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制造领域现场工程师数字技能培养的价值、要素及路径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巍 闫利文 赵文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2,53,共11页
数字技术改变了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的职业价值、职业环境,是现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已成为国家规划的重点任务。通过分析近年来出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对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高校教师进行数字技能方向访谈,解析出数字技能... 数字技术改变了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的职业价值、职业环境,是现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已成为国家规划的重点任务。通过分析近年来出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对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高校教师进行数字技能方向访谈,解析出数字技能的构成要素、建构要素、结构要素。以建构要素为顺序、构成要素为元素,对链式、层化、网状三种类型数字技能进行了数字技能结构分析。以此三种结构模型提出了突出底层数据驱动技能为培养主旨,构建分层次分专业结构化培养机制及构建混合式人才培养梯队的应对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智能制造领域 现场工程师 数字技能 技能培养 价值 要素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压机辊轴断裂分析及冷却水孔结构仿真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胜泉 孙学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37,共6页
辊压机辊轴是设备的核心部件,根据某现场辊轴轴承位断裂情况,文中对辊轴断裂面进行材质取样化验,并复查辊轴质检报告等,排除了材质及制造问题。通过观察辊轴内部冷却水孔断裂面,发现辊轴实际加工中冷却水孔出现刀痕错位情况。对辊轴及... 辊压机辊轴是设备的核心部件,根据某现场辊轴轴承位断裂情况,文中对辊轴断裂面进行材质取样化验,并复查辊轴质检报告等,排除了材质及制造问题。通过观察辊轴内部冷却水孔断裂面,发现辊轴实际加工中冷却水孔出现刀痕错位情况。对辊轴及冷却水孔建立模型,采用力热耦合分析的方法,在辊面、轴承位及冷却水孔设置不同的工况温度,并建立冷却水孔加工面刀痕错位模型,通过与正常加工模型进行对比,发现冷却水孔刀痕错位处应力值相对正常加工高约20%。辊面及轴承位温度偏高时,该处应力绝对数值较大。考虑到辊轴材质硬度由外层向内层逐步降低的情况,刀痕位置容易局部出现裂纹,并持续扩大,最终导致辊轴断裂。根据分析结论,对辊轴冷却水孔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减小了冷却水孔直径,在制造过程中一次镗孔成型,防止加工时出现刀痕错位情况,加强了深孔加工的质量控制,避免了辊轴断裂情况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压机 辊轴 断面分析 热力耦合 冷却水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调节可旋转印制板拆改焊夹具的设计和应用
3
作者 杨晴 赵起超 +2 位作者 张华伟 霍文辕 金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9-113,共5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多维度调节可旋转印制板拆改焊夹具,并介绍了其使用方法。该夹具是一种需要手工在印制电路板上维修和替换元器件时的元器件拆改焊的工装夹具,尤其针对于手工拆改焊多品种、多引脚或BGA型元器件。夹具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稳... 文中设计了一种多维度调节可旋转印制板拆改焊夹具,并介绍了其使用方法。该夹具是一种需要手工在印制电路板上维修和替换元器件时的元器件拆改焊的工装夹具,尤其针对于手工拆改焊多品种、多引脚或BGA型元器件。夹具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稳定装夹印制板的同时,能够容易实现不同规格的印制电路板沿水平轴线可翻转,沿垂直轴线360°任意角度旋转,且能够改变上下高度,从而实现了多维度自由调节角度以方便人工操作的使用功能。夹具整体结构稳定、夹持力大、结构部件简单、加工方便、可靠性高,极易维修,能够提高印制板手工拆改焊的成功率和效率,从而保证多品种大型元器件的手工装配或返修进度。在本夹具的设计基础上,针对手工拆装和焊接BGA器件的情况,文中还提出了一种简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装夹 元器件拆改焊 BGA芯片拆装夹具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4
作者 张慧星 李明芬 谭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5-124,共10页
