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多杆内燃机的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虚拟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建生 张宝欢 +2 位作者 付伟成 刘元阁 张霖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8,共4页
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所提出的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型多杆机构建立了Pro-E以及ADAMS模型。使用ADAMS机构学仿真程序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内燃机的运动学特性明显呈现出与传统内燃机不同的两大特性,非对称... 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所提出的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型多杆机构建立了Pro-E以及ADAMS模型。使用ADAMS机构学仿真程序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内燃机的运动学特性明显呈现出与传统内燃机不同的两大特性,非对称性和滞胀特性;前者将使发动机在相同转速下的进气和燃烧时间明显延长而压缩时间缩短,有助于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和进气过程;后者有利于改善循环的热功转换效率;而动力学计算结果则显示,新型内燃机设计良好时膨胀行程中的活塞侧压力可以减小,而且成功地使活塞避开了在气缸压力的极值附近换向,这一特性有助于减小摩擦损失并降低活塞敲击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新型多杆机构 非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喷雾模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2
作者 史春涛 孙立星 +1 位作者 刘建军 郝鑫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喷雾模型是内燃机CFD软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喷雾模型是由多种子模型组成的。正确设定喷嘴出口的边界条件和选择恰当的喷雾破碎模型成为成功分析和优化内燃机喷雾过程的先决条件。本文着重介绍了孔式喷嘴流动模型和基于表面波不稳定性... 喷雾模型是内燃机CFD软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喷雾模型是由多种子模型组成的。正确设定喷嘴出口的边界条件和选择恰当的喷雾破碎模型成为成功分析和优化内燃机喷雾过程的先决条件。本文着重介绍了孔式喷嘴流动模型和基于表面波不稳定性理论的WAVE模型、KH-RT模型、Huh-Gosman模型和LISA模型,以及它们在CFD软件中的应用。这些模型的应用从理论上讲可以大大提高内燃机喷雾多维模拟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喷雾模型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时刻和当量比对氢内燃机爆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滨 卫海桥 +3 位作者 王楠 黄泽远 胡祯 潘家营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2-459,共8页
基于一台单缸进气道燃油喷射(PFI)氢内燃机实验平台,开展了点火时刻和当量比对爆震特性的影响研究,探究了氢内燃机不同异常燃烧现象的相互作用及循环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0°CA开始,随着点火正时的提前,爆震概率呈先增后减趋势,... 基于一台单缸进气道燃油喷射(PFI)氢内燃机实验平台,开展了点火时刻和当量比对爆震特性的影响研究,探究了氢内燃机不同异常燃烧现象的相互作用及循环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0°CA开始,随着点火正时的提前,爆震概率呈先增后减趋势,且点火时刻对爆震强度的影响取决于当量比.当量比较小时,爆震强度随点火时刻的提前先增大后减小,在-10°CA~-5°CA点火时爆震强度最大.当量比较大时,氢内燃机爆震强度随点火时刻的提前整体呈现增大趋势.爆震强度对当量比的变化更加敏感,增大当量比使氢内燃机爆震强度及爆震概率均显著升高.分析不正常燃烧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发现,爆震强度随早燃时刻的提前先增大后减小,于-15°CA~-10°CA区间达到最大.早燃使得燃烧过程发生在压缩末期,进而使得氢内燃机爆震强度增大,但早燃与超级爆震并不一定关联.对循环间不正常燃烧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氢内燃机的异常燃烧连续循环存在相互影响.早燃、回火、常规爆震的叠加作用可以促使超级爆震的产生,超级爆震对壁面边界层的严重破坏及剧烈的热量释放会促使下一个循环早燃及回火的发生.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PFI氢内燃机爆震特性并为爆震抑制方法的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燃油喷射 爆震 点火时刻 当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内燃机气口比时面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史宗庄 马其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二冲程内燃机 比时面值 计算方法 气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燃烧过程的热声振荡现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卫海桥 舒歌群 +1 位作者 韦静思 范国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9-526,共8页
以经过改装的火花点火式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不考虑燃烧室声场影响的内燃机燃烧三维模型燃烧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同燃烧过程高速摄影结果比较分析;然后进行燃烧室声激励下的压力场研究和考虑燃烧室声场影响的准维模型的燃烧模拟... 以经过改装的火花点火式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不考虑燃烧室声场影响的内燃机燃烧三维模型燃烧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同燃烧过程高速摄影结果比较分析;然后进行燃烧室声激励下的压力场研究和考虑燃烧室声场影响的准维模型的燃烧模拟计算。不考虑燃烧室声学影响的燃烧模拟结果与实际的燃烧试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闭式燃烧室内考虑声学影响时,由于燃烧激励使得燃烧室的压力场存在着波动。结果表明,燃烧室的声学特性对燃烧过程中压力的变化存在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振荡 燃烧模拟 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燃烧模型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6
