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大通地区冬瓜杨扦插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静 《花卉》 202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杨树种群是我省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成林周期短,生态功能显著,在城乡绿化、农田林及荒漠化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青海省大通县实验林场苗圃进行青海大通县宁张公路... 杨树种群是我省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成林周期短,生态功能显著,在城乡绿化、农田林及荒漠化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青海省大通县实验林场苗圃进行青海大通县宁张公路沿线林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加定镇北山黑龙沟林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王沟林区3个林区的无性系扦插苗1年生苗木成活率、生长量对比实验,实验结构表明,黑龙沟的实生苗粗皮冬瓜杨表现好,高生长明显优于青杨雄株,抗病能力方面明显强于青杨雄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杨 扦插繁育 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山地退耕还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吕粉桃 高国雄 +2 位作者 王荣秀 吴海霞 周心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5-138,共4页
土壤渗吸性能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征之一,是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双环渗透仪法,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土壤渗吸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土壤的总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等... 土壤渗吸性能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征之一,是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双环渗透仪法,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土壤渗吸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土壤的总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等物理性状与土壤的稳渗速率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基本呈增大的趋势;土壤渗吸过程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突出表现为初渗速度极大,而随着渗透时间的进行,其逐渐减小直至趋于某一常数亦即稳渗速度的过程;不同退耕年限土壤的渗透性能存在差异,同样渗水量退耕还林土壤最大渗透速率是农耕地的11.37倍,渗透深度为10.59倍。退耕还林后土壤的渗透性能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渗透性 青海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大通不同林地类型林下植被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莉 林莎 +3 位作者 李远航 陈梦飞 贺康宁 童国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5,共11页
为探究青海高寒山区典型退耕林地土壤水分与林下植被及其相互间关系。以青海大通县青海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祁连圆柏林3种典型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原生荒草地为对照,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不同林地类型林下植被和0~200 cm土层... 为探究青海高寒山区典型退耕林地土壤水分与林下植被及其相互间关系。以青海大通县青海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祁连圆柏林3种典型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原生荒草地为对照,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研究不同林地类型林下植被和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及其相互间关系。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林地内土壤水分相对缺乏,林下草本多为披碱草、白莲蒿、早熟禾等旱生植物占明显优势。华北落叶松林下草本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好,青海云杉林次之,祁连圆柏林下植被与荒草地较为接近。2)不同林地类型与荒草地土壤平均含水量由大到小顺序为青海云杉林(23.79%)、荒草地(21.29%)、祁连圆柏林(19.02%)、华北落叶松林(16.93%)。3)对表层土壤(0~20 cm)而言,林地的持水能力均优于荒草地,在20~60 cm土层时青海云杉林地持水能力最好,华北落叶松林地持水能力最差。4)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其生物量和林地土壤含水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5)。且其相互的影响程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断减小,但其作用主要集中于0~120 cm土层土壤水分情况。综上所述,青海云杉可作为营造水源涵养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可作为在土壤水分相对缺乏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主要营林树种,祁连圆柏林下植被与荒草地较为接近,可以有效的形成林草复合结构体系;因此,可将华北落叶松和祁连圆柏作为该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树种,同时兼顾对本地物种的引入,从而加快植被恢复的进程,有助于实现通过植树造林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地类型 土壤水分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的田间药剂防治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玲 刘生梅 +1 位作者 王云 杨海春 《青海农林科技》 2011年第2期52-53,共2页
立枯病是落叶松苗期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危害严重,我圃在2007-2009年,采用多菌灵、甲醛托布津、敌克松、乙磷铝4种内吸杀菌剂土壤消毒和药剂苗期喷雾相结合的方法,防治效果均在81.6%-90.3%,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 落叶松幼苗 立枯病 病原菌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地区金叶垂榆引种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景全 李得俊 汪富存 《青海农林科技》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前城镇绿化树种单一,彩叶绿化乔木树种成为城乡绿化中的点缀佳品,大通地区引种金叶垂榆可为城镇绿化苗木增加了一个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大通引种的金叶垂榆的物候期、生长情况和成活率。
关键词 金叶垂榆 物候期 生长量 成活率 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通地区主要野生观赏乔木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6
作者 刘生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11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通过调查并结合文献罗列了大通地区主要野生观赏乔木种类,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科4属11种。并阐述了资源和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和保护建议。
关键词 观赏乔木 资源 保护 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地区林下鸡养殖技术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海庆 马武星 +1 位作者 张景全 王云 《青海农林科技》 2009年第4期49-53,共5页
充分利用国营林场或农村现有林业资源,发展林下鸡养殖业,是发展立体林业生产、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好办法。
关键词 大通地区 林下鸡 放养技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桥头镇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晋翔 徐守成 刘建宏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B08期63-64,共2页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 ,体现了其文化内涵 ,道路绿化的主体是植物 ,合理选择、科学和艺术地配置植物是实现道路绿化、美化功能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大通县 桥头镇 道路绿化 植物选择 植物配置 城市建设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湿地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设想 被引量:2