采用电子束熔炼技术(EBS)制备M35高速钢(EBS-M35),并对其进行锻造和热处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氧氮分析仪、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洛氏硬度计等对EBS-M35进行表征,研究EBS-M35铸态、锻态和回火态... 采用电子束熔炼技术(EBS)制备M35高速钢(EBS-M35),并对其进行锻造和热处理。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氧氮分析仪、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洛氏硬度计等对EBS-M35进行表征,研究EBS-M35铸态、锻态和回火态下碳化物的分布特点,讨论热处理工艺对EBS-M35硬度和红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EBS-M35的碳化物网络间距较小,平均碳化物网络间距仅为22.96μm,相对于传统制备工艺的碳化物网络间距缩小了64.68%。同时,随着锻造比K的增大,碳化物平均尺寸减小,当锻造比为13时,EBS-M35的碳化物平均尺寸仅为2.97μm。此外,EBS-M35经淬火和3次回火(560℃)热处理后,其硬度峰值为67.2HRC(淬火温度1130℃),红硬性(600℃)峰值为64.7HRC(淬火温度1160℃),相较于传统制备工艺,EBS-M35的硬度提高了0.8HRC,红硬性提高了1.7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炼 M35高速钢 碳化物 硬度 红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tstrap改进的机床主轴可靠性建模
5
作者 张孟 李传军 +3 位作者 苗百然 董颖怀 杨保鹏 李演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01-3410,共10页
随着数控机床主轴故障率的下降,针对正常工况的机床来说,想要获得大量的样本故障数据愈加困难,因此针对小样本数据的主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估计尤为关键。目前已有很多Bootstrap(自助法)的改进方法研究,但是多数抽样方式集中于数... 随着数控机床主轴故障率的下降,针对正常工况的机床来说,想要获得大量的样本故障数据愈加困难,因此针对小样本数据的主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估计尤为关键。目前已有很多Bootstrap(自助法)的改进方法研究,但是多数抽样方式集中于数据区间内,没有考虑向分组区间外扩充。文中采用改进Bootstrap法在三个方向上扩充原始样本,利用扩充后的样本来估计威布尔分布的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进而计算机床主轴的MTBF,将其值与改进前的自助法进行比较,改进后的方法既能提升数据扩容效率,又能提高MTBF估计精度,结合相关系数法不仅拓展了初值范围,而且简化了位移参数估计过程,因此建立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得到更加精确的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参考指标,对工程实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数控机床主轴 小样本 BOOTSTRAP法 三参数威布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c超高强度铝合金成分优化及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宫子琪 郑理银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本文以铸态Al-8.67Zn-2.5Mg-2.5Cu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Jmatpro软件模拟计算合金相图与性能,确定较优的Sc元素添加量及其热处理工艺,并通过电弧炉制备合金铸锭,研究合金元素Sc及固溶时效工艺对试样的组织演变影响,探讨合金强化机理。... 本文以铸态Al-8.67Zn-2.5Mg-2.5Cu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Jmatpro软件模拟计算合金相图与性能,确定较优的Sc元素添加量及其热处理工艺,并通过电弧炉制备合金铸锭,研究合金元素Sc及固溶时效工艺对试样的组织演变影响,探讨合金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0.25%的Sc元素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单次提升量最大,并且可以避免Al3Sc的偏聚现象。Al-8.67Zn-2.5Mg-2.5Cu-0.25Sc合金的数值模拟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139.13 HV和424.12 MPa。合金较优的均匀化、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工艺制度为475℃/24 h+482℃+25℃/16 h。当冷却介质的冷速大于174.23℃/s,试样固溶的转移时间小于0.42 s时可以抑制第二相析出,进而获得过饱和固溶体。铸态铝合金均匀化热处理后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39.86 HV、432.1 MPa和10.31%,固溶时效后其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35.42 HV、146.6 MPa和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钪铝合金 热处理 JMatPro软件 金相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汽车尾气过滤器壳体多目标参数优化
7
