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外观自动评价方法
1
作者 李宝军 王浩东 +1 位作者 缪心皓 宋明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1-2000,共10页
针对汽车外观设计过程中评价置信度与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汽车外观设计评价方法。收集并整理了大规模汽车外观多视角图片数据及基于用户、专家视角所对应的评分、评论信息,对评分信息采用考虑评分置信度的综合加权评... 针对汽车外观设计过程中评价置信度与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汽车外观设计评价方法。收集并整理了大规模汽车外观多视角图片数据及基于用户、专家视角所对应的评分、评论信息,对评分信息采用考虑评分置信度的综合加权评分机制进行处理;筛选评论信息采用感性意象词汇提取方法,用评分、感性意象词汇对相应的车型图片进行标注,创建了汽车外观评价数据集(DATE2022),数据集包括基于用户及专家视角的汽车外观评分数据集和感性意象评价数据集。对用户、专家评分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回归方法得到用户及专家两个自动评分机,对用户、专家感性意象评价数据集采用多标签分类方法得到用户及专家两个感性意象评价机,采用特征可视化方法定位用户、专家感兴趣的外观显著性特征区域。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汽车外观设计提供用户和专家两方面的量化评分、品牌基因、感性意象等自动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设计 深度学习 量化评价 评价置信度 感性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GAN的汽车CAN网络入侵检测数据增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想 刘蓬勃 +2 位作者 赵剑 范科峰 李琳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4-1402,1456,共10页
针对目前汽车CAN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因攻击样本缺少而导致数据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GAN的CAN入侵检测数据增强方法,引入one-hot编码将CAN报文特征图像化,结合构建的生成对抗网络,生成与真实攻击格式一致且内容差异的有效样本。通过... 针对目前汽车CAN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因攻击样本缺少而导致数据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GAN的CAN入侵检测数据增强方法,引入one-hot编码将CAN报文特征图像化,结合构建的生成对抗网络,生成与真实攻击格式一致且内容差异的有效样本。通过采集实车数据作为真实样本进行训练,从特征图、t-SNE可视化、统计学分析和分类器验证角度验证了所生成的增强数据集的实用性,可提高入侵检测分类器准确率;与传统过采样算法含随机过采样(ROS)、合成少数过采样(SMOTE)、SMOTE-ENN、自适应合成过采样(ADASYN)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控制器局域网络 入侵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纯跟踪的低速智能汽车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卫东 张超 +4 位作者 江会华 关龙新 曹天恒 张忠 吴晓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983-10992,共10页
传统纯跟踪控制器在面向实际应用时往往难以较好地处理传感器信号延时、执行器响应滞后等因素带来的控制滞后问题以及欠缺内外部扰动干预下的自主抗干扰能力;同时在跟踪临近终点的目标点时,因前视距离作为控制律的分母且逐渐减小,导致... 传统纯跟踪控制器在面向实际应用时往往难以较好地处理传感器信号延时、执行器响应滞后等因素带来的控制滞后问题以及欠缺内外部扰动干预下的自主抗干扰能力;同时在跟踪临近终点的目标点时,因前视距离作为控制律的分母且逐渐减小,导致输入转角值发生突变且伴随方向盘出现不稳定地晃动现象,影响行驶稳定性及人员乘坐体验感。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纯跟踪的路径跟踪控制器。首先,构建了纯跟踪控制器的基础模型并为改善纯跟踪控制的滞后影响,建立了一种结合规划路径和规划速度信息的道路预瞄模型。然后考虑系统因内部及外部环境影响产生的未知干扰并设计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nonlinear expanded state observer,NESO)进行扰动估计及实时补偿,以提升纯跟踪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并进一步通过转向稳定调节模型以改善纯跟踪控制器临近终点时的转角突变问题。最终,基于软件在环动力学仿真平台以不同初始航向及存在初始偏差工况下测试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在实车平台进行闭环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纯跟踪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精度和转向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路径跟踪 改进纯跟踪 道路预瞄 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野车轮毂电机壳体强度仿真与拓扑优化设计
4
作者 亓昌 马远航 +2 位作者 杨立宁 杨姝 王勃龙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58,共10页
针对某越野车轮毂电机壳体断裂和减重问题,进行了结构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首先,构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确定轮毂电机壳体的载荷边界条件。其次,基于壳体与相连接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电机壳体与悬架系... 针对某越野车轮毂电机壳体断裂和减重问题,进行了结构强度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首先,构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确定轮毂电机壳体的载荷边界条件。其次,基于壳体与相连接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电机壳体与悬架系统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随后,利用OptiStruct软件平台,以结构柔度最小化为目标,以优化前后体积比和最大应力为约束,建立电机壳体在多种典型工况下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材料分布方案。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现有设计,优化后的轮毂电机壳体结构应力降低40%以上,质量减轻了2.6%,解决了原有的断裂问题,消除了应力集中现象,为类似结构的轮毂电机壳体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车 轮毂电机壳体 有限元仿真 拓扑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机填料改性PLA材料3D打印试件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宏帆 徐金亭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以ZnO,TiO_(2),Al_(2)O_(3)和ZrO_(2)这4种纳米材料作为改性填充材料,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制备出4种改性材料,使用3D打印机打印拉伸试件,并对拉伸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了4种改性材料与纯PLA材料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杨氏模... 以ZnO,TiO_(2),Al_(2)O_(3)和ZrO_(2)这4种纳米材料作为改性填充材料,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制备出4种改性材料,使用3D打印机打印拉伸试件,并对拉伸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了4种改性材料与纯PLA材料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杨氏模量及断后伸长率.结果表明:与纯PLA材料相比,纳米无机填料与PLA的共混会使改性材料的抗拉强度、杨氏模量和断后伸长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ZrO_(2)对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改性后材料的抗拉强度为24.77 MPa,提高了54.43%,断后伸长率为5.04%,提高了35.85%;ZnO对杨氏模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改性后材料的杨氏模量为697.36 MPa,提高了59.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改性 聚乳酸 力学性能 纳米无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G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雅夫 连静 李启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4-1168,共5页