6
作者 史春涛 秦德 +1 位作者 唐琦 田晓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1-186,共6页
利用CFD技术对内燃机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已成为内燃机研究的重要工具。选用恰当的燃烧模型对准确预测内燃机燃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内燃机CFD燃烧模型主要针对自燃、预混燃烧和非预混燃烧3种燃烧模式,其中有些模型可以同时模拟2种模式... 利用CFD技术对内燃机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已成为内燃机研究的重要工具。选用恰当的燃烧模型对准确预测内燃机燃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内燃机CFD燃烧模型主要针对自燃、预混燃烧和非预混燃烧3种燃烧模式,其中有些模型可以同时模拟2种模式或3种模式。内燃机新的燃烧系统的不断出现促进了燃烧模型的发展。本文以STAR-CD和FIRE软件为出发点,介绍了内燃机燃烧模型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燃烧模型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应变电测技术在内燃机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英敏 蓝军 +1 位作者 张殿昌 朱立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31,35,共4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应力应变电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及其优越性。并详尽地讨论了应力应变电测技术在船用柴油机轴功率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测技术 应力应变 内燃机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整机散热量的多模型耦合计算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卫正 魏春源 陈光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5-438,共4页
根据内燃机性能计算、活塞环油膜有限差分计算及内燃机受热零件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等多种模型间热边界条件的耦合关系 ,建立了内燃机零部件及整机散热量预测的耦合模型。以现有内燃机的试验数据为基础 ,调整耦合模型的计算边界条件 。
关键词 内燃机 耦合模型 预测 散热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模型的发展及其在内燃机CFD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史春涛 张宝欢 +1 位作者 金则兵 周颖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从FLUENT软件出发,着重论述了湍流模型的理论和发展,论述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和缺陷,有助于针对不同内燃机的流动过程选择恰当的模型,同时对计算结果作出合理分析。
关键词 内燃机 CFD 湍流模型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模型的发展及其在内燃机CFD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春涛 周颖 +1 位作者 张宝如 田晓松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喷雾模型是内燃机CFD软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喷雾模型是由多种子模型组成的。正确设定喷嘴出口的边界条件和选择恰当的喷雾子模型成为成功分析和优化柴油机和汽油机高压喷雾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讨论了喷嘴流动模型、液膜雾化模型和喷... 喷雾模型是内燃机CFD软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喷雾模型是由多种子模型组成的。正确设定喷嘴出口的边界条件和选择恰当的喷雾子模型成为成功分析和优化柴油机和汽油机高压喷雾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讨论了喷嘴流动模型、液膜雾化模型和喷雾碰壁模型在CFD软件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模型 喷嘴流动模型 液膜雾化模型 喷雾碰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内燃机润滑油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解世文 居荫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4-86,共3页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内燃机润滑油的分类及迅速向高档内燃机润滑油发展的状况 ,基于汽车技术的进步 ,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 ,汽车及润滑油市场的国际化 。
关键词 内燃机润滑油 分类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内燃机数字化仿真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春涛 王韬 孙立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随着数字化仿真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发展,数字化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内内燃机研究设计开发的诸多领域,并且取得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成果。本文对使用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内燃机数字化仿真的现状进行... 随着数字化仿真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发展,数字化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内内燃机研究设计开发的诸多领域,并且取得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成果。本文对使用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内燃机数字化仿真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CFD 有限元分析 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破碎模型在内燃机CFD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春涛 任立红 +1 位作者 于善颖 刘志锋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8,共4页
