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寡糖偶联链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徐田田 王咪 +3 位作者 董佳彤 许馨 许云舒 许青松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了提高壳寡糖(COS)的抗菌活性,本研究以壳寡糖和链霉素为原料,制备壳寡糖链霉素衍生物(COS-S),并进一步研究其抗菌活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衍射对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利用牛津杯法和生长曲线法研究其对... 为了提高壳寡糖(COS)的抗菌活性,本研究以壳寡糖和链霉素为原料,制备壳寡糖链霉素衍生物(COS-S),并进一步研究其抗菌活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衍射对衍生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利用牛津杯法和生长曲线法研究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壳寡糖成功偶联链霉素,得到壳寡糖链霉素衍生物。壳寡糖链霉素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壳寡糖链霉素衍生物抑菌效果优于壳寡糖。研究结果为探索壳寡糖衍生物作为新型抗菌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链霉素 衍生物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陶亚冉 郭德雨 +4 位作者 买小波 谢以馨 杨馨源 石悦炜 金黎明 《农畜产品加工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本研究系统开发辽宁省大连市五味子内生真菌资源,旨在挖掘新型天然抗氧化剂。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辽宁大连采集的五味子样品中分离内生真菌,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纯化后,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体外抗氧化活... 本研究系统开发辽宁省大连市五味子内生真菌资源,旨在挖掘新型天然抗氧化剂。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辽宁大连采集的五味子样品中分离内生真菌,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纯化后,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五味子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2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观察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出3株优势菌: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S1、厚垣镰孢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S10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W6;3株内生真菌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浓度成正比,其中菌株W6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本研究结果为寻找新型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大肠杆菌的海洋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彤 金黎明 +4 位作者 俞勇 宫小明 权春善 赵晶 侯熙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46,共4页
该研究采用涂布平板法、对峙培养法及琼脂扩散法从北冰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一株菌株,通过对其菌株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其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以及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进行分类鉴... 该研究采用涂布平板法、对峙培养法及琼脂扩散法从北冰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筛选出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一株菌株,通过对其菌株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其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以及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进行分类鉴定,并进行了抑菌谱研究。结果表明,从北冰洋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97株菌株,其中21株菌株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且1株菌株拮抗效果最好,编号为105号,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3±1.0)mm。该菌株被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抗菌谱较为广泛,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都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海洋微生物 分离 16S rDNA鉴定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粉剂中菌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婉萍 赵晶 +2 位作者 栾春雨 郭湾 权春善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8,共10页
对两种市售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粉剂中微生物菌种进行鉴定。利用平板分离技术对粉剂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进行了形态学观察、16S rDNA和2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粉剂中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S1粉剂... 对两种市售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粉剂中微生物菌种进行鉴定。利用平板分离技术对粉剂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进行了形态学观察、16S rDNA和2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粉剂中菌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S1粉剂中鉴定出5株芽孢杆菌和2株酵母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葡萄牙棒孢酵母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S2粉剂中鉴定出3株芽孢杆菌、1株放线菌、2株酵母菌和3株肠球菌,分别为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或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芬氏纤维微菌、酿酒酵母、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鹑鸡肠球菌、屎肠球菌或乳酸肠球菌。明确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粉剂的菌群结构,为同类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复合微生物粉剂 菌群结构 鉴定 16S RDNA 2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烈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裂解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侯忠余 李传友 +2 位作者 朱成林 于基成 唐俊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3-120,共8页