作者 韩国泰 王丽 翟林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以汽车尾气过滤器壳体(以下简称壳体)为研究对象,结合模具设计的经验设计浇注系统和冷却水路,设定响应目标定为翘曲量的标准差和最大残余应力,使用Moldex 3D软件进行模拟实验。首先通过设计了12组Plackett-Burman因子筛选实验,筛选出保... 以汽车尾气过滤器壳体(以下简称壳体)为研究对象,结合模具设计的经验设计浇注系统和冷却水路,设定响应目标定为翘曲量的标准差和最大残余应力,使用Moldex 3D软件进行模拟实验。首先通过设计了12组Plackett-Burman因子筛选实验,筛选出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3个因子用于后续实验。使用熵权法确定2个响应的权重,然后,设计15组Box Behnken响应面实验获得回归方程,使用响应优化器优化,结果表明,当保压压力为152 MPa、熔体温度为282℃、模具温度为52.5℃时,为最优参数组合。将这组工艺参数导入Moldex 3D软件进行模拟,得到翘曲量标准差为0.157 42 mm,残余应力为67.66 MPa,与预测结果接近,比较初始工艺参数结果可知,翘曲量标准差减小了12.45%,残余应力减小了29.47%。最后,使用反向变形补偿法,获得新壳体模型尺寸用于模具设计,在实际生产中获得合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翘曲量 最大残余应力 因子筛选实验 响应面实验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T磁场下不同回火时间对25CrMo48V钢碳化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杨赛玄 董治中 +4 位作者 杨晓斌 孙伟 张慧星 潘慧 董纪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2,共12页
为了探究1T磁场作用下600℃时不同回火时间对25CrMo48V超高强度钢碳化物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将25CrMo48V实验用钢1000℃奥氏体化30min后置于强磁场高温箱式炉中进行回火热处理,保温温度为600℃,保温时间分别为0、10、30.60、180、... 为了探究1T磁场作用下600℃时不同回火时间对25CrMo48V超高强度钢碳化物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将25CrMo48V实验用钢1000℃奥氏体化30min后置于强磁场高温箱式炉中进行回火热处理,保温温度为600℃,保温时间分别为0、10、30.60、180、240min,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采用维氏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未回火试样析出M3C和两种MC型碳化物,回火后试样主要有M_(3)C、M_(2)C、M_(7)C_(3)、M_(23)C_(6)。型4种碳化物析出,其演变规律为:M_(3)C→M_(2)C→M_(7)C_(3)→M_(23)C_(6)。回火30min时基体中M_(3)C几乎消失,并有M_(2)C、M_(7)C_(3)、M_(23)C_(6)析出。长时间的回火工艺会使部分M,C型碳化物转变为更稳定的M23C型碳化物,其余M_(3)C会重新溶解于回火马氏体基体中。短棒状M,C型碳化物呈链状排列,部分连成长线状M_(2)C型碳化物。回火过程中析出具有二次硬化作用的Mo_(2)C,使得试样硬度值升高。回火时间过长,则M_(7)C_(3)和M_(23)C_(6)碳化物尺寸粗化,基体内部碳含量降低,硬度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热处理 25CrMo48V 超高强度钢 碳化物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馈补偿的波向检定装置位置控制精度研究
9
作者 韩钰 李颖 +1 位作者 金鹏 艾同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针对波向检定装置位置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以其垂直升降液压控制系统为例,提出一种顺馈补偿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手段进行验证。分析垂直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传递函数及闭环位置控制传递框图,搭建仿真模型并选取实际设备... 针对波向检定装置位置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以其垂直升降液压控制系统为例,提出一种顺馈补偿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手段进行验证。分析垂直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传递函数及闭环位置控制传递框图,搭建仿真模型并选取实际设备的一组参数进行仿真。通过与实测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消除给定目标信号引起的位置误差,详细设计顺馈补偿控制器,并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降阶处理。最后,在多种输入信号下,对系统的位移跟踪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和幅值的目标位移输入信号下,加入顺馈补偿器可显著提高垂直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的位移跟踪精度;当频率为0.4 Hz、幅值为0.4 m时,位移跟踪误差从9.415×10^(-2)m降低到4.218×10^(-4)m,位移跟踪误差消除率达到99.5%;此外在多种工况下,位移跟踪误差消除率没有明显下降,均在99.5%以上,表明该控制器有良好的多工况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馈补偿 波向检定 位置控制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压机辊轴快速拆卸复合结构应力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胜泉 边汉民 +1 位作者 宋亚杰 孙学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8,共7页
