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发展中的整体观念与学科综合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红涛 张金钟 邱明才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共2页
以器官为中心的"器官医学"忽略了人的整体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器官为研究重点的单个学科因其自身的劣势,已越来越不适应医学的发展。在疾病诊治中的对整体观念的要求更加突出,要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注重整... 以器官为中心的"器官医学"忽略了人的整体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器官为研究重点的单个学科因其自身的劣势,已越来越不适应医学的发展。在疾病诊治中的对整体观念的要求更加突出,要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注重整体观念和新的学科模式即学科综合将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整体观念 学科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的体内分布及其对骨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戴晨琳 丁晓颖 +3 位作者 张鑫 陈昆明 张墨玲 邱明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 探讨四环素-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RGDY)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在大鼠体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同位素示踪方法检测四环素-RGDY在小鼠体内分布,骨组织计量学方法检测其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 同位素示踪物在维甲酸造成的... 目的 探讨四环素-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RGDY)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在大鼠体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同位素示踪方法检测四环素-RGDY在小鼠体内分布,骨组织计量学方法检测其对骨代谢的影响。结果 同位素示踪物在维甲酸造成的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四环素-RGDY可以抑制去卵巢后骨质疏松所致骨小梁的丢失,表现在骨小梁体积和全部骨组织体积之比(TBV/TTV)、骨小梁体积和海绵骨体积之比(TBV/SBV)和平均骨小梁板厚度(MTPT)均较去卵巢组显著增加,平均骨小梁板间隙(MTPS)和骨小梁表面和体积之比(TBS/TBV)较去卵巢组显著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四环素-RGDY治疗组TBV/SBV和平均骨小梁板密度显著减少,但TBS/TBV较之减少,MTPT较之显著增加(P<0.05);TBV/TTV和MTPS与之比较差异无显著。结论 四环素-RGDY能在骨组织聚集,其聚集能力不仅与四环素载体作用有关,而且与骨组织所处的代谢状态密切相关,四环素-RGDY可以抑制去卵巢后骨小梁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酪氨酸 骨组织计量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强度乒乓球训练对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苗文庄 权金星 贾红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乒乓球训练对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男性大学生乒乓球学员随机分为低强度训练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检测首次训练前后和4周训练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水平。结果:首次训练后和训练4周后两组CD_4^+...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乒乓球训练对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男性大学生乒乓球学员随机分为低强度训练组和中等强度训练组,检测首次训练前后和4周训练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6水平。结果:首次训练后和训练4周后两组CD_4^+T细胞比例和CD_4/CD_8比值较对照组和训练前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首次训练后两组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训练前水平(P<0.01),而在持续训练4周后各组间IL-6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中强度的乒乓球训练可以提高男性大学生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C NCAA 开发 大学生体育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高钙血症-钙碱综合征
4
作者 李汇 李京艳 +6 位作者 吕莉 范雨鑫 李淑英 戴晨琳 崔景秋 何庆 刘铭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近年来,随着钙剂的广泛应用,钙碱综合征(calcium-alkali syndrome,CAS)发生率增加。CAS又称新型乳碱综合征,其和乳碱综合征(milk-alkali syndrome,MAS)的典型表现相同,包括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 近年来,随着钙剂的广泛应用,钙碱综合征(calcium-alkali syndrome,CAS)发生率增加。CAS又称新型乳碱综合征,其和乳碱综合征(milk-alkali syndrome,MAS)的典型表现相同,包括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是罕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特征包括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等,需长期口服钙片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HP患者发生高钙血症的报道少见,本文报道1例40年HP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高钙危象并成功救治,诊断为CAS,提示临床医生在HP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钙、磷情况,注意肾功能、合并用药、应激状态,警惕C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血症 乳碱综合征 新型乳碱综合征 钙碱综合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甲亢肝损害与免疫因素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任留梅 刘萍 +1 位作者 卫红艳 邱明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Graves病甲亢肝功能损害与免疫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Graves病患者160例,其中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患者86例(A组),Graves病无肝损害患者74例(B组),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 目的:探讨Graves病甲亢肝功能损害与免疫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Graves病患者160例,其中Graves病合并肝损害患者86例(A组),Graves病无肝损害患者74例(B组),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比较两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TSH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TSI)、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球蛋白(GLO)及血沉(ESR)。结果:A组FT3、FT4、TGAb、TMAb、TRAb、TSI、IgG、IgA、CIC、GLO高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IgM、ESR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raves病甲亢肝损害的发生与免疫因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肝损害 免疫因素 甲状腺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汤绍芳 卫红艳 +2 位作者 张鹏 高志红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VDLE)的关系。方法选择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VDLE组(141组)和下肢血管正常组(NOR,139例),另选7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CON...