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试剂调控谷子种子萌发、苗期发育及杂交种双亲花期效果研究
1
作者 李素英 刘丹 +2 位作者 崔燕娇 张静 刘正理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8,共11页
旨在解决谷子杂交种制种双亲须错期播种花期才能相遇的难题。以骨干基础种质‘冀谷32’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不同种类外源试剂对种子萌发、出苗和苗期发育的影响,探明适宜的调控试剂及其处理浓度、处理时期和调控组合模式;通... 旨在解决谷子杂交种制种双亲须错期播种花期才能相遇的难题。以骨干基础种质‘冀谷32’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不同种类外源试剂对种子萌发、出苗和苗期发育的影响,探明适宜的调控试剂及其处理浓度、处理时期和调控组合模式;通过测定处理后相关酶活性,阐明其调控生理机制;通过双亲不同开花期差异的杂交种制种试验,验证其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处理对照,各梯度浓度硝普钠和戊唑醇拌种,均可使种子萌发后芽变短、根变长,且处理浓度越高,芽越短、根越长;春、夏播均能延迟出苗和抽穗;戊唑醇拌种调控效果更显著,且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各梯度浓度S3307和谷友喷施处理4~6叶期谷苗,均可延缓幼苗发育、延迟抽穗,但谷友在0.5g·L^(-1)和0.75g·L^(-1)时产生药害。戊唑醇拌种后,随处理浓度提高,SOD和NR活性逐步提高,POD和AMS活性总体下降,CAT活性先提高后下降;S3307喷施处理后酶活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根据戊唑醇和S3307调控效果,确定了适宜于开花期相差6~7d、4~5d和2~3d的杂交种双亲中发育较快亲本的花期调控模式,分别为:0.009g·L^(-1)戊唑醇拌种+4叶期喷施0.100g·L^(-1) S3307+间苗留大小苗;0.00675g·L^(-1)戊唑醇拌种+4叶期喷施0.100g·L^(-1)S3307+间苗留大小苗;0.009g·L^(-1)戊唑醇拌种+间苗留大小苗。可见,实现了花期相差1周内的谷子杂交种双亲同期播种花期相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试剂 调控 谷子 种子萌发 苗期发育 开花期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冬小麦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时晓伟 梁丹 +4 位作者 王建贺 王从磊 冯刚 刘丹 许庆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强筋冬小麦育种方法,筛选Glu-1携带优质蛋白亚基的种质资源进行优优配组,对低世代材料田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同步选择,稳定世代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及利用该方法选育出强筋冬小麦品种‘津农6号’和‘津农7号’。针对目...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强筋冬小麦育种方法,筛选Glu-1携带优质蛋白亚基的种质资源进行优优配组,对低世代材料田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同步选择,稳定世代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及利用该方法选育出强筋冬小麦品种‘津农6号’和‘津农7号’。针对目前天津市强筋冬小麦生产现状,提出未来强筋冬小麦育种方向和育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质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蔗糖转运蛋白OsSUT4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3
作者 蔡昱萌 汪颖 +7 位作者 何飞 刘燕清 刘静妍 郭彦丽 孙玥 苏京平 王胜军 李军玲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克隆水稻蔗糖转运蛋白OsSUT4基因,利用酵母异源表达系统验证OsSUT4蔗糖转运功能,并在水稻中过表达,观察转基因植株表型,鉴定其耐盐性和抗旱性,探究OsSUT4基因在水稻抗逆中的作用,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Os... 克隆水稻蔗糖转运蛋白OsSUT4基因,利用酵母异源表达系统验证OsSUT4蔗糖转运功能,并在水稻中过表达,观察转基因植株表型,鉴定其耐盐性和抗旱性,探究OsSUT4基因在水稻抗逆中的作用,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OsSUT4基因主要在拔节期的剑叶中表达;利用酵母异源表达系统首次验证了OsSUT4具有蔗糖转运功能;过表达OsSUT4基因没有明显改变籽粒的形态和千粒质量,但显著提高了株高和盐、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增强了水稻的耐盐性和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蔗糖转运蛋白 过表达 株高 耐盐性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APC/C辅激活子CDH1同源基因OsCCS52B的表达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维 王军卫 +5 位作者 楼辰军 赵继新 周雷 KRISHNA Jagadish JOHN Bennett 李自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3-451,共9页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水稻的泛素连接酶APC/C辅助激活子CDH1的同源基因OsCCS52B.通过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OsCCS52B和苜蓿及拟南芥中的AtCCS52B(细胞周期转换开关基因)基因同源性最高;RNA原位杂交实验研究发现,OsCCS52B基因在减数分裂...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水稻的泛素连接酶APC/C辅助激活子CDH1的同源基因OsCCS52B.通过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OsCCS52B和苜蓿及拟南芥中的AtCCS52B(细胞周期转换开关基因)基因同源性最高;RNA原位杂交实验研究发现,OsCCS52B基因在减数分裂期间的表达存在一个高-低-高的波动变化.由于OsCCS52B表达变动的这个模式和减数分裂M-M(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转化过程中对受CDH1调控的细胞周期激酶CDKA活性的要求相一致,所以推测水稻的OsCCS52B基因参与了水稻减数分裂M-M转换期间对染色体复制的调控.同时,RNA原位杂交实验显示,OsCCS52B在核内复制旺盛的组织如根尖分生组织和穗下节的分生区和伸长区表达强烈,证明OsCCS52B可能参与了水稻的核内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减数分裂 OsCCS52B RNA原位杂交 APC/C辅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山栏稻抗旱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洁 徐建欣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64-68,共5页
