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镉在土壤-青菜系统吸收累积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国红 梁学峰 +2 位作者 徐应明 张振荣 王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选取湖北大冶重金属污染土壤,添加外源铅镉制备成铅镉复合污染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青菜地上部铅镉质量比与土壤铅镉总量、土壤有机质、pH值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铅镉在青菜体内吸收累积预测模型,并考察青菜地上部铅镉质量比... 选取湖北大冶重金属污染土壤,添加外源铅镉制备成铅镉复合污染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青菜地上部铅镉质量比与土壤铅镉总量、土壤有机质、pH值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铅镉在青菜体内吸收累积预测模型,并考察青菜地上部铅镉质量比与生长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菜地上部铅镉质量比与土壤铅镉总量呈正相关性,与土壤pH值、有机质呈负相关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获得的改进Freundlich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青菜地上部对土壤重金属铅镉的吸收累积量。在青菜生长周期内,地上部重金属铅镉质量比与生长时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数型生长函数较好地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青莱 迁移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igin软件在“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宗兰 石军 +1 位作者 尹立辉 赵鹏英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30-32,共3页
Origin软件是一个多文档界面的应用程序,功能强大,普遍用于数据分析和科研绘图。运用该软件对“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误差小,图形美观,方便、快捷,也更科学、合理。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处理能... Origin软件是一个多文档界面的应用程序,功能强大,普遍用于数据分析和科研绘图。运用该软件对“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误差小,图形美观,方便、快捷,也更科学、合理。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软件 双液系 气—液平衡相图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热力学函数关系的图形表达和简图记忆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华玲 石军 +3 位作者 尹立辉 徐晓萍 尉震 卜路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3-44,共2页
借助于改进的直角坐标图,形象地将化学热力学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函数之间的基本定义、热力学联合式、麦克斯韦关系式等表示出来,为学生形象地记忆这些关系式提供帮助。
关键词 热力学函数关系 图形表示法 简图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主要河流中磷含量分布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尹立辉 凌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764-14765,共2页
[目的]考察天津地区主要河流富营养化的程度,了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调查研究天津主要河流中的磷含量分布,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磷含量。[结果]海河的磷含量远高于津河和御河。海河的平均磷含量为0.220... [目的]考察天津地区主要河流富营养化的程度,了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调查研究天津主要河流中的磷含量分布,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磷含量。[结果]海河的磷含量远高于津河和御河。海河的平均磷含量为0.220mg/L,津河为0.082 mg/L,御河为0.110 mg/L。而当磷含量达到0.100 mg/L时,即属于富营养化水体。[结论]天津地区3条主要河流海河、津河、御河中磷含量基本都达到了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浓度,3条河流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富营养化 磷含量 禁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水杨酸对甜菜防御酶系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凤 王俊斌 +2 位作者 新楠 李晓东 邵金旺 《中国糖料》 2008年第2期42-44,共3页
研究了叶面喷施水杨酸对甜菜丛根病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叶期叶面喷施水杨酸后,甜菜抗、感病品种叶片、块根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病情指数下降,根产量、含糖率和... 研究了叶面喷施水杨酸对甜菜丛根病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叶期叶面喷施水杨酸后,甜菜抗、感病品种叶片、块根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病情指数下降,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都有所增加。不同的水杨酸处理浓度相比较,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甜菜丛根病 防御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于丰洋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62-65,共4页
面对中国高等教育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促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新型实验管理与教学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基础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和系统聚类分析的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品质调查分析
7
作者 马志宏 武寒凝 冯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538-2540,共3页
以分析高等教育中7种品质在高等院校的现状为目的,先后采用了随机问卷调查、7种品质期望值和感知值的双向调查以及教育品质的分类,并结合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以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统计调查问卷,得到了7种... 以分析高等教育中7种品质在高等院校的现状为目的,先后采用了随机问卷调查、7种品质期望值和感知值的双向调查以及教育品质的分类,并结合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以全国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统计调查问卷,得到了7种品质期望和感知的统计表;再根据统计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建模求解,最后得到高等教育品质提出存在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及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品质 系统聚类分析 期望与感知的调查分析 问卷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业院校化学基础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素质
