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监视学说最早是由Ehrlich于1909年提出的,其认为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作用是识别并清除肿瘤,之后又不断有学者( Burnet and Thomas )完善免疫监视学说理论,认为免疫系统能够清除新生的肿瘤病变[1]。而肿瘤能够逃避免疫监视则...免疫监视学说最早是由Ehrlich于1909年提出的,其认为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作用是识别并清除肿瘤,之后又不断有学者( Burnet and Thomas )完善免疫监视学说理论,认为免疫系统能够清除新生的肿瘤病变[1]。而肿瘤能够逃避免疫监视则被视为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2]。尽管免疫监视理论目前仍有争议,T细胞在体内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却已得到公认[3,4]。本文将针对T细胞和肿瘤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为理解肿瘤如何逃避T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运用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通过同源建模及分子动力学优化获得柞蚕小吐白水软化病毒(Ap IV)3C蛋白酶的3D结构;通过分子对接对天然产物库进行虚拟筛选,得到1个Ap IV 3C蛋白酶的有效抑制剂3',4',5,7-四羟基异黄酮(Orobol).分...运用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通过同源建模及分子动力学优化获得柞蚕小吐白水软化病毒(Ap IV)3C蛋白酶的3D结构;通过分子对接对天然产物库进行虚拟筛选,得到1个Ap IV 3C蛋白酶的有效抑制剂3',4',5,7-四羟基异黄酮(Orobol).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结果进一步证明Orobol能稳定结合于Ap IV 3C蛋白酶的结合口袋处.体内外的Ap IV病毒抑制实验结果表明,Orobol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展开更多
文摘免疫监视学说最早是由Ehrlich于1909年提出的,其认为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作用是识别并清除肿瘤,之后又不断有学者( Burnet and Thomas )完善免疫监视学说理论,认为免疫系统能够清除新生的肿瘤病变[1]。而肿瘤能够逃避免疫监视则被视为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2]。尽管免疫监视理论目前仍有争议,T细胞在体内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却已得到公认[3,4]。本文将针对T细胞和肿瘤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为理解肿瘤如何逃避T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提供参考。
文摘运用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通过同源建模及分子动力学优化获得柞蚕小吐白水软化病毒(Ap IV)3C蛋白酶的3D结构;通过分子对接对天然产物库进行虚拟筛选,得到1个Ap IV 3C蛋白酶的有效抑制剂3',4',5,7-四羟基异黄酮(Orobol).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结果进一步证明Orobol能稳定结合于Ap IV 3C蛋白酶的结合口袋处.体内外的Ap IV病毒抑制实验结果表明,Orobol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