水资源短缺正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栽培稻(水稻和陆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我国,其产量居所有作物之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栏稻具有特殊的种质特征、抗旱特性、农艺优点,研究其抗旱性对我国农... 水资源短缺正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栽培稻(水稻和陆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我国,其产量居所有作物之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栏稻具有特殊的种质特征、抗旱特性、农艺优点,研究其抗旱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基因,作物在抗逆的同时,保证产量不受影响。随着分子手段的飞速发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转基因的方法提高主栽品种抗旱性,将为栽培稻抗旱育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栏稻 抗旱 海南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SiCDPK9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盐胁迫下表达分析
6
作者 崔燕娇 刘丹 +2 位作者 李素英 张静 刘正理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5,共8页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子1代(F 1)在生物量、产量、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的现象,其广泛使用使得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产量实现大幅提升。近年来,谷子杂交种选育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但关于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的研...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子1代(F 1)在生物量、产量、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的现象,其广泛使用使得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产量实现大幅提升。近年来,谷子杂交种选育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但关于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的研究尚不多见。SiCDPK9是前期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获得的谷子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相关基因,为阐明其功能及其参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谷子强优势杂交种56229的幼穗为材料,克隆SiCDPK9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盐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iCDPK9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749 bp,编码582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和EF-hand类钙离子结合结构域;SiCDPK9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分子质量为64.40 ku,理论等电点为9.08;SiCDPK9蛋白具有48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棕榈酰化修饰位点,不含信号肽序列;SiCDPK9蛋白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定位于细胞膜;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发现,SiCDPK9与水稻小穗育性相关基因OsCPK9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亲缘关系近;外源NaCl处理后,SiCDPK9的表达水平先升后降。以上结果暗示SiCDPK9基因可能通过响应逆境胁迫而参与对谷子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杂种优势 钙依赖蛋白激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C_(4)NADP-ME基因进化及功能分析
7
作者 陈华峰 张家宁 +3 位作者 张晓 袁月 刘秀峰 刘丹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关键基因的作用,获得了玉米光合作用暗反应限速酶编码基因ZmC_(4)NADP-ME的功能缺失突变体(zmC_(4)nadp-me)。通过构建不同物种同源基因的进化树,表明ZmC_(4)NADP-ME及其同源基因在大多数植物中都是以多拷贝的形式... 为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关键基因的作用,获得了玉米光合作用暗反应限速酶编码基因ZmC_(4)NADP-ME的功能缺失突变体(zmC_(4)nadp-me)。通过构建不同物种同源基因的进化树,表明ZmC_(4)NADP-ME及其同源基因在大多数植物中都是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且不同同源基因间的表达模式不同。对zmC_(4)nadp-me的表型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zmC_(4)nadp-me整株呈黄绿色,光照条件下,苗期叶片很快干枯死亡。对zmC4nadp-me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分析发现,Y(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Ⅱ)显著降低,Y(NPQ)变化较小;但Y(NO)值显著升高;对zmC_(4)nadp-me的PSⅠ吸收能力(P700)进行测定后发现,zmC4nadp-me电子传递速率ETR(Ⅰ)和实际光电子效率Y(Ⅰ)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并且伴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差距越来越显著;光照强度小于870μmol/(m^(2)·s)时,zmC_(4)nadp-me的Y(ND)大于对照,当光照强度大于227μmol/(m^(2)·s),zmC_(4)nadp-me的Y(NA)也开始逐渐大于WT。以上结果表明,ZmC4NADP-ME对植物生长发育是必需的,当该基因被破坏后,PSⅡ遭到了严重胁迫,而且在任何光照强度下,植株都无法通过提高Y(NPQ)来缓解这种抑制。同时,说明当光照低于一定强度时,来自PSⅠ电子供体侧的抑制可能是造成PSⅠ抑制的原因之一,而随着光照的增强,PSⅠ电子受体侧的抑制逐渐成为抑制PS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作用 苹果酸酶 光合系统Ⅰ 光合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强11号小麦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筛选及利用
