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水浴灭活骨重建肿瘤性骨缺损成骨机制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金纲 杨蕴 +2 位作者 张瑾 赵军 程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8-410,共3页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属少见的肿瘤类型,保肢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趋势,大段骨缺损的重建始终为骨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高难课题。本实验研究就高温水浴灭活骨的成骨性能,修复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修复机制,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温水浴灭活 骨修复 再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软组织肉瘤诊治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蕴 陈勇 +15 位作者 宋金纲 徐万鹏 师英强 宋建民 李敏 张清 姚阳 王凤玮 孙平 李长江 李涛 袁涛 靳迎军 游原瑜 房永宏 赵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85-1389,共5页
软组织肉瘤是指发生在间叶组织如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滑膜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等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依次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等。随着对软组织肉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规范。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1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廖智超 邢汝维 +2 位作者 赵军 韩秀鑫 杨吉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1例对一线化疗药物耐药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剂量为900mg/m^2,第1和第8天)联合多西他赛(剂量为100 mg/m^2,第8天)每3周重复给药。如患者曾经接受...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1例对一线化疗药物耐药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剂量为900mg/m^2,第1和第8天)联合多西他赛(剂量为100 mg/m^2,第8天)每3周重复给药。如患者曾经接受放疗,吉西他滨剂量减为675 mg/m^2,多西他赛剂量减为75mg/m^2。结果:接受化疗的患者总有效率(CR+PR+SD)为54.5%。中位随访时间为19(1~3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4个月(95%CI:8.012~21.598)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4个月(95%CI:7.342~8.768)。12个月和3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是81.8%和27.3%。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软组织肉瘤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黏膜炎,对症处理明显好转。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作为二线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本研究结论为该方案的大样本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软组织肉瘤 二线化疗 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恶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预后分析(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勇 杨蕴 +3 位作者 赵军 廖智超 王平 宋金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96-1400,共5页
目的: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b)是一种少见的骨源性肉瘤,化疗对其疗效显著,在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对MFHb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化疗对局部控制的作用亦未阐明。本研究旨在分析MFHb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化... 目的: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b)是一种少见的骨源性肉瘤,化疗对其疗效显著,在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无研究对MFHb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进行预后分析,化疗对局部控制的作用亦未阐明。本研究旨在分析MFHb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化疗在保肢及局部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高度恶性MFHb患者,中位年龄为41岁(11~69岁)。对临床、病理与治疗变量对总生存(OS)、无转移生存(DRFS)的影响进行Kaplan-Meier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多因素分析,同时分析化疗对保肢及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个月(2~180个月),18例患者死亡,2年和5年OS分别为79%和45%。共20例出现远处转移,2年和5年DRFS分别为79%和47%。多因素分析中,R2切除和肿瘤位于中轴部位明显影响预后。化疗可增加局部进展期患者的保肢率。结论:高度恶性MFHb预后较差,R2切除和肿瘤位于中轴部位预示预后不良。化疗在增加保肢率方面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保肢化疗 总生存 无转移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叶上皮表型转化在肿瘤发生及演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田蔚 杨吉龙 +1 位作者 王国文 朱雄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间叶上皮表型转化是指"间叶"向"上皮"细胞表型的可逆性转化,而非不同组织来源细胞间的转变。体内外实验证明,间叶上皮表型转化在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本文就其发展过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间叶表型 上皮表型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吉西他滨及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转移性骨肉瘤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廖智超 王国文 +2 位作者 邢汝维 韩秀鑫 赵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_2O_3)联合吉西他滨及多西他赛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6例对一线化疗药物耐药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1~62岁,平均31.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过传统规范化疗...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_2O_3)联合吉西他滨及多西他赛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6例对一线化疗药物耐药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1~62岁,平均31.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过传统规范化疗后出现肺转移。应用As_2O_3(剂量为10 mg/d,d1~28)联合吉西他滨(剂量为800 mg/m^2,d1、d8)及多西他赛(剂量为75 mg/m^2,d8)每3周重复给药,每2个化疗疗程复查疗效。结果:接受化疗的患者总体有效率(CR+PR)为34.6%(9/26)。中位随访时间28.2(1~4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7个月(95%CI:7.561~18.058)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3个月(95%CI:6.541~8.754),1、2和4年生存率分别是61.5%、38.4%和15.4%。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而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心脏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对症处理后均明显缓解。结论:As_2O_3联合吉西他滨及多西他赛作为二线化疗药物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骨肉瘤二线化疗 三氧化二砷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国文 汤小东 郭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去分化软骨肉瘤(DDCS)约占所有软骨肉瘤的10%,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到10%。