8
作者 明媚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B11期22-24,共3页
以农业院校化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为对象,针对农业高等教育中化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改革,提出应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基础课和综合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农业教育 化学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一般拓扑空间中集合之间的关系
9
作者 金惠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8-50,共3页
在一般拓扑空间中讨论了抽象集合的概念,研究了其性质,得出如下结论,即:所有的δ-开集都是开集,所有开集又都是α-开集,α-开集是半开集且预开集,半开集或预开集是β-开集,反之则不成立。
关键词 半开集 预开集 α-开集 β-开集 δ-开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10
作者 金惠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针对社会上数学无用等错误认识,阐述了学校里所受过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的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与提高数学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应阶段性地接受再教育,从而达到数学知... 针对社会上数学无用等错误认识,阐述了学校里所受过的数学训练、所领会的数学思想和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的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教师应该把传授知识与提高数学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应阶段性地接受再教育,从而达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基础数学教学 数学建模 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有机质和含水氧化物对镉、铅竞争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65
11
作者 林大松 徐应明 +1 位作者 孙国红 戴晓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0-515,共6页
采用一次平衡法(振荡16h)研究了土壤pH值、有机质和含水氧化物(以晶质氧化铁和非晶质氧化铁为代表)对Cd2+、Pb2+在水稻土上竞争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土壤吸附Cd2+、Pb2+的主要因素,土壤对金属离子Cd2+、Pb2+的吸附量随pH值... 采用一次平衡法(振荡16h)研究了土壤pH值、有机质和含水氧化物(以晶质氧化铁和非晶质氧化铁为代表)对Cd2+、Pb2+在水稻土上竞争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土壤吸附Cd2+、Pb2+的主要因素,土壤对金属离子Cd2+、Pb2+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增加。土壤pH值为5.0和6.5时,对Cd2+、Pb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最大。当土壤去除有机质后,土壤对Cd2+、Pb2+的吸附均降低,与对照相比,分配系数Kd,Cd、Kd,Pb分别下降54% ̄64%和36% ̄52%;土壤去除非晶质氧化铁后,Kd,Cd、Kd,Pb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32% ̄45%和15% ̄33%。有机质和非晶质氧化铁对Cd2+、Pb2+的选择性为:Pb2+>Cd2+。当土壤晶质氧化铁和非晶质氧化铁均去除后,土壤吸附Cd2+、Pb2+量不但未降低,反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Kd,Cd、Kd,Pb明显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竞争吸附 分配系数 含水氧化物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表面化学特性及其对重金属Pb^(2+)Cd^(2+)Cu^(2+)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64
12
作者 徐应明 梁学峰 +3 位作者 孙国红 孙扬 秦旭 王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57-2063,共7页
通过海泡石(SEP)和酸化海泡石(ASEP)表面酸碱反应与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天然和酸化海泡石表面化学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海泡石经过酸化处理后碱性下降,表面部分阳离子被质子取代,表面酸度增加,形成更多的表面吸附位,... 通过海泡石(SEP)和酸化海泡石(ASEP)表面酸碱反应与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天然和酸化海泡石表面化学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海泡石经过酸化处理后碱性下降,表面部分阳离子被质子取代,表面酸度增加,形成更多的表面吸附位,有利于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随着溶液pH由酸性向碱性的变化,重金属离子在海泡石表面的吸附机理表现为同晶置换与表面配位模式并存;当溶液pH呈弱碱性时,Pb和Cu均发生表面沉淀,其中Pb表现最为明显。采用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均有较好的吸附作用。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2.06、11.48和22.10mg·g-1,酸化海泡石对Pb2+、Cd2+和Cu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5.28、13.62和24.36mg·g-1。以物质的量计算,天然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顺序为Cu>Pb>Cd。Cd2+和Cu2+在海泡石和酸化海泡石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Pb2+离子的吸附由于随溶液pH的升高而产生表面沉淀,导致其吸附等温线偏离Langmuir方程。该项研究可为海泡石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酸处理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刁江流域Cd和Pb复合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林 徐应明 +3 位作者 梁学峰 孙国红 孙约兵 林大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3-568,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海泡石、石灰和磷酸盐对广西刁江流域Cd和Pb复合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并通过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探讨不同钝化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钝化剂可显著提高稻谷和秸秆产量,最大增产率分别可达25.4%和2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海泡石、石灰和磷酸盐对广西刁江流域Cd和Pb复合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并通过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探讨不同钝化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钝化剂可显著提高稻谷和秸秆产量,最大增产率分别可达25.4%和28.3%,其中海泡石与磷酸盐复配处理增产效果最佳。