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宿主菌从奶牛养殖场污水中分离到1株烈性噬菌体P65。透射电镜表明,噬菌体P65头部呈多面体结构,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噬菌体P65最佳感染复数... 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为宿主菌从奶牛养殖场污水中分离到1株烈性噬菌体P65。透射电镜表明,噬菌体P65头部呈多面体结构,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噬菌体P65最佳感染复数为0.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噬菌体P65潜伏期为10 min,裂解周期为90 min,裂解量为35.46 PFU/cell。在pH 4~10和温度30~45℃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裂解活性。紫外线照射70 min后,噬菌体P65效价由1.91×10^(8)PFU/mL降至2.65×10^(4)PFU/mL。经噬菌体处理48 h后,菌株MRSA 2和MRSA 24的生物被膜清除率分别为91.3%和92.2%。在25℃条件下,噬菌体P65在牛奶和牛肉细菌污染模型中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研究表明噬菌体P65具有较宽的宿主谱和稳定的裂解杀菌能力,在清除生物被膜和食品抗菌方面有一定的运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性噬菌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朱金艳 于思梦 +6 位作者 吕敬章 朴永哲 杨希国 吕日丰 陈思 王月华 麻丽丹 《中国果菜》 2021年第3期41-47,共7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引起人类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食用感染NoV的果蔬而患病的病例日渐增多,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果蔬基质的特殊性和低剂量感染等特点,给食源性NoV的检测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大量分析研究国内...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引起人类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食用感染NoV的果蔬而患病的病例日渐增多,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果蔬基质的特殊性和低剂量感染等特点,给食源性NoV的检测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大量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果蔬中NoV的分离、富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为果蔬中NoV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探索果蔬中NoV检测的新方法,防范NoV的污染和感染,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诺如病毒 洗脱 富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铜绿假单胞菌南极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谱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红丽 杨佳夷 +4 位作者 郑立 黄杨竹 石悦炜 徐麓凯 金黎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该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南极团结湖沉积物中分离、纯化南极微生物,采用双层平板法和琼脂扩散法从中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的拮抗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其抑菌谱。结果表明,共... 该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南极团结湖沉积物中分离、纯化南极微生物,采用双层平板法和琼脂扩散法从中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的拮抗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其抑菌谱。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出64株南极微生物,8株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NO.TJ31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2.3±0.7)mm,经鉴定,其为弗氏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frigidaeris),菌株NO.TJ3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副溶血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团结湖沉积物 铜绿假单胞菌 拮抗菌株 分离 筛选 鉴定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副溶血弧菌海洋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抑菌谱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麓凯 刘一平 +3 位作者 韩袁彤 黄杨竹 石悦炜 金黎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1-65,共5页
该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分离纯化海洋微生物,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拮抗菌株进行初筛,琼脂扩散法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 该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分离纯化海洋微生物,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拮抗菌株进行初筛,琼脂扩散法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研究其抑菌谱。结果表明,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共分离纯化出115株微生物,经过初筛,得到10株有抑制效果的拮抗菌,经过复筛得到1株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好抑制效果的菌株,编号为NO.5.10.1-1,抑菌圈直径为(18.50±0.28)mm,该菌被鉴定为中村芽孢杆菌(Bacillus nakamurai)。除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外,该菌对7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沉积物 副溶血弧菌 分离 筛选 鉴定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蒋旭 熊思国 +2 位作者 彭丽 姜爱丽 胡文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121,共7页