8
作者 张新阳 秦少宁 +3 位作者 王智上 张敬丹 陈华峰 张家宁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8-15,共8页
为创制并筛选突破性优质强筋小麦新资源,利用津强11号EMS诱变后代,筛选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结果发现,获得了4个γ2型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分别命名为JQ11-58、JQ11-62、JQ11-64、JQ11-65。籽粒表型分析发现,4个小麦γ2型醇溶蛋白缺失突... 为创制并筛选突破性优质强筋小麦新资源,利用津强11号EMS诱变后代,筛选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结果发现,获得了4个γ2型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分别命名为JQ11-58、JQ11-62、JQ11-64、JQ11-65。籽粒表型分析发现,4个小麦γ2型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粒长、粒宽较底盘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醇溶蛋白γ2型亚基缺失并未导致籽粒长度和宽度的显著变化。品质性状分析发现,4个小麦γ2型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的蛋白质含量和面筋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底盘品种,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底盘品种,仅JQ11-65的稳定时间和JQ11-58的沉降值较底盘品种津强11号相比无显著差异。综上,4个小麦γ2型醇溶蛋白缺失突变体的发现为创制超强筋小麦新材料提供新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谷蛋白 醇溶蛋白 加工品质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强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高效育种体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丹 刘丹 +6 位作者 王从磊 胡子全 王红霞 时晓伟 许庆芬 冯刚 王建贺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5-7,共3页
小麦品种‘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春小麦品种是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系列强筋、早熟、多抗小麦新品种。通过对‘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系普分析及育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以表型清晰,遗传背... 小麦品种‘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春小麦品种是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系列强筋、早熟、多抗小麦新品种。通过对‘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系普分析及育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以表型清晰,遗传背景明确的种质资源为基础,注重亲本的选配,结合蛋白标记、分子标记等多种育种方法结合的育种体系可以快速实现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高效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津强系列 育种体系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春小麦种质筛选及高分子量谷蛋白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颖 刘泮旭 +3 位作者 潘萍萍 张家宁 刘丹 袁卉馥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6-15,共10页
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加工品质的遗传改良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丰富小麦加工品质育种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在收集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农艺性状优良的SG-1、SG-2和SG-3,并对其进行加工品质分析和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分析,并评估它们... 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加工品质的遗传改良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丰富小麦加工品质育种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在收集的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农艺性状优良的SG-1、SG-2和SG-3,并对其进行加工品质分析和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分析,并评估它们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和方式,使用SDS-PAGE、A-PAGE、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编码基因测序、SDS沉降值分析等技术,对这些小麦品种的籽粒储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SG-1携带非优质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Dx2+Dy12,而SG-2和SG-3携带优质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Dx5+Dy10。在醇溶蛋白方面,3份资源都检测到了γ-1型醇溶蛋白,但只有SG-3检测到了γ-2型醇溶蛋白。加工品质分析显示,SG-1的加工品质优于天津推广的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6号。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序列分析发现,SG-1和SG-3在By8亚基存在序列变异,表明尽管它们在SDS-PAGE水平上亚基类型一致,但在DNA序列上仍然存在变异。本研究结果初步解释了携带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在加工品质上表现不佳的原因可能是DNA序列存在差异。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携带非优质亚基但具有优良加工品质的SG-1,说明SG-1可能存在其他能够提升小麦加工品质的机制。本研究拓宽了小麦加工品质育种的基因资源,并为加工品质形成机制的解析提供了新的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储藏蛋白 高分子量谷蛋白 醇溶蛋白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栗立体套种下谷子耐荫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素英 刘丹 +3 位作者 崔燕娇 张静 王凤春 刘正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9,共11页
