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酸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金保 王国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11,共4页
牛磺酸(Taurine)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分子量125u。它是牛胆汁成份之一,因此得名。以后发现牛磺酸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某些器官,其作用不限于合成胆酸而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牛磺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明显作用,已... 牛磺酸(Taurine)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分子量125u。它是牛胆汁成份之一,因此得名。以后发现牛磺酸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某些器官,其作用不限于合成胆酸而具有较广泛的生物活性。牛磺酸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明显作用,已用于解热抗炎、抗癫痫、治疗心力衰竭。牛磺酸几无毒性,但过量时可引起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心血管系统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24-328,共5页
小檗碱(黄连素,Berbamine,Ber)是从小檗属植物黄连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季铵化合物(C_2OH_(19)O_5N),为黄色针晶或核晶,已能人工合成。2000年前,我国传统医学已知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已证实,黄连的有效成份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小檗碱(黄连素,Berbamine,Ber)是从小檗属植物黄连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季铵化合物(C_2OH_(19)O_5N),为黄色针晶或核晶,已能人工合成。2000年前,我国传统医学已知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已证实,黄连的有效成份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心血管系统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心肌Ca^(2+)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康毅 李萍 王国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研究了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左心室肌^(45)Ca内流的影响。对照组^(45)Ca内流与KH液中Ca_-^(2+)浓度有关。当Ca^(2+)浓度分别为0.62(低Ca^(2+)),1.25(正常Ca_-^(2+))和1.87(高Ca_-^(2+))mmol/L时,^(45)Ca内流相应为1.02±0.25,1.37±... 研究了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左心室肌^(45)Ca内流的影响。对照组^(45)Ca内流与KH液中Ca_-^(2+)浓度有关。当Ca^(2+)浓度分别为0.62(低Ca^(2+)),1.25(正常Ca_-^(2+))和1.87(高Ca_-^(2+))mmol/L时,^(45)Ca内流相应为1.02±0.25,1.37±0.14,和1.45±0.14μmol/g。加入牛磺酸后,上述情况显著改变。低Ca_-^(2+),Tau 10、20、40mmol/L能分别使^(45)Ca内流增加为1.11±0.11,1.45±0.12和1.48±0.09μmol/g:正常Ca^(2+)时,Tau 10、20、40mmol/L能分别使^(45)Ca内流减少为1.19±0.07,1.14±0.23和0.97±0.24μmol/g:高Ca^(2+)时、Tau 10、20、40mmol/L能使^(45)Ca内流显著降低为1.12±0.05,0.58±0.18和0.53±0.10μmol/g。结果表明不同Ca^(2+)浓度能影响心肌^(45)Ca内流,牛磺酸对心肌^(45)Ca内流有双向调节作用,这可能在其抗心律失常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心肌 钙离子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泻甙和大黄多糖对大鼠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秀珍 靳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用钙荧光探针Fura-2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黄有效成分番泻甙和大黄多糖对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小板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胞浆内[Ca2+]i为142.09±17.69nmol.L-1,当依次加入... 采用钙荧光探针Fura-2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黄有效成分番泻甙和大黄多糖对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血小板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胞浆内[Ca2+]i为142.09±17.69nmol.L-1,当依次加入CaCl2和凝血酶后,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均明显高于静息时的水平(P<0.01)。预先向血小板悬液中加入番泻甙8×10-5~4×10-1g或大黄多糖1×10-1g后,再依次加入CaCl2和凝血酶,此时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抑制效应与剂量相关。提示大黄及大黄制剂抑制血小板细胞聚集与番泻甙和大黄多糖抑制钙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泻苷 大黄 多糖 血小板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洛美沙星胶囊临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5
5
作者 娄建石 张京玲 +5 位作者 张才丽 刘德孟 魏殿军 李立津 吴瑾 胡文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3-258,共6页