好发于股骨、肱骨和骨盆。DDCS是软骨肉瘤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典型的特点是分化良好的软骨样成分和高度恶性的间充质细胞来源的肉瘤成分并存、毗邻。DDCS的诊断... 去分化软骨肉瘤(DDCS)约占所有软骨肉瘤的10%,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到10%。好发于股骨、肱骨和骨盆。DDCS是软骨肉瘤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典型的特点是分化良好的软骨样成分和高度恶性的间充质细胞来源的肉瘤成分并存、毗邻。DDCS的诊断非常复杂,需要详细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及准确的活检。DDCS去分化成分可以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甚至是任何级别的未分化肉瘤成分。约1/3的X光片,1/3的MR,一多半的CT扫描,DDCS表现为典型的"双态"征。最近利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发现反复发生的5q14.2~q213,6q16~q25.3,9p24.2~q12和9p213。染色体缺失更多见于高度恶性的软骨肉瘤(3级和DDCS),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号染色体的缺失是DDCS最常见的染色体缺失。早期研究发现DDCS的去分化成分有p53和p53杂合性的丢失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时伴随Rb基因杂合性的丢失。DDCS的两种成分可出现p16INK4,FHIT和E-cadherin(上皮型钙黏附蛋白)甲基化的异常。手术切除包括合适足够的外科切缘或根治性的切除,是目前DDCS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效果目前仍然不确定。最近针对软骨肉瘤(包括DDCS)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标,有些已经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阶段,其中包括Apomab、Perifosine(哌立福新)、Dasatinib(达沙替尼)和多烯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同时几个Ⅰ期药物临床试验报告针对DDCS新的有效药物,如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合甘酸。DDCS患者预后极差,预后主要由DDCS中的去分化成分决定。因此,早期诊断、早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去分化软骨肉瘤 手术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9在人普通型与去分化型软骨肉瘤差异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国文 汤小东 +2 位作者 郭卫 彭长亮 赵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Sox9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中的表达。方法:取12例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切片确诊为软骨肉瘤(普通软骨肉瘤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6例)及正常软骨组织(6例)的新鲜冰冻标本,利用基因芯... 目的:探讨Sox9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中的表达。方法:取12例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切片确诊为软骨肉瘤(普通软骨肉瘤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6例)及正常软骨组织(6例)的新鲜冰冻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分析后,将Sox9作为候选基因,而后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其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和正常软骨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与正常软骨组织相比,Sox9在普通软骨肉瘤中上调约1.6倍,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其表达水平为正常软骨组织表达水平的0.082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Sox9mRNA在普通软骨肉瘤和去分化软骨肉瘤中表达水平分别为1.68±0.119和0.088±0.017;Western blot分析表明Sox9蛋白在人普通软骨肉瘤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组织,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软骨组织。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软骨组织相比,6例普通软骨肉瘤均有Sox9表达,细胞染色呈较强的阳性,而去分化软骨肉瘤未发现较强阳性细胞出现,只有可疑的阳性细胞散在出现。结论:Sox9在普通软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组织,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软骨组织。Sox9在去分化软骨肉瘤中低水平表达与去分化软骨肉瘤疾病进展快,预后差呈正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软骨肉瘤 去分化软骨肉瘤 SOX9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RUNX2基因拷贝数扩增及其蛋白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林如 郑红 +5 位作者 杨吉龙 田蔚 潘毅 王国文 廖智超 陈可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8-402,共5页
目的:通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RUNX2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拷贝数变化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RUNX2基因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CGH检测10例新鲜骨肉瘤组织样本RUNX2的基因拷... 目的:通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RUNX2基因在骨肉瘤组织中的拷贝数变化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RUNX2基因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aCGH检测10例新鲜骨肉瘤组织样本RUNX2的基因拷贝数变化;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9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骨肉瘤组织中RUN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例骨肉瘤样本中发现3例(30%)RUNX2基因扩增;RUNX2蛋白在59例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8%(30/59)。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re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NM分期、病理诊断、复发、转移和综合治疗对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有显著影响,性别、pTNM分期、新辅助化疗和疾病转移对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这些因素均不能作为生存率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RUNX2基因扩增、蛋白过表达以及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无相关性提示RUNX2基因扩增及其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是骨肉瘤发病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RUNX2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WS-ATF1融合基因在透明细胞肉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静 方志伟 +7 位作者 孙燕 薛瑞峰 孙保存 牛瑞芳 杨毅 冯玉梅 滕胜 马育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在透明细胞肉瘤(CCS)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及EWS-ATF1融合基因表达在透明细胞肉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2年~2006年期间确诊的26例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0例非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为对照组,β-肌... 