在搭建并联式ISG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试验台架之前,为确定优化的电机和电池参数,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需要对HEV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因此,基于Simulink建立了ISGHEV的整车模型,在分析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城市工况使用条... 在搭建并联式ISG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试验台架之前,为确定优化的电机和电池参数,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需要对HEV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因此,基于Simulink建立了ISGHEV的整车模型,在分析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城市工况使用条件的基于逻辑门限值的瞬时优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能够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降低排放;得到优化的系统参数,为搭建样车试验台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ISG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 后向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弯道防侧滑/侧翻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烈 黄晓慧 +2 位作者 葛平淑 赵一兵 李琳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9-585,共7页
对自动化公路系统弯道上汽车防侧滑/侧翻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在汽车驶入弯道前计算安全车速,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采用积分反推方法设计了直道制动减速阶段的速度控制器,通过引入虚拟控制变量设计了弯道车道保持阶段的位姿控制器.根据车... 对自动化公路系统弯道上汽车防侧滑/侧翻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在汽车驶入弯道前计算安全车速,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采用积分反推方法设计了直道制动减速阶段的速度控制器,通过引入虚拟控制变量设计了弯道车道保持阶段的位姿控制器.根据车辆动力学简化模型设计了动力学控制器进行仿真试验,车辆以安全车速通过弯道.试验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快速、准确跟踪和全局稳定的特性,能有效避免发生侧滑/侧翻的危险工况,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和方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辅助驾驶 侧滑 侧翻 积分反推方法 制动减速 车道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碰撞安全性的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宏图 申国哲 +3 位作者 胡平 杨姝 刘波 周定陆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9-382,386,共5页
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同时,还要保证其碰撞的安全性,为此提出了基于碰撞的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以某轿车为例,在保证刚度和模态的前提下,对车身零件的厚度进行敏感度分析,以车身质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对车身零件的厚度进行优化计算... 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同时,还要保证其碰撞的安全性,为此提出了基于碰撞的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以某轿车为例,在保证刚度和模态的前提下,对车身零件的厚度进行敏感度分析,以车身质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对车身零件的厚度进行优化计算,根据零件的可制造性和加工成本对优化的零件厚度进行调整。应用有限元和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对整车及乘员约束系统的正面碰撞进行模拟计算,对轻量化的设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碰撞结果对优化的车身零件厚度进行调整,使轻量化的车身满足碰撞安全性的要求,验证了基于碰撞的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设计 车身 碰撞安全性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和碰撞仿真的汽车车身轻量化优化设计 被引量:38
9
作者 叶辉 胡平 +3 位作者 申国哲 孙宏图 刘波 周定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2,27,共6页
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和侧面碰撞的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首先以车身结构零件的板厚为设计变量,以白车身的模态和刚度为约束条件,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分析了零件板厚关于车身模态和刚度的灵敏度。选取对车身模态和刚度以及抗... 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和侧面碰撞的汽车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首先以车身结构零件的板厚为设计变量,以白车身的模态和刚度为约束条件,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分析了零件板厚关于车身模态和刚度的灵敏度。选取对车身模态和刚度以及抗撞性不敏感的车身零件的板厚,进行以白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计算。优化结果使车身减轻14.8 kg。对轻量化后的整车和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了侧面碰撞的模拟计算,并与轻量化前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整车耐撞性和乘员的安全性进行对比校核,根据碰撞结果对车身零部件的厚度进行了再调整。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车身满足碰撞安全性的要求,假人的C-NCAP得分也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车身 轻量化 灵敏度 侧面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伟 周雅夫 王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9-402,共4页
