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体瘤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碧文 郑鸿 +1 位作者 王亚非(综述) 田晨(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4-537,共4页
近年来实体瘤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相比原发血液肿瘤,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预后更差,是实体瘤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潜能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a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CHIP)已被认为是治疗相... 近年来实体瘤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相比原发血液肿瘤,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预后更差,是实体瘤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潜能未定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a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CHIP)已被认为是治疗相关髓系肿瘤(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t-MN)发病机制中的相关因素,通过促进驱动基因突变导致t-MN风险增加。治疗相关性血液肿瘤的发病主要与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铂类化合物、PARP抑制剂及放射治疗有关。目前,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治疗相关血液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本综述旨在分析T-MN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相关药物、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治疗相关血液肿瘤 治疗相关髓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管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静 王艾红 +1 位作者 魏晓旭 孙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9期1320-1324,共5页
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通过文献循证分析,初步构建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修订与评价。结果: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 目的:构建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通过文献循证分析,初步构建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修订与评价。结果:血液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0.841、0.847,专家协调系数为0.272、0.22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在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具有专科特色,能够为相关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呼吸道感染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葛鹏(综述) 赵海丰(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54-858,共5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IFD的发生率。目前间接试验方法(包括放射方法)均无法明确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IFD的发生率。目前间接试验方法(包括放射方法)均无法明确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需结合不同的诊断方法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但即使未得到明确的IFD诊断证据,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仍需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药物药理学特性和患者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拟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IFI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与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东维 吴凌 +1 位作者 夏冰 张翼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13-417,共5页
肿瘤免疫反应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在血液系统肿瘤形成时即自发产生。然而,在临床明确诊断肿瘤之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因子的存在已经引发多种免疫抑制途径,这些途径相互协同并导致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功能障碍,最终使血液系统肿... 肿瘤免疫反应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在血液系统肿瘤形成时即自发产生。然而,在临床明确诊断肿瘤之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因子的存在已经引发多种免疫抑制途径,这些途径相互协同并导致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功能障碍,最终使血液系统肿瘤处于耐受状态。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为上述免疫抑制途径的重要成员之一,IDO通过代谢色氨酸,引起反馈性调节,从而限制炎症反应和引起T细胞获得性耐受,最终抑制肿瘤免疫反应。IDO免疫抑制的作用使得IDO抑制剂成为治疗多种肿瘤的重要免疫治疗方法,特别是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作用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IDO及其抑制剂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治疗作用和预后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O 免疫抑制 血液系统肿瘤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101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婵娟 张擎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0-533,共4页
CAL-101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高选择性抑制剂,通过直接促进凋亡或抑制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对抗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及迁移。PI3Kδ的催化亚基P110δ主要在B细胞、T细胞等造血系统表达,现就CAL-101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及其在恶... CAL-101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高选择性抑制剂,通过直接促进凋亡或抑制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对抗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及迁移。PI3Kδ的催化亚基P110δ主要在B细胞、T细胞等造血系统表达,现就CAL-101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及其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及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PI3K AKT信号通路 恶性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晋鑫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5-209,共5页
雷利度胺是沙利度胺的第二代类似物,属第二代免疫调节药。该药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较复杂,包括直接细胞毒性、对肿瘤免疫的间接作用等,目前已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且疗效肯定。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提示... 雷利度胺是沙利度胺的第二代类似物,属第二代免疫调节药。该药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较复杂,包括直接细胞毒性、对肿瘤免疫的间接作用等,目前已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且疗效肯定。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提示,雷利度胺单药口服可使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难治的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初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持久缓解,且不良反应轻微、可控,为血液淋巴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近5年来雷利度胺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本药的应用及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利度胺 恶性血液病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感知配偶疼痛回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李云飞 陈静 王艾红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26,共5页
