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抑郁模型的中医药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雨芹 赵美丹 +1 位作者 王慎军 刘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04-2010,共7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随着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抑郁症相关研究也不断推进。抑郁症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明确,但免疫假说是近年的热点。实验研究中,现已存在多种抑郁模型,脂多糖(LPS)抑郁模型是能复...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随着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抑郁症相关研究也不断推进。抑郁症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明确,但免疫假说是近年的热点。实验研究中,现已存在多种抑郁模型,脂多糖(LPS)抑郁模型是能复制免疫反应与抑郁行为的良好选择,得到了国内外大量应用。通过检索文献发现,中医药使用LPS抑郁模型的研究包括中药单体、中药复方与针灸,研究机制涉及神经递质、色氨酸代谢、炎症通路、氧化应激等方面,研究对象多为小鼠,注射方式多为腹腔注射,注射剂量有0.5 mg/kg、0.83 mg/kg、1 mg/kg。通过系统总结有关LPS抑郁模型的中医药应用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旨在扩大临床中医药的应用范围并为抑郁症实验研究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中药复方 针灸 脂多糖 抑郁 模型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中医健康管理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倩 张浩然 +3 位作者 张成 马培宏 赵瑞利 闫世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4-1521,共8页
目的构建膝骨关节炎中医健康管理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促进传统中医与互联网、移动健康技术的融合,推动中医药赋能膝骨关节炎健康管理数字化新策略,并为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科研的高效开展提供便捷的数字化平台。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市... 目的构建膝骨关节炎中医健康管理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促进传统中医与互联网、移动健康技术的融合,推动中医药赋能膝骨关节炎健康管理数字化新策略,并为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科研的高效开展提供便捷的数字化平台。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形成平台功能与服务的总体架构,并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对17名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定性访谈,结合患者需求与偏好,设计出平台的功能模块与服务流程。在开发与测试环节,由专业开发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和临床专家组成的多学科交叉团队进行多轮研讨,确保平台功能与服务开发的科学性、可行性与便捷性。结果构建了膝骨关节炎中医健康管理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中医健康管理模块包括特色健康宣教、测评与功法训练等功能,科研模块包括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数据采集与远程质量控制等功能,可提供集健康管理与远程智能临床试验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结论构建中医健康管理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将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膝骨关节炎 自我管理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宁注射液通过CCL21调节心脏免疫改善心肌梗死作用
3
作者 白雨欣 张迎雪 +4 位作者 石婷婷 朱思楠 许振坤 王虹 陈璐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0-969,共10页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调节心脏免疫微环境改善小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永久性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鼠MI模型,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冠心宁注射液低剂量组,冠心宁注射液高剂量...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调节心脏免疫微环境改善小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永久性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小鼠MI模型,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冠心宁注射液低剂量组,冠心宁注射液高剂量组、阳性药卡托普利组。对心脏称重,收集心脏组织采用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分析;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梗死边缘区细胞凋亡及趋化因子配体21(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1,CCL2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缺血组织及淋巴结中免疫细胞的比例;qRT-PCR检测心脏及体外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中CCL2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心脏明显肥大;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宁注射液低剂量、高剂量组明显改善心脏肥大。冠心宁注射液低、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MI边缘区细胞凋亡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冠心宁注射液低、高剂量组梗死边缘区白细胞比例降低,调节心脏梗死边缘区及纵隔淋巴结CD4^(+)T细胞、Treg细胞、CD8^(+)T细胞比例;心脏及淋巴管分泌CCL21升高。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MI小鼠心脏肥大及纤维化,并减轻梗死边缘区细胞凋亡,且通过促进淋巴管中CCL21表达调节MI后纵隔淋巴结及心脏T细胞比例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注射液 心肌梗死 免疫 趋化因子配体21 淋巴管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伴焦虑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针刺干预效应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司雨欣 张庆祥 +6 位作者 安家莹 张祐霖 张淼 傅予 于玉杰 张涵 房钰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9-755,共17页
慢性疼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医疗难题之一。在遭受慢性疼痛困扰的同时,患者往往还伴随着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各类精神综合征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与反应,更可能成为疼痛治疗过程中的关... 慢性疼痛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医疗难题之一。在遭受慢性疼痛困扰的同时,患者往往还伴随着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各类精神综合征等心理疾病。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与反应,更可能成为疼痛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阻碍。针灸,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临床实践方法,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对多种类型疼痛具有显著的缓解效果,并且在改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方面也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目前针刺镇痛以及抗焦虑的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在此背景下,构建理想且稳定的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疼痛情绪的发生发展以及针刺效应机制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综合近年来相关领域发表的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的建立以及行为学评估等多维度对慢性疼痛伴发痛焦虑动物模型平台的现状进行总结;同时,从针刺参数、选穴、干预周期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了针刺干预慢性疼痛伴发痛焦虑动物模型效应平台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为针刺干预慢性疼痛伴随焦虑情绪的机制研究提供更为广泛且具有参考价值的前期动物模型构建思路,以期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痛 焦虑 动物模型 行为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结合促进C57/BL6J小鼠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
