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4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智能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29
1
作者 杨素英 尹景鹏 +2 位作者 仲崇权 张立勇 李卓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9,35,共4页
介绍了一种智能酸碱浓度测试仪,给出测量原理和硬件电路。采用桥路和差动放大电路对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信号检测放大,用于酸度传感器的温度补偿。软件校准测量电路的零点和满度,软件校正温度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非线性。采用高阻、低漂... 介绍了一种智能酸碱浓度测试仪,给出测量原理和硬件电路。采用桥路和差动放大电路对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信号检测放大,用于酸度传感器的温度补偿。软件校准测量电路的零点和满度,软件校正温度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非线性。采用高阻、低漂移运放TLC2254组成高阻差动放大电路,用于酸度电极信号测量。印刷电路板上加绝缘环,消除了线路板绝缘电阻对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软件校正电极偏差,给出校准算法。实验数据表明:温度的测量精度小于±0 2℃,酸度的测量精度小于±0 02pH.设计了RS485总线网络通讯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测量 温度补偿 标定 精度 RS485网络 智能酸碱浓度测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Database和ArcSDE的湿地GIS数据库技术研究与应用实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孟华 李晓东 +2 位作者 韩敏 邢军 丁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以松嫩湿地为背景,介绍了GeoDatabase结合ArcSDE技术建立G IS数据库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的理论细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者的改进连接方案;同时将该方法与传统的G IS数据存储方式相比较来说明其先进... 以松嫩湿地为背景,介绍了GeoDatabase结合ArcSDE技术建立G IS数据库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的理论细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者的改进连接方案;同时将该方法与传统的G IS数据存储方式相比较来说明其先进性。进而通过实例证明了此数据库技术在应用系统开发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 GEODATABASE ARCS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音频技术综述 被引量:16
3
作者 殷福亮 汪林 陈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8,共9页
论述了三维音频的基本原理,从头相关传递函数(HRTF)的测量、计算、插值和模型逼近以及串声消除算法与稳健性等方面,综述了信号处理方法在三维音频技术中的应用,总结了当前三维音频技术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最后,对三维音频技术的未来研究... 论述了三维音频的基本原理,从头相关传递函数(HRTF)的测量、计算、插值和模型逼近以及串声消除算法与稳健性等方面,综述了信号处理方法在三维音频技术中的应用,总结了当前三维音频技术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最后,对三维音频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音频 信号处理 头传递相关函数 串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机械系统中微尺度热物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余隽 唐祯安 魏广芬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470,共6页
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是结合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而成的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中薄膜材料的厚度可达到微米、亚微米直至纳米量级。由于微尺度效应 ,薄膜材料的导热规律及其各种热物性参数 (如比热、热导率、热扩散率等 ... 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是结合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制造而成的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中薄膜材料的厚度可达到微米、亚微米直至纳米量级。由于微尺度效应 ,薄膜材料的导热规律及其各种热物性参数 (如比热、热导率、热扩散率等 )与常规材料显著不同。设计MEMS时必须充分考虑微尺度效应 ,并使用合理的热物性参数值 ,才能保证微电子机械系统的热稳定性。本文从理论建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模拟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微尺度薄膜热物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 薄膜 热物性参数 微电子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秋丹 迟忠先 王大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5-848,共4页
为有效选取预测变量和训练模式、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粗集理论和遗传算法选取与负荷相关的预测变量,再选取与预测日相似的训练模式,最后用神经网络对负荷进行预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 为有效选取预测变量和训练模式、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粗集理论和遗传算法选取与负荷相关的预测变量,再选取与预测日相似的训练模式,最后用神经网络对负荷进行预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将该模型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可行的,其与传统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负荷预测模型 粗集 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电力系统 机组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AP核心技术—数据立方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迟忠先 李艳红 张春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6,共3页
:该文从OLAP的基本功能出发,综述了其核心技术-数据立方体(Data Cube)的研究现状,主要讨论了3个方面:数据立方体建模、数据立方体计算和数据立方体操作,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OLAP 数据立方体 多维数据模型 聚集 层次 立方体操作 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聚类的电子商务推荐系统 被引量:15
7
作者 潘宇 林鸿飞 杨志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6,共2页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采用最为广泛和成功的推荐技术,但随着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数目和商品数目的增加,在整个用户空间上搜索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的耗时也急剧增加,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项目类偏好值矩阵聚类的合作推荐方法...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采用最为广泛和成功的推荐技术,但随着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数目和商品数目的增加,在整个用户空间上搜索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的耗时也急剧增加,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项目类偏好值矩阵聚类的合作推荐方法,解决了"冷开始"问题,并且由于只在目标用户所属类别中搜索其最近邻居,减少了搜索空间,有效地提高推荐系统的实时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运动图像的检测与识别技术 被引量:24
