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海水淡化到能源技术的开拓创新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历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 王宇新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8-297,共10页
大规模的膜技术研究发端于人类对海水淡化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海水淡化和膜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早期研究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团队之一,主持了国家早期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攻坚.80年代... 大规模的膜技术研究发端于人类对海水淡化的重大需求.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从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海水淡化和膜技术的研究,是国内早期研究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团队之一,主持了国家早期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攻坚.80年代以后,研究中心在成膜机理和膜过程等方面做出诸多贡献,逐步奠定了团队在膜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基础.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心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在高效节能海水淡化膜的制备机理及应用、能源气体纯化及CO_(2)捕集用膜的制备机理及工业示范、电池用膜、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过程能量回收等领域取得诸多重大研究突破以及实际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膜 气体分离膜 电池用膜 膜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中的人工智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锦元 余国琮 《化工进展》 EI CAS 1987年第5期2-5,共4页
论述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着重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化工领域中的几个应用实例,评估了其在化工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化工领域 研究领域 化工应用 专家系统 知识库 知识工程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与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设计——(Ⅱ)换热器网络的最优合成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讨论了用系统方法进行换热器网络的最优合成问题.建立了该系统的超结构及其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并成功地应用了前文导出的MINLP算法对一算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对系统的结构与操作参数同时进行优... 本文讨论了用系统方法进行换热器网络的最优合成问题.建立了该系统的超结构及其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并成功地应用了前文导出的MINLP算法对一算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对系统的结构与操作参数同时进行优化方面,优于以往一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混合整数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与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计设——(Ⅰ)一个用于工程系统最优设计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3-39,共7页
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设计问题一般可被直接描述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本文着重导出一个求解上述问题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推导中,分解、投影等概念的引入使此方法易于实施.本文举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表明此方法是适于化学工... 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设计问题一般可被直接描述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本文着重导出一个求解上述问题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方法.推导中,分解、投影等概念的引入使此方法易于实施.本文举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表明此方法是适于化学工程系统最优化设计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混合整数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级双回流的变压吸附捕碳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佳逸 张东辉 +1 位作者 唐忠利 李文彬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4-754,共11页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而火电厂烟气是工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变压吸附是常用的烟气捕碳工艺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常规真空变压吸附难以获得满足指标的二氧化碳产品,双回流变压吸附可获得两种高纯度和回收...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而火电厂烟气是工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变压吸附是常用的烟气捕碳工艺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常规真空变压吸附难以获得满足指标的二氧化碳产品,双回流变压吸附可获得两种高纯度和回收率的产品,但生产能力较低。对此,基于文献数据对组成为N_(2)/CO_(2)=85%/15%的烟气进行了二级耦合工艺的模拟,探究了进料位置,吸附时长,空塔气速和轻、重回流量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压力为一级200 kPa,二级105 kPa,解吸压力为一级30 kPa,二级2 kPa,进料位置距塔底与塔高比0.4,吸附时长90 s,空塔气速0.07 m/s,轻回流量5.5×10^(-3)mol/s,重回流量1.1×10^(-2)mol/s时,能得到96.42%的CO_(2)和99.93%的N_(2),回收率96.22%和99.47%。此外,与文献对比,提出的二级工艺具有高生产能力和较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回流 变压吸附 二氧化碳捕集 硅胶 烟道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烟道气碳捕集膜技术放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晋宁 王卫凡 +4 位作者 徐冬 刘毅 翁小涵 原野 王志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8,共15页