辊压机的工程应用中,为实现辊套、轴承的快速拆卸,避免减速机锁紧盘反复拆装,设计完成了一种辊轴快速拆卸结构。该结构主要利用了螺栓横键复合结构承受扭矩及弯矩,在传统的手工核算中,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同情况下,无法有效估计螺栓及键各... 辊压机的工程应用中,为实现辊套、轴承的快速拆卸,避免减速机锁紧盘反复拆装,设计完成了一种辊轴快速拆卸结构。该结构主要利用了螺栓横键复合结构承受扭矩及弯矩,在传统的手工核算中,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同情况下,无法有效估计螺栓及键各自承受载荷的比例。故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快速拆卸复合结构进行了建模,有效分析了不同结构变化、不同螺栓预紧力状态下的各零部件的应力数值。螺栓预紧力数值变化对复合结构应力的影响最大,结构变化对复合结构应力有一定影响,键和螺栓的材质对复合结构承载能力影响大。根据分析结论,对于RP140-65型号辊压机确定了复合结构设计的最优参数,螺栓预紧力设置为200 kN~250 kN较佳,选择非贯穿型键槽结构使键的应力更小,键材质选择应比45钢性能更好,螺栓性能等级应选择12.9级。根据以上参数进行设计加工制造及工程化应用,该型号已投产5年以上,使用效果良好,该种设计方法可以在其他规格辊压机设计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压机辊轴 快速拆卸结构 螺栓 横键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零位参数辨识及标定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红 孙学娟 龚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6-770,共5页
针对机器人定位误差问题,分析了机器人零位辨识法和几何法的算法原理,在已有零位标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零位标定方法。基于双轴倾角传感器进行了倾角测量,通过仪器的两次安装和对机器人的简便操作后,完成了整个零位标定过程,... 针对机器人定位误差问题,分析了机器人零位辨识法和几何法的算法原理,在已有零位标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零位标定方法。基于双轴倾角传感器进行了倾角测量,通过仪器的两次安装和对机器人的简便操作后,完成了整个零位标定过程,给出了新标定方法所涉及的参考零位和2轴零位获取方法及3~6轴零位辨识方法两大关键问题的理论依据,对辨识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新的标定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零位标定方法可大幅降低机器人的定位误差,基于本方法进行零位标定具有设备部署方便、成本低和流程简便等优点,值得在工程应用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标定设备 零位标定 零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 ZnSe光学透镜超精密加工工艺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欣 胡海朝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52-256,共5页
基于对某研究所近半年CVD Zn Se光学透镜及质量情况统计数据的分析,找出了导致CVD ZnSe光学透镜合格率低的主要超差指标为中心厚度超差、表面疵病超差、面形超差和表面粗糙度超差,进一步分析发现表面疵病与表面粗糙度超差是导致中心厚... 基于对某研究所近半年CVD Zn Se光学透镜及质量情况统计数据的分析,找出了导致CVD ZnSe光学透镜合格率低的主要超差指标为中心厚度超差、表面疵病超差、面形超差和表面粗糙度超差,进一步分析发现表面疵病与表面粗糙度超差是导致中心厚度和形面超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球面透镜和非球面透镜加工流程进行分析,明确了抛光和单点金刚石车削过程为造成表面粗糙度超差和表面疵病超差的主要工序。分别对抛光和单点金刚石车削加工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了各个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指标的影响规律,并最终确定了最优加工工艺方案,有效提高了CVD ZnSe光学透镜超精密加工的产品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ZnSe光学透镜 表面疵病 粗糙度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次B样条曲线的快速直接插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传军 张世辉 +2 位作者 谢久明 韩晓方 程嘉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9-164,共6页
插补计算是复杂曲面直接插补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插补过程中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保证数控系统的实时性,针对刀具轨迹的B样条曲线模型,从直接插补算法原理以及B样条曲线数学模型出发,提出了基于3次B样条曲线的快速求值求导算法,... 插补计算是复杂曲面直接插补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插补过程中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保证数控系统的实时性,针对刀具轨迹的B样条曲线模型,从直接插补算法原理以及B样条曲线数学模型出发,提出了基于3次B样条曲线的快速求值求导算法,采用B样条的节点插入技术与微分递推求值技术进行3次B样条插补,整个插补过程不涉及任何B样条基函数的求值求导计算。应用于数控系统中,实现对任意3次B样条曲线轨迹的插补,解决了目前传统插补器无法有效插补该类型轨迹的问题。仿真实现并对比现有的方法在计算效率和实时性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并在自主开发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上进行了加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B样条曲线 快速直接插补 3次贝奇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减速器数字化设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久明 武晋 +2 位作者 孙登月 胡海朝 纪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22-126,共5页