9
作者 苏有彪 李满春 +2 位作者 姜秀梅 王丽 冯国云 《青海农林科技》 2000年第3期35-36,共2页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 ,它在维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 1 998、1 999年西宁市湿地资源调查成果 ,详细叙述了我县湿地资源种类、面积、分布以及受危害现状 。
关键词 湿地资源 青海 大通县 开发利用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森林火灾特点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6
10
作者 包文生 林青 车国寿 《青海农林科技》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通过对2001—2005年大通县森林火警火灾特点分析,找出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当前防火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科学判断,提出了森林防火应该调整思路、把握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大通县 火灾特点 森林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做法和措施与对策
11
作者 马爱云 李永良 祁正显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S1期18-19,共2页
本文根据大通县在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中的具体做法和面临的问题 ,就如何稳步推进全县退耕还林 (草 )工程步伐 ,巩固和保护退耕还林成果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与措施。同时 ,还就解决好退耕还林 (草 )工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了具体看法。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生态环境 脱贫致富 战略措施 实施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农业气候特点与马铃薯生产
12
作者 马绍华 王荣秀 李瑛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1期54-55,50,共3页
关键词 大通县 农业气候特点 马铃薯生产 农业气象灾害 春旱 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助南门峡林场次生林抚育间伐效果分析
13
作者 贺永元 蒲文秀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1期22-23,65,共2页
通过1985—1992年的抚育间伐效果进行分析,并针对该场森林资源实际,提出了适宜间伐强度,间隔期及抚育间伐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供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 次生林 抚育间伐 间伐强度 间隔期 南门峡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森林旅游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宏 徐守成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2期33-33,39,共2页
从大通县旅游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本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大通县旅游业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大通县 森林旅游业 旅游资源 资金筹集 生态工程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生红 《绿色科技》 2020年第3期96-97,共2页
指出了樟子松针叶短小、根系深长,耐旱、耐寒、抗风性强,是北方营造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树种。针对青海地区干旱瘠薄阳坡、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大通县实验林场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用山皮土配... 指出了樟子松针叶短小、根系深长,耐旱、耐寒、抗风性强,是北方营造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树种。针对青海地区干旱瘠薄阳坡、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大通县实验林场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用山皮土配制营养土,选择2年以上合格苗培育容器苗上山造林,通过大量数据调查分析,容器苗比常规裸根苗造林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缩短了缓苗期,促进了幼树生长,提出了樟子松适宜生长的海拔高度、造林季节,为今后推广樟子松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抗旱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白桦林改造措施及成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竹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10年第3期86-87,共2页
大通县白桦低效林在白桦林分中占29%,在乔木林中占10.6%,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大通县老爷山公园后山白桦更新造林措施、成效分析,提出白桦林改造的较好途径。
关键词 白桦林改造 措施及成效 分析 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地区芍药栽培技术
17
作者 赵竹梅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1期81-83,95,共4页
芍药是目前花卉市场仅次于牡丹的一种高产值的花卉,无论从产业化生产、观赏栽培,到中药材应用,市场形势一直看好。大通县实验林场芍药产业化栽培试验项目依据计划,在当地收集芍药品种进行选优培育,并引进省外优良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芍药是目前花卉市场仅次于牡丹的一种高产值的花卉,无论从产业化生产、观赏栽培,到中药材应用,市场形势一直看好。大通县实验林场芍药产业化栽培试验项目依据计划,在当地收集芍药品种进行选优培育,并引进省外优良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适合当地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远地区更应加强农业信息工作——对大通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田成津 苏有志 祁正显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3期55-56,共2页
通过对大通县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的思考 ,提出偏远地区更应加强农业信息建设的建议 。
关键词 偏远地区 农业信息工作 农业信息化建设 大通县 信息员队伍建设 网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大果沙棘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武星 张景全 《中国果菜》 2011年第3期20-21,共2页
在青海大通地区,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大果沙棘向阳实生苗进行氮、磷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株高、根径和根长随着过磷酸钙、尿素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过磷酸钙400㎏/hm2,尿素时,株高、根径和根长均达到其最大值,之后随着尿素、过... 在青海大通地区,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大果沙棘向阳实生苗进行氮、磷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株高、根径和根长随着过磷酸钙、尿素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过磷酸钙400㎏/hm2,尿素时,株高、根径和根长均达到其最大值,之后随着尿素、过磷酸钙施用量的增加株高、根径和根长下降或增加缓慢。过磷酸钙400㎏/hm2,尿素150㎏/hm2是向阳大果沙棘最佳基肥配比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沙棘 氮磷肥 配比 植株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现状及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生梅 李海玲 +1 位作者 王云 王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182-182,共1页
简单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并对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遭破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现状 破坏原因 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