工业烟道气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碳捕集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综述了工业烟道气碳捕集领域中的膜技术放大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CO_(2)/N_(2)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其次,总结了化石能源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烟道气的来源与成分... 工业烟道气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碳捕集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综述了工业烟道气碳捕集领域中的膜技术放大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CO_(2)/N_(2)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其次,总结了化石能源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烟道气的来源与成分,并分析了在这些烟道气碳捕集过程中膜分离技术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对烟道气碳捕集膜的放大生产、烟道气碳捕集膜组件研究、工业烟道气碳捕集膜放大测试进行现状介绍和问题分析。最后,展望了膜技术在工业烟道气碳捕集中的发展方向,包括实现CO_(2)分离混合基质膜放大、针对钢铁厂烟道气的CO分离膜的开发以及膜组件的优化。旨在为学者们提供工业烟气碳捕捉膜放大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二氧化碳捕集 化石燃料发电厂 水泥厂 钢铁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热化学破乳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迪 王世昌 +4 位作者 孟祥春 孙福祥 赵凤玲 王庆生 梁辉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 ,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 ,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性的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 化学破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ORS 4 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在破乳剂加药量为 15 0mg/L、脱水温度为 45℃和沉降时间为 3h的条件下 ,可经热 化学脱水达到外输原油含水率指标 ;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 化学破乳机理为 :破乳剂ASPD 1吸附到油水界面上顶替原油中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碱与原油中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和驱油表面活性剂 ,降低油珠表面的负电性和油珠之间的电排斥力 ,促进油珠之间的聚并 ,使油珠上浮速率加大并使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层后所形成的油珠浓缩层内的油珠粒径增大 ,使得油珠聚并过程中被束缚在油相中的水滴直径增大 ,使所形成的W /O型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 ,容易破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原油 O/W型乳状液 破乳剂 破乳脱水 机理 三元复合驱油藏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及其在生化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志敏 王志详 余国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33,共6页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新型高效分离技术。本文从化学工程角度出发,对制备型HPLC分离过程的非线性色谱理论、优化和放大,以及在生化产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制备型HPLC分离过程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色谱法 分离 生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影响的间歇化工过程最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希钢 姚兆玲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对考虑环境影响的间歇过程设计和排序 ,及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环境边界的定义、环境影响的评价 。
关键词 间歇过程 废物最小化 环境影响评价 优化设计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馏与化学交换法分离硼同位素中液相络合剂的研究
10
作者 韩莉果 张卫江 +2 位作者 于景阳 付强 田桂林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44,共4页
采用苯甲醚、硝基甲烷、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4种络合剂分别与三氟化硼合成出了4种络合物体系。对这4种络合物体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为中试及工业化生产高丰度硼10同位素提供设计依据。通过分析认为硝基甲烷和丙酮分离系数较高... 采用苯甲醚、硝基甲烷、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4种络合剂分别与三氟化硼合成出了4种络合物体系。对这4种络合物体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为中试及工业化生产高丰度硼10同位素提供设计依据。通过分析认为硝基甲烷和丙酮分离系数较高,在性能上优于目前常用的苯甲醚系统,更适宜于应用在硼同位素的分离生产过程中,但是否在工业生产中更能减少能耗,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还需要更进一步详细的工业生产经济分析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与化学交换 硼同位素 三氟化硼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工程在化工产品开发中的运用
11
作者 许松林 牛占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1-43,共3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化工产品开发过程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当前西方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并行工程,并对在化工产品开发中运用并行工程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并行工程 顺序工程 化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纳米纤维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褚青献 李寒露 +3 位作者 王纪孝 王志 张凤宝 王世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316-1318,共3页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高功率、高容量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法,在不锈钢电极上沉积聚苯胺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了电极表面聚苯胺的形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并考察了聚合物膜厚度和循...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高功率、高容量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法,在不锈钢电极上沉积聚苯胺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了电极表面聚苯胺的形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并考察了聚合物膜厚度和循环伏安扫描电位范围对修饰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纤维 电化学电容器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最新研究动态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越 苏保卫 +2 位作者 徐世昌 王志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9-52,共4页