【目的】开展谷栗等立体套种模式下谷子耐荫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利于挖掘耐荫谷子种质资源,培育耐荫型谷子新品种。【方法】通过连续多年遮荫条件下的种植鉴定,挖掘耐荫材料;通过耐荫概念的剖析,确定耐荫直接性状;通过耐荫材料、非耐荫材... 【目的】开展谷栗等立体套种模式下谷子耐荫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利于挖掘耐荫谷子种质资源,培育耐荫型谷子新品种。【方法】通过连续多年遮荫条件下的种植鉴定,挖掘耐荫材料;通过耐荫概念的剖析,确定耐荫直接性状;通过耐荫材料、非耐荫材料各性状耐荫系数与耐荫直接性状耐荫系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各性状的遗传力分析,确定耐荫相关性状;通过耐荫相关性状耐荫系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耐荫标志性状;通过耐荫材料在遮荫、非遮荫条件下各耐荫性状的对比分析,确定耐荫性评价标准。【结果】挖掘出耐荫性较好的谷子育种材料206058,在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立体套种,分别较大田减产1.23%~4.28%和4.43%~6.96%。确定了谷子耐荫直接性状为产量,5个耐荫相关性状分别为株高、出谷率、根轮数、光合耐荫系数和光合耐荫指数,耐荫标志性状为光合耐荫系数。确定了谷子耐荫材料性状特征,并建立了谷子耐荫资源鉴定标准:根轮数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立体套种均为不育材料≥4轮、恢复(常规)材料≥5轮;株高增量10年林龄板栗园下≤3 cm、15年林龄板栗园下≤4 cm;出谷率增量10年林龄板栗园下≥-2%、15年林龄板栗园下≥-4%;光合耐荫系数10年林龄板栗园下≥0.35、15年林龄板栗园下≥0.20;光合耐荫指数10年林龄和15年林龄板栗园下均≥1.0,满足上述5个特征的材料为耐荫材料,满足上述2~4个特征的材料为中度耐荫材料,其他为非耐荫材料。【结论】提出了“耐荫标志性状初筛、耐荫相关性状系统鉴定”的谷子耐荫性鉴定方法,利用该方法鉴定筛选出谷子耐荫材料6份,分别为206058、201094、JK4-95、JK4-227、谷56A和谷5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育种 谷栗立体套种 耐荫性评价 耐荫材料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籽粒蛋白差异分析
12
作者 陈华峰 刘颖 +3 位作者 袁月 张晓 张家宁 刘丹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为了探讨玉米糯性是否会影响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及含量,明确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为糯玉米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资源,通过使用A-PAGE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等技术,对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的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 为了探讨玉米糯性是否会影响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及含量,明确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为糯玉米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资源,通过使用A-PAGE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等技术,对普通玉米和糯玉米的籽粒储藏蛋白组成及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在籽粒储藏蛋白组成上与普通玉米接近,同时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的醇溶蛋白迁移速率明显快于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基因表达上,玉米醇溶蛋白Zm00001d005793(mc1)在糯玉米和普通玉米上的表达模式上基本吻合,未见明显差异;玉米醇溶蛋白Zm00001d049243(fl2)和Zm00001d048851(fl4)在糯玉米中表达丰度显著低于普通玉米。以上结果说明,玉米糯性所在的调控通路可能影响籽粒储藏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在育种过程中,应关注糯性和籽粒储藏蛋白的变化,从而提升育种产品的多样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储藏蛋白 醇溶蛋白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保持力在软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岐军 何中虎 +4 位作者 闫俊 钱森和 张艳 葛秀秀 王继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40-142,共3页
评价方法是制约国内软质小麦品质研究的重要因素。溶剂保持力(SR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预测软麦品质的新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此方法简单易行,与软质小麦品质高度相关,因此它是评价软麦品质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溶剂保持... 评价方法是制约国内软质小麦品质研究的重要因素。溶剂保持力(SR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预测软麦品质的新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此方法简单易行,与软质小麦品质高度相关,因此它是评价软麦品质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溶剂保持力在国内外软麦育种及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操作步骤,目的是为育种工作者及品质测试人员提供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质 软质 育种工作 应用 品质评价 高度 国内外 保持力 溶剂 操作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B1位点亚基色谱鉴定及7^(OE)对面团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平平 张岐军 +2 位作者 刘丽 夏先春 何中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75-1581,共7页