健康成年男性志望者12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一次空腹口服进口或国产洛美沙星胶囊300mg。2周后进行交叉试验。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尿标本,记录尿量。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尿药物浓度。测试菌为大肠杆菌ATC... 健康成年男性志望者12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一次空腹口服进口或国产洛美沙星胶囊300mg。2周后进行交叉试验。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尿标本,记录尿量。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尿药物浓度。测试菌为大肠杆菌ATCC25922。结果表明,进口和国产洛美沙星均符合口服一级吸收动力学的二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参数有:Tlag0.17±0.12和0.26±0.09h,Tmaxl,12±0.28和0.77±0.37h,Cmax1.52±0.53和1.81±0.91μg/ml,V/F136.74±86.65和131.58±55.00L,Tβ1/29.92±2.40和98±2.51h,AUC12.97±2.89和11.78±3.30μg/ml.h,Cls/F24.33±6.05和27·60±8·53L/h。尿药浓度采用平均排泄速率法计算后各药基本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房室开放模型。Rtnax为26.31±11,36和21.62±16.10mg/h,Clr为269.0±83.4和380.2±232.4ml/min。48h内尿中排泄药物总量分别为199.3±58.7和210.2±85.0mg,各占投药量的67·9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美沙星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翻转小鼠离体小肠葡萄糖──钠转运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崔志清 郭世铎 +1 位作者 叶斌 张惠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8-290,共3页
利用翻转小鼠离体小肠囊的方法,观察牛磺酸对葡萄糖-钠转运电位(简称PD)的影响,借以了解牛磺酸对与糖-钠转运电位密切相关的Na+·K+-ATP酶的影响。结果2.5mmol·L-1和5mmol·L-1的牛磺... 利用翻转小鼠离体小肠囊的方法,观察牛磺酸对葡萄糖-钠转运电位(简称PD)的影响,借以了解牛磺酸对与糖-钠转运电位密切相关的Na+·K+-ATP酶的影响。结果2.5mmol·L-1和5mmol·L-1的牛磺酸均可提高PD(P<0.01),而10mmol·L-1和25mmol·L-1的牛磺酸则对PD产生相反的作用(P<0.01),推测不同浓度范围的牛磺酸可对Na+·K+-ATP酶产生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葡萄糖 跨肠 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奎尼丁及两药联合应用抗小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康毅 吴宜艳 王国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4-197,共4页
恒速iv乌头碱7.48mg/L·min^(-1)可引起小鼠多种心律失常。牛磺酸100mg/kg iv或奎尼丁5mg/kg iv分别可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推迟,乌头碱用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牛磺酸50mg/kg iv或奎尼丁2.5mg/kg vi不能对抗乌头碱引起的... 恒速iv乌头碱7.48mg/L·min^(-1)可引起小鼠多种心律失常。牛磺酸100mg/kg iv或奎尼丁5mg/kg iv分别可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推迟,乌头碱用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牛磺酸50mg/kg iv或奎尼丁2.5mg/kg vi不能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如两药合用,则可降低室颤的发生率,死亡时间亦推迟。实验提示:牛磺酸、奎尼丁及两药联合应用,有较好抗乌头碱心律失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奎尼丁 乌头碱 心律失常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对豚鼠心房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永晶 崔荣芬 +1 位作者 靳珠华 王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2,共2页
蟾蜍灵(bufalin)为中药蟾酥的有效成分。曾报道这类物质对哺乳类动物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但对其作用机理并未阐明。本文主要对蟾蜍灵的强心作用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蟾蜍灵 强心作用 豚鼠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与硫酸镁联合用药的研究(Ⅱ)──对缺血/再灌心肌^(45)Ca内流及cA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于肯明 王国祥 康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及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试大鼠心肌缺血10min再灌30s45Ca内流和cAMP含量变化,并研究其与缺血/再灌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牛磺酸(Taur)、硫酸镁(MgSO4)抗缺血/再灌心律失常作用与心肌45C...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及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试大鼠心肌缺血10min再灌30s45Ca内流和cAMP含量变化,并研究其与缺血/再灌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牛磺酸(Taur)、硫酸镁(MgSO4)抗缺血/再灌心律失常作用与心肌45Ca内流和cAM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缺血/再灌心肌45Ca内流明显高于正常和缺血心肌。Taur、MgSO4单用及合用均能降低缺血/再灌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抑制心肌45Ca内流,两药合用作用更为明显。心肌缺血10min再灌30s心肌中cAMP含量则未见变化,Taur、MgSO4对其亦无影响。证实两药抗缺血/再灌心律失常机制与抑制Ca2+内流、防止"钙超负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硫酸镁 缺血 再灌注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谷胱甘肽滴眼剂防治动物萘及半乳糖诱发的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翁福海 娄建石 +3 位作者 潘杏源 王宏镛 朱虹 金伯冀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49-251,C013,共4页