5
作者 唐东宁 康赟赟 +1 位作者 何文杰 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4-1441,共8页
目的探讨针康结合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注射含有GFAP启动子的腺相关病毒后,采用电凝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dMCAO)模型。造模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 d和21 d组)和干预组(14 d和21 d... 目的探讨针康结合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注射含有GFAP启动子的腺相关病毒后,采用电凝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dMCAO)模型。造模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4 d和21 d组)和干预组(14 d和21 d组),6只/组,模型组小鼠不做任何干预,干预组在造模后24 h(1dps)给予电针百会穴及左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穴位,随后置于有跑轮的鼠笼中单笼饲养,每隔24 h记录活动情况。各组小鼠分别于造模后1、14、21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荧光双重染色观察目标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分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康结合干预后14 d、21 d均可明显改善dMCAO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5)。2/5型腺相关病毒GFAP启动子可特异性标记局部的星形胶质细胞,与14 d模型组相比,针康结合干预14 d后腺相关病毒与神经元标志物DCX的共标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5),与21 d模型组相比,针康结合干预21 d后腺相关病毒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的共标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5)。结论针康结合可促进脑缺血局部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且转分化效率与MCAO小鼠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脑缺血 转分化 针康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航天运动病穴位处方文献研究
6
作者 徐一丹 梁若男 +9 位作者 王迎冬 席强 邱继文 李鑫举 陈超 于艺 朱征 邓凯元 郭义 章明星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2-568,共7页
从航天运动病的中医病机、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和针灸治疗运动病的中医机理及现代机制入手,对《中华医典》、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的文献,采用分层证据评分法,构建出针灸治疗航天运动病... 从航天运动病的中医病机、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和针灸治疗运动病的中医机理及现代机制入手,对《中华医典》、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的文献,采用分层证据评分法,构建出针灸治疗航天运动病的穴位处方。针灸作为中国传统治疗方式,在治疗运动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克服当前常用治疗效果的不稳定和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医学 航天运动病 针灸 穴位处方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优化探索蛋白印迹技术的实验教学设计
7
作者 葛家祥 尚佳琪 +3 位作者 刘江 邓仕婧 林牒 杨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228,共6页
为了提高蛋白印迹实验的成功率及缩短蛋白印迹实验的周期,探索符合实验教学的过程方案,以蛋白印迹法实验操作为模板,以β-actin(48 kDa)为目的蛋白,以GAPDH(36 kDa)为标准蛋白,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计算β-actin与GAPDH显影后灰度值的比值... 为了提高蛋白印迹实验的成功率及缩短蛋白印迹实验的周期,探索符合实验教学的过程方案,以蛋白印迹法实验操作为模板,以β-actin(48 kDa)为目的蛋白,以GAPDH(36 kDa)为标准蛋白,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计算β-actin与GAPDH显影后灰度值的比值,进行实验过程的优化。并对优化前后实验过程中在制胶、加样、电泳、转膜、封闭以及孵育等环节的成功率、离散度、所用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免疫印迹法能有效地提高成功率、降低离散度、缩短实验时间,β-actin与GAPDH显影后灰度值比值更接近1,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印迹 过程优化 方法改进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证实验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永龙 马唯刚 +8 位作者 钱星羽 赵素红 李姗姗 郭永明 徐枝芳 潘兴芳 邱继文 郭义 李忠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6,共12页
中医症候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在中医药作用机理研究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但是构建方法标准不一,评价指标客观化不足,本文将从动物选取、模型建立、宏观表征、行为学实验、脾虚的客观... 中医症候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在中医药作用机理研究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但是构建方法标准不一,评价指标客观化不足,本文将从动物选取、模型建立、宏观表征、行为学实验、脾虚的客观指标等方面总结脾虚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以期为脾虚证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为脾虚动物模型平台的选取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水提物对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董钰均 钟鑫勤 +2 位作者 崔天怡 刘佳蕊 赵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5-1687,共13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玉竹水提物对菌群失调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及玉竹低剂量(yzlow,1.56 g·kg^(-1)·d^(-1))和高剂量(yz-high,...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玉竹水提物对菌群失调小鼠的乳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及玉竹低剂量(yzlow,1.56 g·kg^(-1)·d^(-1))和高剂量(yz-high,3.12 g·kg^(-1)·d^(-1))给药组,每组8只(对照组5只)。除对照组外,采用混合抗生素灌胃造模7天后,给药组连续灌胃玉竹7天,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无菌水。