准确鉴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探讨其对面团特性的影响是小麦品质研究的重要内容。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62份品种(系)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结合SDS-PAGE和RP-HPLC两种方法... 准确鉴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探讨其对面团特性的影响是小麦品质研究的重要内容。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62份品种(系)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结合SDS-PAGE和RP-HPLC两种方法可以对Glu-B1位点,尤其是Glu-B1(7+8)进行有效鉴定。选用13份姊妹系为材料,使用RP-HPLC和凝胶色谱(SE-HPLC)方法,研究了Glu-B1al(7OE+8*)以及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对面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lu-B1al(7OE+8*)可显著提高HWM-GS总量和面团强度,7OE可作为优质亚基用于强筋小麦育种。相关性分析表明,谷蛋白总量、HWM-GS、LMW-GS以及x-HMW含量与最大抗阻力呈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6、0.77和0.72。SDS-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UPP)占谷蛋白聚合体总量的百分比与揉面仪峰值时间、粉质仪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及最大抗阻呈1%或0.1%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90、0.89和0.87。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与揉面仪峰值时间呈1%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与粉质仪稳定时间和最大抗阻呈5%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64。HPLC可有效分离和量化HWM-GS,并作为小麦品质育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麦谷蛋白 Glu-B1位点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凝胶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和复水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58
15
作者 张维强 沈秀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4-47,共4页
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耐旱性较强品种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于中等耐旱品种;开花期下降幅度大于小穗分化期;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与水分胁迫强度成正相关。复水后光合速率恢复程度亦与品种耐旱性、生育期及胁迫强度有关。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叶片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杂交种产量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型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素英 刘丹 +5 位作者 李强 代小冬 韩燕丽 陈超 李君霞 刘正理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34,共7页
2015—2016年设置3点试验,鉴定谷子杂交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为开展强优势谷子杂交种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依据和支撑。结果表明,供试谷子杂交种中572227、5695等5个杂交种的产量超标优势2... 2015—2016年设置3点试验,鉴定谷子杂交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为开展强优势谷子杂交种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依据和支撑。结果表明,供试谷子杂交种中572227、5695等5个杂交种的产量超标优势28.59%~38.61%、超亲优势30.37%~57.30%,优势较强,为强优势杂交种;56813、51861、54359三个杂交种的产量超标优势9.26%~19.95%、超亲优势>10%,为中优势杂交种;51813、3813等6个杂交种的产量超标优势-14.71%~2.67%,超亲优势-6.17%~57.85%,为弱优势组合。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为:强优势杂交种出谷率表现出杂种优势,弱优势杂交种出谷率表现出杂种劣势,出谷率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吻合度较高,杂交种的产量优势是建立在高结实性基础之上的;强优势、中优势杂交种的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大部分弱优势杂交种的单穗质量、穗粒质量也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不同类型杂交种的杂种优势程度不同,与产量杂种优势吻合度较高;穗长、穗粗杂种优势比较明显,与产量优势吻合度较高;千粒质量杂种优势不明显,且无规律性。综合超标优势和超亲优势的相关分析结果,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穗粒质量、出谷率、穗长、单穗质量、穗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杂交种 产量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表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代培养中水稻愈伤组织核酸、蛋白质以及酶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朴钟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47,共7页
