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L2调控EMT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余小雪 孙孟宇 +4 位作者 刘超 郑建伟 梅玫 周旋 任玉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50-556,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特征性表达及其影响HNSCC转...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death-ligand 2,PD-L2)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特征性表达及其影响HNSCC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94例HNSCC患者肿瘤组织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PD-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评估其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NSCC中PD-L2的表达水平。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和敲除PD-L2的稳转单克隆细胞系,Transwell实验探究PD-L2对HNSCC细胞系的侵袭迁移的影响。RNA测序技术确定受PD-L2调控的下游靶基因。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等关键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以阐明PD-L2通过激活EMT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结果:HNSCC中PD-L2高表达与N分期呈正相关(P<0.05),并且PD-L2高表达预示HNSCC患者预后不良。结论:PD-L2调控EMT促进HNSCC转移,靶向PD-L2有望成为治疗转移性HNSCC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交联免疫沉淀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2
作者 杜亚琼 王琬瑶 +2 位作者 高帆 徐旸 时文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紫外交联免疫沉淀(UV cross-linking immunoprecipitation,CLIP)技术最初建立于2003年。通过紫外交联、免疫沉淀、逆转录及后续的高通量测序等步骤,可在全转录组范围鉴定特定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的靶标RNA序列和结合... 紫外交联免疫沉淀(UV cross-linking immunoprecipitation,CLIP)技术最初建立于2003年。通过紫外交联、免疫沉淀、逆转录及后续的高通量测序等步骤,可在全转录组范围鉴定特定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的靶标RNA序列和结合位点。在近20年的应用过程中,该技术被不断改进和完善,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有所提升,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有所拓展。本文对CLIP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实际应用进行介绍,着重比较几种主流CLIP技术的异同,并对如何选择具体的技术路线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交联免疫沉淀 高通量测序 RNA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孙孟宇 刘超 +3 位作者 星博凡 吴韩 任玉 周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探讨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表达情况及其... 目的:探讨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表达情况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HNSCC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和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肿瘤组织中JAK2、p-STAT3^(Y705)、c-Myc和Ki-67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肿瘤组织中p-STAT3^(Y705)表达情况并进行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CCK8实验检测JAK2表达对HNSCC细胞系UM-SCC1顺铂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构建并验证稳定过表达JAK2、STAT3的HNSCC细胞稳系。Western blot实验、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JAK2/STAT3通路对SCC15和UM-SCC1细胞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HNSCC中JAK2表达与p-STAT3^(Y705)(r=0.43,P<0.000 1)和c-Myc(r=0.48,P<0.01)表达相关。p-STAT3^(Y705)表达与AJCC分期(P<0.000 1)和Ki-67表达(P<0.05)呈正相关,STAT3、p-STAT3高表达与HNSCC不良预后相关。JAK2抑制剂fedratinib抑制HNSCC细胞系增殖,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活化JAK2促进STAT3蛋白磷酸化。过表达STAT3逆转fedratinib增加HNSCC化疗敏感性的作用。结论:在HNSCC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影响HNSCC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辐照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小肠和胸腺组织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表达的变化
4
作者 单艺彤 李婷芳 王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2-757,共6页
目的:探讨全腹辐照后小鼠小肠、外周血白细胞和胸腺组织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辐照后3个时间点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接受辐照,其余3组小鼠接受16 Gy 60 Coγ射线全腹照射... 目的:探讨全腹辐照后小鼠小肠、外周血白细胞和胸腺组织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辐照后3个时间点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接受辐照,其余3组小鼠接受16 Gy 60 Coγ射线全腹照射,分别在辐照后第2 h、第3天和第7天取外周血、小肠和远端胸腺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损伤情况,γ-H2AX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NA损伤程度,RT-qPCR法检测IL-1β、TNF-α、Cxcl2及p2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胸腺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个辐照组小鼠小肠组织有明显损伤,胸腺组织有一定程度组织结构异常;全腹辐照后第2 h组小肠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中γ-H2AX阳性信号数增加,辐照后第3天和第7天组小鼠胸腺组织中γ-H2AX阳性信号数增加(P均<0.001)。辐照后第3天和第7天组外周血白细胞、小肠和胸腺组织中p21、IL-1β、TNF-α、Cxcl2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胸腺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增加(P<0.001)。