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口腔致病菌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态中的特性比较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耀超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1-173,176,共4页
在人类口腔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菌群,这些细菌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生长。菌斑生物膜作为人类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有诸多代谢特点和生理现象明显不同于浮游态的细菌。下面就数种主要的口腔致病菌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态下的特...
在人类口腔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菌群,这些细菌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生长。菌斑生物膜作为人类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有诸多代谢特点和生理现象明显不同于浮游态的细菌。下面就数种主要的口腔致病菌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态下的特性,如对抗菌剂的敏感性、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耐酸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致病菌
生物膜
浮游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文娟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由Cre重组酶和loxP位点组成。Cre重组酶可识别loxP位点并催化2个loxP位点之间的DNA进行精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该系统作用方式简单、重组效率高,可定时、定位地对基因进行修饰,已成为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由Cre重组酶和loxP位点组成。Cre重组酶可识别loxP位点并催化2个loxP位点之间的DNA进行精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该系统作用方式简单、重组效率高,可定时、定位地对基因进行修饰,已成为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重要的试验工具。本文主要就Cre/loxP系统的结构、重组机制、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点特异性重组
CRE/LOXP系统
CRE重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及其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长娥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是一种将光学相干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具有实时、体内,非侵入、无电离辐射,高分辨率和高成像速度的优点。在口腔医学领域,OCT在检测和诊断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黏膜的早期疾病方面...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是一种将光学相干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具有实时、体内,非侵入、无电离辐射,高分辨率和高成像速度的优点。在口腔医学领域,OCT在检测和诊断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黏膜的早期疾病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O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龋病、牙周组织疾病、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以及在口腔腺体疾病、口腔血管病变、口腔黏膜炎和根尖微渗漏等口腔疾病中的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龋病
口腔癌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uxS基因在细菌代谢组学中的相关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任志明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64-667,共4页
luxS基因广泛存在于多种致病菌中,为自身诱导分子-2形成的标志性基因,不但具有密度感应能力,在代谢组学相关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uxS基因在活化甲基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细菌硫代谢、口腔致病菌糖类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作...
luxS基因广泛存在于多种致病菌中,为自身诱导分子-2形成的标志性基因,不但具有密度感应能力,在代谢组学相关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uxS基因在活化甲基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细菌硫代谢、口腔致病菌糖类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XS基因
自身诱导信号分子-2
密度感应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杰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变形链球菌能生成菌斑生物膜,后者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口腔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基因,主要包括与黏附力相关的基因、与群体感应信号系统相关的基因等。对变形链...
变形链球菌能生成菌斑生物膜,后者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口腔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基因,主要包括与黏附力相关的基因、与群体感应信号系统相关的基因等。对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致龋机制,并对寻找防龋新途径作出有益的探索。本文就近年来与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菌斑生物膜
基因缺陷株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腔致病菌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态中的特性比较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耀超
于丹妮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1-173,176,共4页
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基金面上项目(06YFJMJC-06900)
文摘
在人类口腔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菌群,这些细菌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生长。菌斑生物膜作为人类龋病和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有诸多代谢特点和生理现象明显不同于浮游态的细菌。下面就数种主要的口腔致病菌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态下的特性,如对抗菌剂的敏感性、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耐酸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致病菌
生物膜
浮游状态
Keywords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
biofilm
planktonic
condition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文娟
于丹妮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摘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由Cre重组酶和loxP位点组成。Cre重组酶可识别loxP位点并催化2个loxP位点之间的DNA进行精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该系统作用方式简单、重组效率高,可定时、定位地对基因进行修饰,已成为一种定向改变生物活体遗传信息的重要的试验工具。本文主要就Cre/loxP系统的结构、重组机制、特点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位点特异性重组
CRE/LOXP系统
CRE重组酶
Keywords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Cre/loxP system
Cre recombinase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及其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长娥
于丹妮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文摘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是一种将光学相干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具有实时、体内,非侵入、无电离辐射,高分辨率和高成像速度的优点。在口腔医学领域,OCT在检测和诊断牙体、牙周组织及口腔黏膜的早期疾病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O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龋病、牙周组织疾病、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以及在口腔腺体疾病、口腔血管病变、口腔黏膜炎和根尖微渗漏等口腔疾病中的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龋病
口腔癌
牙周组织
Keywor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dental caries
oral cancer
periodontal tissue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uxS基因在细菌代谢组学中的相关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任志明
于丹妮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64-667,共4页
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06YFJMJC-06900)
文摘
luxS基因广泛存在于多种致病菌中,为自身诱导分子-2形成的标志性基因,不但具有密度感应能力,在代谢组学相关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luxS基因在活化甲基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细菌硫代谢、口腔致病菌糖类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LUXS基因
自身诱导信号分子-2
密度感应
代谢组学
Keywords
luxS gene
autoinducer-2
quorum sensing
metabonomics
分类号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杰
于丹妮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6-258,共3页
文摘
变形链球菌能生成菌斑生物膜,后者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口腔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基因,主要包括与黏附力相关的基因、与群体感应信号系统相关的基因等。对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致龋机制,并对寻找防龋新途径作出有益的探索。本文就近年来与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菌斑生物膜
基因缺陷株
基因突变
Keywords
Streptococcus rnutans
dental plaque biofilm
defect strain
gene mutation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口腔致病菌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态中的特性比较
张耀超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张文娟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及其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长娥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luxS基因在细菌代谢组学中的相关功能研究进展
任志明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变形链球菌菌斑生物膜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陈杰
于丹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