目的调查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感知配偶疼痛回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45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疼痛患者配偶回应量表、医院焦虑抑... 目的调查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感知配偶疼痛回应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45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疼痛患者配偶回应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感知配偶疼痛回应得分为(91.64±12.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地、焦虑、疼痛强度和自理能力是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感知配偶疼痛回应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22.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患者感知配偶疼痛回应处于高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或其配偶开展针对性的疼痛干预或疼痛回应技巧培训,改善患者不良疼痛认知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痛 感知配偶疼痛回应 焦虑 疼痛强度 自理能力 疼痛护理 疼痛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多学科协作诊疗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宁乔杨 杨洪亮 +5 位作者 夏冰 白丽萍 曹增 王慧君 张翼鷟 尤明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37-343,共7页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2014年6月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1例,该患者第1个周期化疗1个月后,在原有CLL细胞亚群的基础上发现另一群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亚群。此后...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血液科2014年6月收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1例,该患者第1个周期化疗1个月后,在原有CLL细胞亚群的基础上发现另一群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亚群。此后,虽然未经针对性治疗,但肿瘤在较长时间内(约11个月余)均呈现稳定状态。通过回顾患者前期的相关检查,明确此病例为极其罕见的CLL/AML。汇集综合血液科、分子诊断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的诊疗意见和延伸讨论,本研究通过此病例对CLL/AML、肿瘤二次打击学说与肿瘤树状演化模型有了比较全面和直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丹 王美懿 田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3-646,共4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相对惰性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上市,化疗逐渐被靶向治疗所取代,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减低了治疗副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CLL/SLL靶向治疗药物有BTK抑制剂、P...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相对惰性的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上市,化疗逐渐被靶向治疗所取代,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减低了治疗副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CLL/SLL靶向治疗药物有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SY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本文就不同种类靶向治疗药物在CLL/SLL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美懿 田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0-973,共4页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免疫治疗新方法。相对于其他疗法,CAR-T疗法在高危及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多种抗CD-19 CAR-T细胞已被FDA批准用于B-NHL的治疗,如阿基仑赛、...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免疫治疗新方法。相对于其他疗法,CAR-T疗法在高危及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多种抗CD-19 CAR-T细胞已被FDA批准用于B-NHL的治疗,如阿基仑赛、司利弗明、利基迈仑赛、贝林妥欧单抗。除此之外,许多研究正在积极探索和开发不同靶点的CAR-T细胞,它们在B-NHL的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就CAR-T在常见B-NHL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CAR-T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δ抑制剂CAL-101对淋巴瘤细胞系Raji和SUDHL-10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亚非 夏冰 +5 位作者 屈福莲 李晓武 郭姗琦 袁田 赵伟鹏 张翼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PI3Kδ抑制剂CAL-10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10和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AL-101处理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 目的:探讨PI3Kδ抑制剂CAL-10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10和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AL-101处理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10,以MTT法检测CAL-101对两种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以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迁移实验检测淋巴瘤细胞向淋巴瘤基质细胞系HK的迁移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CAL-101处理后淋巴瘤细胞表达磷酸化ERK的变化;MTT法结合Calcu Syn software软件分析检测CAL-101是否可协同硼替佐米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结果:5μmol/L及更高浓度的CAL-101对Raji细胞和SUDHL-1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5、10、15、20μmol/L CAL-101作用于Raji细胞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9.17±1.23)%、(38.15±1.51)%、(46.46±1.78)%、(55.8±2.01)%,空白对照组为(1.15±0.02)%(P<0.05)。作用于SUDHL-10 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逐渐增加(P<0.05)。CAL-101可诱导淋巴瘤细胞的凋亡,10、20μmol/L CAL-101作用于Raji细胞24 h,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显示其凋亡率分别为(22.69±3.83)%和(49.96±7.36)%,均高于对照组(5.23±2.04)%(P<0.05);作用于SUDHL-10细胞同样得到相似的结果(P<0.05)。CAL-101可显著降低淋巴瘤细胞向基质细胞的迁移,且对Raji细胞和SUDHL-10细胞的迁移率的抑制作用也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AL-101处理细胞后磷酸化ERK的表达明显降低;CAL-101与硼替佐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CI<1。