8
作者 范莹 郭成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提出了一套检测和识别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物体的算法.该方法在连续3帧视频图像中,分别在第1和第2帧之间、第2和第3帧之间作差分运算,根据未变化区域与运动变化区域服从不同的统计规律设计检测门限,对差分图像作运动变化检测和连通域的识... 提出了一套检测和识别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物体的算法.该方法在连续3帧视频图像中,分别在第1和第2帧之间、第2和第3帧之间作差分运算,根据未变化区域与运动变化区域服从不同的统计规律设计检测门限,对差分图像作运动变化检测和连通域的识别.将检测到的运动变化图像作去噪和空域分割后,再对得到的两幅差分图像作相与运算以确定运动图像的位置,最后再基于运动物体自身的灰度信息,恢复出完整的运动图像.该算法适于应用在实时视频监控场合,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图像 图象检测 图象识别 运动目标提取 视频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继电自整定技术的发展综述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宏源 徐进学 金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PID控制是工业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控制方法,然而由于工业中大时滞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系统的超调量变大,调节时间大大加长,甚至出现振荡、发散,从而使系统的动态品质明显变差.尤其对于工业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系统,大时... PID控制是工业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控制方法,然而由于工业中大时滞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系统的超调量变大,调节时间大大加长,甚至出现振荡、发散,从而使系统的动态品质明显变差.尤其对于工业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系统,大时滞的存在将使系统的响应效果更加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PID控制方法很难满足要求,甚至不能实现系统的稳定.基于以上原因,对PID继电自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几十年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反馈 自整定 幅相裕度 大时滞过程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舱布局CAD系统:Pro/Engineer二次开发若干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威 史彦军 滕弘飞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575-2579,共5页
以简化的国际商业通信卫星(INTELSAT-III)舱内布局设计为背景,探讨基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该CAD系统若干关键技术.包括开发版本和模式的选择、应用程序的界面定制和流程控制、布局子空间的定义与划分、自动装配定位技术的实现以及Pr... 以简化的国际商业通信卫星(INTELSAT-III)舱内布局设计为背景,探讨基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该CAD系统若干关键技术.包括开发版本和模式的选择、应用程序的界面定制和流程控制、布局子空间的定义与划分、自动装配定位技术的实现以及Pro/Engineer软件中各功能模块的外包利用等.上述二次开发技术经该布局系统验证,有助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过程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布局CAD PRO/E 二次开发 子空间划分 自动定位 功能外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变结构 MIS 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迟忠先 王忠 +1 位作者 李晓时 刘润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出了一类变结构MIS的开发模式和相应的工具系统,分析了需求变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构造了MIS开发工具DUTMIS:这种模式可在较大范围内适应需求的变化,从而大大减少开发费用和维护工作量.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 面向对象 变结构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lcode攻击与防范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颖 李祥和 +1 位作者 关龙 崔宝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3-165,168,共4页
针对Windows系统环境下,攻击者通过shellcode代码威胁系统安全的问题,研究shellcode攻击与防范方法。分析shellcode代码的工作原理、攻击过程及多种变化,介绍新型Windows系统采用的GS和ASLR保护对shellcode攻击的防范机制,并通过实验验... 针对Windows系统环境下,攻击者通过shellcode代码威胁系统安全的问题,研究shellcode攻击与防范方法。分析shellcode代码的工作原理、攻击过程及多种变化,介绍新型Windows系统采用的GS和ASLR保护对shellcode攻击的防范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其防范效果。结果证明,实施shellcode攻击需要一定的条件,而GS和ALSR可破坏这些攻击条件的形成,有效阻止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LCODE 代码 编码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调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广芬 唐祯安 +1 位作者 王永强 安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调制技术是改善传感器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几年研究比较活跃。详细分析了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调制技术,并从温度调制方法、动态信号处理技术、调制模式优化以及动态响应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技术... 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调制技术是改善传感器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几年研究比较活跃。详细分析了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调制技术,并从温度调制方法、动态信号处理技术、调制模式优化以及动态响应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技术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温度调制 动态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波束超声波流量计Lamb波发射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明伟 王芳 张波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8-532,共5页