目的通过介绍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进展,为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在鲜切果蔬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通过研究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的作用机理,并综述国内外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对鲜切果蔬品质影响的文献... 目的通过介绍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进展,为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在鲜切果蔬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通过研究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的作用机理,并综述国内外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对鲜切果蔬品质影响的文献,分析其在鲜切果蔬中的保鲜抑菌效果,并介绍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安全性,研究其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前景。结果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鲜切果蔬中微生物的生长,并保持鲜切果蔬的品质。结论姜黄素介导光动力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杀菌手段,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光动力技术 鲜切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丁香假单胞菌海洋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杨竹 石悦炜 +4 位作者 宋红丽 何鑫颖 李相达 赵敬哲 金黎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1-115,共5页
该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分离纯化海洋微生物,首先采用滤纸片法对丁香假单胞菌拮抗菌株进行初筛,然后采用牛津杯法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最后研究其抑菌谱... 该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分离纯化海洋微生物,首先采用滤纸片法对丁香假单胞菌拮抗菌株进行初筛,然后采用牛津杯法进行复筛,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最后研究其抑菌谱。结果表明,从印度洋沉积物中共分离纯化出115株微生物,经过初筛得到33株丁香假单胞菌拮抗菌株,再经过复筛后,筛选出一株对丁香假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编号为NO.4.1.3-1,其抑菌圈直径达(12.63±0.06)mm。该菌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除屎肠球菌外,该菌对8株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沉积物 丁香假单胞菌 分离 筛选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病虫冻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黎明 李宪民 +2 位作者 侯熙彦 赵晶 权春善 《现代园艺》 2021年第9期76-77,共2页
软枣猕猴桃果实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广泛的种植前景。相对于大多数树种来说,软枣猕猴桃的抗病虫害、抗冻害性较强。综述了软枣猕猴桃常见的病虫害、冻害等分类以及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病虫害 冻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沙棘叶片和果实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的比较
12
作者 赵鑫丹 张东为 +3 位作者 姜鑫 杜维 阮成江 戈素芬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目的】为沙棘酚酸和黄酮资源开发利用及定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个沙棘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质联用(HPLC-MS/MS)方法检测各品种叶片和果实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及其含量,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在11个沙棘品种叶片... 【目的】为沙棘酚酸和黄酮资源开发利用及定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个沙棘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质联用(HPLC-MS/MS)方法检测各品种叶片和果实中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及其含量,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在11个沙棘品种叶片中均可检测出阿魏酸、香草酸、对香豆酸等10种酚酸类成分,总含量为1032.466~3354.984μg/g,其中‘中红果’(3354.984μg/g)和‘201309’(2066.444μg/g)叶片中总酚酸含量最高,沙棘叶片主要酚酸类成分为阿魏酸、香草酸、对香豆酸和没食子酸;在11个沙棘品种叶片中均可检测出芦丁、表没食子儿茶素、槲皮素等8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181.359~617.098μg/g,以芦丁为主要成分,总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同样为‘中红果’(617.098μg/g)和‘201309’(451.432μg/g)。在11个品种果实中可检测出原儿茶酸、丁香酸、对香豆酸、没食子酸、咖啡酸5种酚酸类成分,总含量为25.002~98.009μg/g,‘杂雌优10号’(98.009μg/g)和‘201308’(77.503μg/g)果实中酚酸含量较高,对香豆酸为主要酚酸类成分;在11个品种果实中均可检测出8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为54.219~351.622μg/g,‘201301’(351.622μg/g)和‘201308’(189.981μg/g)果实中含量较高,主要黄酮类成分同样为芦丁。【结论】‘中红果’和‘201309’可被作为沙棘叶片酚酸类和黄酮类种质资源,‘杂雌优10号’‘201308’‘201301’可被作为沙棘果实酚酸类和黄酮类种质资源进行定向培育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液质联用技术 酚酸类成分 黄酮类成分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潜在食物中毒威胁源重组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去折叠及聚合过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骥 田万帆 +3 位作者 唐俊妮 陈娟 赵燕英 于基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2-45,共14页