针对RV减速器产品,基于产品平台与产品族模块化、系列化理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开发了RV减速机专用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平台及支持子系统。该平台围绕RV减速器的设计、计算过程,主要完成RV减速器整机和关键零部... 针对RV减速器产品,基于产品平台与产品族模块化、系列化理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开发了RV减速机专用的产品数字化设计平台及支持子系统。该平台围绕RV减速器的设计、计算过程,主要完成RV减速器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尺寸参数计算、结构件强度校核、关键参数优化、工程图纸配置输出等关键技术及相应的子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RV减速器数字化设计平台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企业的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设计平台 管理子系统 设计计算子系统 图纸优化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小批量组装螺钉组件工装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晴 彭宇 +1 位作者 周学均 谢久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4-88,共5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小批量组装螺钉组件的工装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工装设计了3部分结构,实现了通过简单的人力操作使小批量螺钉组件快速组合的功能,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螺钉组合的工作效率。由于... 文中设计了一种小批量组装螺钉组件的工装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工装设计了3部分结构,实现了通过简单的人力操作使小批量螺钉组件快速组合的功能,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螺钉组合的工作效率。由于螺钉重心与螺钉长度方向中心不重合,该工装设计了螺钉层圆孔的深度,使得在螺钉排列时螺钉螺帽始终在下,从而实现了螺钉螺杆在上的批量排列。在加工工艺方面,机加工的高精度是工装的必要条件,其加工定位精度在±0.02 mm。实际应用中,组装效率是手工组合螺钉组件的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批量组装 螺钉组件装配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form的可调式弯曲模结构设计与应用
16
作者 翟林 陈宽 +2 位作者 武晋 崔忠宝 王学时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7,共5页
针对柔性智能自动焊接生产线多规格、少批量产品需求,开发了可调式壳体弯曲模。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Dynaform,对壳体弯曲模冲压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预测该产品的成形缺陷,根据成形CAE分析模拟结果,以产品回弹大小控制为目标,... 针对柔性智能自动焊接生产线多规格、少批量产品需求,开发了可调式壳体弯曲模。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Dynaform,对壳体弯曲模冲压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预测该产品的成形缺陷,根据成形CAE分析模拟结果,以产品回弹大小控制为目标,针对弯曲模拉伸深度、摩擦系数、拉伸速度等参数进行前期模拟分析。为后续智能自动焊接夹具固定提供保障。试模结果验证了Dynaform有限元成型分析的可行性,有效地评估模具的结构性能,同时采用合理冲压工艺可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保证柔性自动焊接生产线产品的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模具 分析流程 模具回弹 DYNAFORM 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form与Abaqus铝合金冲压成型及模具结构联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林 韩国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9-134,共6页