施用钝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含量,水稻糙米Cd和Pb含量最大降幅可达65.12%和61.86%;钝化剂复配处理对水稻地上部Cd和Pb含量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处理,其中海泡石和磷酸盐或石灰复配处理糙米Cd含量符合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不同钝化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TCLP(毒性特性浸出程序)提取态Cd和Pb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28.86%和45.60%,其中钝化剂复配处理对土壤TCLP提取态重金属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一钝化处理。总体而言,海泡石与磷酸盐复配处理对广西刁江流域重金属复合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修复 海泡石 石灰 磷肥 水稻 刁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对污染土壤镉、锌有效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5
14
作者 林大松 刘尧 +2 位作者 徐应明 周启星 孙国红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6-350,共5页
通过土壤原位钝化与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海泡石黏土矿物对污染土壤中镉、锌有效态及pH对海泡石吸附镉、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黏土矿物加入土壤后,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态镉、锌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在海泡石最大施用量(土重的4%)... 通过土壤原位钝化与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海泡石黏土矿物对污染土壤中镉、锌有效态及pH对海泡石吸附镉、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黏土矿物加入土壤后,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态镉、锌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在海泡石最大施用量(土重的4%)时,水溶态镉、锌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7.3%和41.4%;而可提取态镉、锌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42.8%和24.7%。海泡石对Cd和Zn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ich等温吸附方程所描述的规律。随着体系pH升高,海泡石对镉、锌的吸附能力增强,在pH为6,海泡石对Cd2+和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3mg/g和6.80mg/g,海泡石对2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为Cd2+>Zn2+。海泡石作为土壤重金属钝化剂,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Cd2+和Zn2+的活性;而pH是控制海泡石的钝化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土壤污染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和磷酸盐对镉铅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42
15
作者 王林 徐应明 +5 位作者 孙国红 梁学峰 孙约兵 孙扬 秦旭 戴晓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4-320,共7页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海泡石、酸改性海泡石以及二者与磷酸盐联合使用对镉铅复合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并通过培养实验和重金属形态分析探讨了不同钝化剂处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海泡石可以显著提高污染土壤pH值,而磷酸盐和...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海泡石、酸改性海泡石以及二者与磷酸盐联合使用对镉铅复合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并通过培养实验和重金属形态分析探讨了不同钝化剂处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海泡石可以显著提高污染土壤pH值,而磷酸盐和改性海泡石则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钝化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TCLP提取态Cd、Pb的质量分数,最大降低率分别可达23.3%和47.2%,钝化剂复配处理对土壤TCLP提取态重金属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一处理。施用海泡石和磷酸盐,通过提高土壤pH值、物理化学吸附以及生成矿物沉淀等作用,可以促进污染土壤中的Cd、Pb由活性高的交换态向活性低的残渣态转化,从而显著降低Cd、Pb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能力。添加钝化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各部位的产量,稻谷和稻草的最大增产率分别为34.3%和26.6%;钝化剂复配处理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明显优于单一处理。施用钝化剂可以显著降低水稻各部位的Cd、Pb质量分数,最大可使精米的Cd、Pb质量分数分别降低35.8%和40.9%,钝化剂复配处理对水稻吸收Cd、Pb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单一处理,海泡石和磷酸盐复配处理中精米的Cd、Pb质量分数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综合分析不同钝化处理的增产作用、降低作物Cd、Pb吸收以及土壤Cd、Pb可迁移性的作用可知,海泡石与磷酸盐复配处理对稻田土壤Cd、Pb复合污染的钝化修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修复 海泡石 磷酸盐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河水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国红 沈跃 +1 位作者 徐应明 齐爱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3-1199,共7页