内燃机喷雾模拟计算结果对选用的初级破碎模型、次级破碎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每个模型的仔细确认成为成功分析和优化柴油机和汽油机高压喷雾的主要条件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内燃机CFD软件中的多种喷雾破碎模型,从中可看出,喷雾初级破... 内燃机喷雾模拟计算结果对选用的初级破碎模型、次级破碎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每个模型的仔细确认成为成功分析和优化柴油机和汽油机高压喷雾的主要条件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内燃机CFD软件中的多种喷雾破碎模型,从中可看出,喷雾初级破碎模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破碎 初级破碎 次级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连杆机构内燃机运动部件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宝欢 张霖 林建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36,共3页
利用现代CAD技术和FEM技术,建立了新型多连杆机构内燃机主要运动部件的Pro/E实体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分析与优化。应用ANSYS程序确定了各种因素对新型连杆机构主要运动件应力集中发... 利用现代CAD技术和FEM技术,建立了新型多连杆机构内燃机主要运动部件的Pro/E实体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分析与优化。应用ANSYS程序确定了各种因素对新型连杆机构主要运动件应力集中发生的位置以及最大变形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对连杆机构零部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使连杆机构在保证加工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不仅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而且可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有限元分析 多杆机构内燃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维度测定的柴油内燃机多核SVM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向波 杨礼河 孙玉德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11-2217,共7页
为提高柴油内燃机故障诊断效果,提出基于维度测定的柴油内燃机多核SVM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内燃机维度测定进行定义,并进行维度测定系统和流程设计;其次,利用多核SVM特性,将输入故障特征由原始数据空间映射至高维数据空间,并利用Lagra... 为提高柴油内燃机故障诊断效果,提出基于维度测定的柴油内燃机多核SVM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内燃机维度测定进行定义,并进行维度测定系统和流程设计;其次,利用多核SVM特性,将输入故障特征由原始数据空间映射至高维数据空间,并利用Lagrange方法实现原始问题对偶化求解,然后按照Mercer原理实现柴油内燃机多核SVM故障诊断;最后,通过实验测试给出选取不同核函数情况下的所需核函数数量及识别率情况,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计算时间和识别精度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度测定 内燃机 多核SVM 故障诊断 Mercer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气歧管特性参数对椭圆转子发动机排气过程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史少远 秦静 +3 位作者 王膺博 裴毅强 张岩 王振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1-661,共11页
椭圆转子发动机通过转子上的进、排气口换气,具有3个燃烧室且曲轴转速是转子转速的2倍,其换气特性和排气特征与传统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及三角转子发动机有明显区别.本文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符合椭圆转子发动机工作特点的一维模型,以研... 椭圆转子发动机通过转子上的进、排气口换气,具有3个燃烧室且曲轴转速是转子转速的2倍,其换气特性和排气特征与传统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及三角转子发动机有明显区别.本文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符合椭圆转子发动机工作特点的一维模型,以研究此类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特点、排气脉冲特性及排气歧管长度对其的影响规律,为高换气效率排气系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完整的排气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阶段1、2是废气流出的主要时期,占总排气量的90%以上;阶段3、4进、排气口同时开启但无法实现有效的扫气过程,且废气回流现象明显,导致缸内残余废气率提高.相邻燃烧室之间存在进、排气口叠开期,每个燃烧室排气末期均对应后燃烧室的排气初期,后燃烧室废气大量流出的同时窜漏入相邻燃烧室的现象较为明显,即燃烧室内的残余废气量同时受到自身排气过程和相邻燃烧室排气过程的综合影响.排气歧管长度变化对气口全开期的影响大于气口叠开期,气口全开期排气量是叠开期的3倍以上.计算长度范围内最优歧管长度可使排气过程排气量提高3.21%,并使气口叠开期的进气量提高32.80%.实现更好的排气效果的同时利于进气过程,有效地减少了阶段3废气向进气道的回流量,最终降低燃烧室内的残余废气率,实现换气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转子发动机 排气管路结构 排气过程 排气压力特性 残余废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特金森率协同废气再循环率对高效汽油机性能影响研究