为实现多规格、小批量不同尺寸冲压件的个性化生产需求,设计一种新型可调式组合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的凹模结构采用四边拼块组合而成,并且可在各自方向上实现位置的移动,由此可重新组合成不同尺寸的凹模,实现生产尺寸各异冲压件的目标... 为实现多规格、小批量不同尺寸冲压件的个性化生产需求,设计一种新型可调式组合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的凹模结构采用四边拼块组合而成,并且可在各自方向上实现位置的移动,由此可重新组合成不同尺寸的凹模,实现生产尺寸各异冲压件的目标。基于Dynaform平台通过模面工程技术进行冲压成型工艺仿真分析,同时输出最大成型压力。在有限元Abaqus软件平台上,将Dynaform输出的最大成型压力作为Abaqus的载荷输入,对可调式组合模具的凹模拼块进行刚度校核,确保倾向位移不影响产品质量,保证冲压模具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基于Dynaform与Abaqus的联合仿真,可以有效预测冲压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及模具结构的合理性,为冲压模具试模成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组合冲压模具 成型工艺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与机床联合工作的误差测量与解耦 被引量:1
18
作者 苗奎奎 李巍 闫利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6,91,共5页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在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时产生的误差问题,在其联合工作的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与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分为两个运动支链。考虑到...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在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时产生的误差问题,在其联合工作的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与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分为两个运动支链。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床测头进行联合误差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联合运动进行测量,来获取系统的总体误差信息。针对数控机床运动支链的误差测量与辨识,采用NUBRS曲线作为机床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辨识模型,该模型包含了27项误差元素。经过实验验证,在测量出机床与机器人联合工作所产生的空间误差后,有效辨识出数控机床4个坐标系共27项误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工业机器人 NUBRS曲线 空间误差辨识 误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叶片类曲面B样条曲线拟合算法研究
19
作者 李传军 王立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7,共14页
为了获得工作性能更优的翼型叶片类曲面和更加光顺的拟合刀具轨迹曲线,对叶片类曲面离散刀具轨迹在基于等效升力最大条件下进行B样条曲线重构。利用流线位置与质点运动位置变量一一对应的连续函数关系,建立离散刀具轨迹与基于流体力学... 为了获得工作性能更优的翼型叶片类曲面和更加光顺的拟合刀具轨迹曲线,对叶片类曲面离散刀具轨迹在基于等效升力最大条件下进行B样条曲线重构。利用流线位置与质点运动位置变量一一对应的连续函数关系,建立离散刀具轨迹与基于流体力学特性的升力约束联系,以机翼空气动力在翼型上的等效升力作为约束条件,用B样条曲线描述中弧线,对基于流体力学特性的离散刀轨用B样条曲线重构,在满足曲率的极小值分段,端点插值、端点切矢连续和最大允许误差下拟合等效升力刀具轨迹。选择海星型离散点和亚音速压气机叶片翼型平面叶栅叶片的B样条曲线拟合仿真和加工,对算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B样条曲线拟合加工的叶片表面三维形貌比直线拟合方式加工的更光滑、均匀,能够获得更低的残留高度和更高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叶片类曲面 等效升力 B样条曲线 拟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薄板类零件三维扫描检测方案优化
20
作者 王占辉 冯超杰 +3 位作者 郭晓帆 高菲 杜晓鹏 魏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解决薄板类零件三维扫描检测过程中整体数据获取困难、效率低且无法模拟实际工况测量的问题,本文基于TRIZ创新理论对薄板类零件的三维扫描检测方案进行了优化。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后,利用因果链分析、九屏图法、技术矛盾等方法,结合... 为解决薄板类零件三维扫描检测过程中整体数据获取困难、效率低且无法模拟实际工况测量的问题,本文基于TRIZ创新理论对薄板类零件的三维扫描检测方案进行了优化。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后,利用因果链分析、九屏图法、技术矛盾等方法,结合薄板类零件的扫描实际流程,最终设计了多支点柔性夹具,并优化了三维扫描检测过程。以汽车钣金件为例,对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为薄板类零件的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精准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薄板类零件 汽车钣金件 三维扫描 多支点柔性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