结论:PI3Kδ抑制剂CAL-101可抑制淋巴瘤细胞Raji和SUDHL-10的增殖,诱导凋亡,抑制其向淋巴瘤基质细胞的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断ERK信号途径而实现;CAL-101有望为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RAJI细胞 SUHDL-10细胞 PI3Kδ CAL-101 ER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婵娟 赵海丰 +6 位作者 赵伟鹏 李倩 赵智刚 王晓芳 于泳 王亚非 张翼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t-MDS/AML)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11例t-MDS/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恶性肿瘤患者前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t-MDS/AML)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就诊的11例t-MDS/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恶性肿瘤患者前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药物、抗代谢药物、含紫杉类药物(和)或放射线治疗史,与t-MDS/AML确诊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发热、出血等血细胞减少相关症状;以对症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及化疗为主,中位OS为28个月,中位DFS为19个月,3年总生存率44.4%。结论:t-MDS/AML继发于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疗后,总体疗效欠佳,预后不良;在制定放、化疗方案前,应充分考虑可能导致t-MDS/AML的危险因素,认真评估治疗受益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临床特征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与其相关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滕滕 袁田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75-1779,共5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r-DNA疱疹病毒科,是最早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大量研究发现,EBV的感染与多种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如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HIV相关的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近...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r-DNA疱疹病毒科,是最早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大量研究发现,EBV的感染与多种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如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HIV相关的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近年来研究表明,EBV潜伏感染的基因表达产物对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为EBV相关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现就EBV在几种常见淋巴瘤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病毒感染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亚芳 臧立 +10 位作者 张小影 赵盼 袁英 岳智杰 杨洪亮 赵海丰 于泳 王亚非 赵智刚 张翼鷟 王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原发鼻腔NKTCL预后中的意义,为患者提供更确切的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初诊的132例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外周血AMC、PLR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外周血AMC、PLR在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分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AMC小于0.5×109个/L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AMC大于等于0.5×109个/L组,PLR小于150组患者的预后优于PLR大于等于150组(P<0.05)。根据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试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预后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不同危险组,结果发现3个组的5年OS及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AMC、PLR与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由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组成的新的预后模式可能较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韩国预后指数(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更确切方便、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绝对单核细胞计数 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青 王加菊 +6 位作者 李芳 杨洪亮 于泳 赵智刚 王晓芳 王亚非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3-38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44例初治DLBCL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结... 本研究旨在探索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44例初治DLBCL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DLBCL患者血清中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743,P<0.05);且VEGF的表达水平与LDH、免疫分型、结外受累数、Ann Arbor分期和ECOG评分相关(P<0.05);CXCR4在DLB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LDH、免疫分型、结外受累数和Ann Arbor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DH、免疫分型、结外受累数、Ann Arbor分期、VEGF和CXCR4是患者总生存(OS)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免疫分型和血清中CXCR4的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结论:VEGF和CX-CR4在DLBCL患者血清中显著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CXCR4是影响患者OS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联合阻断VEGF和CXCR4可能成为淋巴瘤的治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Cs-miR-548m-CDK6轴在套细胞淋巴瘤集落形成中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芳 张新伟 +2 位作者 张翼鷟 魏枫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探讨FDCs-miR-548m-CDK6轴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集落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L细胞与滤泡树突状细胞(FDCs)共培养后miR-548m和CDK6的变化。以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548m的靶... 目的:探讨FDCs-miR-548m-CDK6轴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集落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CL细胞与滤泡树突状细胞(FDCs)共培养后miR-548m和CDK6的变化。以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548m的靶点,Western Blot检测MCL细胞系分别转染pre-miR-548m和anti-miR-548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CDK6)的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DK6是否为miR-548m的直接作用靶点。MCL细胞系与/不与FDCs共培养,过表达miR-548m或者敲低CDK6后MCL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FDCs与MCL的粘附作用可以下调miR-548m并上调CDK6。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显示CDK6的3'UTR是miR-548m的潜在靶点,且过表达miR-548m能够减少CDK6的表达,抑制miR-548m表达能够增加CDK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CDK6的3'UTR是miR-548m的一个直接作用靶点。集落形成实验显示过表达miR-548m或者敲低CDK6后,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减弱。结论:FDCs通过抑制MCL中miR-548m表达上调CDK6,增强MCL的集落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滤泡树突状细胞 miR-548m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 集落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34^-和CD34^+细胞凋亡与增殖的意义及对生存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冰 郭青 +5 位作者 赵丹丹 赵海丰 韩晓蘋 王卉 吴晓雄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2-1397,共6页