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VDLE)的关系。方法选择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T2DM患者,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VDLE组(141组)和下肢血管正常组(NOR,139例),另选7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CON组)。采用PCR-RFLP法测定IL-6启动子区-572C/G和-597G/A基因多态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6受体(IL-6R)和hs-CRP水平。结果(1)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具有多态性分布特点。VDLE组IL-6启动子-572C/G的基因型GG和CG及等位基因G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OR组和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LE组和NOR组IL-6启动子-597G/A的基因型GA及等位基因A的分布频率均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DLE组和NO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DLE组和NOR组血清IL-6、IL-6R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LE组又显著高于N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IL-6启动子-572位点GG型及等位基因G与血清IL-6和IL-6R高水平有关;-597位点等位基因A与血清IL-6高水平有关(P<0.05)。结论IL-6启动子-572C/G和-597G/A的基因多态性是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且IL-6启动子-572C/G基因多态性与T2DM合并VDLE有关。血清IL-6、IL-6R和hs-CRP水平可能与T2DM及合并VDLE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白介素6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凤翱 韩红玲 +8 位作者 贾红蔚 崔瑾 汤绍芳 戴晨琳 高桦 郑方遒 朱梅 马中书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2003—2008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有龋齿、...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2003—2008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有龋齿、乏力、骨痛,15例患者有口干症状,10例患者有眼干症状。依据临床表现、骨X线和骨密度检查结果,20例患者分为严重骨病组(10例)和轻度骨病组(10例)。对比两组风湿免疫指标:严重骨病组SSA阳性率、SSB阳性率及球蛋白水平高于轻度骨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骨病组ANA、类风湿因子和γ球蛋白水平高于轻度骨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和肌肉组织活检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后无力、骨痛显著缓解。结论继发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的骨软化症,除了传统的纠酸补钙治疗外,仍需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和补充足量的活性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肾小管酸中毒 骨软化症 免疫抑制 1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钠对大鼠破骨样细胞及其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雨民 李玉坤 +2 位作者 张宇光 孙元明 邱明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探讨氟化钠对大鼠破骨样细胞及其凋亡的影响 ,进而推测地方性氟病的发病和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以 5mg LNaF和 15mg LNaF饲喂正常和去卵巢 (OVX)大鼠 6个月 ,观察了体内和培养基中的NaF对大鼠破骨样细胞 (OLC)形成和... 目的 探讨氟化钠对大鼠破骨样细胞及其凋亡的影响 ,进而推测地方性氟病的发病和氟化物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以 5mg LNaF和 15mg LNaF饲喂正常和去卵巢 (OVX)大鼠 6个月 ,观察了体内和培养基中的NaF对大鼠破骨样细胞 (OLC)形成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氟摄入 2个月时 ,15mg LNaF明显抑制正常和OVX大鼠OLC形成 ;第 5个月时 ,5mg LNaF和 15mg LNaF均抑制正常和OVX大鼠的OLC形成。氟摄入 2周时 ,发现NaF促进OVX大鼠OLC凋亡 ;1个月时 ,NaF促进正常和OVX大鼠OLC凋亡 ,随时间的延长 ,其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以上作用均表现为 15mg LNaF的作用明显大于 5mg LNaF。体外NaF抑制OLC形成并促进OLC凋亡 ,其作用程度为 15mg LNaF >10mg LNaF >5mg LNaF。结论 体内NaF抑制正常和OVX大鼠OLC的形成并促进正常和OVX大鼠OLC凋亡 ,其作用是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培养基中NaF抑制OLC形成并促进正常和OVX大鼠OLC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样细胞 细胞凋亡 氟化钠 地方性氟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选择和应用 被引量:46
9
作者 马中书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许多甲状腺疾病均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如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和某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然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却备受争议,传统的治疗仅停留在对症治疗,免疫抑制治疗仅限于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可使用。由于长期以... 许多甲状腺疾病均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如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和某些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然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却备受争议,传统的治疗仅停留在对症治疗,免疫抑制治疗仅限于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可使用。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免疫抑制病因治疗,使得许多本应该使用激素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甚至丧失了治愈的有利时机。为此,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选择和应用加以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糖皮质激素类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P(10-14)及其类似物G48A对成骨细胞IGF-1和Cbfα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晓颖 邱明才 +2 位作者 彭永德 王宝利 王德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G36G)及其类似物G48A对大鼠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SD大鼠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后取第3代细胞并用于实验。根据不同处理因素...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G36G)及其类似物G48A对大鼠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SD大鼠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后取第3代细胞并用于实验。根据不同处理因素,将成骨细胞分为G36G组(培养液含1×10-11mol/LG36G)、G48A组(培养液含1×10-13mol/LG48A)、甲状旁腺激素(PTH)组(培养液含1×10-8mol/LPTH)和对照组(未处理)。运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成骨细胞Cbfα1、IGF-1mRNA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G36G组、G48A组、PTH组和对照组Cbfα1mRNA表达分别为1.123±0.081、1.101±0.115、1.104±0.054、0.893±0.067;IGF-1mRNA表达分别为1.130±0.067、1.213±0.111、1.173±0.180、0.908±0.081。经统计学分析,G36G组、G48A组和PTH组Cbfα1、IGF-1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均P<0.05),而其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OGP(10-14)及其类似物G48A对大鼠成骨细胞Cbfα1和IGF-1mRNA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生长肽 类似物 成骨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核心结合因子Α1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骞千 纪洪媛 +4 位作者 张甜甜 高大林 吴玉 刘乐 翟琼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29-633,共5页