热失活工艺是降低加工食品中潜在的细菌和毒素含量的有效手段。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M,SEM)归属于V型超抗原,具有较弱的催吐活性,是一种潜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食物中毒威胁源。本研究利用圆二色光... 热失活工艺是降低加工食品中潜在的细菌和毒素含量的有效手段。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M,SEM)归属于V型超抗原,具有较弱的催吐活性,是一种潜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食物中毒威胁源。本研究利用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变性/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监测重组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recombinant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M,rSEM)热诱导变性过程。结果表明,在低于40℃时,rSEM具有富含α-螺旋(17%)、β-折叠(32%)、转角(21%)的天然折叠态结构,分子表面唯一的121号色氨酸残基位于β-掌型结构域中相对疏水的环境中。随着温度从42℃升高到55℃,rSEM二级结构中减少的α-螺旋含量被增加的β-折叠/转角含量所弥补,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状态未发生明显改变,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明显蓝移,同时350 nm和340 nm波长处的荧光强度比表现出反S型曲线,说明42~55℃温和加热可导致另一种形式的rSEM折叠中间态(intermediate state,IS)形成。在55~90℃温度范围内,rSEM二级结构基本维持稳定。与此同时,当加热温度从65℃升高至80℃时,350 nm与340 nm波长处的荧光发射强度比并未显示出蛋白处于完全变性状态,说明在加热过程中rSEM二级结构基本维持稳定,而三级结构具有较大动态变化的可能性,这可能与β-掌型结构域可以通过诱导契合结合具有不同构象的主要组织性相容复合体等位基因产物有关系。此外,在70℃乃至更高的温度,rSEM的聚集程度明显增加并且在90℃时达到最大。综上,rSEM中间态形成、聚合体产生以及稳定的β-折叠/转角结构是该蛋白在高温下依然保持热稳定性的基础。通过对rSEM热诱导去折叠过程的研究有助于阐明rSEM耐热机理,未来利用该方法对其他各类金葡菌肠毒素热失活机制进行类似研究将利于食品安全性生产工艺过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圆二色光谱 荧光光谱 变性/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热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隔绝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传友 曾宝锋 +7 位作者 赵燕英 汤承 陈娟 刘骥 朱成林 曾英杰 于基成 唐俊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9-345,共7页
建立一种恒温隔绝式聚合酶链式反应(insulated isotherm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i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根据nu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并探索针对食品样品快速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模板DNA的方法;通过优化引物... 建立一种恒温隔绝式聚合酶链式反应(insulated isotherm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i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根据nu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并探索针对食品样品快速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模板DNA的方法;通过优化引物、探针及模板的用量,对iiPCR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利用该方法和传统PCR方法对人工污染样品和实际采集食品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水浴法因操作简便、耗时短、仪器要求不高,适合快速提取模板DNA;建立的ii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且与其他菌无交叉反应;对人工污染猪肉样品和牛奶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iiPCR方法可在培养至第6小时完成检测,检出限为10^(3) CFU/mL和10^(2) CFU/mL,传统PCR方法8 h后完成检测,检出限为10^(5) CFU/mL;针对实际采集的食物样品,验证实验表明iiPCR方法在培养至第6小时的检出结果与传统PCR在培养至第12小时以及传统培养方法培养至第16小时的检出结果一致。证明建立的iiPCR方法能够更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隔绝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DNA提取 nuc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锌培养对香菇菌丝体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冮洁 张爽 +2 位作者 刘瑶 解彬 庞士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6-151,共6页
通过对香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和固体富锌培养,以确定香菇菌丝体在外源锌的作用下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香菇菌丝体具有较强的耐锌和富锌能力,低浓度锌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适宜的锌质量浓度为600 mg/L... 通过对香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和固体富锌培养,以确定香菇菌丝体在外源锌的作用下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香菇菌丝体具有较强的耐锌和富锌能力,低浓度锌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适宜的锌质量浓度为600 mg/L。在锌质量浓度400~1 000 mg/L,香菇菌丝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随锌浓度增加先升高再降低,最大值分别为:147.47 U/g、6.15×10^(-3)U/g和147.52 U/g;菌丝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随锌浓度增加先呈下降的趋势,然后逐渐上升,在锌质量浓度600 mg/L时达到最低,为4.47×10^(-5)μmol/g。香菇菌丝体抗氧化酶系随培养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在培养的第9天,SOD、POD和CAT的酶活性均达最大值,MDA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54.31 U/g、6.21×10-3U/g、147.92 U/g和4.18×10^(-5)μmol/g。香菇菌丝体在适宜浓度富锌培养,不仅对香菇菌丝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提高香菇菌丝体的锌含量,并且提高了香菇菌丝体的抗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丝体 富锌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生鲜猪肉MRSA分离株的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屈云 贺苏皖 +4 位作者 赵燕英 施春雷 陈娟 于基成 唐俊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89,共8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各地区生鲜猪肉样品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流行特征。方法:对鉴定出的MRSA菌株进行SCC mec分型、spa分型以及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分析,同时运用PCR技术对MRS... 目的:分析成都市各地区生鲜猪肉样品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流行特征。方法:对鉴定出的MRSA菌株进行SCC mec分型、spa分型以及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分析,同时运用PCR技术对MRSA菌株携带的多种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耐消毒剂基因以及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调查MRSA菌株的耐药表型。