结论:全腹辐照可导致小鼠远端胸腺组织发生DNA损伤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腹辐照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胸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凤婷 姜娜 +4 位作者 王浩 邵先锋 陈瑞冰 白人骁 王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蛋白磷酸化修饰的变化及其在AS中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提取20例未用药AS患者、15例用药AS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的PBMC,进行蛋白提取、胰蛋白酶消化、磷酸化肽段富集和质谱检测,...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蛋白磷酸化修饰的变化及其在AS中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提取20例未用药AS患者、15例用药AS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的PBMC,进行蛋白提取、胰蛋白酶消化、磷酸化肽段富集和质谱检测,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AS相关的磷酸化蛋白,同时分析这些蛋白在治疗后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共检测到显著差异磷酸化肽段1561个,上调756个,来自472个蛋白,下调805个,来自363个蛋白。基因注释富集(GO)分析表明,差异磷酸化蛋白主要参与中性粒细胞激活、血小板聚集等生物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感染、血小板激活、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可能与AS密切相关。结论发现并系统性描绘了AS患者外周血PBMC内蛋白磷酸化的改变,对了解AS的发病和疾病进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蛋白磷酸化 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 被引量:1
6
作者 景亚青 刘义 +3 位作者 韩菲 袁晶华 李克秋 李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9-1572,157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LSEC)对T细胞的耐受作用。方法 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人T细胞和人LSEC混合培养,检测48 h时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T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及分... 目的探讨肝窦内皮细胞(LSEC)对T细胞的耐受作用。方法 CD3和CD28抗体活化的人T细胞和人LSEC混合培养,检测48 h时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T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及分泌量。结果和LSEC混合培养的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的T细胞,混合培养的T细胞中IL-2的表达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IL-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L-2/IL-4的值降低,IL-10的表达量增加。IL-2、IL-4和IL-10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和表达量一致。结论LSEC可通过降低T细胞数目和改变细胞因子分泌两种途径诱导T细胞产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EC T细胞耐受 混合培养 凋亡检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Weibull参数回归模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媛媛 姚婷婷 +5 位作者 刘红伟 宋德胜 李长平 崔壮 李光 马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5-799,共5页
目的利用SAS统计软件实现对Weibull参数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并对不同过程步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通过LIFEREG过程(BAYES语句)和MCMC过程实现对生存资料Weibull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并对主要步骤进行解释。结果两个过程步的算法... 目的利用SAS统计软件实现对Weibull参数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并对不同过程步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通过LIFEREG过程(BAYES语句)和MCMC过程实现对生存资料Weibull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并对主要步骤进行解释。结果两个过程步的算法、马尔可夫链初始值的选择、缺失值的处理等均有所差异,两者所得结果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结果差别不大。结论SAS统计软件可以很好地实现生存资料参数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估计,并提供多种过程步以供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 SAS软件 WEIBULL分布 参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硕 刘义 +2 位作者 王建海 赵玉霞 李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1-438,共8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Ⅰ型成骨不全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col1a1+/-)),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间充质干细胞相关Marker CD 29、CD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Ⅰ型成骨不全小鼠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col1a1+/-)),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间充质干细胞相关Marker CD 29、CD 45等的表达情况,并在成骨诱导7 d后进行ALP染色、成脂诱导14 d后进行油红O染色,验证ADSCs^(col1a1+/-)的成骨和成脂分化潜能;分别配制含0、0.5、1、1.5、2、5、10 mmol/L阿司匹林的培养基,MTS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ADSCs^(col1a1+/-)增殖的影响;将ADSCs^(col1a1+/-)分为对照组、单纯成骨诱导组和加入1.5 mmol/L阿司匹林的成骨诱导+阿司匹林组进行成骨诱导,比较ALP染色结果及ALP活性,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分离培养的ADSCs^(col1a1+/-)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Marker CD 29及CD 45,低表达CD 44,并具有成骨、成脂分化潜能;低、中浓度(0~2 mmol/L)的阿司匹林可促进ADSCs^(col1a1+/-)增殖,高浓度(5~10 mmol/L)时则抑制,浓度为1.5 mmol/L时促增殖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和单纯成骨诱导组相比,成骨诱导+阿司匹林组的ALP表达明显增强,成骨相关基因col1a1、bglap、runx2、osterix和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以及TGF-β通路中bmp2的转录水平有显著上调。结论阿司匹林能够促进ADSCs^(col1a1+/-)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可能是通过Wnt及TGF-β信号通路来促进成骨分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成骨不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EZH2在头颈部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星博凡 王宇 +5 位作者 刘超 周倩倩 张睿哲 徐芳泉 任玉 周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86-1092,共7页
