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绝经后女性骨小梁的体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力学特性与组织形态计量参数在体分析方法,揭示其在不同解剖学区域的特异性分布规律,骨小梁组织结构与力学特点的局部相关关系。运用高分辨率外周定量断层扫描(high r...提出绝经后女性骨小梁的体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力学特性与组织形态计量参数在体分析方法,揭示其在不同解剖学区域的特异性分布规律,骨小梁组织结构与力学特点的局部相关关系。运用高分辨率外周定量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peripheral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ic,HR-pQCT),首次建立了骨密度区域映射方法和骨小梁与骨髓多材料有限元模型,在体分析了10名绝经后女性骨小梁在胫骨前、后、外、内侧4个解剖区域的骨密度分布与力学特点区域间特异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织形态参数与刚度局部区域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骨小梁力学特性、结构与密度在不同解剖学部位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最低(前侧)骨小梁的强度为最高(内侧)区域的29.11%(P<0.05)。并且发现胫骨前侧和后侧、内侧和外侧都表现出了显著的两两相关的关系。骨小梁与骨髓多材料有限元模型方法为在体分析骨小梁力学与材料特性提供了可能方法。骨组织结构存在区域间相关关系,对了解胫骨材料特点,预测胫骨骨折部位具有指导性意义。展开更多
孤独特质是指在正常人群中连续分布且广泛存在的一种人格特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有着类似的行为表现和认知特性。高孤独特质群体(HAT)在情绪面孔识别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此群体社会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不足。因此,本研究面向...孤独特质是指在正常人群中连续分布且广泛存在的一种人格特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有着类似的行为表现和认知特性。高孤独特质群体(HAT)在情绪面孔识别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此群体社会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不足。因此,本研究面向高、低孤独特质群体(LAT)对其情绪面孔注视策略展开研究,进而从眼动角度解释其异常的社会表现。本研究设计了涵盖快乐、中性、愤怒和悲伤等4种基础情绪的情绪面孔识别范式,采集了23名HAT和20名LAT被试的自闭症谱系量表和眼动数据。运用传统的基于兴趣区的可视化分析法以及热图工具,提取了情绪面孔注视热点图、眼动香农熵和空间扫描相似度等特征,探究HAT和LAT群体在扫描情绪面孔时的注视加工策略。热点图的结果表明,HAT相对于LAT组较多地注视鼻子嘴巴部位,较少注视眼部,说明了HAT存在对眼睛的注视回避现象。HAT与LAT注视情绪面孔时的香农熵在面孔角度为0°时最小,90°时最大(16.364±0.390 vs 16.706±0.387,P<0.05);相似度的所有结果LAT均大于HAT,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HAT组难以在情绪面孔识别过程中学习到规律,从而导致观察缺少策略性。综上,本研究通过比较HAT和LAT在进行情绪识别任务时的眼动特征差异,丰富了此群体在情绪面孔的眼动加工策略方面的研究,从眼动角度探讨了高孤独特质群体的社交障碍和认知功能缺失的现象的成因。展开更多
文摘提出绝经后女性骨小梁的体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力学特性与组织形态计量参数在体分析方法,揭示其在不同解剖学区域的特异性分布规律,骨小梁组织结构与力学特点的局部相关关系。运用高分辨率外周定量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peripheral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ic,HR-pQCT),首次建立了骨密度区域映射方法和骨小梁与骨髓多材料有限元模型,在体分析了10名绝经后女性骨小梁在胫骨前、后、外、内侧4个解剖区域的骨密度分布与力学特点区域间特异性。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织形态参数与刚度局部区域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骨小梁力学特性、结构与密度在不同解剖学部位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最低(前侧)骨小梁的强度为最高(内侧)区域的29.11%(P<0.05)。并且发现胫骨前侧和后侧、内侧和外侧都表现出了显著的两两相关的关系。骨小梁与骨髓多材料有限元模型方法为在体分析骨小梁力学与材料特性提供了可能方法。骨组织结构存在区域间相关关系,对了解胫骨材料特点,预测胫骨骨折部位具有指导性意义。
文摘孤独特质是指在正常人群中连续分布且广泛存在的一种人格特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有着类似的行为表现和认知特性。高孤独特质群体(HAT)在情绪面孔识别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此群体社会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不足。因此,本研究面向高、低孤独特质群体(LAT)对其情绪面孔注视策略展开研究,进而从眼动角度解释其异常的社会表现。本研究设计了涵盖快乐、中性、愤怒和悲伤等4种基础情绪的情绪面孔识别范式,采集了23名HAT和20名LAT被试的自闭症谱系量表和眼动数据。运用传统的基于兴趣区的可视化分析法以及热图工具,提取了情绪面孔注视热点图、眼动香农熵和空间扫描相似度等特征,探究HAT和LAT群体在扫描情绪面孔时的注视加工策略。热点图的结果表明,HAT相对于LAT组较多地注视鼻子嘴巴部位,较少注视眼部,说明了HAT存在对眼睛的注视回避现象。HAT与LAT注视情绪面孔时的香农熵在面孔角度为0°时最小,90°时最大(16.364±0.390 vs 16.706±0.387,P<0.05);相似度的所有结果LAT均大于HAT,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HAT组难以在情绪面孔识别过程中学习到规律,从而导致观察缺少策略性。综上,本研究通过比较HAT和LAT在进行情绪识别任务时的眼动特征差异,丰富了此群体在情绪面孔的眼动加工策略方面的研究,从眼动角度探讨了高孤独特质群体的社交障碍和认知功能缺失的现象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