结果:本研究从297株猪肉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筛选出24株MRSA菌株,分离率为8.08%。MRSA菌株主要以ST88-IVa-t1376、ST59-IVa-t437和ST9-IVb-t3433型为主,携带耐药基因3~7个;所有菌株均表现出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G耐药,并且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分离菌株携带多种肠毒素基因,其中MRSA8和MRSA13菌株携带了完整的egc基因簇;MRSA分离菌株均携带clfB、eno、icaBC和sasG等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 A/B、qac C和qac G)的菌株占比为62.5%,其中以qacG为主要携带基因类型。另外,79.17%的MRSA菌株携带溶血素基因(hla、hlb),所有菌株中杀白细胞素基因(pvl)均未检出。结论:成都市猪肉源MRSA的流行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污染,应加强动物源食品携带MRSA菌株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生鲜猪肉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型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来源广谱抗菌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一平 金黎明 +3 位作者 王晓彤 俞勇 郑立 宫小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0,共6页
从北冰洋海域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广谱抗菌海洋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 从北冰洋海域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广谱抗菌海洋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性的52号菌株,其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52号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75 h、初始pH值6.5、转速178 r/min。在此最优培养条件下,52号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0.2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抗菌活性 筛选 发酵条件 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来源白色念珠菌拮抗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昊旻 刘博超 +4 位作者 马启晨 王晓彤 权春善 金黎明 宫小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94,共4页
采用涂布平板法、对峙培养法及琼脂扩散法从北冰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筛选对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抑菌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北冰洋... 采用涂布平板法、对峙培养法及琼脂扩散法从北冰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筛选对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抑菌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北冰洋沉积物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314株菌株,其中,4株菌株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且菌株56#拮抗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32.14±0.72)mm。菌株56#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对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株广谱抗菌的海洋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海洋微生物 拮抗菌株 筛选 鉴定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和水体中灿烂弧菌现场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快检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卓 郑秋月 +3 位作者 麻丽丹 郑文杰 尚德静 曹际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水产品和养殖水域中灿烂弧菌现场可视化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以灿烂弧菌等作为研究对象,以灿烂弧菌的toxR基因作为靶基因,确定煮沸法为适合于弧菌基因组DNA提取的快捷方法,优化筛选的引物可以特异地...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水产品和养殖水域中灿烂弧菌现场可视化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以灿烂弧菌等作为研究对象,以灿烂弧菌的toxR基因作为靶基因,确定煮沸法为适合于弧菌基因组DNA提取的快捷方法,优化筛选的引物可以特异地检测灿烂弧菌,检测核酸浓度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0^(-9) g/L,并且结果稳定、可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应用,在558份水体样品和655份水产品样品中,灿烂弧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4%和0.46%,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低技术要求,低设备成本以及短检测时间使得可视化LAMP快检方法成为现场可使用的一个理想选择,这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也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弧菌 水产品 水体 可视化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黄曲霉枯草芽孢杆菌21-1-2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黎明 王晓彤 +3 位作者 宫小明 权春善 赵晶 侯熙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1,共5页
以花生原产地土壤源拮抗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1-1-2为研究对象,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acillus subtilis 21-1-2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 以花生原产地土壤源拮抗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1-1-2为研究对象,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acillus subtilis 21-1-2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72 h、培养温度为36℃、初始pH值6.7、转速188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Bacillus subtilis 21-1-2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7.42 mm,是优化前(14.36 mm)的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黄曲霉 发酵条件 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