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表达转录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78
1
作者 张艳君 朱志峰 +5 位作者 陆融 徐琼 石琳熙 简序 刘俊燕 姚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前基因表达的转录分析多采用单一看家基因作为内参来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实验中以人肝癌BEL-7402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了新型三肽化合物酪丝缬肽作用后RPL13A、UBC、EIF4A、B2M、GAPDH和ACTB共6个看家基因m... 目前基因表达的转录分析多采用单一看家基因作为内参来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实验中以人肝癌BEL-7402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了新型三肽化合物酪丝缬肽作用后RPL13A、UBC、EIF4A、B2M、GAPDH和ACTB共6个看家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经过geNorm程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这6个看家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确定了RPL13A、UBC2个看家基因用于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基因表达转录分析中内参基因选择的必要性在实验中得以证明,更重要的是为各种实验因素影响下(尤其是新物质作用下)内参基因的选择介绍和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参基因 geNorm程序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治疗对小鼠脑缺血早期脑组织Toll样受体4和骨髓分化因子88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敏 王永明 +3 位作者 李海东 沈炳玲 叶静 姚小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和骨髓分化因子88(MyD8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成年昆明小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4只)、生理盐水组(20只)和白蛋白组(20只),每组又均分为再灌后6、24... 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和骨髓分化因子88(MyD8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成年昆明小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4只)、生理盐水组(20只)和白蛋白组(20只),每组又均分为再灌后6、24 h 2个时间点。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RT-PCR法检测左侧脑组织TLR4、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生理盐水组和白蛋白组脑缺血再灌注后6、24 h TLR4、MyD88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且24 h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但白蛋白组6、24 h TLR4、MyD88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24 h白蛋白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24 h TLR4、MyD88 mRNA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92,r=0.85,P<0.05)。结论白蛋白治疗可以下调脑缺血早期脑组织高表达的TLR4、MyD88 mRNA的水平,改善脑缺血后小鼠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类 脑缺血 TOLL样受体4 髓样分化因子88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对成年小鼠脑微管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守祥 田德润 +2 位作者 李云生 孙育敏 张墨玲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以3H-秋水仙碱为探针,测定小鼠脑微管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雌性激素具有显著的促进成年鼠脑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与雌性激素相比,雄性激素促进脑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较弱.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雌性激素促进脑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发生在脑发... 以3H-秋水仙碱为探针,测定小鼠脑微管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雌性激素具有显著的促进成年鼠脑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与雌性激素相比,雄性激素促进脑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较弱.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雌性激素促进脑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发生在脑发育的临界期之外,而此时甲状腺激素早已丧失了促进脑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因此雌性激素在维护成年脑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完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可能会获得新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_1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表达
4
作者 袁梦 李广平 +1 位作者 张维铭 耿鑫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观察P2X1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中的表达及激活P2X1受体后血小板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P2X1受体在ACS发生时对血小板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7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 目的观察P2X1受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中的表达及激活P2X1受体后血小板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P2X1受体在ACS发生时对血小板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7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0例,同期入院的健康受试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P2X1受体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在对照组和ACS组血小板中的表达情况。以α,β-me ATP(3μmol/L)激活血小板,Fluo-3 AM Ester为标记物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下观察血小板钙离子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及ACS组的血小板中均有P2X1受体、GPⅡb/Ⅲa受体的表达,且在ACS组的表达较对照组高(1.62±0.69比0.88±0.04,1.58±0.11比0.85±0.06,P<0.05);ACS组患者钙离子基线水平高于对照组[(418.96±31.85)nmol/L比(307.20±23.37)nmol/L,P<0.05]。结论 P2X1受体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1受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钙离子浓度 GPⅡb/Ⅲ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