为探讨一种适用于大尺度、多断面和长时间的水质评价方法,用系统聚类分析将2000—2002年黄河6个监测断面的90个水质样本分为7组,并用判别分析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其主要程序为:利用多元方差分析对各断面多年水质监测样本进行空间尺度... 为探讨一种适用于大尺度、多断面和长时间的水质评价方法,用系统聚类分析将2000—2002年黄河6个监测断面的90个水质样本分为7组,并用判别分析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其主要程序为:利用多元方差分析对各断面多年水质监测样本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显著差异性分析,识别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样本,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把上述样本进行聚类分组,最后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各组样本进行水质评价,此方法的特点为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能大大减轻水质评价工作量,且客观可信、分辨率高,并能综合反映总体与个别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总体状况呈逐渐下降趋势,上游水质一般为Ⅰ-Ⅲ类,而中游和下游水质基本为Ⅳ-Ⅴ类和超Ⅴ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多元方差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果蔬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海凤 王俊斌 +2 位作者 刘海学 何新益 胡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4,共3页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果蔬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采用全扫描方式(scan)进行定性,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进行定量,结合总离子流色谱图和提取离子色谱图,优化色谱条件,使分析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分离效果良好,在0.05...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果蔬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采用全扫描方式(scan)进行定性,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进行定量,结合总离子流色谱图和提取离子色谱图,优化色谱条件,使分析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分离效果良好,在0.05~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99%),加标回收率为72.6%~94.0%,相对标准偏差为1.3%~8.8%,符合果蔬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有机磷农药 残留 全扫描 离子监 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黄河水质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国红 沈跃 +2 位作者 徐应明 时桂玲 胡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88-1895,共8页
采用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黄河上游甘肃兰州段、中游吴堡和下游山东利津段的水质进行了趋势分析和预测。选取对水质产生影响较大的两个污染因子化学需氧量(CODMn)和溶解氧(DO)1994—2003连续10a的月平均水质监测数... 采用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黄河上游甘肃兰州段、中游吴堡和下游山东利津段的水质进行了趋势分析和预测。选取对水质产生影响较大的两个污染因子化学需氧量(CODMn)和溶解氧(DO)1994—2003连续10a的月平均水质监测数据,借助Matlab和SAS统计软件,建立了ARIMA模型和乘积季节时间序列模型,并分析了这两个污染因子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和乘积季节模型能够用于短期水质预测,并且预测效果较好。黄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总体状况呈逐渐下降趋势,上游水质一般为Ⅱ和Ⅲ类,而中游和下游水质基本为Ⅳ、Ⅴ和超Ⅴ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Jenkins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 乘积季节模型 水质预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黏土矿物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林大松 徐应明 +2 位作者 孙国红 孙扬 秦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研究分析了海泡石黏土矿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海泡石黏土矿物对Cu^(2+)吸附的最佳pH值为6.0左右,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作用减弱;在[Cu^(2+)]=100mg·l^(-1),溶液pH值为6,吸附时间为2h时,添加0.1 g海泡石,海泡... 研究分析了海泡石黏土矿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海泡石黏土矿物对Cu^(2+)吸附的最佳pH值为6.0左右,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作用减弱;在[Cu^(2+)]=100mg·l^(-1),溶液pH值为6,吸附时间为2h时,添加0.1 g海泡石,海泡石对Cu^(2+)的吸附去除率仅为39.5%,当海泡石用量提高至0.4 g时,其对Cu^(2+)的吸附去除率提高到94.8%;实验结果同样显示,18min内有90%的Cu^(2+)被海泡石吸附,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作用趋于稳定,2h可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同时,分别采用拟一级模型和拟二级模型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并计算了这些动力学模型的速率常数.实验数据和拟二级模型计算结果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海泡石 铜离子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促进盐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萌发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俊斌 王海凤 刘海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3-227,共5页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0,0.25,0.50,1.00,2.50,5.00 mmol/L 6个浓度梯度的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探讨SA调控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机理。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各浓度SA均延缓水稻种子萌发,且具有浓度依赖效...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0,0.25,0.50,1.00,2.50,5.00 mmol/L 6个浓度梯度的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探讨SA调控植物响应盐胁迫的机理。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各浓度SA均延缓水稻种子萌发,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但在盐胁迫(150 mmol/L NaCl)条件下,低浓度(0.25,0.50 mmol/L)SA能促进水稻萌发,而较高浓度(1.00,2.50,5.00 mmol/L)SA却延迟甚至抑制其萌发。其中,0.50 mmol/L SA明显降低了盐胁迫下萌发种子中的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提高了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结果说明,低浓度SA通过提高盐胁迫下抗氧化能力来促进水稻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盐胁迫 水稻 萌发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