲烷 电子特种气体 杂质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水体系内气体驱动液固逆流化床的颗粒流动特性
13
作者 马可颖 邵媛媛 祝京旭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1-609,共9页
气体驱动液固逆流化床是一种新型的逆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具有能耗低、颗粒磨损少、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在生物污水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开发其在高盐废水中的应用,明确盐水浓度对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中试... 气体驱动液固逆流化床是一种新型的逆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具有能耗低、颗粒磨损少、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在生物污水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开发其在高盐废水中的应用,明确盐水浓度对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自行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中试规模的气体驱动液固逆流化床实验装置,通过实验观察与压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颗粒的流动特性,包括床层的流型、流型转折速度、床层膨胀高度和固含率等.结果表明:随着气体表观速度的增加,颗粒床层经历了固定床区、过渡流化区、完全流化区和循环流化区4种流型,流型之间通过初始流化气速、最小完全流化气速、最小循环流化气速进行划分;相比于PE2.0颗粒,直径较大的PE4.0颗粒更难以流化;PE2.0和PE4.0颗粒的初始流化气速和最小完全流化气速皆随盐水浓度和颗粒装载量的增加而增加;PE2.0和PE4.0颗粒的最小循环气速同样随盐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颗粒装载量的增加,PE2.0颗粒的最小循环流化气速呈增加的趋势,而PE4.0颗粒的最小循环流化气速呈先下降后轻微上升的趋势.研究还发现,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液固间密度差逐渐加大,颗粒流化越发困难,床层的膨胀高度随之下降,床层的平均固含率随之增加.以上所得的结果可为此类反应器的开发及工业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化床 流型 最小完全流化气速 最小循环流化气速 床层膨胀高度 固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触变剂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史野 穆剑雷 +5 位作者 朱峰 李秀妹 杨贺卫 常庆露 马春晖 郭锦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02,共6页
在解决恶性井漏、薄弱地层固井问题时,可加入触变剂形成触变水泥浆。目前触变水泥浆体系存在触变性不够强、对温度敏感以及综合性能欠佳等问题,限制了现有触变剂的应用。为了提高水泥浆体系的触变性,选择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N,N-... 在解决恶性井漏、薄弱地层固井问题时,可加入触变剂形成触变水泥浆。目前触变水泥浆体系存在触变性不够强、对温度敏感以及综合性能欠佳等问题,限制了现有触变剂的应用。为了提高水泥浆体系的触变性,选择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丙烯酸AA等单体合成有机聚合物TDA-1,利用杂化的方式将有机聚合物与无机膨润土复配,研制出一种触变性良好的新型触变剂CBJ-1。并研究了该新型触变剂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XRD表征触变剂的结构,采用初终切实验测试了水泥浆的触变性。结果证明,该新型触变剂CBJ-1合成成功,温度适用范围较广,改善了其温度敏感问题。将其加入水泥浆后,触变水泥浆的初终切差值较大,具备良好的触变性,且水泥浆的失水及稠化性能不受影响,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触变剂 聚合物 膨润土 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化剂作用下抗温耐盐丁苯胶乳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其可 李小林 +4 位作者 肖尧 商晓阳 刘文明 赵佳琪 郭锦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针对丁苯胶乳用于固井增韧剂存在耐温性、抗盐性差,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搭配胶乳调节剂的缺点,以对苯乙烯磺酸钠、衣康酸为功能单体,OP-10、SDS复合乳化体系,改性丁苯胶乳合成了SCMBR胶乳,研究了不同乳化剂复配比例对该胶乳性质的影响。... 针对丁苯胶乳用于固井增韧剂存在耐温性、抗盐性差,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搭配胶乳调节剂的缺点,以对苯乙烯磺酸钠、衣康酸为功能单体,OP-10、SDS复合乳化体系,改性丁苯胶乳合成了SCMBR胶乳,研究了不同乳化剂复配比例对该胶乳性质的影响。通过粒径、Zeta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综合表征了该胶乳的微观结构,评价了其耐热性、抗盐性。结果表明,由于磺酸基团和羧基的引入,SCMBR胶乳的耐热性能良好,热分解温度达400℃以上,且抗盐性能优异,TEM图像显示,SCMBR胶乳分散均匀,无团聚体。将SCMBR胶乳引入水泥,可明显改善水泥的稳定性,将游离液含量降低至1%以下,水泥浆上下层密度差缩小至0,对水泥流变性能抗折强度提升效果明显,效果最优的SCMBR-4:1改性水泥石28 d的抗折强度相较于纯水泥提高了20.5%,在深层、超深层固井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胶乳 增韧水泥 复合乳化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