观察国产谷胱苷肽滴眼剂(GSHc)对萘及半乳糖诱发的家兔及大鼠白内障模型的疗效,并探讨体内增高GSH浓度对白内障防治的影响。在裂隙灯追踪下显示预防给GSH可防止或延迟白内障发生,效果显著。对于轻度及中度晶体混浊,无论是萘或半乳糖模... 观察国产谷胱苷肽滴眼剂(GSHc)对萘及半乳糖诱发的家兔及大鼠白内障模型的疗效,并探讨体内增高GSH浓度对白内障防治的影响。在裂隙灯追踪下显示预防给GSH可防止或延迟白内障发生,效果显著。对于轻度及中度晶体混浊,无论是萘或半乳糖模型均有显著性不同于对照组。大鼠滴眼加腹腔注射GSH可提高血中GSH浓度,疗效高于单纯局部滴眼用药组。对于成熟期白内障,本药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白内障 半乳糖 滴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与硫酸镁联合用药的研究──Ⅰ、抗实验性缺血/再灌心律失常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肯明 王国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8-362,共5页
采用麻醉大鼠缺血/再灌心律失常模型,研究牛磺酸(Taur)和硫酸镁(MgSO4)单用及合用的抗再灌心律失常作用,并观察对正常大鼠在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Taur50mg·kg-1,MgSO425mg·... 采用麻醉大鼠缺血/再灌心律失常模型,研究牛磺酸(Taur)和硫酸镁(MgSO4)单用及合用的抗再灌心律失常作用,并观察对正常大鼠在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Taur50mg·kg-1,MgSO425mg·kg-1具有部分抗心律失常作用;Taur100、150mg·kg-1,MgSO450、100mg·kg-1抗心律失常疗效增加;两药小剂量合用,作用较各单用药组明显增强。MgSO425mg·kg-1对大鼠心肌仅有轻度负性肌力作用,与Taur50mg·kg-1合用,负性肌力未见增加,但具有负性频率和减低心肌耗氧量作用,提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保护心肌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硫酸镁 再灌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总甙、大黄素和番泻甙对小鼠离体肠管葡萄糖转运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志清 郭世铎 李淑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9-271,共3页
本实验采用记录翻转小肠和结肠囊葡萄糖转运电位的方法,来研究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黄总甙、大黄素和番泻甙对小肠及结肠囊跨肠壁电应差的变化,发现上述成分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转运,这一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大黄泻下作用的原理提供... 本实验采用记录翻转小肠和结肠囊葡萄糖转运电位的方法,来研究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大黄总甙、大黄素和番泻甙对小肠及结肠囊跨肠壁电应差的变化,发现上述成分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转运,这一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大黄泻下作用的原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总甙 大黄素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艾司洛尔单用及合用对麻醉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金保 王国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62-365,共4页
本实验用麻醉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方法,研究了牛磺酸、艾司洛尔两药单用及合用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牛磺酸70mg·kg^(-1),140mg·kg^(-1)可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推迟,减少重性早博(PVCs)次数,缩短室性心动过速(... 本实验用麻醉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方法,研究了牛磺酸、艾司洛尔两药单用及合用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结果表明,牛磺酸70mg·kg^(-1),140mg·kg^(-1)可使心律失常发生时间推迟,减少重性早博(PVCs)次数,缩短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累计持续时间并降低其发生率,恢复窦律时间提前。艾司洛尔25mg·kg^(-1)推迟心律失常发生时间,缩短VT累计持续时间,降低VF发生率.牛磺酸70mg·kg^(-1)与艾司洛尔25mg·kg^(-1)合用,其抗心律失常效果较单用增强。血流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两药合用较艾司洛尔单用对心缩力的抑制减弱。离体大鼠心脏用牛磺酸40mmol·L^(-1)灌流后,抑制苯肾上腺素对心脏的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艾司洛尔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对豚鼠心脏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世铎 郭红玉 +1 位作者 李忠诚 宋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研究氨茶碱对豚鼠心脏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mmol·L-1浓度的氨茶碱对心肌动作电位各项测试指标均无明显作用。当浓度达到3.6mmol·L-1时,则APD、APD90显著延长.复极斜率K5... 研究氨茶碱对豚鼠心脏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mmol·L-1浓度的氨茶碱对心肌动作电位各项测试指标均无明显作用。当浓度达到3.6mmol·L-1时,则APD、APD90显著延长.复极斜率K50、K75明显变小,而静息电位(RP)、APA、Vmax无明显变化.该剂量药物所引起的最为明显的作用是动作电位第3期晚期复极延缓.呈现隆起现象或称长尾现象,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导致触发发放,形成早后去极化.此现象的发生可能与氨茶碱使心肌细胞K+电导(GK1)降低.K+外流减少.进而促进某一种内向电流活动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茶碱 乳头状肌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缩血管肽——内皮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毅 李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4-88,共5页