记录小鼠腹泻情况、体质量、摄食量的变化;检测结肠HE染色切片、结肠组织ZO-1蛋白、IL-6表达情况和血清LPS浓度;收集粪便,采用比色法测定乳糖酶活性,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抗生素干预7天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大便稀软,体质量减轻、摄食量减少,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第14天,模型组结肠可见溃疡伴有间质轻微充血水肿,ZO-1表达显著降低,IL-6表达显著升高,血清LPS显著升高,乳糖酶活性显著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仍低于正常组;给药7天,与模型组相比,玉竹水提物降低了小鼠的腹泻率并促使体质量及摄食量回升,下调病理结肠组织损伤,Z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降低结肠因子IL-6、血清LPS浓度。此外,玉竹水提物可显著上调乳糖酶活性,提高菌群失调小鼠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表现为回调了菌群失调小鼠的3种差异菌门(上调厚壁菌门,下调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与7种差异菌属(包括上调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属、Rikenella属、Colidextribacter属、norank_f__Lachnospiraceae属、norank_f__Oscillospiraceae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属,下调Alloprevotella属),上述菌丰度均与体质量、乳糖酶活性、血液LPS、结肠炎症因子IL-6呈显著相关。结论玉竹水提物能缓解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屏障损伤和功能紊乱,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 乳糖酶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干预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瑞玲 王慎军 +3 位作者 李媛 高建 桑加拉 赵美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7-892,共6页
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主要以明显抑郁情绪为特征,伴随兴趣减退或愉悦感减少。抑郁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导致残疾和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抑郁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抑郁的治疗比较局限。当前临床治疗抑郁以药... 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临床主要以明显抑郁情绪为特征,伴随兴趣减退或愉悦感减少。抑郁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导致残疾和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抑郁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抑郁的治疗比较局限。当前临床治疗抑郁以药物为主,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推拿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中医疗法,以经络腧穴为基础,通过神经反射和经络系统调节患者神经和分泌系统,使其功能平衡,达到大脑、心理、肌肉放松的效果,从而缓解抑郁,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本文通过检索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查阅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推拿治疗抑郁的文献,筛选单独推拿以及推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抑郁症、亚临床抑郁状态相关的临床研究,并对其进行综述。以指导推拿治疗抑郁的临床诊治,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推拿治疗抑郁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抑郁状态 抑郁症 抑郁 腹部推拿 中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泓儒 雷彩虹 +5 位作者 刘淑文 杨媛 陈海霞 张润 崔银洁 李忠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21-2935,共15页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微生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FMT已被证实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胃肠疾病的有效方法。研究显示,FMT可能通过重塑患者肠道菌群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微生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FMT已被证实是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胃肠疾病的有效方法。研究显示,FMT可能通过重塑患者肠道菌群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介绍了FMT的发展历程与中国FMT研究现状,重点关注FMT在神经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神经创伤性疾病(脊髓损伤、颅脑损伤)以及脑卒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分别从上述疾病特点、肠道菌群特征、FMT作用与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菌移植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脊髓损伤 颅脑损伤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凝法制作C57/BL6J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赟赟 唐东宁 +1 位作者 张健 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目的通过改良电凝法制作小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方法、筛选适用于模型小鼠的评价指标,为开展脑缺血相关的长期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对照组(n=12)。采用凝血器永久性凝... 目的通过改良电凝法制作小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方法、筛选适用于模型小鼠的评价指标,为开展脑缺血相关的长期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对照组(n=12)。采用凝血器永久性凝断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造模前、造模后20min、造模后1d的脑血流灌注量;通过Longa评分、mNSS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圆筒实验、转角实验评价小鼠造模后1、7、14d的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缺血灶梗死范围,以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侧皮质中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蛋白表达。结果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显示,大脑中动脉电凝灼烧后缺血侧的脑血流量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1、7、14d的Longa评分和mNSS评分明显升高(P<0.05);平衡木行走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1、7、14d评分均降低(P<0.05);圆筒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造模后1、7、14d模型组的前肢使用不对称性均增加(P<0.05);转角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造模后1、7、14d模型组的侧向指数均有提高(P<0.05)。TTC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脑组织无损伤,模型组的梗死灶在手术侧大脑的感觉运动皮层区和尾壳核。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脑皮层中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呈高表达,模型组1d(P<0.05)、模型组7d(P<0.01)、模型组14d(P<0.01)的GF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DCX的蛋白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7、14d升高(P<0.05);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模型组1d的BDNF蛋白表达水平在缺血后显著升高(P<0.05)。结论将电凝位置由MCA与大脑下静脉交界的远端位置改为MCA与嗅束交界内侧2mm段部位可以成功制备小鼠MCAO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脑缺血后急慢期神经功能修复机制及神经可塑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大脑中动脉 脑缺血小鼠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变化及其对脊髓神经炎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海霞 李泓儒 +6 位作者 刘婧怡 徐枝芳 刘淑文 杨媛 陈阳 骆雨 崔银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1756,共6页