本研究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和CD34-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探讨MDS的发病机制,并判断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20例高危MDS、20例低危MDS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CD34+细胞和CD34-细胞... 本研究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和CD34-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探讨MDS的发病机制,并判断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20例高危MDS、20例低危MDS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CD34+细胞和CD34-细胞凋亡、增殖的百分率,计算各组中的凋亡/增殖(A/P)比。并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生存分析法分析CD34+细胞和CD34-细胞增殖和凋亡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①MDS高危组患者骨髓CD34+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而低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②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在MDS低危组中均为最高,明显高于MDS高危组和对照组。在低危组中,CD34-细胞的凋亡率为(80.36±1.82)%,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54.75±2.18)%(P<0.05),而在高危组中,CD34+,CD34-细胞的凋亡率无显著差异;③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组中最高,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而CD34-细胞的增殖率在MDS高危和低危组间无显著差异。高危组CD34+细胞的增殖率为(50.67±3.37)%,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30.99±1.96)%(P<0.05);④CD34+、CD34-细胞的A/P值在MDS低危组均明显高于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而CD34-细胞的A/P值在MDS高、低危组均明显高于CD34+细胞的A/P值(P<0.05)。此外,CD34+细胞的凋亡率与生存及预后明显相关。结论:CD34+细胞百分率随MDS危险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低危组中以CD34-细胞的凋亡占主导,随着病情进展,在高危组中则以CD34+细胞的增殖占主导,提示异常的凋亡和增殖在MD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外,CD34+细胞的凋亡率可能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抑制凋亡可能诱导MDS向白血病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34+细胞 CD34-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生存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乳腺肿物为首发或复发表现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分析: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加菊 李芳 +4 位作者 于泳 王晓芳 杨洪亮 赵伟鹏 张翼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探讨以乳腺肿物为首发或复发表现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收集我院4例以乳腺肿物为首发或复发表现的成人AL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4例... 目的探讨以乳腺肿物为首发或复发表现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收集我院4例以乳腺肿物为首发或复发表现的成人AL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4例患者无血液系统症状或症状较轻,无其他常见结外器官受累,乳腺粗针穿刺可及时诊断,给予化疗或异基因移植后,治疗反应尚可。结论以乳腺肿物为首发或复发表现的成人ALL不容忽视,乳腺粗针穿刺方便易行,结合骨穿等血液学检查可快速诊断,避免误诊,不提倡手术及放疗,宜采用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物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粗针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婵娟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7-1760,共4页
随着现代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存活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远期并发症的放、化疗所致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包括既往因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 随着现代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存活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远期并发症的放、化疗所致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包括既往因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疗后而导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t-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和t-MDS/骨髓增殖性肿瘤(t-MDS/MPD)。本文就t-MDS/AML的发病机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治疗及预后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相关性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与传统及新型药物协同抑制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增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婵娟 郭姗琦 +4 位作者 夏冰 晋鑫 李晓武 屈福莲 张翼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与传统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和新型药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与传统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和新型药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hydroxamic acid,SAHA)联合对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细胞系Hut-78、Hut-1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As2O3单药或与DXM/VP-16/MTX/BTZ/SAHA联合作用于Hut-78、Hut-102细胞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联合指数分析两药是否具有协同效应。结果:As2O3、DXM、VP-16、MTX、BTZ、SAHA单药对Hut-78、Hut-102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培养48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5μmol/L、500μg/L、2.5μg/L、1μg/L、10μmol/L、2.5μmol/L。As2O3与DXM/VP-16/MTX/BTZ/SAHA联合时具有协同效应,抗肿瘤作用更为显著。结论:As2O3单药及其与DXM/VP-16/MTX/BTZ/SAHA联合在体外可有效抑制CTCL细胞增殖。As2O3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CTCL的药物,As2O3与DXM/VP-16/MTX/BTZ/SAHA等传统或新型药物联合可为CTCL临床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 三氧化二砷 化疗药物 硼替佐米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药物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