17
作者 王振 祖炳锋 +3 位作者 徐玉梁 胡必谦 王军 庞凯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4,共8页
为量化研究阿特金森(Atkinson,ATK)效应对高压缩比高效汽油机动力性和油耗的影响,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有效膨胀比和有效压缩比的ATK率(Ratk)定义,并在台架上开展了不同阿特金森循环方案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在较优方案基础上,基于最佳热... 为量化研究阿特金森(Atkinson,ATK)效应对高压缩比高效汽油机动力性和油耗的影响,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有效膨胀比和有效压缩比的ATK率(Ratk)定义,并在台架上开展了不同阿特金森循环方案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在较优方案基础上,基于最佳热效率(best thermal efficiency,BTE)工况,深入研究了不同ATK率协同外部冷却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对油耗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tk的增加,标定点转矩呈先增大后快速降低趋势;BTE工况点油耗先快速下降,然后逐步趋缓;特征点油耗则呈现先增后快速降低的趋势。整体来看,方案最大Ratk从1.62提升至1.84,特征工况点油耗降低3.5 g/(kW·h),BTE点油耗降低2.5 g/(kW·h),标定点动力性下降3 N·m。此外,在BTE工况,ATK率与EGR率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两者无法同时获得最大值,当ATK率处于中低位值时,可获得最佳的油耗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金森率 废气再循环 高效汽油机 性能影响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冲程半直喷航空发动机喷油策略研究
18
作者 尹君 朱棣 +1 位作者 刘丰喆 侯圣智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基于自主研发的二冲程低压半直喷航空发动机及控制系统,开展喷油控制策略及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发动机运行工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喷油策略组合。在起动和怠速工况,采用进气道喷射的独立供油方式;在部分负荷... 基于自主研发的二冲程低压半直喷航空发动机及控制系统,开展喷油控制策略及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发动机运行工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喷油策略组合。在起动和怠速工况,采用进气道喷射的独立供油方式;在部分负荷及高负荷工况,采用进气道喷射和缸内直喷协同供油方式,随着发动机直喷比例的提高,燃油消耗率相应减小;与采用进气道喷射供油相比较,采用低压半直喷供油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发动机 低压半直喷 航空发动机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活塞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耦合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张俊红 何振鹏 +3 位作者 张桂昌 马正颖 高宏阁 马梁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3,共6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柴油机活塞的温度进行分析,得到活塞的温度分布规律,并将活塞温度分布结果代入到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中来分析活塞的侧推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侧推力对活塞的应力分布产生的影响,计算活塞在热负荷、机械负荷和热机负荷...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柴油机活塞的温度进行分析,得到活塞的温度分布规律,并将活塞温度分布结果代入到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中来分析活塞的侧推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侧推力对活塞的应力分布产生的影响,计算活塞在热负荷、机械负荷和热机负荷耦合作用下活塞的应力和变形.结果表明,侧推力会导致活塞裙部、环槽和活塞销座根部应力增加,在活塞热机耦合分析中,活塞变形主要是热变形.为降低侧推力对活塞应力的影响以及深入了解活塞应力和变形受各种负荷影响情况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侧推力 耦合分析 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发动机排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汪洋 王静 +2 位作者 史春涛 王雪雁 范国梁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以一台电控M85甲醇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发动机台架上,采用废气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分别研究了甲醇发动机的常规排放和非常规碳氢排放。研究表明:M85甲醇发动机可以实现很低的常规排放,在非常规碳氢排放方面,甲醛在总碳氢排放占有较... 以一台电控M85甲醇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在发动机台架上,采用废气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分别研究了甲醇发动机的常规排放和非常规碳氢排放。研究表明:M85甲醇发动机可以实现很低的常规排放,在非常规碳氢排放方面,甲醛在总碳氢排放占有较大的比例,而甲醇的排放接近0。三效催化反应器对甲醛的净化率较低,并且存在随负荷增大,净化率降低的趋势。甲醇的净化率始终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发动机 M85 排放 非常规碳氢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