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现已证实EBV感染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发生关系尤为密切,但CHL患者中EBV检出率因种族、地域、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 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现已证实EBV感染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发生关系尤为密切,但CHL患者中EBV检出率因种族、地域、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北方地区CHL发病与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136例确诊为CHL病例中EBV编码的小RNA(Epstein-Barr virus encoded RNA,EBER)。结果:在136例CHL患者中EBER的总阳性率为28%(37/136),其中混合细胞型(mixed cellularity,MC)阳性率最高为49%(23/47)(P〈0.001),其次为富于淋巴细胞型(1ymphocyte rich,LR)30%(3/10),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NS)14%(10/73),淋巴细胞消减型(1ymphocyte depletion,LD)0例(0/2)。CHL发病年龄呈单峰分布,主要在21~30岁年龄组。NS型在21~30年龄组出现一个明显单峰,而MC型在41~50岁年龄组存在一个略低的峰,EBER阳性率在0~10岁和41~50岁这两个年龄组分别有两个峰值(21.6%和24.3%)。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CHL的发病与EBV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以MC与EBV的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EB病毒 原位杂交 EBV编码的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2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尧尧 张琳琳 +1 位作者 王瑜 钟殿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5,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少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日益增多。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认识。我们报道2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病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进行文献复习,讨论相关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少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日益增多。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认识。我们报道2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病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进行文献复习,讨论相关临床特点、可能的机制及最佳治疗方式。2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1例在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单抗7个月后出现血糖增高,1例在使用PD-1单抗6周后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病例1持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至今,病例2未再接受免疫治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型等因素可能解释了某些个体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危险原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是一种并不少见,但可以危及生命的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需要医生提高警惕。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如果出现血糖异常应及时请内分泌专科医生协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3
作者 马中书 冯晓路 朱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991-1995,共5页
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主要以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核心。近年来研究表... 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主要以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核心。近年来研究表明,MS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致残率和病死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癌症等。本文对MS与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代谢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素体外对Graves病T、B细胞功能异常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铭 潘菊芬 +2 位作者 白虹 冯凭 尹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异常升高的甲状腺激素与免疫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抗甲抗腺药治疗GD期间加用甲状腺素(T4)的作用。方法:将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不同浓度的T4条件下体外培养6d后,... 目的:探讨Graves病(GD)患者异常升高的甲状腺激素与免疫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抗甲抗腺药治疗GD期间加用甲状腺素(T4)的作用。方法:将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不同浓度的T4条件下体外培养6d后,检测T细胞亚群和培养上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IgG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培养后的GD患者PBMC中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明显减少(P<001);培养上清中sIL2R及IgG水平显著升高(P<001);T4体外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GD患者同时具有T、B细胞异常;T4体外对GD患者的T、B细胞功能异常无影响,异常升高的甲状腺激素可能为GD患者免疫异常的结果而不是导致免疫异常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素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及其衍生物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虹丽 丁晓颖 +2 位作者 邱明才 田桂杰 王德心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1-84,104,共5页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和G38K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6只3月龄SD雌性大鼠分为7组,1~6组行OVX手术,术后1~3组分别给予观察药物OGP(10-14)、G38I和G38K,4、5组...