目的:探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磷酸化Zeste同源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表达特征及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HNSCC患... 目的:探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磷酸化Zeste同源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表达特征及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HNSCC患者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53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HNSCC组织标本中p-EZH2^(S21)、p-STAT3^(Y705)、HIF-1α和Ki-67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NSCC组织和细胞株中p-EZH2^(S21)的表达情况。在HNSCC细胞中构建EZH2野生型(EZH2-WT)和EZH2^(S21)位点突变(EZH2-^(S21)A)的稳转细胞,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EZH2以及^(S21)位点磷酸化对HNSCC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对顺铂(cisplatin,DDP)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敏感性的影响。结果:HNSCC中p-EZH2^(S21)表达升高,并且与p-STAT3^(Y705)(P<0.05),HIF-1α(P<0.01)表达呈正相关。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发现HNSCC中p-EZH2^(S2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05)、T分期(P<0.05)、N分期(P<0.0001)和AJCC分期(P<0.05)呈正相关。体外实验证实EZH2表达促进HNSCC细胞增殖能力并且抑制其对化疗的敏感性,抑制EZH2^(S21)磷酸化可以恢复肿瘤细胞对DDP和5-FU的敏感性。结论:p-EZH2^(S21)在HNSCC肿瘤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S21)位点磷酸化是EZH2影响HNSCC细胞增殖及其对化疗敏感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化疗 EZH2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ste增强子同源物2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超 周旋 任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阐明肿瘤转移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多梳蛋白家族(Polycomb group,PcG)的重要成员,其广泛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如细胞迁... 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阐明肿瘤转移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多梳蛋白家族(Polycomb group,PcG)的重要成员,其广泛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如细胞迁移、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以及细胞自我更新等。EZH2能同时通过PRC2依赖的转录调控和PRC2不依赖的翻译调控,决定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此外,EZH2既可以甲基化组蛋白H3赖氨酸27或非组蛋白,抑制多个肿瘤抑制基因,又能以不依赖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方式与其他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EZH2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如上皮间质转化、肿瘤干性细胞、血管生成、非编码RNA、翻译后修饰等。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EZH2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阐述,为肿瘤转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增强子同源物2 转移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骨形成的治疗研究
11
作者 赵玉霞 刘义 +3 位作者 景亚青 付婷 汪子涵 李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Ticagrelor)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Col1a1^(+/-365))骨形成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8周龄野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选取12只8周龄Col1a1^(+/-365)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每组6只,通...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Ticagrelor)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Col1a1^(+/-365))骨形成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8周龄野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选取12只8周龄Col1a1^(+/-365)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每组6只,通过灌胃给药[2 mg/(kg·d)]进行治疗,DMSO对照组每天灌胃同等剂量DMSO。10周后分离各组小鼠的股骨,通过Micro-CT检测股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等参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股骨形态学变化;采用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股骨破骨特异基因Mmp9、Ctsk、Nfatc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DMSO对照组比较,Ticagrelor治疗组BV/TV、Tb.N、Tb.Th和骨面积(B.Ar)均增高(P<0.05),而Tb.Pf降低(P<0.05)。Ticagrelor治疗组小鼠与WT组小鼠BV/TV、Tb.N和Tb.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DMSO对照组比较,Ticagrelor治疗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破骨特异基因Mmp9、Nfatc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以有效改善Col1a1+/-365小鼠的股骨微观结构,促进骨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替格瑞洛 破骨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