文中介绍了电动汽车上的各种电磁干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在高频开关动作时产生很高的电流、电压峰值,在电池、逆变器和电机与底盘之间形成共模和差模干扰,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而进一步产生干扰;详细分析了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提出抑制差... 文中介绍了电动汽车上的各种电磁干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在高频开关动作时产生很高的电流、电压峰值,在电池、逆变器和电机与底盘之间形成共模和差模干扰,并向空间辐射电磁波而进一步产生干扰;详细分析了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提出抑制差模、共模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方法及提高CAN抗干扰能力的措施;试验证明这些方法和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磁兼容性 电磁干扰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多媒体应用平台的汽车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连静 宗云鹏 李琳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采用以TI达芬奇技术芯片为核心处理器的硬件平台,以依据硬件裁剪定制的Linux系统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汽车安全系统.该系统具有超速预警、安全车距预警、事故求助、车辆位置获取和车辆防盗、防抢等功能,且系统体积小、功... 采用以TI达芬奇技术芯片为核心处理器的硬件平台,以依据硬件裁剪定制的Linux系统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汽车安全系统.该系统具有超速预警、安全车距预警、事故求助、车辆位置获取和车辆防盗、防抢等功能,且系统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易于功能扩展和升级,在高速公路上开展安全监测试验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漏检率低于5%,误检率低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计算机视觉 行车检测 超速预警 事故求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汽车LED前照灯散热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文彬 张玉龙 +1 位作者 张伟 张红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28-2733,共6页
为解决汽车用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问题,将散热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对某LED车灯散热器进行参数化建模,利用仿真软件对每一组散热器进行热力学仿真分析,并结合汽车静止和行驶两种工况,通过改变不同参数的参数值研究该参数对散热器散热效能的影... 为解决汽车用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问题,将散热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对某LED车灯散热器进行参数化建模,利用仿真软件对每一组散热器进行热力学仿真分析,并结合汽车静止和行驶两种工况,通过改变不同参数的参数值研究该参数对散热器散热效能的影响。根据参数值—温度曲线选定最合适的参数值,以此对散热器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实物加工并设计实验平台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了优化参数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前照灯 散热分析 优化设计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动系统效率最优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连静 韩虎 +2 位作者 李琳辉 周雅夫 冯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670,共5页
针对现有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存在功率损失大、系统效率低、润滑条件恶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效率最优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动力系统各部件的结构与效率特性,制定出所有可能的工作模式,然后构建出各模式下的效率评估方... 针对现有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存在功率损失大、系统效率低、润滑条件恶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效率最优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动力系统各部件的结构与效率特性,制定出所有可能的工作模式,然后构建出各模式下的效率评估方程,依据需求扭矩和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得出系统最高效率下对应的发动机转矩和电机转矩分配情况,以控制发动机和电机相应转矩输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整个动力系统总体效率最高,减少了系统功率损失,降低了整车的燃油消耗,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润滑条件和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系统效率 控制策略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镁合金车身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宏图 申国哲 +3 位作者 胡平 杨姝 刘波 周定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共3页
常温条件下对AZ61镁合金进行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镁合金材料的力学特性。采用镁合金结构对某轿车车身前端进行轻量化的改进设计,显著降低了车身质量。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原车身和镁合金车身的刚度和模态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对原车和镁合... 常温条件下对AZ61镁合金进行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镁合金材料的力学特性。采用镁合金结构对某轿车车身前端进行轻量化的改进设计,显著降低了车身质量。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原车身和镁合金车身的刚度和模态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对原车和镁合金车身的正面碰撞进行模拟计算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镁合金车身的刚度、模态和碰撞的安全性满足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车身 正面碰撞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赵艳荣 胡平 +1 位作者 梁继才 张文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98,共4页