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OGP10-14)及其衍生物G38I和G38K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6只3月龄SD雌性大鼠分为7组,1~6组行OVX手术,术后1~3组分别给予观察药物OGP(10-14)、G38I和G38K,4、5组分别给予利塞磷酸钠及阿伦磷酸钠作为治疗对照,6组术后给予安慰剂,7组为假手术组。术后第60天处死,分离股骨行三点弯曲实验,腰椎行压缩实验,检测并分析各组生物力学有关指标。结果OVX术后大鼠腰椎强度极限及最大应变分别下降为假手术组的80%和65%,变化较股骨明显,说明骨质疏松症早期,以松质骨为主的部位受累更加显著。OGP(10-14)及其衍生物治疗后,G38I,G38K组股骨弹性弯曲应力较OVX组显著升高,最大弯曲应力、弹性模量也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腰椎强度极限OGP(10-14)组升高达OVX组的1.28倍(P<0.01),与二磷酸盐治疗组近似,弹性模量OGP(10-14)组为OVX组的1.35倍。结论OGP(10-14)及其衍生物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抗冲击、抗压缩的能力,改善了骨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生长肽 衍生物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和骨骼的相互调节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华 谢忠建 +1 位作者 朱梅 陈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36-239,共4页
肌肉和骨骼作为运动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运动及内脏保护功能,同时也兼备内分泌与代谢调节等重要功能[1-4]。肌肉与骨骼间存在密切联系,并相互调节,任何一方的结构、功能改变均会影响另一方的结构与功能,其相互影响机制包括... 肌肉和骨骼作为运动系统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运动及内脏保护功能,同时也兼备内分泌与代谢调节等重要功能[1-4]。肌肉与骨骼间存在密切联系,并相互调节,任何一方的结构、功能改变均会影响另一方的结构与功能,其相互影响机制包括力学作用和化学调节。因此,维护肌肉健康不仅能增强肌力,还能减少骨量丢失,改善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运动 骨强度 骨量丢失 代谢调节 运动系统 骨矿物质含量 力学作用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学文 赵崇 +2 位作者 周仁 郭善一 张镜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采用简单高效的cDNA合成技术制备Wistar大鼠脑cDNA基因文库,以纯化的poly(A)+-RNA为模板,含NotI切点的oligo-(dT)15为引物,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第一股单链cDNA;用E。coli... 采用简单高效的cDNA合成技术制备Wistar大鼠脑cDNA基因文库,以纯化的poly(A)+-RNA为模板,含NotI切点的oligo-(dT)15为引物,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第一股单链cDNA;用E。coliRNaseH除去模板RNA,并以E.coliDNA聚合酶I,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聚合酶催化合成cDNA第二条链,即成为双链cDNA;此双股cDNA除0.5μg用于插入pSPORTI载体,转入E.coliDH5α,建成cDNA文库外,其余保存在-20℃,以此c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先后克隆了谷氨酸脱羧酶(GAD,1800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340bP),甲状腺激素受体(T3-receptor,1230bp)、胆囊收缩素(CCK,345bp)的全编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文库 Wistar大鼠脑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的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保平 贾红蔚 +1 位作者 郑纺 朱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90-2292,共3页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包括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熟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延长破骨细胞的寿命和活性等引起骨质疏松。虽然双膦酸盐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但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长期应用会导致骨微损伤蓄积。研究发...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包括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熟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延长破骨细胞的寿命和活性等引起骨质疏松。虽然双膦酸盐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但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长期应用会导致骨微损伤蓄积。研究发现狄诺塞麦,特立帕肽,VitK2等药物可改善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骨形成下降,将为临床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困惑与出路 被引量:12
19
作者 马中书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75-676,共2页
学术是客观的、科学的,是应该经受得起实践反复检验的,但临床症状是复杂多变的,许多疾病的诊治标准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本刊特开辟《临床讨论与争鸣》,为广大医师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请广大医务工作者将临床上遇... 学术是客观的、科学的,是应该经受得起实践反复检验的,但临床症状是复杂多变的,许多疾病的诊治标准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本刊特开辟《临床讨论与争鸣》,为广大医师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请广大医务工作者将临床上遇到的有争议的、有疑问的病例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与读者分享,共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低钠血症及低钙血症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中书 邱明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13-201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低钠、低钙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04年3—6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筛选出年龄、性别、血压相匹配的30例低钠血症者和50例血钠正常者。测定低钠血症组和血钠正常组患者的血钠、钾、钙、磷、促肾上...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低钠、低钙血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04年3—6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筛选出年龄、性别、血压相匹配的30例低钠血症者和50例血钠正常者。测定低钠血症组和血钠正常组患者的血钠、钾、钙、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清25(OH)D3和1,25(OH)2D3水平。然后,低钠血症组患者给予补充小剂量泼尼松(5 mg/d)替代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钠、钙和血清25(OH)D3、1,25(OH)2D3水平变化。结果与血钠正常组比较,低钠血症组糖尿病患者血钠、钙及血清1,25(OH)2D3水平显著降低,血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尿皮质醇仅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患者补充泼尼松治疗后,血钠、钙及血清1,25(OH)2D3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低钠血症者可能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足,降低了1,25(OH)2D3的合成,导致低钙血症。适当补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上调了肾脏近曲小管1α羟化酶活性,促进1,25(OH)2D3的形成,从而改善低钠和低钙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低钠血症 低钙血症 维生素D3 泼尼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