自Furchgott(1980)发现内皮松弛因子(EDRF)以来,血管内皮在维持血管张力和调节血压中的作用受到重视。Yanagisawa(1988)用细胞培养的方法首先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具有缩血管活性的物质,定名为内皮素(Endothelin,ET)。近两年来。
关键词 内皮素 缩血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氧氟沙星片剂相对生物利用度试验
16
作者 张才丽 焦建杰 +3 位作者 张京玲 刘德孟 李立津 胡文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75-378,共4页
选择11例健康志愿者一次空腹口服国产或进口氧氟沙星片剂200mg。一周后进行交叉试验。在服药前及服药后不同时间取血、留尿样本,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氧氟沙星浓度,测试菌为大肠杆菌ATCC25922。由国产和进口氧氟沙星AUC计算出国... 选择11例健康志愿者一次空腹口服国产或进口氧氟沙星片剂200mg。一周后进行交叉试验。在服药前及服药后不同时间取血、留尿样本,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氧氟沙星浓度,测试菌为大肠杆菌ATCC25922。由国产和进口氧氟沙星AUC计算出国产氧氟沙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105.48±15.38%。国产和进口氧氟沙星的肾排泄百分率分别为31.7±7.11、41.78±6.45%;肾外排泄百分率分别为68.27±6.59、58.22±6.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素 氧氟沙星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蜍毒素增强5-羟色胺及拟交感胺对离体豚鼠输精管的收缩作用
17
作者 韩永晶 刘乃琴 +1 位作者 马常欣 崔荣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5,共3页
华蟾蜍毒素(CB)10μmol·L^(-1)可促进5-羟色胺和酪胺使豚鼠输精管的收缩作用增强约3~4倍,经利血平及酚妥拉明处理后,则此增强作用明显减弱.CB也能明显增强麻黄碱及多巴胺对输精管的作用、唯正常输精管对此浓度几无反应,但输精管... 华蟾蜍毒素(CB)10μmol·L^(-1)可促进5-羟色胺和酪胺使豚鼠输精管的收缩作用增强约3~4倍,经利血平及酚妥拉明处理后,则此增强作用明显减弱.CB也能明显增强麻黄碱及多巴胺对输精管的作用、唯正常输精管对此浓度几无反应,但输精管去神经以后,给此浓度时可立即出现节律性收缩.结果提示CB对豚鼠输精管的作用,可能存在微弱的直接作用和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蜍毒素 血清素 输精管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部负压采血法
18
作者 潘性源 焦建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35-,共1页
大鼠的采血方法有多种,如尾静脉采血法、眼底球后静脉丛采血法和断头采血法及动脉多次采血法,这些方法虽然适用于许多药理实验研究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采血量较少或采血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允许采血次数少;若... 大鼠的采血方法有多种,如尾静脉采血法、眼底球后静脉丛采血法和断头采血法及动脉多次采血法,这些方法虽然适用于许多药理实验研究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采血量较少或采血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允许采血次数少;若需手术,有时尚需给予一定量的麻醉剂等,给研究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叙述大鼠尾部负压采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法 负压 大鼠 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与大鼠肾皮质细胞膜的特异结合
19
作者 翁福海 颜庭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7-158,共2页
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与大鼠肾皮质细胞膜的特异结合翁福海,颜庭(天津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天津300070)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R)-hydroxyeicosatetra-enoicacid,12(R)... 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与大鼠肾皮质细胞膜的特异结合翁福海,颜庭(天津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天津300070)12(R)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2(R)-hydroxyeicosatetra-enoicacid,12(R)HETE]是花生四烯酸经细胞色素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烯酸 大鼠 肾皮质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诺霉素与庆大霉素在小鼠钵内的时间毒性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风琴 陆艺 +2 位作者 张艳奇 李万仓 娄建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7-450,共4页
本实验在小鼠体内研究了小诺霉素与庆大霉素的急性毒性以及毒性与用药时间的依赖关系。以序贯法测得小诺霉素和庆大霉素在13:00~15:00腹腔注射后的LD(50)分别为519.34和294.92mg/kg。再以此剂量利用... 本实验在小鼠体内研究了小诺霉素与庆大霉素的急性毒性以及毒性与用药时间的依赖关系。以序贯法测得小诺霉素和庆大霉素在13:00~15:00腹腔注射后的LD(50)分别为519.34和294.92mg/kg。再以此剂量利用时间生物学方法研究毒性与用药时间的依赖关系。取8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17~24克,区组随机分组。在自然光线条件下的不同时间分别腹腔注射两药的LD(50)剂量。各组动物用药时间为:01:00、07:00、13:00和19:00.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1小时内的死亡率。结果表明,小诺霉素和庆大霉素在13:00时用药死亡率最高,均为40%。小诺霉素在07:00时死亡率最低而庆大霉素在01:00时最低,分别为0%和10%。不同时间用药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将上述数据以平均余弦拟合得最佳曲线方程,小诺霉素为Y=0,2250+0.1581cos(15°/h.t-213.0°);庆大霉素为Y=0.1375+0.1489cos(15°/h.t-192.8°)。曲线表明小诺霉素和庆大霉素最高死亡率发生时间分别为12:51和14:14。上述实验结果说明:(1)小诺霉素的LD(50)高于庆大霉素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诺霉素 庆大霉素 时间毒性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