节能减排是当前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使汽车轻量化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从材料、设计和成型工艺3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国内汽车工业... 节能减排是当前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使汽车轻量化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从材料、设计和成型工艺3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国内汽车工业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发展建议,并展望了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汽车工业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维打印的壳状结构汽车及部件模型轻量化建模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胜法 李宝军 +2 位作者 吕掌权 张龙飞 罗钟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8-973,共6页
针对壳状模型轻量化设计和模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扩散的壳状汽车模型轻量化方法,并利用三维打印在个性化方面的优势建立具有数值模型模拟、三维打印,以及工程验证的一整套汽车轻量化建模系统.首先对模型进行特征分析和提取;然后在给... 针对壳状模型轻量化设计和模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扩散的壳状汽车模型轻量化方法,并利用三维打印在个性化方面的优势建立具有数值模型模拟、三维打印,以及工程验证的一整套汽车轻量化建模系统.首先对模型进行特征分析和提取;然后在给定特征约束和受力工况(外力)条件下,通过热扩散对受力分布进行模拟,并将模拟数值与模型厚度进行对应,得到初步优化模型;进一步,通过三维打印得到实体实验模型,并对实验模型进行工程受力验证,进而根据工程验证情况调整热扩散程度,使得优化模型的厚度更加逼近实际受力要求;最后通过循环迭代方式得到满足受力要求的重量优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实际受力情况下减重达30%,并大大缩短了壳状汽车模型研发周期,是有效且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建模 壳状结构 热扩散 三维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的电动汽车白车身优化设计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伟 侯文彬 胡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48,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的独特承载要求,提出一种结合拓扑优化和车身尺寸优化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电动汽车为实例,通过建立白车身拓扑优化模型、有限元概念模型、尺寸优化模型和样车制造,进行了从整车拓扑结构到车身梁截面的优化设计过程,实现... 针对电动汽车的独特承载要求,提出一种结合拓扑优化和车身尺寸优化的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电动汽车为实例,通过建立白车身拓扑优化模型、有限元概念模型、尺寸优化模型和样车制造,进行了从整车拓扑结构到车身梁截面的优化设计过程,实现了电动汽车白车身的正向设计.在优化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以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同时作为优化目标,白车身质量最小作为优化约束,选取了灵敏度较高的梁作为变量进行多目标优化.通过与样车参数的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设计和工艺要求,实现轻量化设计,对提高白车身设计效率和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遗传算法 电动汽车 白车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外覆盖件表面凹陷与畸变的实验与仿真 被引量:17
18
作者 付争春 马俊山 +2 位作者 胡平 王惠平 赵坤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8,43,共6页
剧烈的市场竞争驱使汽车制造商从各方面设法提高其产品的质量。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要求必须是光洁无瑕。可是由于制造过程的原因,在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上还经常出现一些缺陷。在研究中,设计并制造了4种... 剧烈的市场竞争驱使汽车制造商从各方面设法提高其产品的质量。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要求必须是光洁无瑕。可是由于制造过程的原因,在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上还经常出现一些缺陷。在研究中,设计并制造了4种不同的实验模具,实验模具中包含了在汽车外覆盖件容易产生表面畸变的典型的反拉延特征。通过冲压实验,观察到表面缺陷的产生,并搜集产生表面缺陷处的应变及位移的历史数据,及在畸变区域的接触压力的数据。同时,还进行了冲压过程的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冲压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冲压实验成功复制了在汽车外覆盖件上经常出现的表面缺陷,为进一步研究在汽车外覆盖件的"A"级表面上产生表面凹陷与畸变的根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外覆盖件 “A”级表面 表面缺陷 表面凹陷 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多胞结构的汽车吸能盒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星 于野 +1 位作者 张伟 侯文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1-336,共6页
为改善汽车吸能盒在低速碰撞情况下的力学表现,将一种新型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多胞结构设计为汽车前纵梁的吸能盒.通过对新型负泊松比多胞结构形状参数的研究,确立了多胞结构中特定的元胞几何参数及元胞层数作为优化变量,结构质量以及所... 为改善汽车吸能盒在低速碰撞情况下的力学表现,将一种新型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多胞结构设计为汽车前纵梁的吸能盒.通过对新型负泊松比多胞结构形状参数的研究,确立了多胞结构中特定的元胞几何参数及元胞层数作为优化变量,结构质量以及所吸收的能量作为优化目标.首先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的方法在变量空间内进行样本点的选取并采用ABAQUS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然后由Isight软件根据样本点的计算结果对优化变量与优化目标建立三阶响应面模型,最终采用NCGA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进行RCAR(Research Council for Automobile Repairs)标准模型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这一新型负泊松比吸能盒可以在较小的质量下满足RCAR低速碰撞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吸能盒 多胞结构 RCAR标准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覆盖件工艺补充面参数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玉琳 龚科家 +1 位作者 郭威 胡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9-532,共4页
工艺补充面设计的合理性,是保证覆盖件成形质量的重要条件。工艺补充曲面设计和修改的便利性,是提高设计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建立可修改特征参数的截面线类型库,用双向NURBS蒙皮法分片生成工艺补充面的方法和流程,开发了相应的... 工艺补充面设计的合理性,是保证覆盖件成形质量的重要条件。工艺补充曲面设计和修改的便利性,是提高设计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建立可修改特征参数的截面线类型库,用双向NURBS蒙皮法分片生成工艺补充面的方法和流程,开发了相应的参数化设计模块。在此基础上可以快速实现基于用户控制的工艺补充面的参数化设计和修改。通过对汽车某些零件等实际覆盖件生成工艺补充面的数值仿真验证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覆盖件 模面工程 参数化设计 工艺补充 双向NUBBS蒙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