目的:探讨在透明细胞肉瘤(CCS)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及EWS-ATF1融合基因表达在透明细胞肉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2年~2006年期间确诊的26例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0例非CCS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为对照组,β-肌动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作为内参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巢式PCR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的表达;过氧化物酶染色(SP)方法对26例CCS石蜡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100、HMB-45蛋白的表达。结果:26例标本中,有22例β-肌动蛋白阳性;24例β2微球蛋白阳性,其中20例EWS-ATF1融合基因阳性(16例EWS-ATF1Ⅰ型,4为EWS-ATF1Ⅲ型),余4例EWS-ATF1融合基因阴性。对照组均未检测到EWS-ATF1融合基因的表达。26例CCS石蜡组织标本中S-100及HMB-45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9.2%和70.8%。结论:在CCS石蜡包埋组织中运用RT-PCR检测EWS-ATF1融合基因是可行的,可作为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肉瘤 RT-PCR EWS-ATF1融合基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WOX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吉龙 杜晓玲 +1 位作者 张微 朱雄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WWOX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q23.3-24.1,在卵巢癌、乳腺癌、肝细胞癌、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中检测到其杂合性缺失及染色体重排。该基因位于染色体普通脆性位点16D,包含9个外显子,编码41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46000大小的蛋白。原发肿瘤组织... WWOX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q23.3-24.1,在卵巢癌、乳腺癌、肝细胞癌、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中检测到其杂合性缺失及染色体重排。该基因位于染色体普通脆性位点16D,包含9个外显子,编码41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46000大小的蛋白。原发肿瘤组织及细胞系的研究证明该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其失活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基因敲除实验证实了上述假设。WWOX可能和c-Jun,TNF,p53,p73,AP-2γ,及E2F-1等相互作用而发挥凋亡作用。目前对于该基因是否为肿瘤抑制基因仍存在不同观点,随着研究结果的积累,WWOX基因的功能会日渐明了,并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OX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治疗提高ⅡB、Ⅲ期滑膜肉瘤患者的预后:附76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勇 杨蕴 +1 位作者 王春萌 师英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5-700,共6页
背景与目的:ⅡB、Ⅲ期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尚无固定模式,本文旨在研究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3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ⅡB、Ⅲ期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美国癌... 背景与目的:ⅡB、Ⅲ期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尚无固定模式,本文旨在研究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3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ⅡB、Ⅲ期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2010年软组织肿瘤分期系统为依据,治疗参考美国国家综合肿瘤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Network,NCCN)2011年出版的指南,将患者分为标准治疗(standard treatment,ST)组(n=45)和非标准治疗(non-standard treatment,NST)组(n=31)。应用临床、病理和治疗变量分析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局部无复发生存率(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和远处无复发生存率(distant recurrence-free survival,DRFS)。结果: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NST患者相似。随访5年,ST患者的DSS为71%,而NST患者为41%。随访10年,ST患者的DSS为53%,而NST患者为3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ST可显著改善患者的5年DSS(71%vs 41%)、LRFS(84%vs 63%)和DRFS(62%vs 33%)。结论:滑膜肉瘤需要多种方法治疗,标准治疗可改善高风险滑膜肉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标准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癌肉瘤伴发肺腺癌1例
13
作者 邢汝维 杜晓玲 +4 位作者 杨吉龙 潘毅 宋金纲 王坚 朱雄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23-1424,1431,共3页
患者男,62岁。主因“左肾癌肉瘤术后8个月,化疗后6个月,发现多部位转移性腺癌1个月,腰部疼痛5天”于本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就诊,首次住院时间2007年3月.主因左肾肿物在本院泌尿肿瘤科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肾上极肿物,直径约9cm.... 患者男,62岁。主因“左肾癌肉瘤术后8个月,化疗后6个月,发现多部位转移性腺癌1个月,腰部疼痛5天”于本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就诊,首次住院时间2007年3月.主因左肾肿物在本院泌尿肿瘤科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肾上极肿物,直径约9cm.囊实性,侵出肾实质,肾盂受累,剖面见黄白色腐肉状物。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癌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癌肉瘤 双原发恶性肿瘤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14
作者 薛瑞峰 方志伟 +1 位作者 滕胜 董恒磊(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418-1421,共4页
患者右肩关节隐痛5个月,活动受限2个半月入院。术前影像学检查见右肩胛颈部膨胀性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Hb:88g/L,球蛋白59.9g/L,尿蛋白(+);β2-微球蛋白和尿素均高于正常值。术中冰冻病理报告:恶性肿瘤,考虑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术后行P... 患者右肩关节隐痛5个月,活动受限2个半月入院。术前影像学检查见右肩胛颈部膨胀性骨质破坏;实验室检查:Hb:88g/L,球蛋白59.9g/L,尿蛋白(+);β2-微球蛋白和尿素均高于正常值。术中冰冻病理报告:恶性肿瘤,考虑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术后行PET-CT检查,未找到明确原发灶。术后石蜡病理报告:浆细胞瘤。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误诊,应增强对此病的认识,提高警惕性,培养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宽诊断思路,达到对疾病的早期诊治,及时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浆细胞瘤 骨质破坏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蔚 王国文 +3 位作者 杨吉龙 马育林 潘毅 李绪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3-805,809,共4页
神经纤维瘤是来源于周围神经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临床少见,当其位于四肢软组织时极易误诊,且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术前准确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 神经纤维瘤是来源于周围神经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临床少见,当其位于四肢软组织时极易误诊,且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术前准确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1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对神经纤维瘤伴钙化病例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初步探讨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钙化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