水稻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产生分化能力不同的无性系,在分化培养基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分化能力的无性系DNA、RNA、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丧失分化能力的无性系;DNase、RNase活性也有差异,但不明显;RNA、碱基组分中嘧啶/嘌呤值存在... 水稻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产生分化能力不同的无性系,在分化培养基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分化能力的无性系DNA、RNA、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丧失分化能力的无性系;DNase、RNase活性也有差异,但不明显;RNA、碱基组分中嘧啶/嘌呤值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生化代谢上的差异在组织分化盛期表现最显著.有分化能力的无性系在分化过程中,产生与组织分化有关的蛋白质谱带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淀粉酶同工酶带与组织分化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核酸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和Msp1突变体水稻减数分裂期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分析(英文)
18
作者 周维 赵继新 +4 位作者 楼辰军 Krishna Jagadish 周雷 John Bennett 李自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78,共10页
【目的】深入探索水稻减数分裂期间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大规模发掘与水稻配子体发育相关的基因,以便更有把握地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水稻配子体发育的进程。【方法】利用22KAilentcDNA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野生型水稻和Msp1突变体... 【目的】深入探索水稻减数分裂期间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大规模发掘与水稻配子体发育相关的基因,以便更有把握地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水稻配子体发育的进程。【方法】利用22KAilentcDNA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野生型水稻和Msp1突变体在减数分裂期间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有208个基因在野生型和Msp1突变体中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lgRatio≥0.2);对这些基因的核酸序列进行分析、GO(GeneOntology)注释以及功能预测后,将其划归为18个大类,分别涉及到GTP、DNABinding、细胞壁、激酶活性、叶绿体、减数分裂、胚珠、染色体、花粉囊、内膜、细胞分裂、泛素、转运、代谢、蛋白解、Ca2+结合、RNA结合、以及未知功能等;统计分析表明,有99个基因与染色体有关,占总数的47.60%;39个基因与内膜系统有关,占总数的18.75%;有1个基因与减数分裂紧密相关,3个基因与Ca2+结合过程有关;另外有3个基因在Msp1突变体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这3个基因很可能参与了绒粘层的发育调控。基因芯片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水稻基因AK070642特异于绒粘层,说明其参与了绒粘层的发育调控。【结论】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将野生型水稻与其Msp1突变体在减数分裂期间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大规模对比后发现,有208个基因分别从细胞代谢、绒毡层的发育、离子转运、核酸代谢、激酶活性等方面调控水稻的减数分裂过程,为深入理解水稻减数分裂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DNA基因芯片 Msp1突变体 野生型 减数分裂 配子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津育粳25’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19
作者 杨勇 袁文娅 +3 位作者 冯瑞光 邹美智 任洪岩 王景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S01期4-6,10,共4页
‘津育粳25’为粳型水稻,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海南农垦南繁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适宜天津市春稻种植,202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11年2月在海南以‘皖垦津清’为母本,‘武100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统选择育成水稻新品种... ‘津育粳25’为粳型水稻,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海南农垦南繁种业有限公司选育,适宜天津市春稻种植,202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11年2月在海南以‘皖垦津清’为母本,‘武100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统选择育成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株高适宜、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杆粗壮有弹性、叶色淡绿、剑叶直立、穗型半直立、米质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津育粳25’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多样性及其统一
20
作者 蒋爱湘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是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试验设计方法,但因其设计方案和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不便.本文试图把握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实质,弄清其各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力求使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在设计方案、统计分析、计算机... 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是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的试验设计方法,但因其设计方案和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不便.本文试图把握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实质,弄清其各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力求使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在设计方案、统计分析、计算机程序上得到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设计 组合设计 作物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