宽波束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是超声波流量计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专门针对管道流量测量的宽波束理论研究较少.为此,在建立管道声路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管道流量测量的Lamb波的色散方程,给出了在管道中通过调整超声波发射频率激发Lamb... 宽波束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是超声波流量计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专门针对管道流量测量的宽波束理论研究较少.为此,在建立管道声路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管道流量测量的Lamb波的色散方程,给出了在管道中通过调整超声波发射频率激发Lamb波的方法,并分析了在该条件下管道中的声场分布,从而建立了一套管道Lamb波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了验证管道Lamb波理论的实验方案,实验数据与理论推导基本吻合,因此从实验角度验证了管道Lamb波理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波束 超声波流量计 Lamb波发射技术 色散方程 声场分布 声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束的整形技术 被引量:24
15
作者 林勇 胡家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本文简要概括了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就几种典型的光束整形技术,如非球面透镜组整形、微透镜阵列整形、衍射光学元件整形、双折射透镜组整形、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和圆锥镜等整形技术作了分类评述和讨论。介绍了各种整形的... 本文简要概括了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就几种典型的光束整形技术,如非球面透镜组整形、微透镜阵列整形、衍射光学元件整形、双折射透镜组整形、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和圆锥镜等整形技术作了分类评述和讨论。介绍了各种整形的技术特点和实现方法,指出了这些整形技术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它们的可能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高斯光束 强度分布均匀化 长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RoF光通信系统中外调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川 金明录 郝育闻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1,共3页
从理论和仿真两个角度分析了毫米波的两种光外调制生成方式DSB和SSB。通过眼图分析表明,受光纤色散的影响,DSB调制方式导致毫米波信号功率随传输距离的增大呈现周期性衰减,不适于长距离传输。SSB调制方式能够有效的抑制色散导致的毫米... 从理论和仿真两个角度分析了毫米波的两种光外调制生成方式DSB和SSB。通过眼图分析表明,受光纤色散的影响,DSB调制方式导致毫米波信号功率随传输距离的增大呈现周期性衰减,不适于长距离传输。SSB调制方式能够有效的抑制色散导致的毫米波功率损耗,适于长距离传输。最后针对采用SSB方式传输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F 双边带调制 单边带调制 毫米波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层协议分析的文件共享服务监听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单世民 卢湖川 刘志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9-753,共5页
针对文件共享服务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使用应用层协议分析方法对文件共享服务进行监听的技术.系统在普通PC机上通过软件的形式,应用C++语言编程实现,提高了网络共享监听系统的效率,使其在软件形式实现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验... 针对文件共享服务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使用应用层协议分析方法对文件共享服务进行监听的技术.系统在普通PC机上通过软件的形式,应用C++语言编程实现,提高了网络共享监听系统的效率,使其在软件形式实现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性能.实验结果证实了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共享 应用层协议 C++语言 软件 监听 PC机 网络共享 服务 技术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生物芯片微加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文波 闫卫平 郭吉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3,共4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在生命科学研究及诸多相关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PCR生物芯片是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的能够实现PCR扩增反应的微装置。文中给出了基于MEMS技术的PCR生物芯片的微加工技术及加工方法 ,特别对集成在芯片上的加热器...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在生命科学研究及诸多相关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PCR生物芯片是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的能够实现PCR扩增反应的微装置。文中给出了基于MEMS技术的PCR生物芯片的微加工技术及加工方法 ,特别对集成在芯片上的加热器及温度传感器的微加工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并对它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全分析系统 PCR 微加工技术 生物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海冰物理数据的解释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志军 董西路 +1 位作者 张占海 卢鹏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8-345,共8页
2003年7—9月间,为了探讨北冰洋海冰变化同气候的关系,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海冰物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海洋、大气边界层进行系列合作观测。观测的冰形态、海洋和气象要素将用于确定调查期间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热力和动力交换。本次考... 2003年7—9月间,为了探讨北冰洋海冰变化同气候的关系,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海冰物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海洋、大气边界层进行系列合作观测。观测的冰形态、海洋和气象要素将用于确定调查期间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热力和动力交换。本次考察获得的冰物理性质方面的原始观测数据将在中国南北极考察网公布。为了方便各方人员使用这些数据,本文给出这套资料的描述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物理性质 北极 科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调制传递函数测量的处理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怡 宋敏 +1 位作者 李叶芳 胡家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00-705,共6页
调制传递函数( M 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 T F)是评价成像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介绍了用 M T F来评价 C C D 的质量方法,给出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讨论了 C C D 接收正弦... 调制传递函数( M 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 T F)是评价成像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介绍了用 M T F来评价 C C D 的质量方法,给出调制传递函数的测量方法,讨论了 C C D 接收正弦光栅图样后的数据采集、转换及处理技术. 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成本低、简便易测、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调制传递函数 测量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