从降低海水反渗透淡化产水成本和环境友好过程的开发两个方面探讨了国内外海水反渗透淡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包括能量回收器的研究、新型工艺过程的设计、海水反渗透膜的研究和应用、用膜法预处理代替传统化学器预处理以及NF... 从降低海水反渗透淡化产水成本和环境友好过程的开发两个方面探讨了国内外海水反渗透淡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包括能量回收器的研究、新型工艺过程的设计、海水反渗透膜的研究和应用、用膜法预处理代替传统化学器预处理以及NF-SWRO-MSF过程集成5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技术 海水淡化技术 膜法预处理 苦咸水 RO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姜楠 齐崴 +2 位作者 黄仁亮 苏荣欣 何志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37-1945,共9页
5-羟甲基糠醛(HMF)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很多研究者已对如何提高HMF的产率和降低HMF的制备成本开展了多方面研究。本文综述了2006—2010年HMF的主要制备方法及研究特色,并对原料(单糖、多糖)、催化剂(固体... 5-羟甲基糠醛(HMF)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很多研究者已对如何提高HMF的产率和降低HMF的制备成本开展了多方面研究。本文综述了2006—2010年HMF的主要制备方法及研究特色,并对原料(单糖、多糖)、催化剂(固体酸、均相催化剂)、溶剂体系(单相体系、双相体系)及其它辅助条件(微波加热法、添加调节剂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全面分析;同时,介绍了HMF的重要衍生物及其应用;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中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生物质 原料 溶剂体系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填料塔中用柠檬酸/柠檬酸钠溶液进行烟气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袁孝竞 李围潮 +4 位作者 Sheng Zaihang 盛在行 郭卫东 沙勇 谢宜燕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50,共5页
以柠檬酸 柠檬酸钠溶液为缓冲液在高效规整填料塔中进行烟气脱硫。模拟的烟气首先在吸收塔中用柠檬酸钠溶液脱硫 ,然后富液在解吸塔中释放出SO2 ,再生的缓冲液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研究了影响吸收及解吸效率的各种重要参数 ,确定了最佳... 以柠檬酸 柠檬酸钠溶液为缓冲液在高效规整填料塔中进行烟气脱硫。模拟的烟气首先在吸收塔中用柠檬酸钠溶液脱硫 ,然后富液在解吸塔中释放出SO2 ,再生的缓冲液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研究了影响吸收及解吸效率的各种重要参数 ,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对解决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柠檬酸 柠檬酸钠 缓冲溶液 二氧化硫 填料塔 规整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与处理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45
16
作者 余瑞霞 王越 王世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共4页
文章分析了不同海水淡化方法浓盐水的主要特征,介绍了国外常用的浓盐水排放和利用技术,包括直接排放法(排入海洋、地表水、污水处理系统等)和浓盐水再利用(灌溉、考虑制盐、提取化工原料)两类。文章分析了上述浓盐水处理技术适用的条件... 文章分析了不同海水淡化方法浓盐水的主要特征,介绍了国外常用的浓盐水排放和利用技术,包括直接排放法(排入海洋、地表水、污水处理系统等)和浓盐水再利用(灌溉、考虑制盐、提取化工原料)两类。文章分析了上述浓盐水处理技术适用的条件及其优缺点,指出了我国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制定相关法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浓盐水 排放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朝辉 陈云 +2 位作者 齐崴 王康 何志敏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70,共5页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 以魔芋粉为碳源,研究了10 L自控发酵罐中枯草芽孢杆菌TJ-200603分批发酵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表明,菌体生长呈现典型S型曲线,而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同步进行,属于生长耦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构建了β-甘露聚糖酶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经非线性拟合和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模型参数值,最终确定了能够较好表征实际发酵过程中菌体细胞生长、产物β-甘露聚糖酶合成以及基质总糖消耗的3个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动力学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甲烷-氮气体系分离的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雯 王志 +3 位作者 李潘源 许家友 李楠 王纪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415,共12页
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含有较高浓度的氮气,会降低天然气的热值,无法满足管道输送的要求[氮气含量小于4%(体积分数)]。因此,天然气脱氮对实现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 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含有较高浓度的氮气,会降低天然气的热值,无法满足管道输送的要求[氮气含量小于4%(体积分数)]。因此,天然气脱氮对实现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的气体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弹性大、投资少、能耗低等优点,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均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甲烷-氮气分离膜的传递机理,从甲烷优先渗透膜、氮气优先渗透膜两方面综述了甲烷-氮气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进行了膜过程模拟研究,结合应用实例展望了膜技术在甲烷-氮气分离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甲烷 氮气 分离 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吸收技术及其在脱除酸性气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袁力 王志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59,70,共6页
膜基气体吸收是膜技术与气体吸收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杂化膜过程 ,与传统的气液接触吸收相比有诸多优点 .通过介绍膜基气体吸收技术的分离机理及其在脱除酸性气体中的应用特点 ,展示了膜基气体吸收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
关键词 膜吸收技术 脱除 酸性气体 应用 研究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萃取精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
作者 张志刚 徐世民 +1 位作者 李鑫钢 张卫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3-937,共5页
对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技术和进展进行了评述 ,主要从萃取精馏的溶剂选择与设计、模拟及优化、操作参数对分离过程影响及萃取精馏塔设备等几个方面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间歇萃取精馏新兴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 。
关键词 间歇萃取精馏 溶剂 塔型 模拟 操作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