肠道菌群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特异性地存在于机体,并与其代谢产物共同对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起重要调节作用。脊髓损伤后,创伤局部复杂的病理生理导致轴突再生困难,脊髓损伤诱导的自主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破坏胃肠道功能并引起肠... 肠道菌群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特异性地存在于机体,并与其代谢产物共同对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态起重要调节作用。脊髓损伤后,创伤局部复杂的病理生理导致轴突再生困难,脊髓损伤诱导的自主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破坏胃肠道功能并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既往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策略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紊乱的肠道菌群和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与患者预后有密切关联。肠道菌群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潜在作用机制可能包括失衡菌群激活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并破坏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脂多糖(LPS)、短链脂肪酸(SCFAs)、5-羟色胺(5-HT)和色氨酸等及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和神经递质通过循环系统影响脊髓局部炎症反应。现对脊髓损伤后肠道菌群变化及其对脊髓神经炎症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探索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改善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炎症 肠道菌群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桑加拉 李姗姗 +5 位作者 崔鑫 任晴晴 侯瑞铃 潘兴芳 王慎军 赵美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8,共9页
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对人们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抗抑郁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抑郁症治疗效果依然欠佳。因此,目前仍需要探索新的抗抑郁机制。鸢尾素对神经系统的有益作用逐渐被阐明,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或将成为治... 抑郁症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对人们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抗抑郁药种类较多,但临床上抑郁症治疗效果依然欠佳。因此,目前仍需要探索新的抗抑郁机制。鸢尾素对神经系统的有益作用逐渐被阐明,研究发现鸢尾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或将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现有的研究阐释鸢尾素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提出SIRT1/PGC-1α可能介导FNDC5/鸢尾素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神经发生,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鸢尾素及其上下游抗抑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鸢尾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子补肾胶囊延缓SAMP6小鼠增龄性胸腺退化的初探
15
作者 李兆栋 陈银潇 +8 位作者 龚博炀 徐喆 于智先 石悦暄 彭雁飞 边育红 侯云龙 王相玲 赵舒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6-1192,共7页
目的探讨八子补肾胶囊对SAMP6小鼠胸腺退化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SAMP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MP6)和八子补肾治疗组(SAMP6+BZBS),10只SAMR1小鼠设为同源对照组(SAMR1)。SAMP6+BZBS组每日灌胃八子补肾胶囊混悬液(2.... 目的探讨八子补肾胶囊对SAMP6小鼠胸腺退化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SAMP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AMP6)和八子补肾治疗组(SAMP6+BZBS),10只SAMR1小鼠设为同源对照组(SAMR1)。SAMP6+BZBS组每日灌胃八子补肾胶囊混悬液(2.8 g·kg^(-1)),其余两组每日灌胃等量蒸馏水,给药9周后观察各组胸腺形态并计算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胸腺组织结构变化;SA-β-gal染色检测胸腺衰老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胸腺CD3+T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胸腺中p16、Bax、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皮质胸腺上皮细胞比例;ELISA检测胸腺中IL-7水平。结果与SAMP6组小鼠比较,SAMP6+BZBS组胸腺指数明显提高(P<0.05);紊乱的胸腺结构得到明显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比例明显降低(P<0.01);CD3+T细胞比例明显提高(P<0.05);p16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减少(P<0.05);皮质胸腺上皮细胞比例明显提高;IL-7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八子补肾胶囊能够延缓SAMP6小鼠的胸腺退化、抑制胸腺中细胞凋亡、有助于胸腺细胞发育,可能与其提高皮质胸腺上皮细胞比例,促进IL-7分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子补肾胶囊 胸腺退化 免疫衰老 胸腺上皮细胞 IL-7 SAMP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国内外盆底康复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千豪 侯榕洁 傅丽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3-685,共13页
目的 对国内外盆底康复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总结目前盆底功能障碍(PFD)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方法 检索并筛选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与PFD康复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趋势、作者、机构、... 目的 对国内外盆底康复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总结目前盆底功能障碍(PFD)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方法 检索并筛选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与PFD康复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趋势、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 448篇。国内高质量研究文献发表相对较少。研究热点方面,国内外均关注PFD原因、机制、康复技术和评价指标等的研究,但国内研究对PFD的评价指标以及预防普及方面关注度不足。2022年持续出现的关键词为怀孕造成PFD的机制、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盆底肌肉训练的作用和女性生活质量研究,可能为未来研究热点和趋势。结论 盆底康复领域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未来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